1.高水分粮:高于安全水分1%(平衡相对湿度高于65%);
2.高温粮:烘干或自然条件造成的平均粮温高于30℃的储粮;
3.发热粮:因生物因素导致粮温升高;
4.严重虫粮:虫口密度大于30头/kg,或主要害虫(玉米象、米象、谷蠹、大谷盗、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咖啡豆象、麦蛾和印度谷蛾)密度达到10头/kg;
5.粮堆局部杂质含量高于2%;
6.筒式仓(立筒仓、浅圆仓、大直径筒仓)粮面结拱,挂壁,仓内粉尘超标,积尘等。
二、储粮危险源排查
1.仓房设施:入粮前做好仓内外检查,检查屋顶,排查漏雨、裂缝、坍塌等情况;排查仓墙裂缝、倾斜、断裂等情况;排查地坪沉降、裂缝、起拱等;
2.附属设施:检查仓内照明、电源电线、配电箱,排查电器老化、年久失修等情况;检查窗户排风扇、查粮爬梯,排查安全防护情况;
3.检查药剂库,排查防爆、防火等安全防护情况;
4.检查堆粮线,排查超仓容储存情况;
5.新建粮库前:查水文、历史资料,避免在地势低洼、低水位、行洪、泄洪区域建设粮库;考察新建库周边单位,避开污染源、危险源;
6.对现有粮库:查水文、历史资料,排查地势低洼、低水位、行洪、泄洪区域粮库,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7.检查简易仓储设施,排查防火、防雨、防风措施到位情况;
8.检查粮情,排查高水分粮、高温粮、发热粮、高杂质粮、严重虫粮情况;
9.检查仓外环境,排查污染源和易燃易爆源情况;
10.检查仓内环境,排查仓内O2、CO2浓度、PH3浓度等危险源情况。
三、储粮危险源消除
1.仓房设施:及时报废危房仓、维修加固大修仓;加装窗户排风扇防护罩;更换垂直查粮爬梯或加装安全防护设施;更换维修老化电器;
2.药剂库安装防爆排风扇、防爆照明灯,配置灭火器;
3.对低水位、水患区仓房,在洪汛期来临前及时转移粮食,加固防汛设施,备足防汛器材,制订抢险应急预案等;
4.加强简易设施储粮防风、防火、防潮(雨)措施;
5.降低超仓容储存的粮堆高度,留足备用仓容;
6.高水分粮:防发热霉变。采取烘干、机械通风降水、就仓干燥、熏蒸控霉等技术措施;
7.高温粮:采取机械通风降温、谷物冷却降温等技术措施;
8.发热粮:找出发热原因,先治本,后治标;
9.高杂质粮:先除杂后入仓;入仓过程中尽量减少自动分级;局部杂质聚集的采取局部除杂措施,防范局部发热、结露等;
10.严重虫粮:采取熏蒸等技术措施,防范严重虫粮危害造成数量与质量损失;
11.仓内有毒有害气体排除:采取机械通风等技术措施,消除仓内低氧、有毒有害气体危险源,注意:从仓房外部开窗;
12.仓外有毒有害气体防范:对于意外、突发的污染事件,要立即采取密闭仓房等技术措施,防范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