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寥廓[liáo]包扎[zā]隽永[juàn]博闻强识[zhì]
B.脂肪[zhī]采撷[xié]忸怩[ní]木讷[nè]
C.契阔[qiè]峥嵘[zhēng]惆怅[chòu]乍暖还寒[hái]
D.洪涛[tāo]慰藉[jiè]脂膏[zhī]尴尬[gāng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凋榭厮打磕磕绊绊弹冠相庆B.博弈张皇各行其事过犹不及
C.苍茫子衿何时可掇羽扇纶巾D.遒劲潦倒蛛丝蚂迹众志成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域,对年味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在怀旧的情绪与传统的大旗下,扫房、写春联、办年货、放鞭炮、拜财神……这些仪式都被归到了年味儿的范畴。
B.根据调查显示,今年的红包大战在参与人群的结构上显现出新的特征:最爱发红包的居然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三线城市。网络红包在地域上,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蔓延。
C.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但在实际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这多少与领导干部责任缺失有关。
D.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是政府的义务,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现危险,是否不以民为本?是否不以生命至上关乎着政府的公信力。
4.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诗歌大多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树立了“建安风骨”。
B.词是产生于唐,兴起于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子”或者“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诗余等。
C.《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她善于从大事件入手,反映时代本质。
D.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二、文言小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枉用相存存:问候,探望B.但为君故故:缘故
C.山不厌高厌:讨厌D.何时可掇掇:拾取,摘取
三、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节选自韩愈《师说》)
(二)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元和十四年(819)进士。未中进士时,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