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6篇(通用)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的方法。

2.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

3.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

二、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形象,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题

四、学习方法:

自学——讨论——探究——拓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2.作者简介

莫泊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决字词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撬开()煞白()诧异()牡蛎()()别墅()

褴褛()()女婿()嘟哝()()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ié()据zhàn()桥阔chu()zāota()手pà()

端xiáng()zhuàn()钱莫míng()其妙

3.解释词语

拮据褴褛阔绰恭维张皇端详十拿九稳与日俱增狼狈不堪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全文,尝试复述故事梗概,初步感知小说内容。

2.小组内复述故事

3.各小组选代表展示

4.师生一起理清小说层次,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四)精读分析人物形象

1、浏览全文,完成下列任务。

(1)说说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

(2)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在课文中做批注。

分角色朗读

角色分配:“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于勒、船长、旁白

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3)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哪些事情使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4)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这些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班内展示

(五)问题探究

1.《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2.“我”在整篇小说中的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3.讨论文中的悬念设置:

①我们一看到这篇小说,马上被它吸引,并急于读完,关键在于小说设置了悬念,能不能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学生交流

班内展示

②小说的结局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菲利普夫妇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中可见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六)总结学习收获

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生自由发言。

(七)拓展延伸

口头表达训练:

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夫妇间将会进行怎样的对话?展开联想

(八)结束语

(九)布置作业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圆圆的沙粒》是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圆圆的沙粒》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2、在想像中体会语文课上,应重视为学生创设想像的平台,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本课教学时,我想抓住文中的省略号,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通过交流进一步体会到:圆圆的沙粒为了变成一颗珍珠付出了多大地努力呀。恰当填补了课文中的`空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第一部分的省略号,可让学生想一想:同伴们还议论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第二部分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可启发学生想像:漫长的岁月里,这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

3、在对比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三维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本节课时,我注重抓住圆圆的沙粒和同伴们在情感、态度、生活场景、获得的结果等方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刻地感悟到:朝着预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

二、设计思想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五、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六、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七、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注: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是语言的浓缩,而往往浓缩就是精华。作为中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美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延伸读,升华美。

题君山题君山

雍陶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曾于方外见麻姑,

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元是昆仑山顶石,

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4、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学生的兴趣是有差异的。传统的单一的作业难以迎合所有学生的口胃,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八、教学反思

崇实·唯美·益智

――《望洞庭》教后反思

唯美。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古诗是唯美的艺术,《望洞庭》堪称美的经典。诗中融入作者大量的想象,是现实与幻想的结合,正因如此,给这首古诗增添了一些神奇的色彩,美仑美奂,亦真亦幻,作者对洞庭山水浓浓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境。”闻一多也说,既然是诗,就得有“诗的艺术,诗的想象,诗的情感,在诗的王国里,宁可多一点贵族精神,也万不可提倡什么平民风格”。学生要想达到美读成诵,必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需要发挥想象,潜心涵咏,洞察诗人内心世界,感悟古诗的意境。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对比读、延伸读、布置多样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课内到课外,无不在循序渐进地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

益智。多元智能理论赋予了智能全新的定义,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地拥有8种智能,并至少拥有一项优势智能,优势智能可以带动弱势智能,实现全面发展。课堂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获得喜欢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看图,培养学生自然观察者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让学生到台前解说,培养语言言语智能;让学生想象画面,培养视觉空间智能……

总之,我在古诗教学中努力实践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吟诵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来学习22课《云房子》上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许多字词,现在,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2、出示词语:(要求正确、清晰、响亮)

(小老师带读词语)。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云房子是谁在什么时候造的吗请一位小朋友起来朗读,其余的小朋友边听边思考问题。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生读文段,回答)

我们也可以用练习3中学过的一个成语来形容大雨过后的天空——“雨过天晴”。(指名回答)

雨过天晴,天空空出现了一朵朵美丽的白云。送词语“白云朵朵”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的书本,一起朗读一下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段。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教师边说边播放多媒体)。这么美丽的景色把小鸟引来了,它们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话!

1、(出示句子):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1)指名读,

(2)让我们通过朗读听听,哪只小鸟最想造云房子,指读。

(3)齐读。

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出示课文: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1)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轻声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

小鸟们造了哪些模样的云房子呢请你用横线把写云房子的样子词语划出来。

(2)品读各种各样的云房子。

出示句子请同学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a.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

b.“有的像大冬瓜那样横着。”

课文中多了一个“傻傻的”——多了这个词呀,这个大冬瓜立刻变得傻乎乎的,真……(可爱)

我们把这个词放到句子里面读一读,你能读出大冬瓜那种傻乎乎又可爱的样子吗(指名读句。)

b.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这朵花儿是怎样地开着点红“美美地”

这句话我先请第一、二组同学来读一读,希望你们能把这朵花儿读得美美的。

一二组齐读。

嗯,这花儿开得真美!三、四组的同学也来试着读一读吧,我相信你们可以让花儿开得更美!

三四组齐读。

我们看到了像大冬瓜那样傻傻的横着云房子和像花儿那样美美的开着云房子,天空中还有别的云房子吗

c.有很高的大楼房

什么样的大楼房谁能把这么高的大楼房读好,你可以加上动作,比划一下这高度

指名读。

d.有很宽的大礼堂

这大礼堂真宽敞,有哪一小组愿意来读好它吗[

指名小组读。

e.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小鸟们还造了一种云房子,和前面的可不一样呢!它呀,只有一点点小,究竟有多小呢……(请小朋友看看图,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嗯,看来这云房子呀,可真是小,我们能一起读好这幢小小的云房子吗

f.云房子丰富多彩,有大冬瓜那样的,有花儿那样的,有高的,有宽的,有小的,老师忍不住也想读一读,你们愿意听吗(师范读,加上动作。)

(4)齐读(看投影)。

小朋友们也把五幢云房子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注意要像老师一样加上动作哦!

(4)指导背诵。

课文把云房子写得多美、多有趣啊!你能试着背一背吗老师给你一点提示。

有的像,有的像

。有,有,也有,小得。

3.句式转换练习。

出示句子: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看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云房子,不知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里的大冬瓜和花儿是用“有的像……有的像……”连接起来的,而大楼房、大礼堂和一点点小的云房子则是用“有……有……也有……”连接起来的,这是两种不同的说话方式,现在,老师将两种说话方式互换了一下,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出示句子:有很傻的.大冬瓜,请同学试着填写:有很美的花儿。

出示句子:有的像大楼房那样高高的,请同学试填:有的像大礼堂那样宽宽的,有的像小麻雀住的房子那样一点点小。

*哦,看来这样表达的意思和原来的句子是一样的,只是说话方式发生了改变,小朋友也要学会这样的灵活运用啊。

4.其实啊,小鸟们还造了其他的云房子呢。你想看吗,出示图片,看这幅图上的云房子像什么呢,你能像老师一样用两种不同的说话方式来表达吗(出示2张图)

例:这幢云房子像(笔直的大树)

这幢云房子像(大树)那样(笔直的站着)

【生练】:

(2)这幢云房子像(欢快的小鱼)。

这幢云房子像(小鱼)那样(欢快地游着)。

指名回答。

生活中有更多的云房子等着我们小朋友自己去发现。我们要留意观察。

5.齐读第2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小鸟们造了这么多可爱美丽的云房子,它们的心情怎么样请你从第3段里找个词来形容一下。(开心极了)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它们很高兴请小朋友们轻声读一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出示第三、四自然段)

a.小鸟们从什么样的云房子里飞出来,又向什么样的云房子飞过去

b.“叽叽喳喳叽叽喳”是什么——小鸟的叫声,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3.齐读让我们齐声读一读这两小段,跟着小鸟一起到云房子里去转一圈吧。读出小鸟那种开心的感觉。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鸟们开心的时候,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小朋友们,这下发生了什么啊

1、出示句子: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咦”变红)

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这个“咦”表达了小鸟什么样的心情(吃惊,疑惑)谁能把小鸟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小朋友们还记得小鸟们刚刚看到那么多白云时是怎么说的吗

2.出示:“哇,这么多的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指读:“哇”“!”变红,这时小鸟的心情是怎样的(非常惊喜,高兴)

3.同桌互练分读,体会小鸟们感情的前后变化。

4.分组读。不同的语气表达了小鸟前后不同的心情。都被我们读出来了。

5.这云房子到底到哪里去啦——被风吹走了。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小鸟说,没有了没有了,虽然云房子没有了,不过天空还是很美的。同学们齐声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引读第六自然段)

2.“天空湛蓝湛蓝的,像洗过一样干净”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这就叫“一碧如洗”。读词

3.指名朗读这一碧如洗的天空谁能读给大家听

4.云房子不见了,天空中还有什么点红“笑眯眯”“水汪汪”(水汪汪的天空就像是被水洗过之后非常干净的天空)

5.训练训练ABB形式的词语。

6、齐读课文。

六、总结全文。

大自然是神奇的、是美丽的。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你就会有更多意外的发现。希望每个小朋友都做个有心人,观察大自然,你会在大自然中有更多有趣的发现。

*最后,让我们再次捧起书本,将课文美美地读一遍。

七、学习书写生字“及”、“耍”。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本课10个生字,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耍,阵,洗,净”。

2、看笔顺图,说说“阵”字笔顺容易错的地方,右边的“车”字第一笔为“横”。

3、耍——上半部分是一个“而”,不是一个“要”,应写得扁一点,下半部分是“女”,写得扁一些,“横”要写得长。

净——两点水,左窄右宽,右边的争,横要长。

这些左右结构的字,有一个共同点:左窄右宽。

八:课时作业

完成《习字册》。

学习目标

1、认识“次、瓜、燕、什、么、样、得、再”等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干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形式多样的生字卡片,蔬菜实物,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昨天,老师和你们一起交了几位动物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

师:昨天,我结交了小鸭子和他的妈妈,小鹰和他的妈妈,和他们成了朋友。

师: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了能让自身的小朋友学会生活的身手,从小就树立他们自主的意识,总是让他

“自身去吧”!这些位妈妈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师:今天老师又认识了一位好妈妈,你们想认识一下他吗?想知道这位妈妈为自身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吗?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一次比一次进步》到这篇课文中去认识这位好妈妈,去看看他为自身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

板书:一次比一次进步同学齐读课题

(二)观看图画,认识人物,了解课文内容

1、你们想知道这位好妈妈是谁吗?

(出示课件,“在屋檐下,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图片)

2、认识人物的同时协助同学理解“屋檐下”的意思。

3、师: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在说什么呢?大家猜一猜。

4、师:老师告诉你们他们在说关于两种蔬菜的事情?

(出示多媒体课件:冬瓜和茄子让同学初步通过看图片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

5、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读课文

1、同学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用自身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读课文,并标好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读课文,识字

(1)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为另一种颜色)要求读通顺

(2)齐读生字

2、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再去看拼音读。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4、识记生字,再次出现全部生字(无拼音),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西你有好方法记住他?

(五)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自由读

(2)讨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写了“菜园里的冬瓜和茄子”这与课文有什么联系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学先自由读,了解这一段都写了什么?

(2)师范读,听老师读,考虑:这一段共有几句话,都是谁说的啊?分别说了些什么?

(3)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通过此句话解释“什么”(意思是冬瓜和茄子有那些地方不同)

(4)同学理解后,启发用“什么”造句?

(5)小燕子去了,他发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了吗?

(出示课件,课件要突出“冬瓜”和“茄子”的这点不同)

(6)师:小燕子发现的这点不同你发现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啊,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的生字朋友,还一起和小燕子去看了“冬瓜”和“茄子”,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的地方,你们还想发现他们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再让小燕子带我们去看好吗?

教材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本课的内容有《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字谜七则》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初步认识字形往往表示着一定的意义。《有趣的谐音》介绍了使用谐音的几种传统语文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主要让学生了解到:没有文字非常不便;汉字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最早的汉字是从模拟事物的形状开始创造的;以及汉字的来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猜字谜、读对联的活动,感受汉字的有趣现象,尝试编字谜,增强热爱汉字文化的情感。

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4.通过学习,能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5.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

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分组按要求准备有关字谜、谐音的资料。

2.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制订了《畅游汉字王国》的活动计划,根据分工,每个小组都承担了具体的任务,大家完成了吗?游览了“汉字王国”,一定有很多收获。这一节我们进行展示、交流,相信同学们会体味出更多的妙趣。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既是对上一节学习活动的总结,同时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展示交流活动做好铺垫。】

2.板书课题。

二、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活动一:有趣的'小字谜

1.出示教材中的字谜。(课件出示)

2.小组代表出示小组成员搜集整理的字谜,并宣

布竞猜规则,开展竞猜比赛,教师做好组织。

3.自编字谜。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竞猜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中华汉字的有趣现象,然后进入编字谜实践,体现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活动二:猜歇后语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猜字谜,编字谜等活动,感受了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还创造了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幽默的口头语言,那就是“歇后语”。

1.课件出示歇后语前半句。

2.学友猜歇后语后半句。师傅找出其中的谐音,并谈谈歇后语的作用。(谐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它有着双关语义,既富有幽默色彩,又饱含哲理,余味无穷。)

3.公布歇后语答案。

4.课件出示歇后语小知识。

5.师友在全班汇报: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歇后语,相互出题竞猜。

6.教师也可积极参加,并能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

7.小结活动: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三:读谐音小笑话

1.学生自由读故事。

2.指名师友读故事。

3.说说送礼人可笑在哪里?这个笑话让你明白了什么?

4.学生交流所搜集到的有关谐音小笑话的资料。

5.教师小结活动: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使学生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教师的讲解小结,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谐音汉字,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的兴趣,并注意合理使用同音字。】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展示,我们猜了字谜,了解到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有歇后语、笑话、古诗、对联等,感受到谐音的神奇与有趣。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搜集更多有关谐音现象的资料,来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拓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猜字谜、有趣的谐音活动,从中我们感受到汉字很有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有趣的汉字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汉字的来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了解汉字的来历,从而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二、阅读材料,了解汉字来历。

1.提出阅读要求:

A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仓颉造字》这个传说。

B“册”“典”“删”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C除了仓颉造字传说,你还知道哪些汉字起源的故事和传说?

D你搜集到哪些汉字的来历?

2.快速读课文,组内师友讨论交流。

3.推荐代表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4.教师补充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课件出示)

5.学生谈收获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历及特点,体会到汉字不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更可以在书写的过程中给你以美的享受。】

三、总结回顾。扩展延伸。

1.总结回顾;同学们,通过学习,你们收获了很多,对汉字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增进不少,更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扩展延伸:把搜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起源故事、传说及一些汉字的来历整理归类,出一期黑板报。(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有效地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效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THE END
1.阔绰是什么意思阔绰拼音阔绰近义词反义词阔绰是什么意思? 怎么读?应用小工具为您提供阔绰拼音,阔绰近义词,[词]反义词在线了查询和了解,包含阔绰用法和解释。http://m.appgg.com/dictionary/3dc473bc.html
2.阔绰解释阔绰意思阔绰拼音阔绰造句阔绰解释,阔绰意思,阔绰拼音,阔绰造句,阔绰词语解释,阔绰是什么意思,阔绰怎么解释是由747838查询网组词大全提供的关于阔绰的内容。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747838查询网组词大全。http://zuci.747838.com/%E9%98%94%E7%BB%B0_zuci/
3.阔绰造句好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阔绰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57条阔绰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阔绰的解释(永远地;无例外地)、近反义词和组词。 阔绰造句 1、有些人出手阔绰、住华厦、穿名牌,其实是外强中干,一身的债务。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b8a2043ac9b8a20
4.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梦回繁华》优质课件1.能够通过自读深思自主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掌握常见 的说明顺序。 2.了解主要的说明方法,理解作者是怎样恰当地选择和使用 说明方法的。 3.了解《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背后 蕴藏的信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思辨能力。 字词清单 区别“骆驼”的“驼”。 檀香、檀木 绢( juàn )驮( tuó )檀(https://wenku.baidu.com/view/fccf651f2b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7.html
5.“阔绰”的意思如何阔绰的读音怎么读阔绰的拼音是什么怎么阔绰的意思:【词语】:阔绰阔的词语【拼音】:kuòchuò【解释】:排场大,生活奢侈。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170377.html
6.阔绰的意思拼音怎么读词典阔绰,拼音:kuò chuò,阔绰的意思:豪华奢侈。《文明小史》第二八回:「从此更阔绰起来,开口就有了那些排场」豪华奢侈。【造句】:他出手相当阔绰,常常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https://m.zcdian.com/ci/fwd9qf.html
7.绰的拼音部首与笔画,绰组词,绰的意思及典故绰起怎么读“绰起”读作:chuò/chāoqǐ绰起是什么意思“绰起”解释:1.抓起;举起。2.竖起。 绰号 绰号的拼音“绰号”读作:chuò/chāohào/háo绰号的意思“绰号”的意思:外号;诨名:林冲绰号豹子头。 阔绰 阔绰怎么读“阔绰”拼音:kuòchuò/chāo阔绰是什么意思“阔绰”解释:排场大,生活奢侈。http://chengyudiangu.cn/hzdq/2020-06-04-13296.html
8.阔怎么读阔怎么念阔怎么拼音阔字组词阔怎么读、阔怎么念、阔怎么拼音、阔字组词阔拼音kuò 部首门部 五笔uitd 笔画12画 组词阔组词 阔字基本解释 阔(闊)kuò宽广,或指时间的长久:广阔。辽阔。阔别。阔步。高谈阔论。海阔天空。富有,豪奢:阔气。阔绰。粗疏,不细密:阔略。阔达。疏阔。离别,分离:阔情。久阔。叙阔。笔画数:12;部首:门;笔顺编号https://www.xsok.com/dictionary4586.html
9.影影绰绰是什么意思影影绰绰的解释怎么读读音拼音近义词出自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近义词 模模糊糊、袅袅婷婷,反义词 清清楚楚, 还可以查询影影绰绰造句 影影绰绰是什么意思 影影绰绰的拼音 影影绰绰的意思 影影绰绰的读音 影影绰绰的近义词 影影绰绰拼音 影影绰绰的读音是什么意思 影影绰绰怎么读等,查成语,就用给力词典!http://mcy.gei6.com/yingyingchuochuo__hd2l8bia.html
10.阔怎么读,阔的发音,阔的成语/组词/笔顺,阔的拼音,阔是什么意思,阔拼音:kuo笔划:12 部首:门 阔的笔画顺序 阔字的基本解释: 阔 (闊) kuò 宽广,或指时间的长久:广阔。辽阔。阔别。阔步。高谈阔论。海阔天空。 富有,豪奢:阔气。阔绰。 粗疏,不细密:阔略。阔达。疏阔。 离别,分离:阔情。久阔。叙阔。 笔画数:12; https://www.chacihai.com/zidian/4608.html
11.绰的意思绰组词绰字组词怎么读读音拼音是什么?拼音:chāo ,chuo,chuò ,笔划:11 部首:纟五笔输入法:xhjh 基本解释:前一篇:绷后一篇:绸 绰 (綽) chuò 宽裕,缓:宽绰。绰绰有余。 舒缓柔美:绰约。绰姿。绰俏。 〔绰号〕外号,诨名。 古同“搅”,吹拂,搅乱。 绰 (綽) chāo 匆忙地抓起,拿起:绰起一根棍子。 http://www.13co.com/zd/hz/9332.htm
12.挑灯看剑拼音怎么读最新章节挑灯看剑拼音怎么读洛河神翼挑灯看剑拼音怎么读 作者:洛河神翼 动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4-10-17 13:10:50 最新章节:第239章 挑灯看剑拼音怎么读是由作者:洛河神翼所著,智能小说网免费提供挑灯看剑拼音怎么读全文在线阅读。三秒记住本站:智能小说网 网址:www.znehxs.com 挑灯看槊http://www.znehxs.com/xiaoshuo/2533163.html
13.阔绰的拼音阔绰拼音 【注音】: kuo chuo 阔绰解释 【意思】:排场大,生活奢侈。 阔绰造句: 1、(大家)认为他那么做是为了炫耀阔绰。 2、这些家伙是怎么变得如此阔绰的? 3、实际上,这意味着非洲国家交到了一个又阔绰要求又低的朋友。 4、阔绰的中国和印度消费者们过去几乎支持蔬菜的,https://www.51cyh.com/k/kuochuodepinyin/
14.迂谈阔论的意思出处拼音怎么读拼音 kuò 部首 门笔画 12 阔(闊)kuò宽广,或指时间的长久:广阔。辽阔。阔别。阔步。高谈阔论。海阔天空。富有,豪奢:阔气。阔绰。粗疏,不细密:阔略。阔达。疏阔。离别,分离:阔情。久阔。叙阔。笔画数:12;部首:门;笔顺编号:425441312251 阔成语 迂谈阔论卬头阔步心胸开阔天空海阔死生契阔水阔山高山长水阔http://www.91xuexibao.com/chengyu/yutankuolun.html
15.结驷列骑的读音,拼音是什么,结驷列骑怎么读骑虎难下->下马看花->花天锦地->地狱变相->相煎太急->急人之难->难弟难兄->兄弟阋墙->墙高基下->下乔入幽->幽期密约->约法三章->章句之徒->徒拥虚名->名士风流->流星赶月->月朗星稀->稀奇古怪->怪力乱神->神州->沉潜刚克->克逮克容->容膝之地->地动山摇->摇头摆尾->尾生抱柱->柱天踏地->https://www.shuashuati.com/ti/d541e4a5dbbb615036d486f04540be36.html
16.绰的拼音专题绰的拼音怎么读相关组词 宽绰 绰号 绰约 阔绰 绰的 绰裕 和绰 绰刀 绰子 霍绰 逼绰 绰开 宏绰 绰菜 更多 百科 【绰】 如:绰经(趁势;顺势) (5) 另见 chuò;chuo 基本词义 ◎绰綽chuò 〈形〉 (1) (形声。从糸( mì),卓声。本义:宽大,舒缓) (2) 同本义 [ample; 绰怎么读 《水浒传.第二三回》https://www.xuezhangbb.com/news/tag/%E7%BB%B0%E7%9A%84%E6%8B%BC%E9%9F%B3
17.阔字的拼音阔怎么读音部首解释字义是什么意思「阔」的拼音、读法、笔顺 阔 读音 [kuò] 英语 Broad 笔画数 17 部首 门 笔画顺序 丶 丨 ? 丶 丶 ? 丿 一 丨 丨 一 「阔」的解释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阔 读音: kuò 怎么读: 宽广、广大。 【组词】:宽阔、辽阔、壮阔 富有的、奢豪的。 【组词】:阔佬、阔气、阔少http://www.yuwenke.com/pinyin/kuo6.html
18.天差地别的拼音天差地别怎么读天差地别 (天差地別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tiān chā dì bié,天差地别是中性词。。。拼音读音 拼音tiān chā dì bié 怎么读 注音ㄊ一ㄢ ㄔㄚ ㄉ一ˋ ㄅ一ㄝˊˊ 繁体天差地別 例子他们在思想上虽然天差地别,但仍相处愉快。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相差极远。 近义词截然不同、大相径庭https://www.ynyssf.cn/pinyin/cy-2121.html
19.绰是什么意思绰的拼音绰怎么读绰号 绰绰 绰约 绰约多姿 隐隐绰绰 阔绰 绰绰有余 影影绰绰 【绰】的意思(怎么读,拼音) 绰 繁体:綽 拼音:[chuò] 注音:[ㄔㄨㄛˋ] 基本解释: ①宽裕,缓。例如:宽绰。绰绰有余。 ②舒缓柔美。例如:绰约。绰姿。绰俏。 ③〔绰号〕外号,诨名。 http://zidian.1qi.cn/7ef0.html
20.遭事制宜的拼音遭事制宜怎么读遭事制宜 (遭事制宜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āo shì zhì yí,遭事制宜是中性词。。。 拼音读音 拼音zāo shì zhì yí 怎么读 注音ㄗㄠ ㄕˋ ㄓˋ 一ˊˊ 出处《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世俗岁殊,时变日化,遭事制宜,因时而移,旧之非者,何可放焉!” 用法https://m.gdlsgz.com/shiwen/pinyin/cy-13627.html
21.拼音课程ppt,8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读一读写一写的拼音6,七年级语文第29课生词注拼音 恣zì肆 剽悍 piāo hàn 抖擞sǒu 驯xùn良 驾驭yù 窥伺kuīsì 意旨 zhǐ 鞍辔pèi 羁绊bàn 勒lè 疮痍chuāng yí 阔绰chuò 观瞻zhān 妍yán丽 撮zuǒ 项鬣liè 庇荫bìyìn 遒劲qiú 赋予fù 犷guǎng野 不屑xiè 纯粹cuì 妒忌dùjì 畸jī形犀xī 颚è 骨 相得益彰http://www.qiatong.com/yy/shzs/105158.html
22.阔阔拼音阔怎么读阔部首阔意思阔怎么读,阔拼音,阔部首,阔意思,阔组词,阔字解释,阔是什么意思,阔的含义,阔字组词,阔有几笔几划,阔怎么拼,阔的部首是什么是由优美句提供的关于阔的内容。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优美句。http://m.ymj7.com/%E9%98%94_zi/
23.阔是什么意思,阔的拼音笔画怎么读【组词】:「阔绰」、「阔气」、「阔老」。 阔的辞典简编版解释 宽广、广大。 【组词】:宽阔、辽阔、壮阔 富有的、奢豪的。 【组词】:阔佬、阔气、阔少 胸襟开朗的。 【组词】:阔达 阔的辞典修订版解释 形容词 广、大。 【组词】:「宽阔」、「辽阔」。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https://www.f5cs.com/zidian/10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