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词语搜索琐记

1.清代方略馆所编记历代军、政大事之文字。

引证

方略馆总裁,掌修方略。清·昆冈等《清会典·办理军机处·方略馆》

例句

清代方略馆的一众史官,日夜兼程地编纂着《平定西域纪略》,详细记录了当时朝廷对西域的军事征讨与政务治理之大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2.仿纲目体例记事之书。

明吴朴撰。朴字华甫,诏安人。是编仿纲目体例,纪明太祖事迹,初名《征伐礼乐书》,后改今名。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四·龙飞纪略》

这部《清代名人纪略》仿照纲目体例,详细记录了清代众多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成就,为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犹纪要。

第二场试交涉之学,凡三题:一公法新论;一交涉纪略;一或舆图或商务各一条。清·马建忠《巴黎覆友人书》

这次会议的纪略详细记录了每位与会者的发言要点和讨论成果,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纪略和略记的区别

1、略记,一种比较简略的传记.相对“详传”而言.它所记述的内容粗略,文字简洁`朴实.传略可以是写作家父母朋友等人

2、纪略中国传统书体,通常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叙述史实。

端正duānzhèng

释义

1.形容物体不歪斜;物体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2.形容正派;正确。3.动词使端正。

这幅画挂得端正,不偏不倚,正好在墙面的中心位置。

近义齐整规整工整周正正派正直正经端方

反义歪斜倾斜歪曲不端奸诈

国语词典

时事[shíshì]

⒈当时的急事。

《周礼·地官·逐师》:「巡其稼穑,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

⒉四时的贡职。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士起将归时事于宰旅,无他事矣。」

⒊当时的事情或事物。

讲究jiǎngjiu

1.形容精美,完善。2.名词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3.动词讲求;重视。

这幅画非常讲究,画面上的每一处都呈现出作者的精湛技艺和深厚造诣。

近义∶考究精美精致雅致精巧

要点∶关键注重讲求重视侧重强调推崇

反义∶粗陋粗糙简陋粗劣凑合随便忽视忽略轻视漠视

修饰∶非常讲究及其讲究特别讲究相当讲究

出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少年闰土》

讲究[jiǎngjiū]

讲究,汉语词语,读音:jiǎngjiu,多指注重,力求完美。

中文名讲究

外文名Payattentionto

拼音jiǎngjiu

近义词讲求,重视,考究

反义词轻视,忽视

注音ㄐㄧㄤˇㄐㄧㄨ

目录

1释义

2出处

3例句

1、[payattentionto]∶注重,力求完美。讲究实效。讲究卫生。

2、[study]∶研究;探究。

3、[carefulstudy]∶学问;值得重视或研讨的地方。这道菜有很多讲究;做菜的火候大有讲究。

4、[nice]∶精美。讲究的夏装。[1]

5、[gentleman]一种风度。绅士风度。

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

1、研究。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何自然中丞上疏,乞朝廷并库,寿皇从之,方且讲究未定。”

明徐盛《西园杂记》卷上:“向使当时有邃菴者,居中与同列礼官从容讲究,俯从斯论,则圣心以慰而於国体亦全矣。”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他如管弦丝竹之音,靡不悉心讲究。”

2、议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三回:“他们走至院中,听见几个人讲究。探春从纱窗一看,只见迎春依在牀上看书,若有不闻之状,探春也笑了。”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他料是讲究他,他益发慢条斯理,得意洋洋;俏摆春风,谈笑自若。”

3、顶真;注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六回:“姑娘们分中,自然是不敢讲究,天天和小姑娘们就吵不清。”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大抵刘蒋之词未尝无笔力,而理法气度全不讲究,是板桥、心馀辈所祖,乃词中左道。”

4、考究,谓力求精美完善。亦指精美完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那晓得风水的讲究,叫做父做子笑,子做父笑,再没有一个相同的。[3]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另外有个小厨房,饮食极其讲究。”

许地山《无忧花》:“这两三年来,太太小姐们穿得越发讲究了,连那位黄老太太也穿得花花绿绿的。”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屋里油漆的家具,和大大小小的玻璃镜,都亮闪闪的,布置得挺讲究。”

5、道道儿;所谓道理。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道:'这又算个什么呢。大伙儿都是出来取乐儿,没讲究。’”

《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后来听了他二人攀谈,方晓得其中还有这许多讲究。”

刘绍棠《蒲柳人家》:“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1-2]

劳务[láowù]

劳务(labourservice),以活劳动形式为他人提供某种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以实物形式,而是以活劳动形式提供某种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也可以是满足人们物质生产的需要。

中文名劳务láowù

释义劳动力或劳动事务

出处《吕氏春秋·遇合》

英译labourservice

1词语解释

2基本含义

概念

产生

分类

3劳务派遣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1.谓勤苦劳作。《吕氏春秋·遇合》:“天下之民,其苦愁劳务从此生。”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策文》:“大禹胼胝,重华腒腊,仰惟劳务,同斯违怿。”

2.经济学术语。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如医疗部门以及服务性行业等工作者的劳动活动。有时也只把服务性行业工作者的劳动称为劳务。[1]

基本含义

劳务有狭义劳务和广义劳务之分。狭义劳务不留下任何可以捉摸的、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存在的结果,如教师、律师、医生、理发师等人员提供的服务。广义劳务除了包括狭义劳务之外,还包括这样一类劳务,即它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附着于物质产品之中,体现为商品,如厨师、修理师、裁缝等人员提供的服务。

劳务概念和第三产业概念之间存在着相通之处。第三产业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向社会提供劳务。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以提供劳务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其中的第三个层次(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重要课题。中国城镇每年至少有5千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农村每年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也就是说,中国每年最少有2亿人需要工作。一方面是巨大的劳动力群体,另一方面则是不少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每年几百万的用工缺口,供求矛盾表现尤为畸形,因此造成大范围的跨省劳务输出和输入,形成了巨大的劳务市场。

劳务范围很广,根据提供的服务类型分为:

①生活服务。指直接为人们生活提供的服务。如:饮食、理发、浴池、旅店、影院、剧院等。这种劳务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

②生产服务。指为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提供的服务,它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继续。如:运输、保管、包装、维修等。这种劳务也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发生。由于劳务的部门、行业或职业的性质不同,产生的服务所起的作用也就有所不同。有的服务能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如:艺术、旅游等;有的服务与生产过程直接发生联系,如:科学技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商品的分类、包装和保管属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这类活动是生产性的,能创造价值,计算其成果时,应计入国民收入中,其他劳动并不创造价值。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部门所提供的价值愈多,劳务部门、行业或职业有逐渐发展的趋势,面临所谓第四次产业革命挑战的未来社会,这种劳务性的服务部门更会大量发展。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

劳务派遣的优势

在劳务派遣公司还未出现时,企业职工的调动、招聘、管理、培训、工资福利待遇发放、人员的考核等大量烦琐事务都给人事或管理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随着就业派遣的出现,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就业中介机构逐渐参与到企业的人事运作之中,分担了人事或管理部门的一部分工作,最大限度净化了企业的用工管理职能,使企业能集中精力投入到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

活劳动价值术语

中文名活劳动

外文名livinglabour

含义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定义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过程

作用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将自身凝结在新产品中从而创造新价值

活劳动与物化劳动(livinglabourandmaterializedlabour)是物质资料生产中所用劳动的一对范畴。前者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能动的劳动力,是劳动者加进生产过程的新的、流动状态的劳动。后者亦称死劳动,又称过去劳动或对象化劳动,指保存在一个产品或有用物中凝固状态的劳动,是劳动的静止形式。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它作为新的劳动,不但物化成新的价值,还保存了原先存在于生产资料的价值并将其转移到产品中去,马克思把活劳动这一作用称之为它的“自然恩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5页)。物化劳动是价值的实体,价值无论是商品形式还是货币形式都是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区别仅在于,商品作为价值的物质载体,表明它物化了、积累了人类劳动,而在货币形式上,物化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至于商品的价值量,它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活劳动量,而不是劳动的物化形式。

勤[qín]

老百姓最“期”望的是生活“殷”实——邢立山讲汉字——勤

中文名勤

拼音qín

部首力

1现代释义

2古籍释义

3方言集汇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勤qín

⒈做事尽力,不偷懒:勤劳。勤快。勤奋。勤政(勤奋于政事)。勤谨。勤勉。勤恳。克勤克俭。[4]

⒉经常:勤密(频繁)。来往很勤。

⒋担心,忧虑:勤恤(忧虑怜惜)。

⒌帮助:勤王。

⒍姓。[1-2]

基本词义

◎勤qín

<动>

(1)(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4]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2)尽力多做,不断地做[assiduous;diligent;industrious]

勤,劳也。——《说文》

文王既勤止。——《诗经·周颂·赍》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

厥父母勤劳稼穑。——《尚书·天逸》

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楚辞·天问》

会数而礼勤。——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勤且艰若此。——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忧勤国事。——《明史》

好学而不勤问。——《国语·晋语》

四体不勤。——《论语·微子》

勤而无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以贪勤民。[4]

昼夜勤作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又如:勤力得(勤劳的人);勤儿(能手);勤紧(勤劳);勤学(努力学习);勤勤(劳苦的样子);勤能(勤勉而又有才能)

(4)为某人某事尽力;帮助[doone'sutmost;help]

秦人勤我也。——《国语·晋语》

今君其不勤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

勤天子之难。——《吕氏春秋·不广》

(5)又如:勤民(尽心尽力于民事);勤事(尽心尽力于职事)

(6)忙于;致力于[endeavour]。如:勤兵(率兵出征);勤苦(勤劳辛苦);勤属(勤于职守);勤人(操劳政事,致力于百姓)

(7)通“尽”。竭,完[exhaust;finish]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

力勤则匮。——《淮南子·主术》

词性变化

<形>

(1)劳倦,辛苦[toilsome;hard-working]

或问民听勤。——《法言·先知》。注:“苦也。”

万民多有勤苦冻馁。——《墨子·兼爱下》

(2)又如:勤心苦胝(辛苦劳作);勤动(辛勤劳动);勤辱(辛勤)

(3)殷勤[solicitous]。如:勤恳(殷勤恳切);勤心(殷勤的心意);勤企(殷切的思念);勤伫(殷切思念)

<副>

(1)次数多,经常[often;frequently]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唐·韩愈《木芙蓉》

(2)又如:勤洗澡;他来得很勤

<名>

(2)勤务[service;duty]。如:内勤;外勤。

常用词组

勤奋、勤工俭学、勤俭、勤谨、勤苦、勤快、勤劳、勤密、勤勉、勤能补拙、勤朴、勤勤、勤勤恳恳、勤王、勤务、勤务兵、勤学苦练、勤杂[4]

值勤zhíqín

动词部队中的人员或负责治安保卫、交通等工作的人员值班。

交警在繁忙的路口值勤,维护交通秩序。

近义值守当值执勤值班

修饰认真值勤安全值勤

执勤与值勤意思区别

1、“值勤”,zhíqín,指指战员或负责治安、保卫、交通指挥等工作的人员值班。如保安在门口值勤。例:我值勤。

2、“执勤”,zhíqín,指执行勤务,通常是指公共任务。如战士们在江边执勤。例:战士执勤。

勤务qínwù

释义1

名词公家分派的公共事务。

这几个警察夜间执行巡逻勤务时,意外破获一个盗窃集团。

近义公务

释义2

名词军队中的杂务工作或专门担任杂务工作的人。

他是刚入伍的新兵,主要担任警卫勤务的工作。

出勤chūqín

这个月我们部门的出勤率非常高,大家都非常努力。

反义缺勤旷工翘班

动词外出办理公务。

每周三,他都会出勤到不同的分公司进行巡查。

动词参加会议等或上班时在簿子上写上名字或在印就的名字下面写个“到”字,表示已经到了。

THE END
1.赶紧的反义词是什么1、赶紧反义词:缓慢、从容、迟缓、拖延。迟缓读音:chí huǎn 释义:行动迟缓。造句:由于扭到了脚,他走起路来变得很迟缓。 2、拖延读音:tuō yán 释义:延长时间,不迅速处理。造句: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不延。 3、从容读音:cóng róng释义:镇定,不慌张;宽绰有余(用于经济、时间等)。造句:在敌人的刺刀面前,http://m.15tql.com/zixun-744733/
2.五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带拼音及组词,给孩子收藏学习3 第三单元 10、杨氏之子 梁liáng 栋梁 桥梁 房梁 惠huì 优惠 实惠 惠顾 贤惠 诣yì 造诣 苦心孤诣 乃nǎi 乃父 乃至 乃尔 曰yuē 孔子曰 美名其曰 禽qín 禽兽 飞禽 家禽 鸣禽 11、晏子使楚 侮wǔ 侮辱 欺侮 侮蔑 侮慢 辱rǔ 侮辱 辱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Q1NzM2Nw==&mid=2651118295&idx=4&sn=45ad056d97aad0b7b6a2f8c5aa1b396c&chksm=8a729979f92d78190a72a6934c156a7e8865b4e49b4afede158c130fa04f9b75b8338208ba97&scene=27
3.宽廉平正的意思宽廉平正是什么意思宽:宽厚;廉:廉洁;平正:公正。宽厚廉洁,大公无私。 出处: 唐·韩愈《唐故河东节度使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造碑》:"公之为司马,用宽廉平正,得吏士心。" 成语宽廉平正单字解释 宽读音:kuān 宽kuān 1.横的距离大;范围广(跟“窄”相对):~银幕。这条马路很~。他为集体想得周到,管得~。 https://chengyu.100xgj.com/ci/3e5ab3b2
4.重庆市荣昌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毕业考试语文试题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下面作品二是赵孟頫的作品。 7.(7分)根据课内积累完成练习。(1) ,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2)《草原》中写道:“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 。”诗中有情。情在《竹石》的坚强不屈傲骨中:“https://www.zxxk.com/soft/44969154.html
5.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根据赵孟頫书法的特点,从下列作品中选出赵孟頫的作品。() A . B . C . D . 【知识点】 书法作品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 登录查看答案解析 更新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8618558
6.点画圆润多姿;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这是书法家()的作品。A.柳如图的书法作品,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这是书法家( )的作品。 A.柳公权B.颜真卿C.欧阳询D.赵孟頫 【考点】书法绘画. 【答案】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https://www.jyeoo.com/shiti/109611ec-1589-1519-a536-6259627d82ff
7.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书法平正课件(完美版).ppt第三单元第9课《平正》横细竖粗、蚕头燕尾,内紧外松、结构宽绰,字形端庄、雍容大气。 直 玄夫軍(军)③看笔画承接、穿插关系(笔画顺序等)④意念书写(在心里书空)临写之前一定要认真读帖①看基本结构(上下、左右、独体字等)②看笔画形态(有哪些基本笔画,笔画长短、大小等)①字形整体平正是《颜勤礼碑》在结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8403717.html
8.请欣赏并评价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作品。此作品结构此作品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故答案为:严谨端庄、平正宽绰 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结果一 题目 请欣赏并评价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作品。此作品结构 ___。整体上显得 ___。 答案 此作品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故答案为:严谨端庄、平正宽绰 秀丽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6957115605704497&fr=search
9.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请你根据欧阳询楷书的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请你根据欧阳询楷书的特点判断,下面四幅作品中是其楷书代表作品的一项是( ) A. B. C. D. 22-23五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查看更多[1] https://zujuan.xkw.com/24q17414464.html
10.书法结字(维知书法)网摘要实现“平正安稳”,须在结体上讲求均衡对称。均衡对楷书来说,就是要求字的点画在长短,粗细,疏密之间大致相等,悬殊不大;对称,就是指字的点画结构在排列上保持对应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结字时,笔画多的部位要写得紧凑、轻灵些,笔画少的部位可写得宽绰、厚重些,做到整个结构基本保持均衡状态,这样,字才显得庄重https://www.jianshu.com/p/49d7b947ff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