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19篇)

1、知道在公共场所活动、玩耍时要主动排队,耐心等待。

2、有初步的自我约束意识,养成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排好队,等一等》

活动过程:

1、通过自有玩《钻山洞》游戏,体验无秩序可能带来的危险,

(1)交代幼儿名称,引发活动兴趣。

(2)介绍游戏场地,提出要求,请幼儿自有玩游戏。

(3)教师介绍游戏场地,交代要求:这里有三个山洞,小朋友可以自由钻,看谁能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个山洞,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山洞。

(4)幼儿自有玩游戏。教师重点拍摄记录幼儿游戏中出现的拥挤、无序、碰撞、掉鞋等行为。

2、提问:

(1)看了录像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又快又安全的钻过山洞。

(2)小结:钻山洞时,大家要从同一个山洞出发,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不掉队,这样就能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个山洞。

3、幼儿重复玩《钻山洞》游戏,丰富经验。

(1)幼儿自有游戏,教师及时鼓励幼儿排队,遵守秩序行为。

(2)围绕“刚才玩游戏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梳理过程,丰富经验。

(3)小结:当很多人一起做同样的事情时,只要大家排好队、守秩序,就会很快很安全、很开心地把事情做好。

4、逐一播放教学资源,拓展经验。

(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大家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在商场缴费、车站上车、游乐场玩大型玩具时,都需要大家排好队、有秩序的进行。

教育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不用手两人合作将球运到终点,使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2、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育准备:

若干个球

教育过程:

1、讲述:许多事情我们都需要合作。要玩好夹球游戏也需要我们合作,共同想办法。

2、游戏:请两位幼儿为一组,自由尝试不用手合作将球运到终点。幼儿可以用背部、腹部、肩部,体侧面夹住球前行。当幼儿尝试过多种方法后,请幼儿分成两队进行合作运球比赛(幼儿可以运用认为最好的合作运球方式)。各队幼儿为自己队的小朋友们加油。

3、讨论:合作游戏结束后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讨论出合作着进行游戏是件快乐的事。

教育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勇于创新的意识。

2.使幼儿感知油水分离现象及粮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现象。

3.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凉白开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粮食(玉米、大米、芝麻、花生、黄豆)分装在盘子里,筷子、画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猜一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

导语:“你们面前都有两个杯子,请你猜一猜杯子里是什么”

2.试一试:想办法辨别杯子里是什么

导语:“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但我知道它们是无毒的,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它们是什么呢你来试一试。”

3.说一说:杯子里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实验、观察油水分离现象

1.猜一猜:油和水倒进一个杯子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导语:“请你们猜一猜,假如把油和水倒人一个杯子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幼儿实验、观察。

(1)把“水和油倒人一个杯中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用筷子搅一搅,再次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三)实验并记录各种粮食放在水、油中的沉浮现象

1.做一做:把各种粮食放在水、油中,并记录观察结果。导语:“今天,来了许多粮食朋友,你们看看都有谁”“它们想在油、水中游泳,请你把它们一个一个放进杯中,每一种都要试一试,看看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然后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观察(当粮食是单个时,芝麻会浮在油面上,花生、大米停在油、水中间,黄豆、玉米会沉入水底。当粮食相互粘连到一定程度时,会一起沉入水底。)

提示:教师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设计的记录方式记录下来。

3.交流实验结果。

(1)同伴间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3)活动小结。

感受乐曲轻快的旋律。

懂得对人要有礼貌,知道使用“谢谢您”的具体情境。

学唱歌曲《谢谢您》。

课件准备:“致谢”图片;《谢谢您》歌曲音频及图片,“谢谢您”歌曲图谱。

——你跟别人说过“谢谢”吗?

——感谢了谁?为什么要感谢?

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谢谢您》,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谢谢您》第一遍,初步理解歌词。

——小鸟在感谢谁?它说了什么?为什么要感谢?

——小猫在感谢谁?它说了什么?为什么要感谢?

——歌曲里唱到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和别人说“谢谢您”?

小结:小鸟站在树上休息,对大树说“谢谢您”,小猫吃饱了饭,对小女孩说“谢谢您”,当我们请人做一件事或是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应该说一声“谢谢您”,做一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2、再次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谢谢您》,进一步理解歌词并熟悉歌曲。

——当你对别人说“谢谢您”时,你会做什么动作?

——请你仔细倾听歌曲,在听到“谢谢您”时,跟身边的同伴互相鞠躬致谢。

播放歌曲音频及图谱《谢谢您》,鼓励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清唱歌曲,请幼儿接唱“谢谢您”并做鞠躬的动作。

2、播放歌曲音频及图谱,引导幼儿跟唱。

3、播放歌曲伴奏,鼓励幼儿演唱歌曲,在唱到“小鸟”、“小猫”时,用肢体动作表现。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1、设置一些游戏场景,如买东西、坐公共汽车、去医院排队等,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练习礼貌用语。

2、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教学,感受到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2、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

1、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各类婴儿衣物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教学难点: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设计:

(一)情境感知:

1、教师创设情景:以PPT的形式出示小朋友们小时候的照片。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哪里不一样?

2、小结:我们长大了,头发长长了,个子长高了,变瘦了,所以和小时候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2、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为什么穿不下衣服。)

3、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导讨论: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你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5、小结:我们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长大了会自己做各种事情,会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丰收喜悦。

2、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的活动,进一步认识秋季特征。

3、激发了幼儿对秋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图片、水果。

1、回忆秋游的见闻。

2、观察图片。

(1)观察图片里面菊花、一串红等花卉。

(2)观察柿树、枣树、石榴树等结果的情况。

秋天,哪些花开了?许多树上都结了什么?秋天的`树木和夏天的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哪些树落叶吗?

(3)幼儿讨论交流。

3、秋姑娘的礼物。

教师扮演秋姑娘,送来秋天的礼物,请幼儿品尝水果。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中的图片介绍,小朋友们能够感受到秋天自然界的变化,体会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秋天里的各种水果有了感官上的了解,体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丰收的喜悦。

1、幼儿在实验操作,观察、探究、比较的过程中,感知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

2、能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发现,增强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教学,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1、纸杯每个幼儿人手一个,筷子每人一支;

2、盐、白砂糖、红糖、筷子、小石子、油、抹布、记录表每组一份;

3、补充材料:咖啡、奶粉、感冒颗粒。

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实验盐的溶解认识实验材料——盐。看一看,摸一摸这是什么?什么颜色?闻一闻有什么气味?用舌头尝一小点,有什么味道?再请幼儿尝一尝纸杯中清水的味道。(没有颜色,没有味道)。请幼儿把盐放入纸杯的水中,用筷子搅一搅,看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变化?盐不见了,盐去哪里了?请幼儿用筷子蘸一点纸杯里面的水,尝尝是什么味道?咸咸的。原来盐在水里溶解了,变成了咸咸的.盐水。请小朋友们尝尝别人的盐水,说说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盐水咸,有的淡。因为放的盐有的多,有的少。

2、幼儿分步骤进行实验,尝试操作更多的材料,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进行小组记录请幼儿换一杯干净的水,为每组幼儿发放白砂糖、红糖。请幼儿进行实验:把白糖和红糖依次放入水中,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些东西不见了?嘴巴尝一尝有什么味道?眼睛看看有什么颜色?

再换一杯干净的水,请幼儿把小石头和油分别依次放到水中,轻轻搅拌,看看小石头和油没有消失?

3、综合实验同时将种材料放入同一杯水中,观察溶解现象,比较不同材料的变化?

请幼儿把盐、白糖、红糖、小石头、油等材料分别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地搅拌之后,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在记录表后面把这种有趣的现象画出来。(观察完后,请幼儿讲自己看到的现象。)

4、猜想—交流—验证—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为幼儿提供补充材料:咖啡、奶粉、感冒颗粒。请幼儿在实验前猜一猜,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请幼儿交流一下自己的猜想,通过各自猜想的不同,激起幼儿用实验来验证的想法,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4、教师小结,结束教学教师小结:今天通过做有趣的小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质放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有的东西放到水里不见了、化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溶解"。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盐和白糖溶解进水中了,它们还改变了水的味道;红糖溶解在水中,还改变了水的味道和颜色;石头放进水中,不能溶解,还沉到水底了;油放进水中,不能溶解,浮在水面上了。

再想想,你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中?

教学建议:

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找可以溶解的东西做实验,观察多种材料的溶解现象,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教学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索教学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教学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感受诗歌明朗、欢快的节奏。

2、理解诗歌的画面,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动词:爬、笑、跳、亮。

物质准备:背景图一幅(画有太阳、小溪、窗户、花朵、妈妈)、录音磁带《阳光》

知识准备:知道阳光是什么。

重点:理解诗歌的画面,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难点: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动词:爬、笑、跳、亮。

(一)、观察背景图引入,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

1、出示背景图,引出诗歌名称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幅好看的图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图上面有什么啊?

小结:"在蓝蓝的天空上有一轮金色的太阳,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有小溪流、有房子、有花儿,还有一个妈妈。其实这幅画里藏着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阳光》"

(二)教师用富有激情的声音朗诵,让幼儿感受诗歌明朗、欢快的节奏,并理解诗歌的画面

1、听录音磁带,让幼儿感受诗歌的节奏。

提问:"听完这首诗歌,你们的感觉是什么样?

2、借助教具,教师有感情朗诵诗歌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画面。

提问:"阳光先照在什么地方呢?""接着阳光又照在什么地方?""阳光再照到什么地方呢?""最后阳光照在什么地方?"

小结:"阳光先照在了窗上,接着照在了花上,又照在了溪上,最后啊,照在了妈妈的`眼里。"

3、教师第三遍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掌握诗歌中的几个动词。

提问:"阳光,在什么上爬着?""阳光,在什么上笑着?""阳光,在小溪上怎么样?""阳光在妈妈的眼里又是怎么样?"(教师逐一提问个别幼儿,要求幼儿用诗歌的原句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幼儿回答后,请全班幼儿一起念一遍原诗句。)提问:"为什么说阳光在窗上爬着?在花上笑着?在溪上跳着?在妈妈的眼里闪着?"

(三)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借助挂图,幼儿尝试完整地朗读诗歌。

2、幼儿第二遍完整地朗诵诗歌。

3、有感情地跟老师朗诵

4、请个别幼儿朗诵诗歌。

(四)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阳光,找找阳光都照在了那里。

活动延伸幼儿把寻找到的"阳光"画下来,至少要四样,为下次活动的仿编"阳光"的诗歌做准备。

1、尝试用短直线及射线表现蜘蛛网的结构和特点。

2、借助前期对蜘蛛的了解,在游戏中感受并在绘画中表现线条的疏密关系及方向。

3、能友好协商,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幼儿看过蜘蛛的科普图片或书籍。

2、师幼共同搜集蜘蛛网图片(真实的、不同场景中的蜘蛛网图片)。

3、幼儿收集蜘蛛图片并制作成手偶,人手一个。

4、黑色水粉颜料,水粉笔,面有大树、房子等背景图的卡纸。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蜘蛛网。

教师:蜘蛛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呢?

2、师幼共同探索、讨论蜘蛛网的画法,进一步感受线条排列的疏密关系。

(1)教师以语言引导的方式,唤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教师:前几天刮起龙卷风,蜘蛛的家被破坏了,我们一起给它们造一个新家吧!

(2)请个别幼儿在教师出示的大背景图上尝试造出一张蜘蛛网。

教师:蜘蛛生活的地方有大树,有房子,蜘蛛网的每一个角都有一个着落点。你想把蜘蛛网织在什么地方呢?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教师小结:要想织出一张蜘蛛网,先要想想将蜘蛛网悬挂在哪里,然后用长长的线条搭出米字形的框架,之后再用不同方向的短直线织出有疏有密的蜘蛛网。

3、幼儿合作在大背景图中尝试用线条的疏密排列方式来表现蜘蛛网。

教师:你想把网织在哪里?记得把你们的蜘蛛手偶放到蜘蛛网里哦!

4、作品展示,幼儿相互欣赏同伴合作绘画的`蜘蛛生活的场景。

活动延伸:

在本活动后期可延伸一节美工活动“暖暖的毛衣”,运用长短不一的细毛线进行疏密不同的排列方式进行粘贴,进一步感受线条排列的疏密感。

环境创设:

本次活动是以绘本《蜘蛛先生要搬家》中的情节展开,迁移这样的故事经验,我们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可以和幼儿一起来布置一个“蜘蛛王国”,大家一起收集可以用来表现蜘蛛网的多种材料,将自己制作的“蜘蛛网”展示在背景墙中,或挂在小朋友所期待的角落中进行装饰。

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带着幼儿收集一些关于蜘蛛织网的科普知识,同时也和幼儿一起参与“织网”的游戏中,可以用吸管、小棒等新颖材料拼搭一个蜘蛛网。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苹果开花结果的过程。

2、尝试学说简短的语句。

flash

一、完整欣赏flash

出示小乌龟:猜猜小乌龟去哪里?

二、理解故事

提问:

1、小乌龟给谁送苹果树?

2、小乌龟用什么方法把苹果树送给爷爷的.?

3、讨论:苹果树有什么变化?

三、说说学学

鼓励幼儿边做动作边大胆表达——“走啊、走啊……”。

这个故事很简单,在完整欣赏flash后,很多孩子都已理解了故事内容,了解了苹果树先开花后结果的过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还会用动作表现,学说了简单的语句。最后环节如加以情感方面的讨论,那么活动就更丰富了。

1.能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较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

2.体验颜色真奇妙的乐趣。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课件、眼镜若干。

(一)导入,引起兴趣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

师:森林学校要举行一场怎样的比赛?

怎样才能当上冠军?

如果你去参加比赛,会带什么呢?

2.欣赏故事第二段。

师:故事里有谁去参加比赛?(要求幼儿用完整话学说)

其实,故事里还有一样小动物也想去,我们看看是谁?

3.欣赏故事第三段。

师:谁当上了冠军?

小猴为什么会当上冠军呢?

那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边想一遍听故事。

4.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小猴到底带了一样什么东西呢?(先商量再交流)

(三)幼儿戴上眼镜,体验颜色奇妙的乐趣

1.请幼儿戴上眼镜看周围的事物。

师:刚才老师用红色的眼镜看到了红色的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学说:我用红色眼镜了红色的XX)

师:为什么有了这个眼镜,我们看到的东西都变成红色的呢?

2.延伸:师出示蓝色镜片的眼镜,让幼儿继续探索尝试。

专家点评:

1.本次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用简单的眼镜做教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如果能让幼儿戴上眼镜再完整倾听一遍故事的话,这样幼儿的.感受就会更深。

附故事:

动物学校的河马老师说:“下星期一,每个人都要带一样‘红色’的东西来学校。谁带来的东西最有趣,老师就送他一只红色的大气球当礼物。”?哇!每个小朋友都很高兴。如果当上“红色冠军”,一定很神气!

小朋友们开始睁大眼睛寻找“红色”的东西。

小猪在苹果树上,摘了一个红透的大苹果,又红又圆,闻起来也很香。

小老虎请妈妈帮他缝了一件很帅的红斗篷,又暖和又舒服。

小青蛙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请小红鱼陪他上幼儿园。小红鱼和小青蛙是好朋友,就答应了小青蛙。

小鸟采了一朵刚刚盛开的红玫瑰。红玫瑰上两三滴露珠,在太阳下看起来,好像滚来滚去的小珍珠。

小猴子想找一样特别的“红色”东西。他在家里东翻西翻,在爸爸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张红色的透明纸。小猴子很好奇,放在眼前一看……哇!怎么所有的东西都变成红色的了?红色的墙壁,红色的桌子和椅子,连刚刚进门的爸爸都变成红色了。

小猴子很高兴,请爸爸把这张神奇的红色透明纸送给自己。他还请爸爸帮忙,用这张纸做了一幅眼镜。

星期一到了,河马老师请大家把“红色”的东西展示出来,有红苹果、红斗篷、小红鱼、红玫瑰,还有一副奇怪的眼镜。

小猴子请同学和老师戴上眼镜,大家都吓了一跳:“怎么整个森林都变成了红色的了?”

结果,小猴子当上“红色冠军”,他高兴地拿着红气球回家了。

活动设计背景

将废旧物品再利用与乡土资源利用相结合,让幼儿动手制作、玩耍,贴近贴近生活,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发现。

1让幼儿认识拉簧,学会简单制作并玩拉簧;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

3让幼儿认识拉簧这一乡土玩具,初步懂得废旧物课再利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拉簧,玩味拉簧。

难点:引导幼儿有序制作拉簧。

线、穿洞瓶盖、剪刀

一、趣味引入:

1、教师拿出一个做好的拉簧玩,边玩边介绍。(名字、玩法)

2、请个别幼儿体验,观察:拉簧是用什么做的?

二、我会做:

1、小组一名幼儿取材料(线、瓶盖),小组制作(教师指导)。

思考:线要多长呀?怎样来穿瓶盖?

2、幼儿取材料,自己制作拉簧。

三、我会玩:

1、幼儿玩拉簧;

2、幼儿展示:谁是“拉簧大王”

四、小结:小朋友们做得真好,玩得更好,我们还可以用别的.东西来做拉簧,想电池帽,核桃…,下次,请小朋友们在做一个特别的拉簧,好不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展了观察、动手、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适时鼓励幼儿,让幼儿在活动中学到了拉簧的做法与玩法,做了活动的“主人”,体验到了成功和快乐,让乡土玩具与废旧材料再利用完美融入了幼儿教学活动中。不足之处:这课堂中,有的幼儿很有想象力,用材料做了别的东西,做得很好,但是我怕偏离课题没有让他们展示,没有给予鼓励,后来一想,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很不错呀,这才是孩子最真实的展现。

目标:

1、观察海带的外形特征。

2、知道海带吃了有营养,能预防大脖子病。

准备:

多媒体课件,干湿海带各一根,凉拌海带80小结,一次性杯子40,牙签40。

一、开始部分;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干海带)提问:

1、海带长的什么样子呀?长长的好像什么东西呀?(丝袜、皮带、尾巴蛇)

2、这上面是什么呢?猜猜看?(指着白白的粉)

3、闻闻看,什么味道?带点海腥味,来自海洋的味道。(这是海水中的盐)

二、这条干干的东西,放到水里以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一看。

1、(出示湿海带)这条和刚才那条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颜色深浅;光滑与粗糙;长短不一样;是有水分的.)

2、小结:这条干海带是长长的,有点像蛇,上面有点白白的盐,闻上去有点海洋的味道。放入水里以后海带颜色变绿了,摸上去滑滑的,有水分。

三、中间部分:这到底是什么呢,它生活在哪里呢?我们来看看小电影。(看过后提问)(播放片段一)

1、它是什么呀?(海带)它生活在哪里?

2、为什么海水没有把海带冲走呢?

3、渔民们在干什么呢?(晒海带)

小结:对晒干后的海带就是这样的。(指干海带)

4、那么海带有什么营养?我们再接着往下看。(播放片段二)

看过后提问:谁爱吃海带?为什么呢?

5、海带除了吃了以后长的高以外,还有什么作用,我们来看图片。(播放片段三)

小结:吃海带预防大脖子病。

四、结束部分:

今天,老师特意提前做了一些凉拌海带让我们小朋友尝尝,老师分海带让幼儿品尝。

五、延伸部分:

继续观察干海带的变化。

设计意图:

晨间活动的时候,我在带领幼儿进行活动的时候,幼儿对太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我就组织幼儿进行了谈话,幼儿对太阳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因此,我设计了本堂故事欣赏《小兔子找太阳》,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太阳的特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1、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学习作品语言。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寻找太阳的乐趣,发展幼儿观察力,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

1、前期准备:环境创设,教室内挂上红灯笼、红气球、墙上布置红萝卜。

2、电脑软件《小兔子找太阳》、配乐故事录音、轻音乐、太阳公公头饰。

一、通过游戏活动《找朋友》,帮助幼儿感知“红灯笼”、“红气球”、“红萝卜”和太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1、让幼儿明确寻找的目标。

师戴上太阳公公头饰:“小朋友们好!”“太阳公公好!”“我成天一个人住在天上怪闷的,我想请你们帮我找几个朋友,你们愿意吗我喜欢红红的、圆圆的、和我长得很象的朋友”。反问:你们说我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好!让我们在教室里帮太阳公公找找朋友吧!”

2、在教室里寻找太阳公公的朋友。(播放轻松音乐)

3、交流活动。

师:宝宝们,你们找到我的朋友了吗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幼儿坐到位置上。)

提问:你找到了谁来做我的朋友你为什么要请它来做我的'朋友呢

小结:宝宝们真能干,帮我找到了这么多红红的的、圆圆的朋友,我真是太高兴了,谢谢大家。

二、欣赏电脑软件:《小兔子找太阳》,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学习作品语言。

1、师:听说有只可爱的小兔子它也想来和我交朋友,可是它不认识我。现在正到处找我呢,你们猜它能找到我吗我呀先不告诉你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找太阳》的故事吧!(欣赏电脑软件:《小兔子找太阳》)(放到小兔子找到红气球后暂停一下。)

2、提问:小兔子找到我了吗它找到了谁红灯笼、红气球、红萝卜是我吗它们是我的谁呀

3、师:小兔子找不到我,多着急呀,如果你是兔妈妈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小兔子找到太阳呢小兔子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能不能找到我呢,请继续往下看!(继续欣赏软件)

4、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吗好,我们拍拍手庆祝一下吧!

5、提问:小兔子找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好听的故事。(完整放电脑软件)提问:现在请你来告诉我,小兔子找到的太阳到底是怎样的(个别说、集体说。)

三、结束活动。

师:宝宝们,你们喜欢我这个太阳公公吗如果没有太阳,世界会变得怎么样呢

1、幼儿感受身体控制球,进行多种玩球的小游戏。

2、能与同伴协一致的进行运球活动、共同玩球。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皮球。

一、玩球。

幼儿人手一个球,分散进行玩球活动,鼓励幼儿想出各种玩球的方法。

让幼儿相互交流、学习各种玩球方法。

二、移球游戏。

教师:想一想,一个人怎样给球搬家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各种“搬家”方法,如:两手心托球、用手背托球、用一只手和手臂夹球、把球夹在两腿的之间、抱球在胸前等。

引导幼儿想一想:两人合作该怎样搬运球请两个小朋友示范运球,然后两两结对进行运球练习。

采用接力的形式开展游戏活动---胸夹球。安排幼儿两两面对面,用胸部或腹部夹住球往前走。(可采用接力赛进行)

结对开展集体游戏----背夹球。采用接力赛形式进行,让两个幼儿背对背,用背部夹住球往前走。

三、放松活动——玩球。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拍手、打气、向上轻轻跳起等动作。

活动分析:幼儿能想出各种各样玩球的.方法,在活动中很好的利用了发散性思维。

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从爱玩球发展到会玩球。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培养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素质完善人格,自定游戏规则。经常左右手运球,还能开发左右大脑,使肢体各部位平衡。在活动中鼓励幼儿手脑并用,以会玩为切入点,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体会到玩的乐趣。

1、能够认识和描述大班健康小树长大的过程。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小树生长的过程,理解生命的奇妙和脆弱,增强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探究健康饮食、运动和防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导入(5分钟)

请孩子们观察课堂里大班健康小树的生长情况,提问引导学生发表观察小结,并触发他们对于健康和生命的思考。

二、学习(25分钟)

1、观察小树的生长情况,让孩子们描述小树不同阶段的外貌变化和生长状态。

2、通过示范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例如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地刷牙和洗手,运动对身体的好处等等。

三、巩固(10分钟)

四、评价(5分钟)

教师提问,检查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是否能够运用理解到自己的生活中。

老师可结合其他主题或活动,让孩子们继续探究健康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心理健康、睡眠等。

活动目标:

1.了解值日生的一些具体方法,学做值日生。

2.知道值日是为大家服务的,树立为集体服务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值日生标志。

2.供幼儿练习用的学具、餐具等。

3.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音乐磁带。

4.幼儿用书第一册第20—21页。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情趣

1.引导幼儿观察“我们的教室”的漂亮与整洁图片若干。

师:“怎样我们使教室一直保持整洁?”

幼:天天打扫。

幼:不乱扔脏东西...

(引导幼儿感受干净、漂亮的环境)

理解值日生的含义

观察幼儿用书,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幼:扫地、擦桌子。

幼:浇花、摆椅子...

师:他们是为谁做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他们是为集体做的,我从画面上看出来的。

幼:他们是为小朋友做的

讨论:为什么小朋友要轮流做值日生?

幼:为了教室里干净、卫生。

幼:为了帮助老师。

幼:为了大家...

二、讨论制作、明理分工

师:值日生可以在哪些方面为大家服务?怎样才能做好?

幼:值日生可以整理图书。

幼:值日生要扫地、擦桌子...

师:小朋友们每天做值日,那么怎样才能做好?

幼:认真做值日生。

幼:细心才能做好值日生。

小结:我们做值日要合理分工,认真负责,这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幼儿讨论值日生服务的内容及方法,激发幼儿做好值日生)

1.分组练习

幼儿带上值日标志分组进行值日生练习:分发学具,布置班内环境,整理图书及游戏材料,管理自然角,擦桌椅等。

2.谈话

师:值日做好了,你心里怎么想?

幼:我还想做值日生。

幼:做值日生真好...

(让幼儿体验做值日的感觉)

四、歌曲欣赏

播放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幼儿欣赏。

(让幼儿知道做好值日生很光荣,要当好值日生

鼓励幼儿在家里也要在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父母手中的宝,大人舍不得孩子干活,很多孩子连基本的劳动都不会。我是值日生,意在让幼儿感受做值日生的光荣感和自豪感,这对于转变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行为,有着很大的帮助。孩子们通过讨论、学习,知道了值日生的一些具体职责,及做值日生的必要性,懂得了要学会为大家、为他人服务。通过干值日生,幼儿体验了为大家服务的乐趣,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1、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3、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快乐的情感。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前期准备:

1、心情火车六列。

2、画有圆脸的彩色纸若干,勾线笔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个,投影仪一台。

4、幼儿对各种各样的表情产生了兴趣,并能分辨一些简单的表情。

活动重难点:

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

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

预设内容:

一、说说演演

导入: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两个小娃娃家去做客,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小朋友观察哭笑图片,说说哭笑脸有什么不同。引出幼儿高兴与伤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1、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

2、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

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小结:生气让人变得不漂亮、不快乐,还会影响身体。

二、梳理经验,获得消除生气情绪的方法。

1.小兔可能为了什么事生气呢?

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被爸爸批评了、新玩具坏了、和朋友吵架了、比赛输了……

2.看来,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气的时候。听一听,小兔到底怎么了?

师:它穿了一件新衣服,本来很得意,可是朋友笑他象个胡萝卜,所以他生气了。

3.(接着教师讲故事:小兔生气了,它扔掉了新衣服,飞快地跑回家。)猜一猜,小兔生气的时候会做些什么?

幼:扔坏了玩具、打翻了水杯、吓坏了兔妹妹……师:这样做有用吗?

小兔感到越来越生气,看来这样做是没用的。

4.怎样才能让小兔消气呢?快来帮帮小兔吧!

(情境转换:教师出示木偶,以小兔的口吻与幼儿互动,及时肯定幼儿的好办法,归纳消气方法)

5.看一看,小兔用了哪些好办法呢?

三、迁移巩固,知道要保持愉快的情绪。

1.想一想,如果以后遇到生气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

师:如果感到生气你会怎么做?

幼:去运动……师:如果感到生气你会怎么做?

幼:听音乐……

四、小结:

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这很正常,重要的是你必须记住生气时该怎样做。希望大家快乐越来越多,烦恼越来越少,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五、游戏:

幸福列车(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玩法:幼儿排成一列,跟着音乐跑动起来。当火车头(老师扮演)提问时,幼儿要跟着节奏轮流表述消气的办法。

一、教学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

2、学习做值日生,逐渐培养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二、教学准备

《大家来帮忙》儿歌、拍摄值日生工作的照片。

三、教学过程

1、请幼儿看照片,说说值日生为大家做了哪些工作。

2、出示《大家来帮忙》儿歌,与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诵儿歌:

大家来帮忙,

你帮忙,我帮忙,

大家一起来帮忙,

你拿筷子我拿碗,

一起吃饭和喝汤。

3、鼓励幼儿把值日生做的工作编到儿歌中。

4、幼儿自愿组合,分成x个小组,制作值日生卡及进餐环节要做的事情图片。

5、每天进餐时,教师指导幼儿做值日生,为他人服务。

四、教学活动建议

请幼儿到娃娃家玩开饭游戏,然后说说各人在游戏中负责的.工作。

五、教学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THE END
1.你知道“五谷”都有哪些吗?人们常用“五谷”来指称粮食,你知道“五谷”都有哪些吗? (剪辑:实习生 杨灵华 来源:@人民日报@国密董酒@56145168@襄阳楚材@虾说8道@Genius科普@一只阿团团@七月风物@十二叔美食@进击的科普君@四季呀呀) 【责任编辑:李丽 编辑:袁瑞】 农业科普 分享: 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4-12/24/content_PbV6Zyux0B.html
2.探寻中国人主食的“前世今生”前一阵子李子柒的回归全网沸腾,也说明了:与自然万物共处,感受土地与粮食的温度,是根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基因。粮食在数千年的时间中又经历了哪些转变?著名科普作家史军继《蔬菜史话》《水果史话》后推出新书《粮食史话》,带着我们一起来探寻中国人主食的“前世今生”。 https://news.dayoo.com/gzrbrmt/202412/25/170636_54766068.htm
3.#节约粮食#知识帖!#一组图了解五谷的前世今生##文化中国行#节约粮食#【知识帖!#一组图了解五谷的前世今生#】#文化中国行探寻古今五谷#国家统计局消息,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们常用“五谷”来指称粮食,你知道“五谷”都有哪些吗?从古至今,“五谷”的叫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稻、黍、稷、麦、菽,你都认识吗?戳图,一起了解↓↓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人民https://weibo.com/5140591723/P6EDHtBkO
4.认识粮食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认识粮食简笔画粮食简笔画 珍惜粮食简笔画步骤 粮食简笔画 厉行节约粮食简笔画图片教程步骤 麦穗简笔画粮食类 玉米粮食简笔画步骤图片大全 珍惜粮食简笔画步骤 爱吃粮食简笔画 粮食作物 小麦简笔画 斗图表情包大全 与 粮食 洋浦第一小学美术课推送《五谷丰登》简笔画 可爱的大米宝宝简笔画-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简https://jianbihua.puchedu.cn/790bed8170201b7d.html
5.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20篇)活动三:行为辨析,提高认识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粮食作物种植的一般过程,也知道了粮食与我们平时生活息息相关,更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那么我们平时做得如何呢? 图片展示浪费粮食的图片。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资料 3、我们小朋友都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都来之不易的道理。除此之外,还有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an/334486.html
6.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15篇).docx为更好地让同学们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我决定开展一次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教育孩子们不要浪费粮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增强他们节约粮食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6987700.html
7.27亿美元,近300起交易,全球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再创新高1.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农业和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 在整个供应链和技术范围内对新技术解决方案的需求。 全球农业科技活跃区域分析 爱尔兰和欧洲 近年来,在农业科技方面,欧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2011年农业技术投资总额达到4.886亿美元,使整个地区的筹资总额达到12亿美元。尽管欧洲农业技术投资远远落后于美国,但https://www.tmtpost.com/4315957.html
8.《BJBR虚拟仿真解决方案(描述精选)》(Yanlz+SteamVR+5G+AI+VR+AR+MR(BJBR)”的描述精选,这个链接“https://blog.csdn.net/VRunSoftYanlz/article/details/96482301”详细描述了“BJBR”,里面配有丰富案例插图,可以快速让我们了解实验方案,而这次我们将“描述”独立成篇,方便大家快速了解整个行业的虚拟仿真解决方案,由于不用加载大量图片,所以加载速度也会有所提升,VR是虚拟仿真的一https://blog.csdn.net/VRunSoftYanlz/article/details/99828217
9.大二班主题活动方案《遇“稻”一粒米》小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应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吃饭时不挑食、不剩饭,爱惜每一粒粮食。 体验插秧: 活动二 科学《认识水稻》 活动目标: 1.观察、解剖、区分水稻的根、茎、叶、果实,进一步梳理植物特点。 2.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及仔细观察水稻的兴趣。 https://www.meipian.cn/329v0qlr
10.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活动一:社会《爱惜粮食》 一、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二、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http://xaeduyun.cn/sem01/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182b39bb40182b9a10eb01ab9
11.节约粮食的手抄报大全图片23张(美景图片网)节约粮食手抄报 节约粮食手抄报内容:粮食的来之不易。普及农业常识,提升粮食安全认识,要爱惜粮食哦。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节约珍惜粮食为荣,浪费粮食为耻,大家可以多多动手绘制手抄报,让我们一起做勤俭节约的小公民吧! 定义:这是一份关于节约粮食的手抄报,它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了粮食的来之http://www.k2r2.com/shouchaobao_v24233/
12.杜绝浪费主题班会教案7篇结合20_年10月16日粮食日主题活动,在全校各班中开展“五个一”和“天天查”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一)上好一节班会课 各班要围绕市教委下发的《杜绝学校粮食浪费的通知要求》,利用班会时间召开一节有针对性的班会。让学生认识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6485.html
13.张正斌: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和发展区域现代农业方略探讨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是一个占世界人口20%的大国,据预计2030年, 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需要粮食6400亿kg,届时缺水1300-2600亿m3 。随着工农业和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耕地越来越少,18亿亩耕地红线的突破难以避免。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将长期成为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 https://www.cas.cn/xw/zjsd/200906/t20090608_646999.shtml
14.图片新闻在这一理论体系之下,审视黑龙江所承担的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五大安全”,就能更深入地体会“五大安全”的系统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特征。 维护国防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现保障 国防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防安全涉及政治https://www.zzghw.com/mobile/article/8031
15.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为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秋天的美好与收获,感受五谷丰登的生态之美,共同体验收获的幸福,进一步养成节约粮食和文明就餐的好习惯,10月16日,依托世界粮食日,北辰区欧铂城幼儿园开展了“不负‘食’光 你我‘童’行”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 活动中,各班教师通过视频、讲故事、儿歌、游戏等方式开展节粮爱粮主题教育,并在活动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3-10/18/content_161_8416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