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在汉语字典中的拼音是:dīng、zhēng,丁是单一结构的字,丁的部首是:一部,共有2画。
读音:[dīng]释义1.天干的第四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四。
2.人口:人丁。丁口。
3.指成年男子或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壮丁。园丁。
4.遭遇;碰到:丁忧。
5.蔬菜、肉类等切成的小方块:肉丁。黄瓜丁。
读音:[zhēng]释义〔丁丁〕拟声词。伐木声。
1.丁[dīng]
〈名〉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小的立方体(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
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成丁;壮丁
家庭人口。
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如:园丁;家丁;庖丁
〈形〉
壮盛;强壮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序数第四。
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动〉
当;遭逢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另见zhèng
基本字义
丁读音:dīng
其他字义
丁读音:zhēng
dīng①<名>钉子。《晋书·陶侃传》:“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装船。”②<形>健大。王充《论衡·无形》:“齿落复生,身气~强。”③<名>成年男性。《塞翁失马》:“~壮者引弦而战。”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点一~。”④<名>人口。《南史·何承天传》:“计~课仗。”⑤<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庖丁、畦丁、园丁。《庄子·庖丁解牛》:“庖~为文惠君解牛。”⑥<名>天干的第四位。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⑦姓。zhēng见“丁丁”。【丁丁】zhēngzhēng伐木声。【丁男】成年男子。【丁女】成年女子。【丁年】壮年。【丁役】服劳役的壮丁。【丁忧】遭父母之丧。
1、丁字的笔顺为:一丨,笔顺读作:横、竖钩,笔顺编码为:12。
2、丁字的总笔画为:2画。部首是:一部,部首笔画:1划,部首外笔画:1画。
3、丁字的笔顺笔画的写法顺序如下:
丁坝、丁册、丁丑、丁村人、丁当、丁当长鸣、丁点儿、丁冬、丁对、丁亥、丁口、丁零、丁零当啷、丁卯、丁年、丁宁、丁是丁,卯是卯、丁税、丁未、丁香、丁徭、丁忧、丁壮、丁字步、丁字尺、丁字镐、丁字街、丁字梁
1.出手就打(打一汉字)
国际音标ti;t唐代读音*dengdeng日语读音HINOTOATARUYOBORO韩语罗马CENG现代韩语越南语inh
客家话[梅县腔]den1[宝安腔]den1[客英字典]den1[陆丰腔]den1[海陆腔]den1[客语拼音字汇]den1din1[沙头角腔]dien1[台湾四县腔]den1粤语ding1zaang1zang1潮州话dêng1zêng1(tengcheng)
近代音端母庚青韻平聲陰丁小空;中古音知母耕韻平聲朾小韻中莖切二等開口;端母青韻平聲丁小韻當經切四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端母青部;端母青部;王力系统:端母耕部;端母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