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示儿的写作背景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也是陆游的绝笔诗.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但:只。

3.九州同:祖国统一。

4.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乃翁:你的父亲。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THE END
1.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谁写的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谁写的 《示儿》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所以陆游在临终前写下了《示儿》,期盼早日收复河山。http://m.chusan.com/zhongkao/356729.html
2.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01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https://www.coozhi.com/shenghuojiaju/shenghuochangshi/163110.html
3.《示儿》古诗的写作背景资料.doc《示儿》古诗的写作背景资料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临终遗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和对亲人的真挚情感。此诗作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一、写作背景 陆游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在家庭的影响下,他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27/5121032130011014.shtm
4.<<示儿>>(陆游)的写作背景陆游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五岁。但是,此时南宋还是片安一隅;所以陆游在临终前写下了《示儿》,期盼早日https://wenwen.soso.com/z/q593704654.htm
5.《示儿》的写作背景:是诗人陆游在其临终时所作,此时陆游已经《示儿》的写作背景:是诗人陆游在其临终时所作,此时陆游已经八十五岁高龄,卧床不起。给他的儿子们写的。这首诗不仅是陆游的遗嘱,而且是他表达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e52f114a39e34dc487250fabdc9254dd.html?fm=bda29b89b7e042514085154cf30efdfe70
6.《示儿》陆游【名称】《示儿》 【年代】民国 【作者】刘大本 【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示儿 哀叹不如紧握拳, 守口如瓶莫乱言。 乃翁为国宁可死, 望汝丹心祭灵前。 写作背景 岳武起义失败后,由于叛徒告密,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刘大本及其儿子刘光祖的中共党员身份被暴露。伪县政府以通知议事为名而将刘大本诱捕。在狱中https://www.360doc.cn/article/73063_217293023.html
7.陆游诗《示儿》教学反思(精选5篇)(二)板书课题,感知写作背景 1、同学们看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2、幻灯出示作者简介 1126年,金兵攻入北宋首都开封,第二年四月初俘虏了两位皇帝及皇亲国戚三千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yu4au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