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1页
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
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最新修订版】目录第一部
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第二
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
(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部分实施建
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常用字表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
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
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
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
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
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
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
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
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
基本特点。
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2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
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
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
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
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能
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
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
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
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
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
容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
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
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去掉“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
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
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
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