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好秋粮丰收“账”?新浪财经

贺瑞泉山东省高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

田丰湖南省浏阳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党组成员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刘知宜刘诗麟

“稳面积”又“提单产”,管好“产量账”

——提升单产的关键落点在于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

主持人:今年的秋粮收获进度如何?与往年相比有何不同?

范磊:今年昌图县粮食生产取得大丰收,截至10月12日,已收获玉米面积265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65%,根据天气条件和作物实际成熟度,我们采用适时收获的方式,从9月25日开始便加快了秋收的总体进度。预计全县10月下旬能完成秋收任务,比往年提前一周左右。今年昌图县积极推广优质耐密早熟品种,在生产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因此与往年相比,玉米长势好、成熟早、产量高。

田丰:浏阳市今年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为120.5万亩、粮食总产量56.4万吨。截至10月10日,已经落实了粮食生产面积121.85万亩,其中有早稻30.3万亩、中稻51.16万亩、晚稻30.55万亩、大豆2.62万亩,其他旱粮7.22万亩,预计全市粮食总产57.75万吨,中稻已收获95%左右,预计晚稻在10月20日也会迎来收割。与往年相比,今年天气较好,光热条件佳,雨水匀称,天气有利于中晚稻的生产,单产预计会较往年有明显增加。

主持人:今年,全国重点针对大豆、玉米等作物开展了大面积提单产行动,各地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取得何种成效?

范磊:昌图县提单产行动主要围绕大豆和玉米两种作物展开。为了调动农民扩种大豆的积极性,一方面我们落实了大豆种植的奖励政策,对种植大豆的经营主体,根据规模分别给予每亩100元至300元的不同奖励,对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方式的经营主体则给予每亩400元的奖励。另一方面,在玉米单产提升上,昌图县从推良法、施良技、培良员等措施入手,今年主推抗病、耐密、抗倒、优质适应性强的玉米优良品种,采用精量播种技术,提高了播种质量。通过推广“二比空、宽窄行”的技术模式,今年有35万亩地实现吨粮田。

提升单产的关键落点在于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昌图县同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最高亩产达到2200斤。同时,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6个,建设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基地26个,建设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基地52个,推进建设中化(MAP)农业高价值种植方案试点村140个,建立中科农业数字化基地,实施轨迹监测作业、语音智能调控精准播种,实现农机化耕作全程跟踪。据估算,全县实施新技术推广的地块亩均增产达200斤左右。

贺瑞泉:高密市提升玉米单产的举措,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健全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机制,推进开展60个玉米品种示范展示、节水增粮技术示范田、10个百亩高产方、5个千亩示范方创建。经测产,百亩攻关田实现单产800公斤、高于当地水平25%,千亩示范方实现单产700公斤以上、高于当地水平15%,万亩示范片单产高于当地平均单产100公斤。其次是健全科技带头人培养机制,提升农业科技的“入户率”,从普及玉米高产技术入手,高密市举办了33期培训班,培训镇级技术人员50名,轮训玉米种植带头户4000人次,实现每村有3名以上玉米种植技术“明白人”。最后是健全玉米生产技术集成机制,提升粮食增产“后劲”。集成推广“单粒精播”“密植高产”“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等多项玉米单产提升技术,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

此外,高密市还多措并举来提升单产,如优化种植品种、提高播种质量、调整播后墒情、推广滴灌与水肥一体化、实施配方施肥、叶面补肥、种子精准包衣、杂草防治、“一喷多促”等,实现了提高密度、苗全苗壮、节水、节肥、节本增效多个目标。为保障具体工作的落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实行“周调度”“月总结”的工作制度。

“好收成”变“好收入”,算好“经济账”

——提高种粮农民收入,既靠粮食奖补的好政策,也靠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

主持人:大面积秋收后,秋粮将集中上市,去年秋粮收购与销售情况如何?今年秋粮如何才能卖得好?

范磊:去年粮食收购的开秤价格是每斤1.35元,最高收购价格是每斤1.46元,总体呈先高、后低、最终有所抬头的趋势,价格较为稳定,去年全县收购销售粮食共14亿斤,总体平稳有序。

今年,昌图县首先从收购环节打好了底,目前共建有粮食购销企业101家,总仓容342万吨,能够满足粮食收购需求。另外,加大粮食流通监管力度,建立了全链条的监管,监督收购企业按质论价进行收购,杜绝“打白条”现象,保障农民卖粮无忧,且卖粮有好价。

贺瑞泉:在大面积秋粮收获后,玉米价格出现回落,市场价格每斤大约1.3元,这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要把秋粮卖好,一方面是要避开集中粮食出售期,后期随着市场粮食存量减少,粮食价格预计会有小幅上升。从近几年的市场价格变化来看,粮食收获前基本处于供小于求的趋势,价格一般会提高。另一方面,要做好玉米晾晒储存。卖给饲料厂的价格比工业用价格每斤高0.1元左右,如果玉米霉变粒超过一定比例,饲料厂将不予以收购,因此确保霉变粒不超标,卖作饲料用粮也可相应提高粮食销售价格。

在储粮上,本地有独特的创新化仓储链。通过集成应用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磷化氢环流熏蒸、内环流控温系统等仓储新技术,实行粮食的分类分仓储存、常储常新。从国外公司合作引进的进口粮食烘干设备,相比传统设备效率提升60%、粮食湿度误差控制在0.05%以内。新建的高标准粮仓,仓容11.59万吨,安装了智能化粮库系统,集粮食出入库、仓储业务管理、远程监控等系统于一体,实现粮食收储数字化管理。好的技术与机械关键要用在农户手里,高密市花了很大工夫按照政府投资70%和农户自筹30%相结合的方式,推广经济实惠的储粮设施,优先发放科学储粮仓,开展储粮技术指导和科普宣传。

主持人:对于种粮农民来说,种粮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才是关键,怎么确保“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贺瑞泉:种粮收入的提高要依靠产业链延伸。以小麦为例,小麦从面粉加工成面条能升值1倍左右,如加工成各类预制菜产品,能升值5倍左右。产品类目的增加,能够不断满足市场与消费者对健康营养食品的多样化需求,也能提升本地加工能力与产销能力。从小麦麸皮中提取小麦胚芽进行深加工,以营养品、高蛋白饲料进行销售增值,利用部分高蛋白后路粉加工成植物基肉制品,产值大幅提高。而通过原料的高效利用,将小麦“废粉”分类、挑选、过筛、晾干,作为饲料出售给养殖户,能实现更深层次的全循环利用。如此便能将种粮的收益最大化,让种粮农民收入更可观。

另外,对农户来说,特色种植和订单种植是实现增收的有效途径。如种植富硒小麦、富含叶黄素小麦、甜糯等鲜食玉米,可卖出比普通粮食更高的价格。而代繁小麦种子、种植强筋小麦等订单种植,每斤价格可高于非订单种植0.1元。

田丰:提高种粮农民收入,既靠粮食奖补的好政策,也靠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在粮食奖补方面,今年浏阳市出台了《浏阳市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其中制定了粮食奖补10条“硬措施”,措施涵盖的奖补范围更广,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目标价格改革补贴、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双季稻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同时奖补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根据粮食生产完成情况,统筹安排400万元奖励先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农业生产主体。此外,各乡镇也在市级基础上同步配套了粮食生产奖补政策,比如永安镇早稻种子统一采购、降低早稻种植成本,对村级自办百亩片统一供应。在农业保险建设方面,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将水稻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按照散户每亩保费36元、大户每亩保费44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帮助农户提高抗风险能力。

粮食生产挑战多,用好“科技账”

——首先要精准核定种植面积,科学评价粮食生产。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生产。最后要强化农机农艺结合度,提升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

主持人:面对近些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增多情势,本地从哪些方面的措施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主持人:在您看来,县乡一级更好地开展粮食生产还面对哪些挑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应对?

贺瑞泉:县乡一级的粮食生产现在主要面对的挑战有三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持续增产有难度。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倒春寒、干旱、洪涝、冰雹等不可抗力很容易使粮食作物受灾减产。二是从业人员老龄化,技术推广有难度。种植户科技素养参差不齐、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不高,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以解决。三是农机农艺融合度差,规模化种植优势不突出。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械、植保机械等难以达到实际生产要求,导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难度较大,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对此,建议首先要精准核定种植面积,科学评价粮食生产效能。农业生产与工业相比,存在不可控因素多、突发事件频发、人为影响力小等现实问题,要正确认识粮食生产的年度不稳定性,进一步完善政府考核指标和行业评价体系。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生产。强化政策引导、技能培训、工商资本下乡等举措,培育壮大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持续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最后,要强化农机农艺结合度,提升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新型、智慧农机研发,提高与新技术、新农艺的配合度。加大新型农机补贴力度,让广大农民买得起、用得上。

贺瑞泉:藏粮于技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机械配套,通过粮食产后机械配套、社会化服务、政策跟进协同发力,最大程度让每一粒粮食入库进仓。高密市通过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提升小麦、玉米等谷物联合收获器械综合水平。14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将4.5万台(套)农机纳入规模化作业平台,小麦和玉米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到100%。同时,培育建立4个粮食机收减损示范基地,定期组织粮食机收减损演示会、现场会,开展技能比武,确保机手熟练掌握机收减损技能要点,严格控制机收损失率。在社会化服务方面,高密市以19处为农服务中心为载体,农业农村局、粮储中心、气象局、农商行等部门单位的服务网点进驻其中,组织75家经营主体成立土地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联盟,采用“保姆式”全托管、“菜单式”半托管等方式,目前服务面积达170万亩次,全程土地托管面积30.59万亩,占全市粮食作物面积的28.61%,实现村集体增收2700万元,助农增收2.3亿元。

主持人:近来各地农户抢抓农时,稳步推进秋收作物收割,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从优化种植品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入手,各地多措并举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秋粮生产高质、高效,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有效提高。接下来,为了确保“好收成”变成“好收入”,各地要持续落实好粮食奖补政策,同时推进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建设,让农民种粮卖粮有好价,腰包也能鼓起来。

(感谢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于险峰、吕兵兵、王艳对本文的贡献)

THE END
1.春耕秋收丰衣足食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种子播下雨水滋润金黄成熟喜悦在农业种植顺口溜中,“绿意盎然”这四个字不仅是对农田生机勃勃的描绘,也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期许。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的农田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如微灌和喷雾灌溉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大幅度减少用水量,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https://www.v0bh5xqt8.cn/yao-cai-zi-xun/575673.html
2.“四季耕耘五谷丰”指什么生肖,猜打一正确生肖最佳词语解释落实猪在生肖中常与富足和丰收联系在一起。在古代,人们常用猪来象征丰收后的富足生活。将“五谷丰”与猪相联系,可以寓意着丰收不仅是粮食的富足,更是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 羊(和谐共处,丰收之喜) 羊在农耕文化中象征着温顺与和谐。它们与农田、村庄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将“四季耕耘五谷丰”的整体意境与羊https://www.haobaike.net/quwei/17348782995801.html
3.“四季耕耘五谷丰”是什么生肖,精选词语释义解释“四季耕耘五谷丰”是什么意思 “四季耕耘五谷丰”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勤劳耕耘、五谷丰收的田园景象。从字面上理解,“四季耕耘”指的是一年四季都不停歇地辛勤劳作,而“五谷丰”则是对这种辛勤付出后收获的丰富成果的赞美。在农耕文化中,这不仅是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象征着勤劳与丰收的紧密关联。 https://www.lunfengshui.com/sxys/17348810176147.html
4.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1.4亿吨——收成金灿灿收获满储好粮、管好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1.4亿吨,秋粮收购工作平稳有序。今年秋粮收购有何特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稻谷飘香,玉米金黄,大豆摇铃……今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产量有望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当前正值秋粮收购高峰期,各粮食https://www.wushan.gov.cn/info/2541/1483412.htm
5.庄稼长得好,玉米粒粒饱,高粱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仿写句子)荷花的美丽,莲藕的饱满,金鱼的活泼,荷叶的挺拔,以及庄稼的丰收,共同编织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无论是荷塘还是田野,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美好的瞬间,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用爱去拥抱每一个清晨的到来。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17429520856704844.html
6.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复习提纲20(通用6篇)2.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以唐人为例,简述衣食住行和一天的生活:我是生活在开元年间的一位四川农民。我的稻田因为用了育秧移植方法,用世界最先进的曲辕犁耕地,用筒车灌溉,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我拿着铜板来到成都,买了城里人都喝的茶,在饭铺里歇了一会儿。几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landr53.html
7.一次大丰收范文14篇(全文)吉林省今年粮食有望大丰收 第3篇 据统计, 今年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 696.8万亩, 比去年增加了370万亩;高产粮食作物玉米5 429.2万亩, 比去年增加了308.2万亩, 水稻1 218.3万亩, 比去年增加了33.4万亩。春耕生产资金实际投入150.1亿元, 比去年增加了21.1亿元。投入底化肥420标吨, 比去年增加了20万标吨。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6afyoyu.html
8.今年中国粮食产量达13657亿斤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产品,记者在不少养殖场户了解到,由于玉米丰收增产,饲料供给有保障,价格出现回落。 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养殖企业营销总监 杨富宇:常规饲料配方中玉米的用量最大,占到60%左右,今年粮食大丰收,玉米价格比去年下降了1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三大主粮中,今年玉米增产幅度最大,比上年增加238亿斤,产量达https://m.youth.cn/qwtx/xxl/202112/t20211219_13358139.htm
9.今年粮食大丰收,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的粮价没有涨今年粮食大丰收,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的粮价没有涨-冬北晓哥于2024-12-22发布在今日头条,已经收获了666个喜欢,来今日头条,看见更大的世界!https://www.toutiao.com/video/745114688526116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