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分为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和密闭设备3类。
(1)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地下管沟、暗沟、隧道、涵洞、地坑、深基坑、废井、地窖、检查井室、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等。
(2)地上有限空间,如酒糟池、发酵池、腌渍池、纸浆池、粮仓、料仓等。
(3)密闭设备,如船舱、贮(槽)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窑炉、炉膛、烟道、管道等。
二、农业领域有限空间常见类型
1.沤肥池。
2.畜禽养殖场建设的化粪池、储存池、沼气池等。
3.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村集中供气工程、农村户用沼气建立的沼气池。
4.屠宰场建设的污水管道、污水处理池。
5.窖池。
6.其他有限空间(深基坑、个别材料将冷库、粮库也纳入有限空间)。
三、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因素
1.窒息。沤肥池、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窖池等有限空间易产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因氧气不足易造成人员窒息,并危及生命安全。
2.中毒。沤肥池、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等有限空间易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硫化氢气体无色、有臭鸡蛋味,人体吸入过量硫化氢可导致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3.火灾爆炸。沤肥池、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等有限空间产生的甲烷浓度过高时,若遇明火会引起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4.淹溺。沤肥池、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若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人员坠落,造成淹溺事故。
四、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基本原则
(一)三个严禁
1.严禁在未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下池出料、清池、检修。
2.严禁在沤肥池、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内及周边使用火源。
3.严禁在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下擅自施救。
(二)六个必须
1.入池前必须打开所有活动盖板,并设置警示标志。
2.入池前必须使池内通风换气1周以上。
3.入池前必须进行动物检测。
4.入池前必须系好安全带。
5.入池操作必须有人在池外看护。
6.入池维修或出料必须有专业人员指导。
五、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要点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要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
2.严禁无关人员、未经培训人员进入沤肥池、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等有限空间。作业时应至少2人共同操作,其中至少1人在池外看护,严禁单人操作。
3.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警示标志或警戒线,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4.入池之前应用活体家禽或其他小动物用绳索吊入池内,验证池内是否有充足氧气。
5.入池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佩戴安全帽(有条件的要佩戴防毒面具),做好防护措施。
6.作业过程中或出池休息时小动物应留在池内并持续通风换气,操作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小动物有无异常反应。
7.入池人员应采用防爆灯等冷光源照明,禁止用明火照明和点火吸烟,以免发生爆燃。
8.操作人员一旦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或感觉身体其他不适时,池外看护人员应立即通过安全带将下池人员拉出池外,切不可盲目下池施救,以免发生连续窒息中毒事件。
六、有限空间作业施救作业要点
遇沤肥池、沼气池等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救,依据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情况以及现场救援能力等因素判断可否采取自主救援以及采取何种救援方式,坚决杜绝盲目施救导致人员伤亡扩大。
(二)采用进入式救援。当受困人员未佩戴全身式安全带,也无安全绳与有限空间外部挂点连接,或因受困人员所处位置无法实施非进入式救援时,就需要救援人员采用进入式救援。
进入式救援是一种风险很大的救援方式,一旦救援人员防护不当,极易出现伤亡扩大。要求救援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首先确保自身防护安全、有效。同时,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有限空间救援培训和演练,能够熟练使用防护用品和救援设备设施,并确保能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成功施救。救援人员应配置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等专业应急救援装备。
若现场不具备自主救援条件,救援人员未得到足够防护,不能保障自身安全,则不得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应及时拨打119和120,依靠专业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决不允许强行施救。
受困人员脱离有限空间后,应迅速被转移至安全、空气新鲜处,进行正确、有效的现场救护,并及时送医院,以挽救人员生命,减轻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