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9篇)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9篇)

一、课标对本学科的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二、教材简要分析: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明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保护视力的关系。第二部分介绍爱惜学习用品的有关知识与要求。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看动图意,知道为什么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及正确的读写姿势是怎样的,还要结合实际,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关于“汉语拼音”

每课一般包括:(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景图;(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4)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了16个只识不写的常用字,每个字均配以图画。这样将拼音、识字交叉安排,意在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巩固了拼音的能力,又在拼读的同时强化了生字的字音,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汉语拼音部分最后安排了复习,内容是“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二是六首带有汉字的汉语拼音儿歌。

3、关于课文。

全册安排课文19篇,包括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种形式。"识字"课文共6篇,主要形式是"词串",一个中心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并配以相应的图画。学生图文对照,反复诵读,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阅读课文共13篇,其中有6篇是以儿歌为主体的诗歌,其余的都是童话或儿童故事。全册教学生识字317个,写字123个,学会24种汉字笔画名称。

课文内容生动活泼,语言规范,插图新颖,富有儿童情趣,有利于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

4、关于单元练习。

本册在每组课文后面个安排1个单元练习,共6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主要由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说说写写,做做读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板块组成。

学用字词句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设练,即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写好铅笔字方面,写的字,都安排在田字格里,强调按照规范严格训练。

说说写写方面,安排了两次练习,旨在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做做读读方面,准备了动物卡片,训练学生的认读及拼写能力,增进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

读读背背方面,安排了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口语交际方面,安排了一些内容来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和人际交往等能力。

三、各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1班共有学生45名。这些刚入学的孩子,大多还不能适应小学较为紧张与辛苦的学习生活。他们没有良好习惯的概念,如作业不知该如何完成,遵守怎样的课堂常规,如何有效倾听,怎样与人交流。爱护学习用品,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一年级孩子入学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学生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

学生认知能力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提前上学前班,已初步认识了汉语拼音,会读拼音字母,能拼简单的音节。能认读简单的独体字。而有的学生,没有上过学前班,对于语文的学习了解不多,学生的程度深浅不一。但是还谈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教学内容:

新教材第二册共有9个单元,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第九单元:儿童乐园——总复习,另外还包括两个数学广场和两个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小小信息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三)统计与概率

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二、数学思考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00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

2、经历探索100以内容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认识图形、方向及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对统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三、解决问题:

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能与同伴交流。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能综合运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6课时

第二单元:下雨了---------2课时

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4课时

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2课时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5课时

第六单元:大海边-------17课时

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4课时

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2课时

第九单元:儿童乐园-------5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需要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综合应用的语文实践中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3人。全班大部分学生积极乐学,力求上进。但有几位同学学习非常之被动,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由于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低,所以有一部分同学纪律观念较差,喜好讲话、插话。

三、教学内容

全册教材由识字、课文、语文百花园三部分组成,共编排课文33篇,其中5篇为儿童诗,2篇为古诗,1篇为课本剧,1篇为神话故事,其余皆为童话或故事。按专题将教材内容分为8个单元,单元主题依次为:“热爱祖国”“革命传统”“爱心”“明理”“爱科学”“保护环境、可爱小动物”“优秀品格”“快乐的冬天”“中外优秀传统文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会读轻声音节。认识大写字母,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

2.学会本册要求会认字450个,会写字25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用已有的识字知识分析字形,能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会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练习独立识字。

3.能正确抄写、听写学过的词语,大部份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份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学习辨析反义词。

4.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字。掌握偏旁和各种结构的字的写法,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正确,写字姿势端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声音适度,语气适当,注意长句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级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初步理解每个自然段和每篇课文的内容。能阅读浅显的注意读物,了解内容。

6.能听懂别人讲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养成听话时注意力集中、不随便插话的良好习惯。能用几句通顺连惯的话回答问题,能用一段意思完整、语句通顺的话讲述图意或观察到的简单的事物。当众谢谢做到语句完整,态度自然,有礼貌。

7.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并能用几句话或一段话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出来。学习写留言条。会使用句号、问号,学习使用逗号、感叹号。

五、教学措施。

先全面了解每人的学习状况,注重从差生的思想根源入手,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2.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课外主动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

3.每一课的生字、生词都要求学生全部过关,每单元过关。经常进行查缺补漏,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积极辅导“品行偏常生”,争取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4.抓好学生作业质量,要求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5.与班干部密切合作,让他们参与帮助转化“品行偏常生”,争取家长的配合,力求教育教学质量再让一个新台阶。

6.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一些优秀学生,做到“培优转差”两手抓。

7.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目的】

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激起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努力让孩子爱上阅读。

【活动对象】

全体一年级学生、老师和家长

第一步:

在“阅读改变生活”橱窗中(班级阅读墙)张贴精美的绘本封面,给孩子推荐适合的绘本,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阅读的初步兴趣。

第二步:

第三步:

班主任给家长发信息,陪伴孩子阅读绘本也将成为一项必须的作业,热爱阅读,从家庭教育做起,让家长参与到阅读绘本的活动中来。

第四步:

班级购置绘本供学生课间阅读。或者学生自己从家里带绘本来校交换阅读,创造阅读的氛围,在实践中让孩子逐渐爱上阅读。

第五步:

老师安排“美文欣赏课”给孩子读绘本。教给孩子读绘本的方法,培养读绘本的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带的是一(3)班和一(4)班,学生一共90人。一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善于模仿、乐于活动、但自律性比较差,依赖性比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本册教材所涉及的话题内容更丰富,涉及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句型也有所增加。教学时应注意教材前后编排的连续性,以便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二、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培养学生纯正的语音、语调;

3、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事情,自己也能发号简单的指令;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交流;

5、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能说简单的英文歌谣;

6、能看图说出单词,听到单词说出物品;

7、初步了解外国文化习俗。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事情,自己也能发号简单的指令;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交流;

3、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能说简单的英文歌谣;

4、能看图说出单词,听到单词说出物品;

5、能掌握关于动物、食物、天气等简单的单词和一些基本句型,例如:

Whatdoyousee?Isee……

Whatdoyouhear?Ihear……

Doyoulike……?Yes。No。

Whatdoyoulike……?Ilike……

Howistheweatherlike?It’s……

四、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2、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3、以听、说为训练的主要题目。在加强听说的前提下,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努力做到以听说促读写,以读写促听说。

4、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培养初步的语感和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5、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尽量使每位学生对英语保持兴趣。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准备课,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

(2)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钟面的时针、分针、整时的认识;

(4)初步的方向——上、下、前、后、左、右;

(5)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6)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丰收的果园、愉快的周末;

(7)总复习。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1

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一、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自我保护和安全教育。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和安全行为的重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保护自已的方法和遇到不安全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免受不良行为的诱惑。

第二部分:学会专心。帮助学生认识分心的害处;培养学生学习和做事专心的'习惯。

第三部分:学会学习。训练学生掌握恰当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自我监控,在需要的时候使用这些方法。

二、班级情况分析

对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不足的是本年级学生的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创新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应使学生在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学以致用,为此:

1.不宜过多采用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

2.不宜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掌握有关心理学名词概念与原理原则上。

3.多采用活动,讨论反思等互动体验式的形式。

4.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的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

反思昨天,审视今天,前瞻明天,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争取早日使自己做一个真正的音乐实干教师。

一、情况分析

对于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写字习惯也不好,写字时坐不端正,爱说话,对于笔顺间架结构等掌握不好。

二、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写字教学也已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写字教育是实施教育的一个方面,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一手好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使人联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各种美的享受。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

1、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品的习惯,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学生在识字的基础进一步了解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了解汉字的书写方法。

3、通过学习,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方法。

四、具体措施

1、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2、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3、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

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

4、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一、班级情况。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学生生活,他们对小学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好学,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对数学有着一定的求知欲,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本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册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数概念的建立。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课时安排

1、数一数1课时

2、比一比1课时

3、分一分1课时

4、认位置1课时

5、认识10以内的数10课时

6、认识图形(一)2课时

7、分与合7课时

8、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课时

9、认识1120各数4课时

10、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1、期末复习4课时

一、阅读目标

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让读书成为习惯,熏染学生美好的心灵,营造书香校园。

二、推荐书目

1、必读书目

(1)每日朗读:同步阅读《月亮船》,每天一篇。

(2)每月书目

三月:《安徒生童话》《弟子规》四月:《猜猜我有多爱你》《必背古诗词》

五月:《中国神话故事》《弟子规》六月:《必背古诗词》《弟子规》

2、选读书目

(1)推荐书目:《哪吒传奇故事》《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三毛流浪记》

(2)班级书吧小书柜里的书随自己爱好借阅

三、具体措施

(1)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阅读课要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或组织好课外阅读交流会。

2、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1)班级图书角保证一定数量的书籍,人均5本。

(2)图书质量要有保证,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益于成长,书籍类别要丰富。

(3)选出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角的管理,要有健全的制度,严格管理,对学生加强爱书教育,损坏者要照价赔偿。

3、加强阅读指导

(1)学生之间利用阅读课进行推荐,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定期进行读书方法交流,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

(3)提倡每天晚上家长与学生共读书,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5)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学情分析

全册教材由“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几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入学教育”共三部分,分别是“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认识校园,了解学校常规,熟悉校园周边环境,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3、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总体上对拼音的学习要求有所降低,没有了默写声母的内容。

4、课文,共安排14篇课文,分4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特点,具体表现在:⑴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⑵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⑶课后练习有朗读,背诵或复述,有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一)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二)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三)识字与写字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阅读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五)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鞋走路。

2、在培养习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5、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教学进度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一、教材分析:

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六年级学习第六册。本学年学习第六册。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共分为13课。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三、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五、每周一课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一年级七个班共有学生210人,经过半学期的英语学习,绝大多数孩子对英语学习兴趣很高,自信心也有很大提高。但孩子不知道主动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需要把教授的课文和单词都用具体,或可触摸的实物展示出来,并且要坚持进行练习和巩固,以达到知识的积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五个单元,每单元六节新课,一节复习课,共三十五节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中心,涉及“numbers”“vehicles”“opposite”“activities”等内容。每课包括“listenandsay”“doit!”“practice”“sing/chant”五部分。

三、教学目标:

1、由于本学段的学生仍处于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所以与学习知识同样重要的就是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包括课前准备习惯、课堂常规习惯、复习习惯。同时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能按要求掌握所学单词、句型,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读音正确。

1、尽可能为学生学习语言创造情境。利用图片、模型、实物、简笔画等教具,利用自己的手势、动作、表情等体态,利用CAI课件、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设备,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为英语教学提供各种教学语境和真实的交际场合,营造英语交际情境和气氛。

2、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学会团结协作、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个体活动、分排分组练习、四人或六人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等。这些活动各有所长,其中小组活动更有利于扩大参与面,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独角戏”或“大合唱”的练习形式,而进行多种练习形式的交替搭配,使课堂节奏明快、张弛有度。

五、教学进度:

Uint1:第一、二、三周;Uint2:第四、五、六、七周;Uint3:第八、九、十周;Uint4:第十一、十二、十三周;Uint5:第十四、十五、十六周《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全校迎来了更多的学生,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二、教材的选择。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千字文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千字文》短短千字,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笠翁对韵》。《笠翁对韵》分为上下卷,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对应,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队,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三、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千字文和笠翁对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措施。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五、教学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经过两年的国学教学,我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这还远远不够,我认为很多古文经典是永恒的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

一.学生情况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第一单元:上学真快乐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

1.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知道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

3.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

1.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3.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

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

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五单元:冬爷爷来了

第一周了解我们的学校

第三周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第四周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第五周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

第六周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欢度国庆

第八周我爱秋天

第九周和秋天一起玩

第十周中秋节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我的家

第十三周我是家里的小主人第十四周好玩的冬天第十五周奇妙的冬天第十六周新年到了第十七周过新年

第十八周送给新年的礼物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50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

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3、分一分、认识物体;

4、11-20各数的认识;

5、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1、知识与技能领域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2、数学思考领域

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情感与态度领域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

四、本册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

学生愿意思考,乐于接受;

引入数学问题(如P7例1、P18例1);

引导学习思路(如P71第11题);

激发学习兴趣(如P26例1、P54主题图)。

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数学知识不宜以定论的形式出现,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如P10例1、P81主题图);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搭建认知平台(如P17第9题);

体现开放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

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行为与学习要求(P16第8题,P89第3题)。

3.内容呈现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卡通、漫画、图片、表格为主,文字以对话出现。

有利于学生“(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

课堂活动:

作用: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的机会;

课堂活动与教学活动、练习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主要形式:操作、游戏等。

4.实践活动,特色鲜明。

个体与集体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

P16第8题、P62第4题,认识周围的数、我有一双小巧手。

贴近儿童生活,注意适用性与开放性;

展现过程,有一定的操作性。

5.体现学法,利学利导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示儿童的思维过程;

——允许儿童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

认真听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6.注重数学文化,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文化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

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简史,数学趣闻,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影响……

体会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六、教学措施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一、汉语拼音教学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汉语拼音教学内容:

1、学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声调、拼读方法(两拼法、三拼法),j、q、x与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的规则;

2、认识70个汉字;

3、借助拼音读词句;

4、读儿歌。

三、教学措施:

1、语境中学拼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讲故事或学习学过的关联知识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自助发现拼音字母的发音和形态,总结出新的拼音口诀。

2、制作拼音卡片,每天多让孩子和学过的拼音见面。

3、在发现中学习拼音,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图中与字母相近的地方,韵母的组合规律。

4、设计形式多样的拼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拼音,比如开火车、摘果子、送信等等。

5、创设情境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6、要教的新内容教完了,播放教学光碟里的内容,让学生看和听,并且跟读。

7、注意当堂检验学习效果(抽读、抽写、抽记)。

8、规定学生回家后翻拼音卡练习拼音,或者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注意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9、遇早读课或自习课,让最棒的小老师变音节,全班练习拼读。

10、可以用以下方法复习巩固:听写拼音,随便说个词或说一种事物让学生说出拼音,让学生自己拼读音节学习生字、生词,听写生字生词时要求学生写出音节,还可进行形式多样的“好学拼音比赛”,如“你说我拼”、“我会变变变”活动……

THE END
1.食是什么意思食的拼音食怎么读汉语字典拼音:[shí] 怎么读: 食shí 吃:~肉。~欲。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 食的笔顺详解 共9画食笔顺 1撇 2捺 3点 4横折 5横 6横 7竖提 8撇 9点 https://www.zidianwang.cn/zidian/98DF.html
2.拼写学习食物儿童的拼音你在寻找免费的拼写学习游戏为你的小家伙吗?孩子拼写学习食物游戏是拼写不同类型的水果,蔬菜的英语单词,它将教会如何阅读,写作,拼写和发音三年级幼儿园的单词。孩子拼写学习教育游戏包括不同食物,蔬菜,水果,冷饮,快餐,谷物,果汁等的基本英语单词。这些孩子拼写https://apps.apple.com/cn/app/id1229821871?platform=ipad&see-all=customers-also-bought-apps
3.中国饮食的英译(精选十篇)音译就是尽量保留源语言的发音和拼写。音译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直接采用拼音形式如元 (yuan) 、角 (jiao) 、分 (fen) ;另一种以接近或模仿汉语的发音, 采取类似英语的拼写, 如叩头 (kowtow) 、烧卖 (siumai) 、功夫 (kungfu) 等。在新闻报道中, 此类词语的翻译也屡见不鲜, 如In China, jiaozi,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lb5x76.html
4.食物的拼音怎么写在现代社会中,食物的选取越来越多样化,人们注重营养搭配的同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健康食品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正确认识食物和它的拼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它对我们的身体和生活的促进作用。 食物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正确地拼写和发音食物,对于学好汉语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至关重要。https://www.dou60.com/a/153989.html
5.冰箱的食物拼音怎么写英语通过以上对 冰箱的食物拼音 英语翻译,不难发现共涉及到1个重要词汇,这些词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较为重要;为了能让您更容易理解,下面将为您列出这些单词的搭配使用。 食物 一种神圣的食物 A sacred food 父母准备好吃的食物 Parents prepare delicious food 分发食物的过程 The process of distributing food 疯狂https://www.3-eee.net/b/66bac3c95f55f60d/
6.食物怎么读,食物的发音,食物的拼音,食物是什么意思,食物的繁体字拼音: shi wu 读音: shí wù 英语: 近义词: 食品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食 物 造句: 食物造句 组词,组成语: 食 物 食物解释 食物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一切可供饮食的东西。 【造句】他不喜欢吃辛辣的食物。 食物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一切可供饮食的东西。《史记.卷一一https://www.chacihai.com/cidian/63217.html
7.“食物”的意思如何食物的读音怎么读食物的拼音是什么怎么食物的意思:【词语】:食物食的词语【拼音】:shíwù【解释】:可以充饥的东西。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217582.html
8.食物链的拼音食物链怎么读食物链 食物链 (食物鏈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í wù liàn,名词。。。 拼音读音 拼音shí wù liàn 怎么读 注音ㄕˊ ㄨˋ ㄌ一ㄢˋˊ ※ 词语食物链的拼音、食物链怎么读由淘气词典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输入要转换的汉字https://www.tqcd.com/cipy/633.html
9.黄委会历年面试题目8篇(全文)15、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购买教材,你怎么办? 英语面试题目: 1、你喜欢旅游吗?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2、你觉得诚实对于一个人而言重要吗?你是个诚实的人吗?你有没有撒过谎? 3、谈一谈中国的饮食文化,你觉得中国的食物和文化有什么关系? 4、在你的朋友圈里,你是外向的人吗?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7k0rwdk.html
10.食品的意思拼音怎么读词典基础信息 词语 食 品 拼音 shí pǐn 怎么读 近义词 食物 【食品】的意思 可供食用之物品。如:「婴儿食品」、「罐头食品」。来源:-- 词典修订版 【食品】的意思 (词典简编版) 可供食用的东西。【造句】:婴儿食品、罐头食品 来源:-- 辞典简编版 https://m.zcdian.com/ci/2ykz0x.html
11.食谱制作的呢,食谱的拼音是什么食谱制作的呢怎么读摘要:食物的读音?餐多音字组词?食品的繁体字?饭读什么?食物的读音?食物的全拼音节为: shí wù。基本释义,供人食用的可以充饥的东西。详细释义:1、供人食用的和其他东西。《史记·范雎 食物的读音? 餐多音字组词? 食品的繁体字? 饭读什么? 食物的读音? http://www.wsbww.com/post/16041.html
12.英语食物单词怎么记英语食物单词怎么记之联想记忆1: banana[ b?'nɑ:n?] n.香蕉 分析:ba— “爸”的拼音;na—“拿”的拼音; 记忆方法:这些香蕉很好吃,爸爸拿了又拿 ice [ ais ]n.冰 分析:“爱死”的谐音 记忆方法:夏天,我会爱死冰块的 meat [ mi: t ]n.肉 https://www.qinxue365.com/yyxx/260617.html
13.食物的拼音是什么食物的拼音是什么,问答社区问答社区 疑难解答 问题解答食物的拼音是什么 食物shí wù 怎么读 吃的和其他东西。《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昭王 ……加赐相国 应侯 食物日益厚。”唐 元稹 《酬乐天早夏》诗:“食物风土异,衾裯时节殊。”偏指吃的东西。《后汉书·韦彪传》:“﹝帝﹞乃赐 彪 珍羞[https://www.hao86.com/ciyu_ask_98275f43ac98275f_py/
14.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跟你讲这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跟你讲这事,但是(1).我想我意识到了那天(3),然后我看见你(4)(5).我敢肯定你已经够(6)了,能明白(7). 我现在要把(8)还给你, 但是我会把(9) 保留着作纪念. 你还应该知道我(10),而且(11)。 (12),(你的名字) 然后添加8个相关好友~ https://m.douban.com/note/37870994/
15.立秋当天吃什么传统食物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大家都选择在网络上汲取相关知识内容,比如立秋当天吃什么传统食物,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问题,小编也是翻阅整理了相应内容,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立秋那天吃的传统食物包括鸡汤、鸭汤、肉、西瓜、饺子等。立秋时,有坚持秋肥、吃秋、吃饺子等习俗。立秋天气转凉,胃口大开。你应该多吃肉和其他食http://m.gqsoso.com/handan/handan/20230426/939532.html
16.福州装逼指南升级版,关于福州问题的神回答22、什么食物最有福州味? 虾油,艺名鱼露。 23、怎样假装福州人? 每天炒菜后用虾油拌。 24、福州菜的特点? 甜。 25、最好吃的福州菜? 美食家蔡澜先生说是爆炒双脆和鸡汤汆海蚌。 26、佛跳墙好吃吗? 好佛跳墙烧钱,烂的佛跳墙放很多老酒。从食材上来说是可以好吃的。然而佛跳墙永远不会比你脑海中的好。 http://m.lanfw.com/fz/newsshow233675
17.酥字怎么拼音有多少笔画偏旁部首是什么--唐·薛能《影灯夜》 (3) 又如酥团(用牛羊乳制成的酪类食品,色白光润);酥酡(古印度以乳酪作成的食品);酥酪(以牛羊乳所制成的一种食品);酥蜜(酥酪与蜂蜜) (4) 酒 [wine] 天竺国谓酒为酥。--宋·窦平《酒谱·异域酒》 (5) 又如酥酒(古时酒名);酥醪(奶酒) (6) 面粉加酒、糖等制成的一http://www.yizhicha.com/show/word/id/11015.html
18.《有关食物的绘本无拼音无英文精装硬壳硬皮绘本A4尺寸大开本植物胡有关食物的绘本 无拼音无英文 精装硬壳硬皮绘本A4尺寸大开本植物胡萝卜番茄土豆南瓜菠菜油菜洋葱黄瓜是这样种的食物蔬菜绘本 番茄是这样种的 京东价 ¥ 降价通知 累计评价 0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选择商品系列 美味的肉包子 浓浓的骨头汤 自制果汁 好吃的西红柿炒蛋 圆鼓鼓的水饺 https://item.jd.com/1008701158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