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我们说普通话时咬字不准、发音不清楚,经常容易嘴瓢,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的改善,有哪些比较有针对性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声母练习
平翘舌音:“z、c、s”与“zh、ch、sh、r”易混淆。可进行对比训练,如“自私(zìsī)—支持(zhīchí)”“层次(céngcì)—城池(chéngchí)”,先慢读,感受发音部位的不同,再快速连读,强化区分。绕口令练习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反复朗读,提高平翘舌音的发音准确性。
鼻音与边音:“m、n”与“l”发音有别。可通过词语练习,如“恼怒(nǎonù)—老路(lǎolù)”“牛奶(niúnǎi)—流奶(liúnǎi)”,体会气流从鼻腔和口腔通过的差异。也可练习绕口令“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年年念牛郎”,纠正鼻音和边音的发音。
二、韵母练习
前鼻音与后鼻音:“an、en、in”与“ang、eng、ing”易读错。可通过对比发音,如“反问(fǎnwèn)—访问(fǎngwèn)”“人民(rénmín)—人名(rénmíng)”,感受口腔开合度和鼻腔共鸣的不同。绕口令“红凤凰,粉凤凰,红粉凤凰,粉红凤凰”能有效锻炼前后鼻音的发音。
复韵母:复韵母发音要注意动程和归音。如“买卖(mǎimài)”“巧妙(qiǎomiào)”,发音时要从一个元音滑动到另一个元音,口型和舌位有相应变化。可多进行词语和句子的练习,如“美好(měihǎo)的生活需要我们去创造(chuàngzào)”,体会复韵母的发音特点。
三、声调练习
一声(阴平):高平调,发音要保持平稳。可通过“妈(mā)、衣(yī)、乌(wū)”等单音节字练习,拉长发音,确保声调高度和稳定性。也可练习词语,如“飞机(fēijī)、江山(jiāngshān)”,强化一声的发音。
二声(阳平):中升调,起音比一声略低,然后升到最高。可通过“麻(má)、移(yí)、无(wú)”等字练习,感受起音和升调的过程。词语练习如“人民(rénmín)、河流(héliú)”,注意声调的变化。
三声(上声):降升调,先降后升。发音时要完整呈现出降升的变化,如“马(mǎ)、以(yǐ)、五(wǔ)”,可先夸张练习,再正常发音。词语如“水果(shuǐguǒ)、领导(lǐngdǎo)”,注意上声在词语中的变调规则。
四声(去声):全降调,从最高降到最低。通过“骂(mà)、意(yì)、物(wù)”等字练习,发音要干脆利落。词语如“胜利(shènglì)、世界(shìjiè)”,强化四声的发音力度。
四、轻声与儿化练习
轻声:轻声发音短而轻,在词语中起到弱化和韵律协调的作用。如“爸爸(bàba)、妈妈(māma)”等,可多积累轻声词语,进行朗读练习,感受轻声的发音特点和韵律效果。
儿化:儿化发音时要在韵母后面加上卷舌动作,使韵母发生音变。如“胡同儿(hútòngr)、一会儿(yīhuìr)”,可通过词语和句子练习,注意儿化的发音规则和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