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bēngkuìjiāngyìngshènzhòngwéikàngfāchàn
shènzhìdàgàiyīnqièchèhuànzìháo
崩溃;僵硬;慎重;违抗;发颤;甚至;大概;殷切;撤换;自豪
拼音;词形
“崩溃”的“溃”是三点水,左右结构;“僵硬”的“僵”是单人旁,右边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慎重”的“慎”是竖心旁,左右结构;“违抗”的“违”是走之旁,半包围结构;“发颤”的“颤”是页字旁,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甚至”的“甚”最后一笔是竖折;“大概”的“概”是木字旁,右边是“既”;“殷切”的“殷”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撤换”都是提手旁,左右结构;“自豪”的“豪”是上下结构,与“毫”区分开。
故解析为:崩溃;僵硬;慎重;违抗;发颤;甚至;大概;殷切;撤换;自豪;
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他是这次演出的主角(juéjiǎo),一定会露(lùlòu)脸的。
(2)这张相(xiāngxiàng)片里的少(shǎoshào)年是年轻时候的爸爸。
(3)那个系(xìjì)着红领带的演员一出场就惹得大家哄(hōnghòng)堂大笑。
(1)jué;lòu
(2)xiàng;shào
(3)jì;hōng
拼音
(1)“主角”应读jué,是角色的意思;“露脸”应读lòu,表示口语;
(2)“相片”中的“相”应读xiàng,声调是四声;“少年”应读shào,指年纪小的意思;
(3)“系着”应读jì,结,扣的意思;“哄堂大笑”应读hōng,意思是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
故解析为:(1)jué;lòu;(2)xiàng;shào;(3)jì;hōng
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3.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yóu]其如泳
[wán]强耍全
[biàn]子别方
[jì]然科念
尤;犹;游;顽;玩;完;辨;辨;便;既;技;纪
字形
“尤其”的“尤”与“龙”区分开;“犹如”的“犹”是反犬旁;“游泳”的“游”是三点水。“顽强”的“顽”是页字旁;“玩耍”的“玩”是王字旁;“完全”的“完”是宝盖头,上下结构。“辫子”的“辫”中间是绞丝旁;“辨别”的“辨”中间是点撇;“方便”的“便”是单人旁,右边是“更”;“既然”的“既”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旡”;“科技”的“技”是提手旁,右边是“支”;“纪念”的“纪”是绞丝旁,右边是“己”。
故解析为:尤;犹;游;顽;玩;完;辨;辨;便;既;技;纪
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别和组词能力。作答时要对形近字进行正确区分,从读音和意义上分清楚,然后结合对字的理解和认识进行组词运用。
4.选词填上空。
开绿灯挑大梁碰钉子占上风
(1)她是市剧团的骨干力量,今天的演出她。
(2)在后半场比赛中,他很快反败为胜,。
(3)据统计,全国已经有多个城市为新能源物流。
(4)他连日奔波募捐,却四处,深感懊恼沮丧。
(1)挑大梁
(2)占上风
(3)开绿灯
(4)碰钉子
词汇运用
(1)结合句子中“骨干力量”,应该选择“挑大梁”,意思是指戏剧等艺术表演中担任主要角色或主要演员。
(2)结合句子中“很快反败为胜”,应该选择“占上风”,指保持优越位置;
(3)结合句子中“城市为新能源物流”应该选择“开绿灯”,指允许或不禁止。
(4)这句中“深感懊恼沮丧”应选择“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故解析为:(1)挑大梁;(2)占上风;(3)开绿灯;(4)碰钉子;
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述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述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5.补充词语,并照样子写四字词语。
得心手重旗鼓通达理无无故
无可何奔不息呼风雨齐并进
仿照画线词语再写两个含有两个人体部位名称的词语:、。
应;整;情;缘;奈;流;唤;头;手舞足蹈;眉开眼笑
词形;成语
“得心应手”指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重整旗鼓”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之后,重新聚积力量,准备再干。“通情达理”通情达理是一个成语,用于对人的美好评价,说明做事讲道理,善解人意。“无缘无故”指没有原因,没有理由;“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奔流不息”指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齐头并进”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含有人体部位名称的词语很多,如“昂首挺胸手舞足蹈五脏六腑三头六臂眉开眼笑心口不一”等。
故解析为:应;整;情;缘;奈;流;唤;头;手舞足蹈;眉开眼笑
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作答时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识记,同时书写时应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把每个字写正确;对于特殊样式的成语,更要加强积累和记忆,便于顺利作答。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天都峰这么高,我爬得上去吗?(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2)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牛是怕人的。(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3)用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伤心”的情景。
(4)江面上笼罩着薄雾。(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
(1)天都峰这么高,我爬不上去。
(2)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
(3)他低头啜泣着,两只手捂着脸。
(4)宽阔的江面上笼罩着如烟的薄雾。
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语言表述
(1)这句是反问句,改写时应该把“爬得上去”改成“爬不上去”,去掉“吗”,把问号改成句号。
(2)这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进行作答。
(3)结合“伤心”,运用动作描写进行表现作答。
(4)这句扩写时应该把“江面”和“薄雾”的特点写出来,进行扩写。
故解析为:(1)天都峰这么高,我爬不上去。(2)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3)他低头啜泣着,两只手捂着脸。(4)宽阔的江面上笼罩着如烟的薄雾。
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语言表述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述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
7.知识回顾。
(1)根据情景,补全八字成语。
①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遵守自己的诺言,要做到,驷马难追。
②老师时常教导我们,要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毕竟机不可失,。
(2)深秋九月的夜里,夜寒露重,一弯新月挂天边。《暮江吟》中的“,”这两句诗最能体现此时此刻的情景。
(3)“,孰能无惑?”我们在学习中不要一遇到困惑的地方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很不自信。
(4)学了《牛和鹅》一文,我会用两个四字词语分别形容牛和鹅,即“”和“”。
(5)通过学习,我知道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地点要交代明白;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
(1)一言既出;失不再来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憨厚老实;趾高气扬
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惯用语;文学文化常识
(1)①结合句子意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形容话说出之后,无法再收回。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意思是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白居易《暮江吟》,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代韩愈《师说》,意思是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4)结合课文《牛和鹅》,课文中描写的“牛”憨厚老实,描写的“鹅”趾高气扬;
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语文常识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解析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8.口语交际
依依的妈妈不小心把手机弄丢了,怎么也找不到了,无比焦急……如果你是依依,你该怎么安慰妈妈呢?
妈妈别难过了,你今天到过哪些地方?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可能会找到的。
语言表述
题目要求对丢失手机的妈妈进行劝慰。作答时要在理解妈妈的心情的基础上,学会从新的角度对妈妈进行劝慰,内容要具体,语句要真诚。
故解析为:妈妈别难过了,你今天到过哪些地方?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可能会找到的。
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语言表述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述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作答时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真诚、恳切。
二、阅读
(2022四上·阳信期末)语段阅读
麻雀(节选)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绝望——
庞大——
后退——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同时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老麻雀的形象,也反映了它的心情。
11.从课文中学写法:捕捉细节,感受是如何把重要内容写清楚的。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老麻雀飞落、挓挲羽毛、浑身发抖
猎狗(此空不填)可能没料到老麻雀有这么大的勇气
12.面对弱小的老麻雀,猎狗为什么要后退?
9.希望;微小;前进
10.比喻;果断、勇赶、坚定;紧张、害怕、准备输死一搏
11.老麻雀的尖叫;老麻雀和小麻雀一同被猎狗吃掉;慢慢地向后退
12.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它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慑住了。
语段阅读
本题为语段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9.“绝望”指毫无希望,与“希望”是反义词;“庞大”指非常大,与“渺小”是反义词;“后退”指向后移动,与“前进”是近义词。
故解析为:希望;微小;前进
10.“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来老麻雀为救自己的孩子坚决勇敢的特点,写出了老麻雀视死如归、坚决与猎狗一搏的心情。根据对句子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解析为:比喻;果断、勇敢、坚定;紧张、害怕、准备殊死一搏。
11.结合短文内容,结合描写“老麻雀”的句子,看到老麻雀“飞落、挓挲羽毛、浑身发抖”,听到了“老麻雀嘶哑的叫声”;
12.结合文中描写,面对弱小的老麻雀,猎狗没有想到它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冲下来与猎狗进行殊死一搏,最后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慑住了。
故解析为: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它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慑住了。
(2022四上·阳信期末)现代文阅读
“葡萄汁”事件
①我小时候不知为何特别爱喝果汁,比喝的水都多出两倍。甚至一天不喝果汁,我就急得____。
②后来,父母嫌我喝饮料坏牙,就不让我喝果汁了。小小的我气得抓耳挠腮,上蹿下跳,对本来是好意的父母“发威”。妈妈安慰我:“乖,今天就不给你买果汁了,喝饮料坏牙……”
③“哼!”我不服气地一甩头,用力推开卧室的门,把自己扔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不理她了。
④第二天清晨,我挤开正唠叨我打扰他们睡回笼觉的父母,去厨房找吃的。厨房最显眼的位置放了一瓶发紫的东西,幼稚的我一看,立马口水直流:葡萄汁!哼!妈妈真小气!把果汁藏到厨房来了!
⑤顿时我又感到自己好牛,竟然发现了妈妈的“大阴谋”,真像一个大侦探!真是太有成就感了!妈妈你不要使三岁小儿的骗术了,我可聪明啦!年幼无知的我为这次“伟大的胜利”沾沾自喜,暗暗得意。
⑥我三步并做二步地跑上前,手忙脚乱地抓起“葡萄汁”,把它“豪放”地灌下肚。喝它个倍儿爽!
⑦可“葡萄汁”的味道一点儿也不好喝,一股又腻又浓又咸的难以形容的怪味涌进咽喉,我恶心得吐到了垃圾桶里。
⑧“呸!这果汁过期了!谁把它放这儿?害我!”我紧紧皱着眉头小声嘀咕。
⑨那会儿我真可笑,从来没问个明白。后来,看见爸爸麻利地把“葡萄汁”倒进锅,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喝了油!”
13.发挥想象,在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充恰当的比喻。
14.文中“发威”的具体表现是,妈妈的“大阴谋”指的是,“伟大的胜利”指的是。
15.第⑧自然段是对“我”的和(语言心理神态外貌)描写。
16.从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甩、推、扔、蒙”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从第⑥自然段中加点的“跑、抓、灌”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
17.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13.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14.抓耳挠腮,上蹿下跳;把“果汁”藏到厨房;发现了被妈妈藏到厨房的“果汁”
15.语言;神态
16.愤怒;迫不及待
17.这篇短文写了“我”因为爸爸妈妈不让喝果汁而愤怒,无意中发现并喝了被妈妈藏在厨房的“果汁”,后来才知道喝进肚子里的是油。我明白了做事不能鲁莽,要冷静思考后再行动。
记叙文
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3.结合上文表述,根据“特别爱喝果汁”“甚至一天不喝果汁”“急得”,后面应该用“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进行作答。
故解析为: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14.结合上下文,“小小的我气得抓耳挠腮,上蹿下跳”这是对我“发威”的具体描写。文中妈妈的“大阴谋”指的是妈妈把果汁藏在厨房里。“伟大的胜利”指发现了妈妈藏果汁的秘密。
故解析为:抓耳挠腮,上蹿下跳;把“果汁”藏到厨房;发现了被妈妈藏到厨房的“果汁”。
15.阅读第⑧自然段,这段是对我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我喝了“果汁”之后的难受的样子。
故解析为:语言;神态
16.阅读第③自然段,“甩、推、扔、蒙”主要描写了妈妈不让我喝果汁之后,我心中的愤怒;第⑥自然段“跑、抓、灌”主要描写请我发现妈妈藏的果汁之后的激动和迫不及待的心情。
故解析为:愤怒;迫不及待
17.结合短文内容,主要描写了因为妈妈不让我喝果汁,无意中发现妈妈藏得“果汁”后,我急忙喝下,才发现原来喝的是“油”的事,说明做事要沉着冷静、不能鲁莽的道理。结合对短文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解析为:这篇短文写了“我”因为爸爸妈妈不让喝果汁而愤怒,无意中发现并喝了被妈妈藏在厨房的“果汁”,后来才知道喝进肚子里的是油。我明白了做事不能鲁莽,要冷静思考后再行动。
三、习作
要求: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并写一写自己当时的心情,语句通顺,内容具体,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范文:
一次有趣的游戏
上周末晚上,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妈妈提议:“不如,我们来玩‘成语’游戏吧?”“好!好!好!”我连声赞成。
在游戏开始之前,我们定下了游戏规则:谁输了,就在谁的鼻子上贴张小纸条。
游戏第一部分:成语接龙。
首先,由我开始先说:“一诺千金。”接着妈妈说:“今非昔比。”爸爸最后说:“比比皆是。”我:“事半功倍。”妈妈:“背道而驰。”爸爸:“姗姗来迟。”“错了,爸爸错了。”我急忙大声叫起来,“正确的应该是‘持之以恒’。”爸爸笑着摸摸我的头说:“是的,我姑娘说得对,爸爸的确错了,该罚!”爸爸说完,立刻在自己的鼻子上贴了张小纸条。我看着爸爸那可爱又滑稽的样子,我得意地偷偷在心里笑个不停。
游戏第二部分:看图猜成语。
第一题:图画提示,一个颜料盘,一条蛇,一支小棍,两只脚。
我一看立刻就明白了,抢先说:“蛇年大吉。”妈妈笑了:“是‘画蛇添足’。”爸爸评判说:“这题妈妈对。”爸爸指着画解释道:“你看这上面有蛇,有画盘,有脚,意思很明白告诉我们是‘画蛇添足’。”我这时恍然大悟,我太着急太粗心了,忘记有脚了。
第二题:妈妈拿出一幅画捂住半张,画面只见一个人捂着自己的耳朵。
由于上题的失败,这次我小心翼翼地让爸爸先猜,爸爸思考片刻,做无奈状:“闭目塞听。”妈妈听了哈哈大笑,移开捂画的手,画面露出一个铃铛。我看着图画马上就想到了,“是‘掩耳盗铃’嘛。”这题我答对了,爸爸错了。
……
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游戏结束了。我们三个互相指着对方哈哈大笑,每个人脸上都贴满了纸条。“成语”游戏,不仅让我积累了词汇量,而且还让我了解了许多成语故事。我和爸爸妈妈约定好下周末还要再玩。
叙事
题目要求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作答时要首先把游戏的经过想清楚,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表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我最喜欢的游戏”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成语游戏”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解析解答部分
1.崩溃;僵硬;慎重;违抗;发颤;甚至;大概;殷切;撤换;自豪
2.(1)jué;lòu
3.尤;犹;游;顽;玩;完;辨;辨;便;既;技;纪
4.(1)挑大梁
5.应;整;情;缘;奈;流;唤;头;手舞足蹈;眉开眼笑
6.(1)天都峰这么高,我爬不上去。
7.(1)一言既出;失不再来
8.妈妈别难过了,你今天到过哪些地方?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可能会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