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粮食安全观必须强化“五种能力”学习时间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大局”,党中央进一步确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把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法》重要内容和“六保”重要任务。坚持新粮食安全观,必须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力、群众创造力、科技创新力、法治保障力、风尚引导力等“五种能力”。

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力。我们党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治国理政的战略任务,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力建设。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通过发展和壮大后方根据地粮食生产,加强粮食自给自足,为赢得全面抗战胜利和人民解放提供了坚强的粮食安全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不断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大事来抓。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特别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2014年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8年提出“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是我们党立足于世情国情,对粮食安全治理作出的系统性、制度性和战略性部署,进一步夯实了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不断强化群众创造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和底线。粮食安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的安全“获得感”。人民群众是粮食安全问题的积极参与者。中国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用占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近20%的人口。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先后探索农村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型农业合作(联)社等生产组织形式。自2018年起,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丰收节的设立不仅提升了中国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光荣感,还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在新粮食安全观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农民积极生产粮食的创造力。自2013年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6亿吨以上,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牢牢端稳了自己的饭碗。

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力。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向科技要粮,是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的关键。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粮食丰收的“第一生产力”和构筑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国科学育种体系更加完备,杂交水稻亩产创下一个又一个奇迹。精准的气象预测和农业灾害预防体系,农业机械的全面普及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病虫灾害,彻底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传统农业的耕种方式,让粮食生产更加稳定可靠。在科学技术助力下,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熟的生物种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创新驱动发展,科技确保安全,现代科学技术为巩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后盾。

不断强化法治保障力。巩固粮食安全,推进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的法治体系作保障。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把《粮食安全保障法》纳入五年立法规划。推动粮食安全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聚焦粮食安全总体目标,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严格按照生产、储备、流通“三个能力”建设总要求,正确处理粮食的多与少、质与量、生产与流通、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外的关系,着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安全可靠的粮食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在巩固粮食安全中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保民生、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不断强化风尚引导力。珍惜粮食,远离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国是文明之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餐桌上的浪费需要我们审视饮食习惯,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狠刹铺张浪费之风,需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新风尚。必须进一步严明公务接待制度,细化各项节约措施,让杜绝餐桌上的浪费行动落实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从严从实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让节约粮食之风吹遍神州大地。

作者: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李后强,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郑钧蔚,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

THE END
1.我国新粮食安全观是指三是在我国经济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背景下,“买得起”“买得到”也不再是消费者担心的问题。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粮食安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能够得到很好保障。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新特点 第一,由重点关注数量安全转变为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同时兼顾。在满足人们温饱问题的阶段,数量安全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64955692731029565.html
2.我国的新粮食安全观()多项选择题 我国的新粮食安全观() A.谷物基本自给 B.谷物依靠进口 C.口粮绝对安全 D.口粮基本安全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f44eb79b2ae94934a0e9ecb4692fca42
3.粮食安全为何要树立新粮食安全观?中央近几年对粮食安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这种新战略是粮食安全观的一大转变,我们称之为新粮食安全观,与传统上强调粮食自给率越高越好的粮食安全观相比,是认识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YxNTg5NQ==&mid=400600065&idx=1&sn=245370b8ab7aa6ae028613c7a762d4eb&chksm=08f238b93f85b1afdb799de496f23010b68798aba7a202a094228005880b17794ea266a21408&scene=27
4.我国的新粮食安全观是()A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B大豆基本自我国的新粮食安全观是()A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B大豆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C果蔬基本自给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9999/8662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