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通用12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通用12篇)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多义词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制识字课本(可剪剪贴贴,或请家长把自己会认的字写出来)。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妈会教给你们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呢?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课本,分小组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

3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和学生评议。

4小组学习“我的发现”中的汉字。

读读这些字,你有什么新发现?

5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6认读生字卡片(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三、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读一读这些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教学目标:

2、能清楚、完整地通过一件事来描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一个人,要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3、通过学习“我的发现”,使学生知道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通过学习“我会填”让学生明白形近字的用法。

4、通过学习成语故事,使学生知道“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故事的由来,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口语交际”和“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一)、回顾本单元的名人故事

1、小朋友们,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谁知道都认识了哪些名人?

2、能不能简单地介绍一下他们的故事?(指名说)那你最欣赏谁呢?为什么?

3、是呀,从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在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讲你所知道的名人故事。

(二)、小组交流所知道的名人故事。

1、小朋友们,把你们已准备好的名人故事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交流,组内同学要认真听,也可以提问,可以补充。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也可以交流交流。

2、小组同学交流。

3、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讲名人故事。

4、其他同学听了以后有什么补充的吗?可以向他提问,或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说说?(同学们随机提问、谈感想)

5、听了这么多名人故事,你们现在有什么话想说吗?或者有什么想法赶快告诉我。

6、是呀,这些名人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让我们记住他们,以他们为榜样,时刻提醒自己,使自己做得更好!

二、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1、朋友们,名人有他们的故事,一些名人所说的话也很有道理。

2、(出示书上的几句名言)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读)

3、他们的话很有道理,也很有激励性,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4、你们还知道谁的名言,说一说(指名说)教师出示一些名人名言,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记住几句。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习作”和“我的发现”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也知道了他们的许多故事。是呀,要想了解一个人,就是要通过一些事来反映他。从他所做的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就如书上的宋庆龄、李四光、高尔基等,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写他的,从而来反映他们的品质。

2、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熟人,虽然他们并不是都是名人,但他们的身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或值得我们夸奖的地方。这些人中,他们的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

3、他们的特点我们平时也看的到,今天我们要用另外一种形式来把他们的特点表现出来,你们知道用什么形式吗?(写)对,我们要用我们的神笔来表现我们身边所熟悉的、喜欢的人。

三、习作前的准备

(一)、点明习作要求

1、我们身边熟悉的人挺多的,小朋友们要想好写谁,要按这次的习作要求去写。(出示习作要求)

①用一件事来写一个人的特点。

②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③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写的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二)、学习“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里的几句话)小朋友读读这几句,看看这几句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2、引用人物的话有些放后边,有些放前面,有些前后都有,采用不同的形式,它们的标点符号也不一样。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强调标点的写法)

4、所以呆会我们在引用人物的话时,要根据你们的需要恰当地选择不同的形式。

(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小组为单位,想一想你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2、全班交流,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做评议和引导。

(四)、提供范文,打开思路

①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③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这一特点

3、交流归纳

四、开始习作

自己拟题目,下笔成文,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佳作。

评议,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指出不足

七、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八、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日积月累(我会填)”和“成语故事”

一、我会填

1、出示书上的(“我会填)小朋友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一组都是形近字

3、检查并选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说几句话。

二、成语故事

1、小朋友,成语故事对你们来说已不再是陌生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一个成语故事。

2、教师有声有色地讲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3、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个故事。

4、请学生自己来想一想:“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5、全班交流。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再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6、学生练习讲这个成语故事。

7、教师鼓励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别的成语故事,课后还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

一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通过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形近字组词等进行综合性学习。

二知识与能力

1正确运用引用人物对话时的标点符号。

2积累名人名言并从中受到思想启迪,情感熏陶。

3区别形近字并会灵活组词。

4理解成语故事内容,感受并积累中华传统文化。

三过程与方法

1联系已学过课文的对话,强化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2通过当堂记诵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名言并受到启发。

3通过提示字形,字音,字义的不同来区别生字。

4联系实际与同学交流学习成语故事,明白道理。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个语文园地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扩大知识面,从名人名言到名人故事中得到启发和激励,向名人学习并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

五重难点

1重点难点:形近字和标点符号的学习;联系实际对名人名言的理解和对成语故事的理解。

2教学突破: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积极的与同学在讨论和合作中学习,使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

六课前准备

搜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设计说明:有人说“兴趣是的老师”,此处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联系实际品味秋天,让学生下意识的积累语言。]

(二)走进苹果园,看谁又发现

1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熟读第31页对话,自读,互相读,指名读。

2默读句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3实践练习,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a妈妈吃了一口苹果开心地说这苹果真甜

b这苹果是我买的小明高兴地说

c是的爸爸也吃了一口苹果微笑着说我们的儿子真能干

[设计说明:让学生熟悉对话,注意语感训练,对人物对话三感情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也是为后面的发现打好基础;让学生自主观察,然后交流,既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语文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就是在语文运用实践活动中得到落实的,因此设计一道练习,目的即是突破学生平时运用标点符号的难点所在。]

(三)游览桔园,积累名人名言

1出示教材上的名人名言,以各种方式熟读:试读,指名读,领读,集体读分组赛读。

2理解名人名言,自由说说你读懂了那一条名言,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3比一比,看谁先会背。教师抽查,集体背诵

4展示课外搜集的名言,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积累语言对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都有重要意义。而积累的方法有多种,朗读,背诵课外摘抄等,在这一环节中,我把朗读,背诵和课外搜集结合起来,以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

(四)来到葡萄园,看谁最会填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我会填”,一生上台填

2检查正误,同位互改,及时纠错。

3读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4怎样区别好形近字呢?生说,师总结,并出示儿歌让学生朗读:如果见到形近字,眼明心灵看仔细,形近音义不相同,细微差别要牢记。

5你能写几组形近字考考同学吗?

[设计说明:“温故而知新”形近字的学习在低年级的识字学习中常常遇到,也是他们学习途中的拦路虎。因此,及时巩固,应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以提高学生快速正确的识字能力。后面儿歌的编写则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一种经验,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最后的出题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反馈能力和对旧知识的再提取能力。]

(五)最后一站是梨园,成语故事记心间

1学生自己试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难点地方教师领读。

3朗读重点句子,感悟故事内容。

a一天夜里,祖逖翻来翻去睡不着。他想,怎样为国家效力呢?

b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

c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根据学生的感悟,教师相机板书:胸怀大志,勤学苦练,实现理想。)

4联系自己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迪?

5默读全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设计说明:成语故事是本册教材的新设置栏目,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感受积累中华传统文化,而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当作精讲课文来上,因此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只能靠学生自学为主,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从而来感悟整个故事的丰富内涵。不懂的字词要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语境或是使用教学工具如词典的使用等来解决,等于教给学生了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自己解决困难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交流学习此故事的体会和感受,明白有志之士只有奋发努力才能实现远大抱负的道理,这就是教学理念中的情感价值观的目标实现过程。]第3页共3页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秋天虽然是丰收的季节,但是只有胸怀大志,勤奋努力的人才能收获到甜美的果实,勤奋学习的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啊?(学生自由发言)是啊,游览果园,收获多多,老师祝大家学得快乐!下课。

[设计说明:我认为一节课后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明白每一节课都要有所收获,而不要虚度光阴。」

【教学目标】

1、分辨字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

3、读词读句,巩固识字和积累词句。

4、读背古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学古诗《画鸡》。

【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观察本题,讲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结:要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3、做“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来巩固本题。

八名学生手拿声母卡扮成青蛙,18名学生手拿生字卡片扮成小蝌蚪去找妈妈。

二、读读比比

1、看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上下两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上面三组字都是一笔一差,下面三组字都是独体字加偏旁。)

2、选一组进行音形义的比较,突出字形的比较,然后口头组词。

3、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几组形近字的比较,并组词。

4、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来交流。

三、我会找

1、创设情景:瞧,苹果园到了!谁在干什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再贴上几个没写字的苹果,让学生在苹果里填上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有的字,想想该放进哪个篮子。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1、谈话: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游戏。展示独木桥,桥上有许多“拦路虎(词语)。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旗”。

2、把词语分成几部分,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

⑴指名个人“过桥”。(一个读一排词语)

⑵四人接力“过桥”(两排词语)

⑶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1、过了“独木桥”,我们又到了“我会读读说说”的游览区,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4、指导学生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画出来,用“──”把“有什么”画出来。

5、变句子说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家门口有____”,“江上有______”。

6、把第三句话补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导用准数量词)。

7、扩展练习:河上有______________。海边有______________。

树上有______________。公园里有______________。

教室里有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

天上有有______________,还有什么______________。

三、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读古诗《画鸡》

⑴借助拼音读古诗

⑵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⑶指名读,学生评价

⑷小组赛读

3、背诵古诗

四、作业,挑战题:

1、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

语文园地二

教学法目标

1、能分辨字音

2、会比较形近字

3、掌握字的偏旁归类

4、会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背诵古诗。

1、要求把声母和含这个声母的字连起来,以区别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读准每个字。

2、学生先自己连,再同桌二人对一对

3、学生练时,教师巡视、指导。

二、“读读比比”,是比较形近字。

1、读一读,口头组词

2、说一说这组两个字不同在哪儿。

三、“我会找”

1、以游戏的方式合作进行。如同桌的两个同学每人找一个偏旁的字做上记号,再相互查查找齐了没有。

2、把10个“红苹果”贴在黑板上指名上来摘“苹果”,再领着同学读一读。

四、“我会读”

1、每个学生自己读,记不住的字查看生字表(一);

2、读给旁边的同学听。教师可在巡视中了解认读情况,辅导个别学生。

3、学生自练后教师要抽查,请几个同学读给全班听或开火车读,比比哪列“火车”的性能好。读词中注意“爷爷、我们、漂亮”等词的词尾读轻声。

五、“读读说说”

学生充分读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如问问:第一句讲什么地方我家门口有什么第二句呢然后让学生把第三句补充完整。“屋子里有什么”说的内容不困难,难点是说话时量词可能用得不恰当,教师要在说的过程中相机指导。

如果学生用上“有……有……还有……”,教师可加以鼓励。

六、“读读背背”

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在反复朗读、背诵中增加语言积累。朗读仍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出诗句的节奏感。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shānhǔyángqǐqiáobùqǐyèbǐng

()()()()

二、选字填空

1、燥躁噪

()音干()急()

2、毫豪壕

战()丝()自()

3、掘崛倔

()强挖()()起

4、择泽

选()光()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宅()址()扰()择()

它()扯()优()译()

弃()燥()式()隐()

异()躁()势()稳()

慎()枝()

镇()技()

陌生──()逆风──()弯曲──()

炎热──()集中──()特殊──()

五、选词填空

陈列排列

1、纪念馆里()着许多抗战英雄的照片。

2、会议室里()着整齐的桌椅。

简单简直简洁

5、街上的汽车一辆跟着一辆,()没个完。

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1、谨慎认真。()

2、仔细寻找。()

3、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4、一点也不爱惜。()

七、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1、乒乓球打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

2、田野的蓝天是蓝蓝的。

3、天空中飘着几朵像棉花一样的白云。

4、说谎话的孩子是一种坏毛病。

八、默写古诗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

九、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在这段话里不仅写了爬山虎的,而且细致描述了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

2、作者在描述爬山虎的长大了的叶子时从、、三个方面描述的。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底里的“灯光”

广阔无边的海洋,像人们住的楼房一样,也可以分好几层呢。从海洋表面到二百米深的水面,是上层。这里阳光透过海水,水里比较明亮。从二百米到一千米深的水层,是中层,因为阳光不能全部透过海水,光线十分微弱。从一千米到四千米的水层,是深海层,这里是一个黑暗的世界。

在海洋中层,光线很暗,鱼怎么看得见呢?他们游来游去不是要乱撞乱碰吗?那是不会的。生活在这一层的鱼,眼睛长得特别大,能够在微弱的光线中看清周围的东西。更有趣的是,这些鱼的眼睛不但长得特别大,而且向外突起,就像望远镜那样能看得远了。又有些鱼两只眼睛不是长在头上的两旁,而是一起朝前或朝上,这样看同一个东西就看得更清楚了。还有些鱼身体两旁有发光器,闪烁着绿幽幽的光。他们借着身上发出的光寻找食物,招呼同伴。这种鱼聚集在一起,远远望去,像是群星闪烁,又像是万家灯火。

在海底漆黑的世界里,鱼的眼睛已没有什么用处了,奇怪的是生活在这里的鱼都会发光。在漆黑的海底,竟有明亮的“灯光”,这是多么奇怪呀!

1、海洋分层,分别是。

2、画出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3、按短文内容填空:

生活在海洋中层的鱼为什么不会乱撞乱碰呢?因为有些鱼的眼睛,

有些鱼的眼睛,有些鱼身体两旁有。

十一、作文

在你所学的课程里,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内容。你觉得哪一节课上得非常有趣?请选择你觉得上得很有意思的一节课介绍给大家好吗?题目自拟,请注意要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有重点。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小学一级教师市教坛新秀王爱媛

一、背景知识

“语文园地”与发往教材中“基础训练”基本相同。但“语文园地”在帮助学生对本单元中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和巩固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题目要求多以“我会”方式呈现,从文字上给孩子以自信心,让孩子有成功感,还培养了孩子自学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为要展示“我会”,那就得做得好一些。可能有的孩子还会事先自己练一练,做些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六项内容。通过“我会连”、“读读比比”、“我会找”、“我会读”、“读读说说”、“读读背背”等六种形式从字音、字形、偏旁、词语、句子、古诗等角度对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作了简单的回顾。“我会……”体现出学生学习上的自主与自信,但一年级孩子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过于正规的学习将会让孩子感到厌倦,因此教师可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玩”的过程当中温故而知新。

三、教学理念

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园地”就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和“少而精”的改革精神。

2、注重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积累性学习的能力。

3、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比较形近字的异同,能将不同偏旁的字进归类,在读词、背古诗的过程中增加语言积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化理性的学习内容为感性的游戏活动,以“找一找”、“赛一赛”等方式让学生在浓浓的竞争氛围中完成各项练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学语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让学生学会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并且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五、教学板块:

㈠我会连

1、创设情境“小鸟找家”。将“z、zh、c、ch、s、sh、n、l”等声母设计为“鸟窝”的形壮,将“子、春、色、流”等生字设计为一只只可爱的小鸟,请学生当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送迷路的小鸟回家。

2、说一说,当你不知道小鸟的“家”应该住在哪里时,你会怎么办?例如:查生字表(一)、问同桌、问老师等。

给生字正音是一件非常无味的事儿。通过“小鸟找家”情境的创造,可以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在乐于助人的情感趋使下,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能帮助小鸟顺利回家成了孩子们最大的愿望。

㈡我会找

1、大树上长满了苹果(10个已经学过的生字),丁丁和冬冬提着篮子来到了树下(篮子上分别写出了“氵”和“辶”)摘果子比赛开始了,谁能摘得又快又正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请两名学生先到讲台上作摘果子比赛示范)。

2、正当丁丁和冬冬摘完苹果时,树上又奇迹般地变出了5、6只,你能把这些尚未取名的苹果取个名字放入两个小朋友的篮子里吗?

3、学生在作业第二题中练习摘果子比赛。

孩子的好胜心理是很强的。通过竞赛,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一些拓展性练习有助于培养孩子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㈢读与背

1、读读比比:同桌对比读读题目中的两大组字,小组交流每组字有什么特点?两大组字在排列上有什么区别?(第一组的字是在第一个字上加一笔形成的,第二组字由熟字加偏旁组成的)

2、读读说说:读通前面两句完整的话,引导性的教会孩子学会提问:什么地方?(我家门口)有什么?(一棵小树)用同样的方法,同桌互相配合,一问一答分析第二句的句型。学会观察,说说屋子里有什么?教室里有什么?我家里有什么?等,丰富学生的语言。

3、我会读和读读背背:学生自己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处理不认识的生字,通过读来巩固认字,增加积累。结合图片初步领会古诗的意思,在开火车读、男女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中增加语言的积累,读出诗句的节奏感。

六、教学特色:

1、“语文园地”中题目的安排都以“我会……”的形式出现,“我会连”、“我会找”、“我会读”等第一主人公的角色参与学习,是很好激励学生满怀自信地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

2、所创设的情境“小鸟找家”、“摘果子”等非常适合少儿心理,富有趣味性,使本来索然无味的复习课成为学生玩游戏的过程,能吸引孩子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3、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恰到好处,孩子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发现规律,举一反三”,从而达到“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

七、拓展资料

《画鸡》作者唐寅,即明代历史上有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在旧时的读书人中,唐伯虎的知名度可数是很高的,他的趣事逸闻至今还流传民间,被人们津津乐道。提到唐伯虎,人们都道他是个风流才子,尤其是他那“三笑”和“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其实历史上的唐伯虎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真正的唐伯虎,他的私生活是严肃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妻妾,而是奉行着一夫一妻过日子的。

历史上的唐伯虎确实有一些狂放不羁的行为,如酗酒、狎妓、倨傲、玩世不恭,他的自暴自弃实际上反映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这正如徐文长的狷介被人们曲解视为“狂生”一样,那都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扼杀了人才,是在人格上的一种变态反应。

◆[2005

【口语交际】

教学可以从本组的几篇课文或者综合性学习导入。有前面综合性学习作为基础,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积极踊跃地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交流:你调查的是哪一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你在自己的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你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原因是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调查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进行说明吗?改善家乡的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通过本次调查有什么收获呢?

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先让这些同学在组内交流,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班介绍本组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所了解到的情况;也可以将活动内容相同的同学分在一起进行交流,再派代表全班交流。

在各组代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总结,确定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环保问题,围绕“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展开讨论,提出几条具体的建议,若有可能,反映给当地有关部门。

【习作】

本次习作,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综合性学习来写,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本次习作,教师可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1、激发习作兴趣:

教师可以承接前面的综合性学习巧妙导入,如,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是否愿意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大家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了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体会,是否愿意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

2、选择习作内容:

引导学生回忆在口语交际中哪些同学(包括自己)的哪些内容表达得具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然后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中选择习作内容。

3、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引导学生由说到写,把在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学生可以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比如《翠鸟》抓住了所描写对象的特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朴实,叙事生动清晰,揭示的道理深刻。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在习作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我的发现】

教材中列举了两组句子,学生在读完每一组句子之后,都会有所发现,但是,所发现的内容会因学生不同存在着差异。最简单的是每一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词句多;二是每组的第二句是比喻句,这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发现;三是每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发现,使其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表达方式的多样,不断鼓励、启发学生运用这些规律,试着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教学中不必给学生讲有关修辞知识。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部分内容。

“读读认认”,安排的是一组反义词语,学生通过这一组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生字,又可以借助反义词学习新的生字,同时积累反义词语。可以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认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指名认读字音和朗读短文。注意“浊”读翘舌音,“罪”读平舌音、“廉、贪、偏”为前鼻音韵母。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再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的反义词语。

“读读背背”,安排了古诗佳句,目的是积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五组诗句,只要求读读背背,诗句的意思一般可不讲解。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原诗为《送梓州李使君》,它描绘的是古木参天、杜鹃声声的森林景色;“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也是诗人王维的作品,原诗为《积雨辋川庄作》,它描绘的是夏日时节、白鹭黄鹂在水田、林木之间飞翔、歌唱的情景;“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是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原诗为《雨过山村》,它描绘的是雨中山村的景象,村路环曲、板桥横斜,小溪沿岸,则是翠绿的竹子,偶尔还从附近的茅舍里传来几声鸡叫,打破了小山村的沉静;“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原诗为《曲江二首》,它描绘的是蝴蝶在花间飞舞、蜻蜓在水面翻飞的夏日美景;“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是宋朝词人晏殊的作品,原词为《破阵子》,它描绘的是池塘美景,斑斑点点的苍苔分散在池边,树木枝间的黄鹂在欢快地鸣叫。这些诗句,不但展示出了由植物、山水所构成的静态画面,同时还加入了动物的活动,特别是一些小鸟的鸣叫,使诗句所描绘的整个画面动静结合,不但充满了缤纷的色彩,而且莺啼鸡鸣,让人在视听感觉的沟通、融合中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美。

【展示台】

教学要求

1.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2.积累音近字、形近字,学习部首查字法。

3.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4.展示学生课外生活中的收获。

学重难点

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学习部首查字法。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1.师生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2.学生准备一个课外活动中的拿手节目准备露一手。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一、引导比较,发现。

1.板书或贴生字卡片。

白——柏己——纪方——纺

只——织尤一一优生——胜

弯——湾立一一粒

2自由认读。读了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二、小组合作,自立识字。

三、探究“我会读”。

1.板书生词,自由认读。

2.你发现了什么?。

(带点的字都有提手旁,表示的都是与手有关的动作。)

3.拓展:你还发现有哪些字有共同的特点。

一、读读比比。

1.板书词语,比一比,两组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区别。

2.学生合作识字。

二、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说说读记的内容是什么?

2.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3.指名边背边写。

三、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复习音序查字法。

2.音序查字法可以帮我们认识许多生字,可是如果看书看报时看到了一个字,我们不认识该怎么办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部首查字法。

3.自由读“学习查字典”,用“——”画出查字典的发现。

4交流方法。师出示儿歌:

遇到生字不用怕,

我用字典把字查。

先数部首有几画,

部首目录去找它。

部首右边是页码,

翻看检字表要靠它。

再数生字剩几笔,

检字表中仔细查。

查到生字记页码,

翻看正文就会啦!

5.比一比,看谁查得快。完成课后练习。

6.为优胜者发奖。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练习。

1、复习回顾课文《我选我》。

回答: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

2、提出要求。

(l)分组讨论时,每位同学按顺序发表自己的观点。

发表观点时要有条理、通顺、连贯。看谁说得好,语言是否准确。)

(2)听别人说话时要专注地听,不插话,不抢话。

3、分组讨论、交流。

(与同学讨论时,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你遇到这样的事时,你会怎么做。)

二、“展示台”。

1.学生自由展示自己在课外活动中的收获。

2.评一评,谁表现得最出色。

3.说一说,我们以后会怎样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阅读材料】美丽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林区像美丽的花园一样。

春天,繁茂的李子树开满了白色的花,小巧的白翅鸟在树上快乐地歌唱,凶猛的山鹰在天空盘旋,啄木鸟啄木的声音不断从林子里传出来。森林里的小野兽偷偷跑到洞外来了,它们在宽广的草地上打闹着玩。山上的积雪被春风吹化,水从大小河里往下流,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夏天,草地上盛开着一片片不知道名字的花儿,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什么颜色的都有,多么美好的大花坛呀!山谷里断断续续地传出一阵阵汽笛的吼声,火车满载着木材,源源不断地送往祖国各地。

秋天,森林里各种各样的野果都成熟了,“都斯”是一种像小葡萄似的野果,吃起来甜酸可口,也可用它来酿酒;“刺里梅”的叶子用开水沏一沏就是很好的茶;榛子长满了山腰,它的果实炒熟了又香又脆。在这里,木耳、蘑菇到处都有,人参等珍贵药材也可以采到。

冬天,凛冽的寒风猛烈地吹着,森林区大雪纷纷,千万棵树都披上了耀眼的银装,一派北国风光。

大兴安岭林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

【阅读训练】

1、写出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繁茂──宽广──

2、用线把下列词语连起来

小巧的药材

凶猛的草地

宽广的山鹰

珍贵的白翅鸟

3、按要求填表:

季节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物春夏秋冬

4、用“____”线划出文中的中心句。

1、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汉字的结构特点,并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

2、学生自己探究或小组合作,通过读一读、认一认、记一记、背一背的形式,认识新字,积累词语和谚语。

3、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得到交际的锻炼,学会怎样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

【教学重点】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

〖设计理念〗

这一课时包括“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两部分内容。教学时,主要是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闯难关”,“夺红旗”,让学生在“语文乐园”里尽情地游览,饱尝知识的甘甜。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又要去“语文乐园”里游览了,你们高兴吗?好!但是,同学们必须自主探究,团结合作,才能闯过四道难关,最终取得胜利。大家有没有信心呢?很好,现在我们马上去闯第一关。

二、过“发现关”

1、课件出示三组合体字,同时配有学习小伙伴的话音:亲爱的小伙伴们,我发现了每组字的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2、自主朗读,发现规律。

3、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奥秘(说得好的奖励一面小红旗)。教师同时用电脑演示字的组合过程。

4、教师小结:有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都给人一种方正、匀称、平稳的美感。如果你还想知道这样的合体字,那么,课后就赶快查一查字典吧,等到开展示会时,展示给大家看。

三、过“识字关”

1、课件出示“读读认认”里的练习,同时配有学习小伙伴的话音:亲爱的小伙伴们,恭喜你们已经过了“发现关”。现在,我们就要过第二关了,你们有信心通过吗?

2、自读几遍,寻找规律。

3、小组交流,比一比胜负(凡是做得全对的小组都奖一面小红旗)。要求:一人写原字,一人加偏旁,一人加拼音,一人组词,其余的人再组词。

4、课件演示字的变化过程,指名说一说。

5、分男女生读、齐读。

四、过“记忆关”

1、课件出示,所有要求读读记记的词语,同时配有学习小伙伴的话音:亲爱的小伙伴们,祝贺你们又闯过了“识字关”。你能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屏幕上的这些词语吗?赶快行动起来吧!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3、请想读的同学读一读。

4、用电脑出示词语的一部分,让学生很快说出词语的另一部分。如:雷声()、()灿烂。

5、填空练习:(用课件出示,说得好的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泉水()琴声()

枝叶()空气()

五、过“背诵关”

1、课件出示四句谚语,同时配有学习小伙伴的话音:亲爱的小伙伴们,我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闯过了三道难关,就剩下最后一道“背诵关”了,你们能和我一起闯过去吗?

好!我看谁能闯过去?

2、自读、同桌读、齐读、展示读、分前后句读。

3、教师用电脑分别出示句子的前后句,请学生马上说出句子的另一部分。

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的谚语(说得好的奖励一面小红旗)。

六、活动总结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互相帮助,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夺得了一面面红旗,表现得都很好,下面请大家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面红旗,小组得了几面红旗。我们将评选出本节课“最优学生”和“最优小组”。

2、同学们评选“最优学生”和“最优小组”。

3、给“最优小组”授予“流动红旗”一面。

〖板书设计〗

本次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关爱与奉献”主题而设计的话题。教学时,要尽力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得到交际的锻炼。

一、歌曲导入

1、听歌曲《世界需要热心肠》,说说歌曲中讲得是什么?

2、揭题: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伸出双手,献出爱心(板书课题)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我们都有好多机会帮助别人。

二、想一想

1、提出问题:你的周围或别的地方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提示:可以从家里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2、想好后,跟老师说一说。

三、说一说

1、提出问题:你打算怎样帮助他们呢?

2、把自己帮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在小组内跟同伴说一说。

3、各组评选出说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四、议一议

1、提出问题:你们组打算帮助谁?如何做?

2、小组讨论:如何开展献爱心活动。

教师跟随小组一起商量,必要时加以引导。

五、演一演

1、组内表演帮助的过程。

2、请一两个小组登台展示。

伸出我们的双手

互相帮助

本次“展示台”包括“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两次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1、听歌曲《爱的奉献》,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揭题:雷锋就是这样一位热心肠的人。你知道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吗?你身边也有雷锋吗?请给大家讲一讲吧。

二、开“故事会”

1、讲雷锋的故事。

2、讲身边的雷锋。

3、评选“故事大王”。

三、比赛查字

过渡语:同学们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几位同学还获得“故事大王”,值得大家学习。下面我们将要进行“查字典擂台”赛。比一比看谁能当上“查字大王”。

1、比赛用部首查字法查“标”字。

2、比赛用音序查字法查“触”字。

3、展示自己课下查到的由同一部件构成的合体字。

4、小组举行查字典比赛。

5、优胜者参加全班的比赛。

6、评选“查字大王”。

四、活动总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展示,我发现大家的才能都有了提高。如果你还想天天向上,那么,就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请让我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吧!

THE END
1.生活百科亲手种植7种容易管理的水果葡萄vines 对空间需求比较大,但是对于那些有大庭院或屋顶花园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理想选择。只要保证充足阳光和必要维护工作,即使初学者也能成功栽培出优质葡萄酒材料。 甘蔗 甘蔗是另一种热带作物,它们可以在室外温暖地区栽培,并且因为高度可控,所以经常被用于教学和示范项目中。如果你生活在地区温度较高,那么试着把一https://www.3qzuyeya.com/liang-you-zuo-wu-zhong-zhi/730686.html
2.opporeno128g有绿色吗1、Reno有四种颜色:极夜黑、星云紫、薄雾粉、雾海绿。 2、Reno 标准版: 内存6G+128G,有极夜黑、星云紫两种颜色。 内存6G+256G,有雾海绿、极夜黑、薄雾粉三种颜色。 内存8G+256G,有雾海绿一种颜色。 3、Reno 10倍变焦版: 内存6G+128G,有极夜黑、雾海绿两种颜色。 内存6G+256G,有极夜黑、雾海绿两种颜色。 http://m.riliai.com/zx_131338/
3.葡萄的拼音怎么?葡萄的萄是几声呀小伙伴,对于葡萄的拼音怎么?和萄的拼音,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葡萄的拼音怎么?和萄的拼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1、葡萄的拼音怎么?2、萄的拼音3、萄的拼音是什么4、葡萄的萄怎么读5、葡萄的“萄”字有几种读音6、萄的拼音怎么写7、http://www.zzfmdn.com/article/2439725
4.葡萄拼音应该是第几声?珠城百姓事蚌埠论坛一年级的测试卷上有葡萄,要小朋友们注音 有不少小朋友把萄写成第二声,老师说错了,应该是轻声 我http://www.ahbb.cc/bbs/forum.php?mobile=2&mod=viewthread&tid=1270232
5.缀怎么读要拼音第几声最好音标和用汉字的读音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df6428799e9421e9d17c35cf024c5d1.html
6.屌毛怎么读拼音是什么?屌毛是什么意思如何解释?屌毛怎么读拼音是什么? diǎo máo 屌毛是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1、屌毛的意思是在某种场合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事做法上看不惯。觉得这人不谦虚太傲气一般会用到的词语,对人不尊重的语气词。意思可以理解为 :嚣张什么呢。很叼啊? 2、在广州方言中,“吊毛” 发音与西北方言“叼毛”的意思相同。http://m.weishan.cc/zhuanlan/zhuanlan/0818194650.html
7.葡萄的拼音是什么都是二声 还是答 pu tao 匍(pu,二声)萄去草字头,没这个字.pu tao 匍陶(古代的陶字) 嘿嘿 APP内打开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葡萄的拼音是几声 都是二声,放在一起萄读轻声 20127 葡萄的拼音怎么拼 单独的话葡念pú 萄念táo,但在整个词语中萄念轻声tao. 22509 狐狸拼音和葡萄拼音怎么写 hu lipu tao 2012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ea02d16b43246801ce1457029e05baf6.html
8.小学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一、读拼音,我能正确写词语。(12分) yīnɡ xinɡ jnɡ i yǔ dī yě ci sh ji mo shnɡ liǔ sh pō sǎ hū rn xi tiān hū hun zhōng y 二、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线(6分) 黑白相间(jiān jin) 盛米饭(shng chng) 水分(fn fēn) http://mip.3g.yjbys.com/xuexi/hanjiazuoye/2426235.html
9.拼音葡萄葡萄的拼音是什么呀?A.putao(萄第二声)B.putao(萄轻声相似问题 狐狸拼音和葡萄拼音怎么写 葡萄的拼音是几声 葡萄拼音怎么拼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二维码 回顶部?2021 作业帮?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作业帮协议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c85a0801b6d3c08edaa8efedacc44170.html
10.葡萄怎么读,葡萄的发音,葡萄的成语/组词/笔顺,葡萄的拼音,葡萄是葡萄科葡萄属落叶大藤本。叶心状圆形呈掌状分裂。花色黄绿呈圆锥形。果实亦称为「葡萄」为球形或椭圆形果皮有黄色、紫色、淡绿色等果肉半透明酸甜多汁是常见水果可酿酒。 【造句】葡萄含有丰富的维他命多加食用具有美容、补血益气的功效。 ◎葡萄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https://wap.chacihai.com/cidian/16800.html
11.葡萄绿的意思拼音怎么读词典葡萄绿,拼音:pú táo lǜ,葡萄绿的意思:以青葡萄酿造,未曾过滤去渣的浊酒。《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竹叶青、状元红,俱为美酒;葡萄绿、珍珠红,悉是香醪」https://m.zcdian.com/ci/6l5sb1.html
12.木偶奇遇记(童话故事)高清无水印拼音版木偶奇遇记(童话故事) 高清无水印拼音版-小学生必读.pdf,从前有…… “有一个国王!”我的小读者马上要说。 不对,小朋友,你们错了,从前有一段木头。 这段木头并不是什么贵重木头,就是柴堆里那种普通木头,扔进炉子和壁炉生火 和取暖用的。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之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930/8054030052002053.shtm
13.萄的拼音是什么油昌15164265190: 葡萄的声调是几声 - 源城区摩擦: ___ 葡萄的拼音(声调):pú táo.作为一个词语朗读的时候“萄”应该读轻声. 1、葡的拼音:pú. 部首:艹.部外笔画:9.;总笔画:12. 汉字首尾分解:莱茵河匍 ;汉字部件分解:艹、匍. 2、萄的拼音:táo. 部首:艹.部外笔画:8.总油昌https://www.chuang-fan.com/news/cai-dcddnzedwbanqbwza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