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第一课时(精选13篇)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

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课。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葡萄沟一文以简练的文笔介绍了新疆的葡萄沟的特产-葡萄的生长、成熟、阴干的情况。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他们已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整堂课上我以虚拟旅游为主线,通过情景创设、游戏闯关、讨论交流、以读代讲、课外延伸等形式组织教学。

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分为五个阶段:

一、情景导入

二、识记生字

三、指导书写

四、指导朗读

五、书写感言

讨论:如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多个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的旅游情境中闯关识字,品文感悟,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评析]“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在课的开头播放课件音像《尝葡萄》。轻快的音乐、活泼生动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边欣赏边手舞足蹈。对新疆葡萄沟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学习热情高涨。

2、简介新疆。

师:我们组织了一支新疆旅游团,谁愿意参加?(课件演示旅游火车出发)

3、在地图上找到新疆维吾尔族、吐鲁番、葡萄沟。

[评析]虚拟的旅游情境,当火车开动时,学生们完全置身其境,有的还把课前自制的新疆帽子戴上,老师扮演导游阿姨,也顺势戴上了新疆帽子,课堂氛围更为浓烈,顷刻间就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

二、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词语:葡萄沟茂密新疆吐鲁番吃个够蜜桃维吾尔碉堡(生字注音)师:导游阿姨把大家带到了“字词林”,闯过这一关就可以到达葡萄沟了。

2、学生自由拼读。

3、全班齐读,借助课件辅助理解词义(点击词语出现相应的图片)。

4、玩“吃水果”游戏。(带拼音识记生字

5、做“摘葡萄”游戏。(去掉拼音识记生字)

[评析]这部分教学都是在虚拟旅游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自己扮演导游阿姨带着同学们一路上边旅游边闯关,设计了“字词林”、“吃水果”、“摘葡萄”三个情境关卡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识记情况。自制的新疆瓜果字卡、五光十色的葡萄卡片极大地激起了学生闯关得卡的欲望,学生们个个积极学习生字。这样,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枯燥的生字教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乐学、爱学、要学。

三、指导书写。

1、由“吃”葡萄情境揭示生字:沟、吾、够。

2、生观察生字“沟”,说说怎样把字写好看。

3、师范写。

4、同法写“吾、够”。

5、集体评议。

a.选学生作业评讲、修改。写得好的给他贴串小葡萄。

b.同桌互相交流,给写得好的画上水果。

[评析]这部分教学仍是在旅游情境中进行,识字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营造“吃葡萄”、“送葡萄”、“画水果”等氛围,让学生乐于写字、并轻松写好字。

四、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播放课件欣赏朗读。

4、师生合作分段朗读课文。

5、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6、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课件出示相应课文段落和图片。)

7、学生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五、书写感言。

在留言卡上写下“游览”葡萄沟的感受。

[评析]当学生沉浸其中时,我们的旅游暂时结束了,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在留言卡上表达他们感情。孩子们创造性的用画、用诗、用歌、用舞、用导游等形式来抒发他们的感情。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评析:

本课是在贯彻学习课改新理念的基础上设计的。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2、感悟。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如果给了孩子感悟这个支点,孩子就能撬起语文这个地球。”感悟的过程是理解和发现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相机诱导、适当点拨,给孩子营造一个感悟的充分空间,让孩子“感”和“悟”都有一定过程。感悟不是告诉,而是激励、唤醒、刺激、探究、体验。因此教学中我不是把课文肢解,逐段的分析讲解,而是以虚拟旅游的形式走进去,走出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并且采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接受水平的教学形式,如演示、游戏、画图、朗读、比较,即看、读、听、想、吃、唱、演等让孩子感悟词语、句子、意境……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重点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教学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请班级里的小舞蹈家应天琦和郑桂芬小朋友给大家跳一跳新疆舞。

(播放音乐,学生也可自由地做动作)

2、师:新疆舞很优美,其实新疆还有更吸引大家的地方,想不想去了解一下。

(出示课题:《葡萄沟》)

学习生字“沟”。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观看葡萄沟的课件。

2、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自主学习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

⑴小老师领读生字。

⑵识字游戏一:摘葡萄。

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⑶识字游戏二:找朋友。

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

新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好。涂好后站起来轻轻地读几遍。再指名读一读。

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⑹指导书写:

沟够密蜜

⑺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课件出示地图:找找浙江、新疆;放大新疆的地图,找找吐鲁番)

2、出示词语,让学生给词语排排顺序:

吐鲁番在葡萄沟新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沟的水果很有名。有哪些?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说话练习:

用句式“有......有......还有......”。

4、指导朗读这一段。

5、小结:

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下堂课再带你们去葡萄园看看那里的风光。

第二教时

一、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扩词。

2、师生引读第一段。

二、感悟体会

1、请同学们坐稳了,老师带你们去葡萄园观光旅游了。

(播放课件)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

⑴让学生上黑板画图理解“茂密”。

⑵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为什么时绿色的凉棚?

(教师可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也可用画好的简笔画理解)

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

(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

(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⑴看课件,然后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并让孩子“挂”在葡萄架下。

(已经在黑板上画好的茂密的葡萄架)

⑵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

(看课件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

⑶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

(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

(教师戴上新疆帽,微笑着走来)

⑴口语交际: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对我们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

⑵“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

⑶我们新疆老乡让你们把葡萄吃个够,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

(板书:热情好客)

⑶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

(带着感受读课文)

6、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

(看课件)

说说阴房是什么样子的?

7、老乡还有个问题要考考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8、读课文,看录象悟,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9、观察、品尝葡萄干。

(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板书:色鲜味甜)

10、推销葡萄干:

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怎样推销葡萄干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

四人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全班交流。

三、升华

1、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了葡萄沟,请你们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结:

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3、用句式“因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说话练习,总结课文。

四、指导写剩下的生字

五、实践活动

小调查:

我的家乡

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设成就等),完成在“我的展示台”作业纸上,准备在本单元语文园地里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

葡萄沟

葡萄五光十色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色鲜味甜

真是个好地方

【课后分析】

这堂课利用多媒体,缩短了时空、距离,形象地再现了情境,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茂盛、凉棚、五光十色、阴房”等,而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了新疆葡萄多、美,此时的朗读不用说......是水到渠成了。在教学中还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之一,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如:“老乡的采访”“推销葡萄干”。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高,氛围很浓,真希望天天上课以这样的效果啊!

一、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小语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让学生在读中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整体设计

1、生字的教学根据生字的本身特点进行。

2、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通过读表达喜爱、赞美之情。

3、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要求

1、教学目标:

⑴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⑶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2、教学重难点:

⑴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的美丽与可爱。

⑵认读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课前准备:

⑴歌唱新疆的歌曲磁带。

⑵课文插图。

⑶师生准备生字卡片。

⑷课后填空题的幻灯片。

四、教学设计

1、以歌曲引入新课,让学生对葡萄沟产生兴趣。

2、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围绕课文最后一段话理解课文,说说你从哪些词、句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4、完成课后填空题。

5、看插图说话,比一比谁用的好词句多。

6、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7、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的资料,准备在语文园地里展示、交流。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学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色鲜味甜的原因。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

设计意图:《葡萄沟》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的特点。葡萄沟不仅葡萄好,其他水果也非常好,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朗读,找句子体会“葡萄沟盛产水果。”这样,让琅琅的读书声代替烦琐的讲解,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

对,我和同学们有一样的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哪儿生产的葡萄又多又好吗?(设计意图:谈话式的导入使学生对葡萄产生了兴趣。)

2、揭题、读题

3、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

课件显示:

看,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在她的西北部有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新疆,葡萄沟就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今天,我们就到葡萄沟去走一走,看一看。让我们响亮地再把课题读一遍好吗?

二、初读感知

1、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设计意图: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在我们的课本上,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了,你找到了吗?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用曲线划出来。

3、指读、齐读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各抒己见

在你们刚才所说的中间,你觉得什么最好,最诱人?引出葡萄

三、精读感悟

1、我也觉得葡萄沟的葡萄最吸引人,文中哪一句话直接为我们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呢?迅速浏览课文,把这句话用横线划出来好吗?(设计意图:直奔中心,了解葡萄沟葡萄的特点。)

2、指读描写葡萄的那句话。

3、课件出示描写葡萄的那句话。(设计意图:让直观的图使学生感受葡萄的特点,从而读好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满枝头,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4、自由朗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葡萄的颜色特别多,表示颜色多的有哪些词,(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色色俱全)这么多表示颜色的词,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五光十色呢?光从哪儿来的呢?

(2)想象:在阳光的照射下,光线映在了葡萄上,各种葡萄反射出来的光,交织在一起,色彩鲜艳,五光十色。雨过天晴,葡萄上的小水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清晨,残留在葡萄上的小露珠在朝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3)同学们说得真好,使人眼前仿佛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葡萄,成熟的葡萄那么美,红的像玛瑙,白的像珍珠,绿的像翡翠,每一个都水灵灵的,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4)指读、齐读。

(5)葡萄沟的葡萄不仅美,而且还“一大串一大串”的,从这个“一大串一大串”你体会到了什么呢?(葡萄又大又多)

(6)葡萄那么大,那么多,(看图),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葡萄的这一特点吗?

指读、男女生比赛读。(评价:读得都很棒,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一大串一大串沉甸甸的葡萄。)

(7)葡萄沟的葡萄又大又美,你们喜欢吗?让我们美美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好吗?

5、葡萄沟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的,五光十色,真诱人呀,如果此时你到葡萄沟去,你最想干什么?

你们的想法一定会实现的,因为那里的老乡——,他们准会——让你——。吃到你——,吃到你——这里的老乡真是热情好客呀!(板书:老乡热情好客)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吧,齐读这句话。

6、葡萄沟的葡萄那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你们知道吗?

(1)葡萄沟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板书:葡萄干色鲜味甜)

(2)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形容一个地方或一个事物有名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呢?读一读这些词(中外闻名、驰名中外、鼎鼎大名、赫赫有名、扬名四海)

(3)这里的葡萄干这么有名,与它独特的制作过程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看图,然后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说说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好吗?

(4)指名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5)听说,有一批游客今天抵达了葡萄沟,对葡萄干的制作过程非常感兴趣,谁来当一回小导游把他们带到晾房,里外好好参观参观,向游客介绍一下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自由练说,指名说说

(6)老师听说,以前有一些外国朋友看到葡萄沟这种奇特的制作葡萄干的过程,非常感兴趣,也学着来做,结果都失败了,葡萄都发霉变质了,因为只有在中国的新疆才有这种昼夜温差大,多风少雨的气候条件,才能用这种自然的方式制葡萄干,而且色鲜味甜。

(7)听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们肯定要忍不住夸一夸了

齐读中心句。

7、你还从文中的什么地方也感觉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呢?学习第一小节,引读课文,理解“盛产”

8、此时,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原因了吗?

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去了一个好地方,叫——葡萄沟,从文中的字里行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葡萄沟的好,让我们一起再来夸一夸这个好地方。齐读中心句

其实,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好地方,不信我们来听一首歌《新疆好》,正如歌里所唱的,新疆是个好地方,牛羊成群,瓜果遍地,随着西部的大开发,新疆会越来越好,相信我们同学以后也一定有机会亲自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到美丽的葡萄沟去看看,那么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齐读课题

五、作业超市(任选两题完成)

1、选择文中的优美句子摘录下来

2、向家人介绍葡萄沟

3、了解新疆的其它特产,选择其中的一种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萄又大又美

葡萄沟葡萄干色鲜味甜是个好地方

【课题】:《葡萄沟》

【课时数】:共(2)课时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色鲜味甜的原因。

【预设】关健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随附ppt)

【课题导入】:谈话导入:

1、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特别喜欢听歌曲。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请大家欣赏,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不会唱的同学可以打着节拍。(课件播放)

2、学生欣赏歌曲。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生:(新疆)课件出示(火车带入新疆)。师简介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我国的西北部,维吾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在新疆有一种水果非常有名(葡萄)在新疆吐鲁番盛产葡萄最多,距离吐鲁番大约10公里有一个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生读课题。

【学习过程】(15分钟)

1、朗读课文,感悟内容:学生听读课文(课件),边听边想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a葡萄沟的水果很多。b、葡萄沟的葡萄很甜。c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d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大家说的真好。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3、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吗?你们能具体说一说它好在哪里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够表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句子、词语,用曲线画出。

4、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5、组内交流。师:引导汇报,谁来说说你都画了哪些句子。

6、生读句子。师:同学们很会学习,能抓住重点句子来读书,非常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描写水果多的句子,在哪一自然段。

【展示交流】(5~8分钟)

(一)了解水果多.

1、指名读,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生答(这里的水果真多。)

2、这里有这么多水果,那这里为什么不叫杏子沟或香梨沟,而叫葡萄沟?预设:生答(因为这里的葡萄最多,人们最喜欢葡萄。)

3、带着这喜爱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师:从同学们的读书中我听出了大家对葡萄的喜爱.我带来了新疆一组水果图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水果图)

4、师:欣赏完这些水果你想说什么呢?(生说)

5、这么多的水果你喜欢吗?谁愿意再读,读出你对这些水果的喜爱之情。

6、师:葡萄沟真是真是太美了。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描写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指名读句子。

(二)了解葡萄沟的葡萄。

1、生先交流自己勾画的关于描写葡萄沟葡萄的句子。

2,葡萄种在山坡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自己读这两句话。师:生读完后问:为什么要种在山坡上?见过凉棚吗?预设:(没有)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凉棚),这些凉棚美吗?(出示)

(2)请大家再读句子找找哪个词语描写了凉棚很美。预设:生答(茂密这个词可以体会凉棚很美。)

(3)师:你是怎样理解茂密的?

你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语非常好.在炎热的夏天来到一个茂密的枝叶底下,你有什么感觉?生答。师:是啊,这种感觉真爽啊。好像来到一个有空调的房间。谁愿意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个句子。

3、指名再读。师:还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凉棚很美(一个个。)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一个个的(一个挨一个,很茂密)

5、这么美的凉棚,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它的茂密、凉爽。齐读。这是夏天的景象,到了秋季,这里就成了葡萄的世界,找一找描写葡萄的句子。

6、自己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生说。(各种各样,颜色多)师:课文中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呢?生答。

老师带来了葡萄的图片请大家欣赏。欣赏完图片,你想说什么?生说。(真的五光十色,十分鲜艳。)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读出你的喜爱。

7、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葡萄的美?生答(一大串一大串)。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师:又大又美的葡萄美吗?生答。

谁来美美的读读这些句子指名读.师:平时你看到哪些景象会禁不住说:啊!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达标反馈】(8分钟)

一、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

1、他的朗读把我带进了一个美丽的葡萄世界。这里不光葡萄美,我们还知道这里的老乡还非常——生(热情好客)

谁读读书上的句子。(抓住"准会"和"吃个够")(课件出示热情好客)

2、维吾尔族老乡是怎样招待客人的?生说。

3、你家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招待客人的?生说。师:我们虽然不能亲自到维吾尔族老乡家里去做客,可是我们可以品尝到他们的特产——葡萄和葡萄干.。爱吃葡萄干吗?(课件欣赏葡萄干)那你知道葡萄是怎样制成葡萄干的?

二、了解葡萄干的晾制方法

1、谁来说课文哪一自然段给我们介绍了葡萄干的晾制过程和方法。指名读句子师:见过晾房吗?(预设)生:样子像碉堡.生:晾房四周有许多小孔。小孔用来做什么的呢?师:里面是什么样的呢?怎样被晾的,师口述,生跟着说(课件欣赏晾房内)

2、再读课文,感受葡萄制成的过程。师:葡萄沟太美了,美的动人,让人流连忘返不由得让我们赞叹

预设:(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齐读这句话。再读。

【拓展延伸】(2分钟)

拓展内容,激发感情。

新疆不只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还有许多地方景色宜人,请大家欣赏。学生欣赏新疆风景(课件配乐《新疆是个好地方》)欣赏完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生答。

师:不光新疆是个好地方,我们的家乡甘肃也是个物产丰富,景色迷人的地方。你能说说我们家乡的特产吗?生说。(欣赏甘肃风景)

总结:我们家乡物产丰富,我们的祖国塞北江南更是景色迷人,我相信同学们长大以后会把我们的祖国和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1、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促进主体积极参与的重要前提保证。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2、创造性的安排教学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适当地采用教学手段。

3、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以读为本。

4、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评代讲。

5、重视课上读写的结合,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课后,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感到课堂上仍存在几点不足:

2、在课堂上没有更充分地面对全体。

此外,在把握课堂机制上,课堂每一环节再紧凑方面尚需努力。

【板书设计】:

12.葡萄沟

水果多

真是个好地方葡萄美

新疆老乡热情好客

教学目标

1、继续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3、较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重点:

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教学难点:

能在课文的朗读中读出自己对课文的体会。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去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了解到哪里是盛产水果,今天我们再去看一看哪里最有名的水果——葡萄。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

思考: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给句子编上序号。

(2)根据学已学的写作顺序,说说这一段话中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学生自读1、2、3自然。

(2)小组交流。

课文第2自然段一共有()句话。第1句写(),第2句写(),第3写()。这段话从第2句开始,是按()顺序写的。

(3)反馈。

3、深入学习第2段内容。

(2)抽生说,进行句子训练。(梯田:出示投影)

句子1:夏季,茂密的枝中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出示投影。

齐读。

句子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学生找出这一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语。除了以上几种颜色,你还能说出几种来吗?

理解“一大串一大串”在句子中的用法。

学生读句子。指导朗读。进行绘画练习。练习完成《作业本》填色。

据自己所填的颜色把这一句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句子3: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发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从哪里看出来的?进行词语意思理解的练习。

你能不能把句子中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读出来呢?

学生自读,抽生读,齐读。

4、尝试背诵。

对于这么优美的内容,我们有必要把它记下来,指导背诵。

5、第二自然段教学总结。

同学们对这几个这第简单的句子,既然读出了这么多的说问,可真不简单啊!同学阅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刚才句子的理解,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的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要说的话流露在朗读中吧!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补充练习。

学生自读,检查1、2两个问题。

春天的时候,池边一丛丛马兰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池塘里的水浅浅的。水面上漂着一点点嫩绿的浮萍。夏天,一阵雷雨过后,池水迅速涨起来,池子变大了。小石桥好像浮在水面上。秋天,池水是深绿的,水面上有一片片菱叶,菱叶下面藏着小小的四角野菱。冬天一到,池子干涸(h)了,可以见到池底是黄黑色的泥土,偶尔能看见几株小草,平平常常,并不神秘。

①这段话共有()句话,句子之间是按()顺序连接起来的。

③朗读这段话,摘录好词佳句。

④尝试背诵这一段话。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3.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读题。提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

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①仔细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②交流讨论。

要点:

a.葡萄沟不但出产,而且盛产。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d.有一个顿号。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3.正确地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读准生字,给正确的读音打"√"。

凉棚(pénɡpónɡ)好客(hǎohào)荫房(yīnyìn)

(3)读通长句子,注意下面3句话。

①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扛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②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③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荫房里制成葡萄于。

4.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2.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1.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一课。(板书:葡萄沟)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好地方)

(3)提出课时学习目标

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指名回答思考题。(板书:盛产水果)

"盛产"是什么意思?出产水果很多,可说盛产--出产的大米很多呢?杭州盛产什么?

(3)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

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过渡:葡萄沟不但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这一自然段,编好句序。

(2)再次默读,想一想,这一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划一划这些词。

(3)学习第二句

①指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句话写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根据回答板书:夏季枝叶茂密

②你从哪些词与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枝叶怎么会像凉棚?

③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

带着舒畅的心情读句子。读时,重音读哪一个词?(凉棚)

自由准备后,再指读。

(4)学习第三句

①自由轻声读句子,想一想,这句话主要讲: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根据回答板书:秋季葡萄)

②哪些词写出了葡萄的美丽?

③着重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板书: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

a."五光十色"描写葡萄的什么美丽?课文中提到了哪些颜色?形容颜色多的词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b.在文中,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葡萄的颜色很多,而且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同时,也说明葡萄成熟了,获得丰收)

④指导朗读。

秋季,当我们再次来到葡萄沟,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我们真想说--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葡萄沟的赞叹。

范读--自由读--指读--齐读

⑤小结: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葡萄沟的景色总是那么美丽。

(板书:景色美丽)

(5)学习第六句。

①男生齐读句子。

②说说句子讲谁怎么样。

③你从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谁会"和"说个够"的意思。

④女生齐读句。注意突出反映老乡热情好客的词语。

(6)小结:学了这一段,大家了解到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7)包含着赞美之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写什么?(板书:葡萄干有名)

(3)用"--"划出写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的特点的词。说说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分析"颗粒大、味道甜、颜色鲜"的三个词的结构。然后说说这样的词;水果多、景色美、名气大……

(5)小结: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5.总结

(1)讨论: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的哪些情况。

(3)师小结:是啊,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盛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4)配乐齐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葡夏季枝叶茂密好

萄景色美丽地

沟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方

葡萄干有名颗粒大味道甜颜色鲜

◆[2003年9月11日]

④尝试背诵这一段话。◆

《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我从以下几步实施课堂教学:

1、赏美景:在这节课上,先让学生通过课件去葡萄沟游览一番,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葡萄沟水果多、景色美、人热情,葡萄干有名;

3、画美色:在学生从美句中了解到葡萄沟的葡萄多,而且是五光十色的,在想象出还有哪些颜色后用自己的画笔画一画葡萄的颜色;

4、尝美味:在学生讲到葡萄沟的葡萄干特别有名时,让学生品尝我事先准备好的葡萄干,这样做,学生不仅品尝到了葡萄干的美味,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5、悟美情:前面的每一个步骤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的美,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热爱之情。

这是我第六次教学这篇课文了。我之所以选择本文来完成本学期的教研任务,一是因为我认为这篇课文语言美、意境美、是一篇指导朗读的好教材;二是因为这篇课文在教法上有多种选择,值得研究,值得一学;三是为了讨好听课老师们。这篇课文很生动,赏文听课就是旅游,我们看课的老师也会情趣盎然,不致于在课堂听催眠曲。

《葡萄沟》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通过描写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园“美丽极了”,维族人“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四个方面来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如何让孩子深深体会到这点呢?结合新课程标准,我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扣住“好地方”三个字,以“游”为主线,以“读”为主轴,以“文”为载体,以多媒体和网上图片、声像资源为手段,通过赏景、品词读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体验、去感悟。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2、利用声响和图片资源,创设情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于小学生来说还要加一句就是“体验为实”。如何让书上的间接体验变成学生直接情感收获呢?在这节课上,我致力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通过导游的形式,用多媒体手段带学生走进教材,走进葡萄沟,走进葡萄园,走进维族老乡家,品尝葡萄干。整节课都是贯穿一种体验,在体验当中增强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受。

3、合理处理教材,构建整合的课堂。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了一个处理。如:扣住最一段“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全身,引领学生畅游葡萄沟;再如:在学生学习完第二自然段后,我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讲阴房,讲葡萄干的加工方法,而是对教材进行了一个处理,把葡萄干提到前面来讲。这是因为学生在前面已经充分感受到葡萄的特点了,如果这时讲阴房,学生的认知就会在这里出现了断层。所以我因势利导讲葡萄干,那样学生的体验就会有个延伸,对葡萄的感受也会有进一步的加深。后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调动孩子的全身感官。通过看图片,了解葡萄干的五光十色;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优美风景;品尝葡萄干,体会葡萄干的颜色鲜味道甜。

收获:

1、对教材又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新的理解。

2、阶梯性读书方法有创意,合符学生认识规律,效果较好。

3、多媒体设备、声响和图片资源的利用为打造高效课堂发挥了作用。

4、词句比较落实

问题:

1、导入、诱读环节设计复杂了点,学生接不来,整整花了8分钟,得不偿实。

3、“字”的教学不实,流于形式,有走过场的嫌疑。

4、不少学生没激“活”,学习激情不高,反应漫,显得紧张、被动。

总之,问题还不少,还请大家多指宝贵意见!先谢谢大家了!

【课业设计】

一、我会填,还会写

二、我会比

密()搭()摘()坡()钉()

蜜()塔()滴()波()打()

三、我会填

1、填出课文中表示水果名称的词儿:

()()()()

2、填出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

【思维拓展】

一、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一段共有()句话。

2、第一句写葡萄种在()上。

3、第二句写葡萄沟的()很()。

4、第三句写葡萄结得(),(),美丽极了。

5、第四句写葡萄沟的()。

二、小练笔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知识

读一读。

小朋友,笔者有幸去了一趟葡萄沟,那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绿洲,葡萄沟约七八千米长,是名符其实的“葡萄王国”,别说那田地里连绵不断的葡萄园,就连宅前屋后,渠旁路边都栽满了葡萄。我是八月份去的,坐在维吾尔族老乡家里,抬头看是葡萄,低头看也是葡萄,真好玩。走进葡萄园,躺在地上,葡萄就像能掉进嘴里一样,太神奇了。老乡们给我们介绍了葡萄的品种:有马奶子、红葡萄、黑葡萄、无核白、比夹干、琐琐等,老乡们也很有经济头脑,到了葡萄沟,先是给我们表演富有特色的新疆舞,然后是请我们到家坐坐,喝喝奶茶,我发现每一个去玩的人一定会买葡萄干的。当然我也不例外,买了最地道的葡萄沟葡萄自己吃,带了葡萄干回来送给亲朋好友。不过我告诉你,“无核白”是最不错的。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首页 机构 资讯 数据 生产 信息化 专题 视频 首页>文化生活 高手来了·冰葡萄美草莓鲜 时间:2025-01-07 来源:央视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民日报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农村读物出版社) 中国农村杂志社 人民网 新华网 求是网 解放军报 https://www.agri.cn/video/whsh/202501/t20250108_6468968.htm
2.葡萄画法一学就会简笔画葡萄画法一学就会2025-01-06 07:15:21 阿莱美食汇 河北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阿莱美食汇 8322粉丝 给大家带来脑洞大开的精彩内容 00:30 鲜面条和饺子皮也不敢吃了?辛吉飞告诉你这是真的!辣眼睛了 00:23 包子新包法 00:https://www.163.com/v/video/VRK96NK9M.html
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身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同学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同学会读,读准确。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909/18/79930059_1133568925.shtml
4.幕府制度的读音,拼音是什么,幕府制度怎么读日本封建时代的一种军事集权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统治大权归封建武士首领“将军”,天皇形同虚设。因将军居处称为“幕府”,所以称“幕府制度”。从1192年开始,历经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前结束。https://www.shuashuati.com/ti/07852c550f9e9f3b8fe829f660cbe9f9.html
5.探秘汉字:蔺字怎么读与拼音解析探秘汉字:蔺字怎么读与拼音解析类似软件 美女黃色欲望网站玉蒲 嗯…啊~老师用力顶我 丰满的已婚少妇酷客影院 张无双被调教成肉奴 出张先相部屋NTR 下载 扒开校花粉嫩小泬喷潮H 便器妖精2匹目饮尿深喉 我想看苏丹老美女操逼 ▓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mm625亚洲人成电影网 东北主播丝袜内射HD 秘密任http://www.jyict.com/guiltyfile/593071.htm
6.葡萄拼音怎么写的拼,葡萄拼音怎么写的拼学习葡萄拼音写法,简便易学。掌握正确的拼音发音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快速掌握葡萄拼音拼写技巧,轻松应对各种拼音组合。详细教程,帮助您轻松学会葡萄拼音写法。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opics-1683587.html
7.小蝌蚪找妈妈英文版(精选8篇)邮票主图是一队前进的少年儿童,领队的头戴解放军帽,另一孩子手执飘展的旗帜,旗上写有“儿童拥军《葡萄》 作者:王晨羽(4岁) 上海徐悲鸿艺术幼儿园 指导老师:韦莉 绿色的叶子下面,长出两串葡萄,葡萄3、没有了拼音好朋友的帮助,遇到不认识的、难读的字,我们该怎么办呢? A、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再结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sr31m2b.html
8.小学生不会拼音被罚站@葡萄娘娘耶的视频视频99次观看 弹幕 后可发布你的评论 0/30 稍后观看 正序 已经到底了~ 小学生不会拼音被罚站,老师质问家长:怎么辅导的?教体局:系代课老师,正在处理@潍坊民生报道 @抖音小助手 99次观看 ·2年前· 发布于 河北 赞赏 葡萄娘娘耶 1.9万粉丝 · 11089个视频 https://weibo.com/tv/show/1034:4831250335334409
9.五上语文每课教学目标4篇(全文)葡萄 萍果 芋头 罗卜 西红柿 东瓜 ___。 2、东汉___改造了造纸技术。 () 七、填上合适的词语,夸一夸课文里的人物或动物。 二、字词一、读拼音写词语 jī fā kāi mù biān zhī sù jìnɡ ()()()() nǎo hǎi dìnɡ ɡòu ()() 二、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n3x7oz6.html
10.拼音葡萄葡萄的拼音是什么呀?A.putao(萄第二声)B.putao(萄轻声相似问题 狐狸拼音和葡萄拼音怎么写 葡萄的拼音是几声 葡萄拼音怎么拼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二维码 回顶部?2021 作业帮?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作业帮协议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c85a0801b6d3c08edaa8efedacc44170.html
11.“葡萄干”的意思如何葡萄干的读音怎么读葡萄干的拼音是什么葡萄干的意思:【词语】:葡萄干葡的词语【拼音】:pútáogān【解释】:(~儿)晒干的葡萄。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138396.html
12.葡萄怎么读,葡萄的发音,葡萄的成语/组词/笔顺,葡萄的拼音,葡萄是葡萄科葡萄属落叶大藤本。叶心状圆形呈掌状分裂。花色黄绿呈圆锥形。果实亦称为「葡萄」为球形或椭圆形果皮有黄色、紫色、淡绿色等果肉半透明酸甜多汁是常见水果可酿酒。 【造句】葡萄含有丰富的维他命多加食用具有美容、补血益气的功效。 ◎葡萄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https://wap.chacihai.com/cidian/16800.html
13.澳洲风云的拼音怎么写澳洲风云的拼音怎么写(葡萄无牙)澳洲风云的拼音怎么写由网友提供,《澳洲风云的拼音怎么写》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小说,笔趣阁免费提供澳洲风云的拼音怎么写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https://www.bqgyy.com/books/452218/
14.各国装逼指南转我的书被印度大哥借走了,我现在没法写作业 31. 同学你好,我听说今年美国的就业形势十分的不景气,请问在留学期间我应当向什么方面努力呢? 如果你参加的是一年以上的项目,你可以努力当美国人的爸爸/妈妈,将来抱一堆美国孙子。如果你参加的是一年以下的短期交换项目,请在国内努力做人。 https://www.douban.com/note/171786023/
15.葡萄拼音四线三怎么写,重新拼音:如何正确地书写《葡萄》中的四线三?1. 简介 《葡萄》是法国著名作家斯泰因贝克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旧金山的一户人家种植葡萄的历程和家族内部的情感纠葛。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学作品。 2. 四线三的意义 在小说中,葡萄园中的四线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象征物。四线三代表了人生的旅程,与小说的主题密切http://www.lulux.cn/i41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