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5

1.对被特殊感染而无保留价值的物品,最彻底的无菌方法是()

A煮沸消毒灭菌法B高压蒸气灭菌法C燃烧灭菌法D熏蒸法

2.乙醇消毒的作用原理是()

A破坏细胞膜的结构B与菌体蛋白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

C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D干扰细菌酶的活性

3.现有95%的乙醇500ml,预配成70%的,需加入灭菌蒸馏水()

A159mlB169mlC179mlD189ml

4.保管无菌物品哪项是错误的()

A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B无菌包必须注明灭菌日期

5.下列无菌技术操作哪项除外属正确()

A.衣帽要整齐,口罩遮住口鼻,修剪指甲,洗手B.无菌物品仅供一病员使用

C.一无菌物品,仅供一病员使用D.打开无菌容器,将盖内面向下置一于稳妥处。

6.干热灭菌法灭菌条件是()

A120~140℃,10~20minB160℃,10~15minC180℃,20~30minD200℃,30~40min

7.取用无菌溶液时,正确的方法是()

A.打开瓶盖后,应立即倒入无菌容器中所需液B.可直接在瓶中蘸取

C.倒后的溶液未用可及时倒回瓶中D.已打开过的溶液瓶,可保存24小时.哪项不是无菌盘评价的标准()

A.无菌中放的位置恰当,放入无菌物品上下两层的边缘对齐B.无菌巾上物品放置有序,便于使用

C.操作巾无菌巾外面没有被污染D.无菌巾未被无菌液体打湿

13.取无菌溶液的评价哪项除外()

A.手未接触瓶口及瓶盖中间部分B.倒溶液时,未引起水珠四溅

C.标签向上D.盖回瓶塞时,手指接接触处对准标签

14.戴无菌手套时评价哪项错误()

A滑石粉末撒落在手套及无菌区B戴手套时未强行拉扯手套边缘,没有污染

C脱手套时拉扯手指部分D操作始终在腰或操作台面以上水平进行

15.哪项除外属无菌包的使用评价标准()

A.查看了无菌包名称及灭菌日期B.一次将包内物品全部取出

C.系带善处理,未吊垂在下D.关包时系带横向缠绕以示区别

16.下列操作哪项正确()

A.浸泡无菌持物钳的消毒液应浸过无菌钳关节轴B.关闭容器时,盖子应由前向后覆盖

C.无菌盘铺后应在内4小时内使用D.倒无菌溶液时,将未粘有标签的一面握在手中

17..戴无菌手套时哪项不妥()

A.核对手手套包上的手套号码及无菌日期B.摊开手套袋,取出滑石粉在其上方擦

C.戴脱时再手套口往下翻转脱下D.脱时再手套口往下翻转脱下

18.下列原则哪项除外是正确的()

A.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阔B.操作者口罩应每4-8小时更换

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D.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有菌区,以免无菌物品被污染

19.一套无菌物仅供一位病人使用是()

A.节省物品B.方便操作C.防止交叉感染D.防止差错

20无菌盘在何种情况下不得使用()

A.准备好4小时之内B.操作中无菌盘内面污染

C.无菌巾未被无菌液体打湿D.夹取放置无菌物品时,手臂没有跨越无菌区

21.杀死病毒与芽胞的高效消毒剂是()

A.70%酒精B.95%酒精C.0.5%碘酊D.0.5%过氧乙酸

A.<60cm,>15minB.<1.0m,>20minC.<1.5m,>25minD.<2m,>30min

23.无菌持物钳的正确取放方法是()

A.钳端向下闭合B.钳端向上闭合C.钳端向下张开D.钳端平行

24.一护士准备对痢疾病员住院的病室进行空气消毒4m,宽3m,高3m,请问应怎样准备()

A.2%过氧乙酸B.食醋180~360MLC.40%甲醛45ML,高锰酸钾45g

D.40%甲醛22。5ML高锰酸钾4。5g

25.项违背无菌容器操作规程()

A.打开空器盖,内面朝上稳妥放好B.取出物品后,要立即盖严

C持无菌容器应托底部D.浸泡消毒物吕时,盖上标明物品名称即可

26.如做内镜消毒,合适的消毒溶液是()

A.2%碱性戊二醛B.5%碘伏C.0.1%苯扎溴铵D.0.2%过氧乙酸

27.无菌持物钳及容器一般消毒应()

A1周1次B1天1次C隔日一次1D0天一次

28.紫外线消毒时,下列哪项除外()

A.被消毒的物品不应有任何遮挡B.照射前室内应先做好清洁工作

29.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哪项除外是错误的()

A杀菌谱窄B有效浓度高C作用速度快D.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

30.哪项除外均属理想的化学消毒剂()

31.煮沸消毒时,加入1%~2%碳酸氢钠,其沸点可提高到()

A150℃B115℃C105℃D120

A5-10miB.20-30miC.30-40minD.40-50min

A30minB15minC60minD90min

34无菌包布材料最好选用()

A.化纤布B.有色棉布C.脱脂的棉布D.未脱脂棉布

35.无菌区的定义是()

A.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B.经过灭菌处理的区域

C.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D.灭菌处理后可疑污染的区域

36.防止交叉感染最适当的方法是()

A.工作人员衣帽整洁B.操作的环境要清洁

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D.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员使用

37.保管无菌物品哪项除外是正确的()

A.无菌包必须注明灭菌日期B.一经取出的无菌物品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C.已经打开过的无菌包,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D.无菌物品应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

38.哪项除外是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A.治疗室要湿式清扫,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B.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个病员使用

C.浸泡液应浸没钳的关节轴以上2~3cmD.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39.煮沸消毒时,哪项除外()

A物品完全浸没在水中B大小相同的盆应重叠C有轴节的器械应打开D玻璃类的用纱布包好

40.哪项是灭菌的定义()

A.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细菌的繁殖体B.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致病菌

C.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的芽胞

D.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41.无菌盘的使用哪项除外是错误的()

A.手臂可以跨越无菌面B.无菌巾里面应保持无菌

C.无菌巾一旦受潮应晾干再用D.无菌盘有效期8小时

42.取无菌溶液时,先到去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A.检查瓶口是否有裂缝B.冲洗瓶口C.检查液体是否清亮D.练习操作以便从原处倒出

43.取无菌溶液时下列哪项除外是正确的()

A用前核对瓶签B检查药液是否沉淀C到溶液时瓶签向下D用后立即盖上

44.哪项属于预防性消毒()

A.接触痢疾病菌员后洗手B.为传染病病员接触物消毒

C.为艾滋病员的室内空气消毒D.为没有明确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物消毒

45.下列哪项属疫原性消毒的概念()

A.对存在或曾经存在的疾病感染原的场所进行消毒

B.对没有明确的感染源存在情况下,对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就物品的消毒

C.凡是对病人接触过的场所就物品的消毒D.对可疑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场所和物品的消毒

46.2%碘酊消毒效力属于()

A.高效B.中效C.低效D.环氧乙烷

47.下列哪项除外属高效消毒剂()

A.碘伏B.戊二醛C.环氧乙烷D.甲醛

48.下列哪项是低效消毒剂()

A.过氧乙酸B.酒精C.环氧乙烷D.新洁尔灭

49.哪项不是影响化学消毒剂的因素()

50.使用化学消毒剂注意事项错误一项是()

A.配制时容器应先洗净消毒,最好现用现配B.需消毒的物品应刷净干燥后放入

C.需全部浸入液面以下D.消毒后物品取出后立即应用

A2minB4minC6minD8min

52.内源性感染来自()

A.医院内的人员B.本病室内的病员C.与病员接触最亲密人员D.病员身体的正常菌群

53.易感宿主是指()

A.凡是可感染疾病的人B.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C.现已患感染性的人D.患病的人

54.肛管煮沸消毒时,操作错误的一项是()

A.先将肛管洗刷干净B.肛管腔内注水,用纱布包好

C.冷水时放入D.水沸后开始计时

55.哪项除外需无菌技术操作()

A.注射药物B.消毒皮肤C.选择合适部位D.导尿

56.取无菌物品的正确方法是()

A.用消毒后的手取B.戴无菌手套拿取C.用无菌持物钳取D.用换药镊子夹取

57.对传染病员的票证、书信、物品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煮沸法B.高压蒸气法C.浸泡法D.甲醛熏蒸法

58..日光曝晒消毒的叙述哪项错误(D)

A、日光由于其热、干燥和紫外线的作用。B、物品应直接放在日光下曝晒。C、物品应每隔2h翻动一次。D、一般日光直接曝晒6h左右可达灭菌目的。

A、60W、20-30cm、30-60min。B、30W、2m、20-30min。C、30W、25-60cm、30-60min。D、30W、<2m、30-60min。

60.煮沸消毒时水中加1%-2%碳酸氢钠的目的哪项除外(C)

A、将沸点提高到105oC.B、去污和防锈。C、预防玻璃类物品破裂。D、增强杀菌作用。

61.用紫外线消毒治疗室的操作哪项除外(C)

A、关闭门窗。B、避免人群走动。C、用清水擦洗灯管表面的灰尘。D、被消毒物品不可有任何遮盖。

62.化学消毒剂的注意事项哪项不妥(D)

63.哪项不宜浸泡手的消毒液(A)

A、2%戊二醛溶液。B、70%酒精。C、0.02%双氯苯双胍乙烷。D、0.2%过氧乙酸溶液。

64.下列哪种物品除外可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B)

A、纸布。B、排泄物。C、衣物。D、血压计。

65.取用无菌溶液须检查核对内容哪项除外(B)

A、瓶签、药名、浓度、有效期。B、瓶口有无松动。C、溶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D、瓶口有无裂缝。

66.橡胶类物品的保养方法中哪项正确(A)

A、导管避免过度扭曲。B、橡胶导管不用晾干。C、煮沸消毒时应在水沸后放入物品。D、可以与锐器放在一起。

67.浸泡器械消毒时的操作哪项除外(C)

A、器械应先洗净擦干,B、具有挥发性消毒液应加盖,定期测比重。C、浸泡30min。D、浸泡后的器械使用前须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

68.铺无菌盘的正确操作方法哪项除外(B)

A、铺无菌盘的区域必须清洁干燥。B、双手抓住无菌巾的两角铺好。C、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D、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h。

69.应用福尔马林空气消毒时,须注意点哪项不妥(C)

A、因熏蒸穿透力弱,衣物最好挂起来消毒。B、要求室温在18oC以上。C、投药量为20ml/m3加等量的水,加热。D、对人需要防护。

70.哪项除外是使用无菌包的错误操作(C)

A、近期灭菌包先用。B、被水浸湿时,立即烤干后用。C、盛放无菌包处应清洁、干燥。D、包内用物末用完,按原折包扎好。

71.打开无菌容器盖的方法哪项错误(B)

A、必须将盖的内面朝上放妥。B、手可触及容器的边缘。C、手不触及容器内面。D、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部。

72.无菌物品应放置在(D)

A、方便工作处。B、通风处。C、阴晾处。D、清洁、干燥、固定处。

73.戴无菌手套时哪项不对(C)

A、戴手套前将手洗净擦干。B、核对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C、取滑石粉包,将粉抹在手上后,立即放回原处。D、发现手套有破洞应立即更换。

74.不需执行终末消毒的是(B)

A、伤寒病员并发肠穿孔转外科,病员及床单位。B、中毒性肺炎病员死亡,病员及床单位。C、流感病员痊愈出院,病员及床单位。

D、疟疾病员出院用过的日常用品。

75.哪项除外是使用避污纸的目的(B)

A、保持人员的手不被污染。B、保持病室不被污染。C、保持物品不被污染。D、省略消毒手。

76.护理鼠疫病员时,工作人员戴口罩哪项不妥(D)

A、应遮住口鼻。B、必要时戴两个。C、用后立即取下更换。D、将口罩清洁面向内折叠放入口袋内。

77.艾滋病病人死亡后的尸体料理哪项不妥(C)

A、尸体用消毒液擦洗。B、用无菌棉球塞住孔道。C、用尸单包裹尸体。D、送传染科太平间。

78.不符合隔离原则的操作是(C)

A、测脉搏时,将手表放入塑料袋内。B、严密隔离病人,血压计及听诊器应专用。C、霍乱病员外出诊疗时应戴口罩。D、先给轻病员发药,用避污纸取回药杯。

79.无菌持物钳的放置哪项除外(D)

A、每只容器只放置一把钳子,B、浸泡液应浸没钳的2/3以上。C、无菌持物钳及浸泡液容器应每周消毒一次。D、关闭轴节浸泡在消毒液内。

80.隔离区刷手操作哪项不妥(A)

A、脱下隔离衣后立即刷手。B、将隔离衣袖塞至肘关节以上。C、用刷子按前臂,腕关节,手背,手掌,手指,指缝刷手。D、用清水洗净双手后擦干。

81.为传染病员实施护理操作(D)

A、穿好隔离衣后,可到治疗室取物。B、穿好隔离衣后,可随意活动。C、穿好隔离衣后,用避污纸接触病员,脱衣后可不洗手。D、在穿隔离衣前用物计划周全备齐,以省略反复穿脱隔离衣。

82.穿隔离衣时已穿好两袖先(D)

A、扣左袖扣,再扣右袖扣,两手持衣领,扣领扣。

B、扣左袖扣,再扣右袖扣,两手持衣领的边缘扣领扣。

C、两手持衣领边缘,扣好领扣,再扣袖扣。

D、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扣袖扣。

83.使用隔离衣的方法哪项除外(D)

A、保持衣领内面清洁。B、长度超过工作服。C、不可有破洞。D、脱下后清洁面向内,挂在病室内。

84.隔离衣挂法哪项错误(B)

A、挂在污染区,清洁面向内。B、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内。C、挂在半污染区,污染面向向内。D、挂在污染区,污染面向外。

85.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哪项不妥(C)

A、选择恰当的清洁、消毒、灭菌措施,以尽量消除感染源。B、坚持洗手和手消毒的制度,防止交叉感染。C、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恰当的隔离方式。D、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86.哪项不是早期感染征象(C)

A、切口或引流管脓性分泌物。B、化验检查血中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C、尿量增多。D、大小便、痰、分泌物培养阳性。

87.对内源性感染的预防措施哪项不妥(C)

A、合理使用抗生素。B、仔细检查病员潜在病灶。C、对易感染人群均采取保护性隔离。D、对感染危险指数高的病员,采取保护性隔离。

二、名词解释:

1.感染

2.感染链

3.外源性感染:

4.消毒:

5.灭菌:

6.无菌技术:

7.隔离:

8.血液隔离:

9.避污纸:

10.无菌区域:

11.相对无菌区:

12.中效消毒:

13.隔离技术:

14.化学消毒法:

三、填空题:

1.感染链是由()、()、()组成。

2.医院感染的类型有()()感染。

3.热力消毒灭菌法包括()()。

4.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天。

5.煮沸消毒时水温达100oC后再煮()分钟可达到消毒目的。

6.紫外线灯可以连续照射()小时,而使用期不得超过()小时。

7.无菌盘铺后有效期不超过()小时。

8.保护性隔离适用()()()()()等。

9.乙醇消毒皮肤时的有效浓度是()%。

10.碘酊的消毒效力为()。

11.终末处理是对()()或()的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药物进行消毒。

12.常用于熏蒸法的消毒剂有()()()等。

40%甲醛用于空气消毒,每m3用()加水()

四、问答题:

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是什么?

2.何为医院内感染?其标准是什么?

3.煮沸消毒灭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4.化学消毒灭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5.叙述隔离的原则?

6.怎样控制院内感染?

参考答案:

一、

1C2C3C4C5D6C7D8C9D10D

11A12C13C14C15B16C17B18D19C20B

21D22D23A24B25D26A27A28D29C30C

31C32A33A34D35A36D37C38C39B40C

41B42B43C44D45A46B47A48D49B50D

51B52D53B54C55C56C57D58D59D60C

61C62D63A64B65B66A67C68B69C70C

71B72D73C74B75B76B77D78C79C80D

81A82D83D84B85C86C87C

二、见书60-80页

三、1.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组成。

2.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3.干热灭菌、湿热消毒灭菌。

4.7天。

5.5-15分钟可达到消毒目的。

6.2-4小时,而使用期不得超过1000小时。

7.4小时。

8.烧伤病人、早产儿、白血病、器官移植病人、免疫缺陷病人等。

9.70%。

10.高效。

11.转科、出院或死亡的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药物进行消毒。

12.纯乳酸、戊二酸、甲醛等。40%甲醛用于空气消毒,每m3用2-10ml,加水4-20ml。

四、、见书60-80页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在人体散热方式中,散热量占总散热量比例最大的是()

A辐射B对流C蒸发D传导

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小脑蚓部B丘脑下部C延髓上部D大脑枕叶

3.有关体温生理性变化的错误描述是()

A一昼夜中以清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B儿童体温略高于成人

C女性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略降低D进食、运动后体温一过性增高

4.关于发热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常见的发热类型有6种B发热必须有致热原的参与C体温上升期

D有畏寒、退热期有出汗发热时散热中枢兴奋,退热时是寒颤中枢兴奋

5.引起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

A恶性肿瘤B物理因素作用C化学因素作用D细菌、毒素感染

6.发热的指征是()

A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3℃B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5℃

C.体温超过正常值的1℃D.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1℃

7.口腔体温划分低热的范围()

A.37~37.2℃B.37.5~37.9℃C.38~38.5℃D.38.5~39℃

8.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

A中暑B恶性肿瘤C催眠药中毒D败血症

9.关于测量不同部位的体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病人曾进冷、热食或吸烟,须待口腔恢复原来温度,过30min再行口温测量

B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C心脏病患者不宜测试直肠温度

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

10.测量体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口腔测温含口表于舌下5minB腋下测温放表于腋窝深处10min

C将肛表插入肛门测量5minC进食后10分可测口腔温度

11.伤寒病人常见的热型是()

A弛张热B稽留热C间歇热C不规则热

12.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

A散热多于产热B产热大于散热C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散热增加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正常

13.高热病人药物降温后易出现()

A循环衰竭症状B呼吸衰竭症状C口腔溃疡C体温不升

14.高热病人退热期提示可能发生虚脱的症状是()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头晕、恶心、无汗C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D脉速、面部潮红、出汗

15.可选口腔测量体温的病人是()

A呼吸困难者B口鼻手术者C大面积烧伤者D昏迷者

16.高热病人宜鼓励其多饮()

A白开水B糖水C淡盐水D糖盐水

17.高热病人的观察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观察体温变化B每日4次观察意识状态C观察脉搏、呼吸、血压D观察物理降温后效果

18.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中,首先应做的是()

A口腔护理B测量体温C补充体液D降体温

19.观察热型的重要临床意义在于()

A有利于护理B协助诊断和治疗观察C有无合并症D判断病情的转归

20.患儿3岁,高热、惊厥、腹泻入院,诊断为“中毒性菌痢”,为该患儿测体温最适宜的方法是()

A口表测口温B肛表测直肠温C电脑数字测体温计D测直肠温度电脑数字测体温计测腋温

21.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绘制符号是()

A红虚线红点B红虚线红圈C蓝虚线红点D红虚线蓝圈

22.不属于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是()

A颜面潮红B呼吸脉搏加快C大量出汗D尿量减少

23.处理非传染病污染的体温表,错误的做法是()

A用手腕力量甩表至35℃以下B忌用热水煮沸体温表

C先用清水洗净,再放消毒液中C浸泡先后消毒2次,每次30min

24.关于体温,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正常人的体温舌下是36.2~37.2℃B直肠体温高于口温0.3~0.5℃

C腋下体温低于口温0.3~0.5℃D测直肠体温时需深入5cm

25.酒精擦浴主要的降温作用是()

A辐射散热B蒸发散热C对流散热D传导散热

26.测量脉搏的首选部位是()

A颞动脉肱动脉C橈动脉D颈动脉

A15sB30sC1minD2min

28.错误的诊脉操作是()

A手臂伸展放于舒适体位B食指、中指、无名指切脉

C计数30min得数和D有绌脉者先听心率,再测脉率,计数1min

29.脉搏变化,哪项不符合生理变化()

A成人比小儿快B老人比儿童慢C女性比男性快D睡眠时要减慢

30.休克病员的脉搏是()

A缓脉B丝脉C绌脉D不规则脉

31.当心脏病员出现二联体时,其脉搏表现()

A间歇B脉奇脉C交替脉D绌脉

32.下列哪种病人不会使脉搏增快()

A甲亢B心衰C伤寒D缺氧

33.脉搏短绌的特点是()

A心音强弱不等,但心率整齐,心率大于脉率B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等于脉律,心律齐

C心率大于脉率,心音强弱不等,心率不齐D心率小于脉率,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

34.奇脉的表现特征为()

A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B脉搏强大有力

C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D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

35.当期前收缩时,脉搏可出现()

A频率的改变B节律的改变C强弱的改D深浅度的改变

36.颅内压增高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A呼吸深慢,脉搏缓慢,体温升高,双侧瞳孔散大

B呼吸浅快,脉率增快,体温上升,双侧瞳孔不等大

C呼吸减慢,脉搏加快,体温正常,双侧瞳孔缩小

D呼吸减慢,脉搏减慢,体温上升,双侧瞳孔缩小

37.患者王某,女,60岁,心房纤颤入院,心率110次/分,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规则,脉率60次/min,护士测脉搏的方法是()

A先测心率、脉率,另一人计时

B一人听心率发“始”“停”测量口令,另一人测脉搏,同时测量1min

C一人测脉率,另一人报告医生D一人发口令“始”“停”,另一人测脉搏心率

38.测量脉搏后再测量呼吸,护士的手仍然置于病人脉搏部位是为了()

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B测脉搏估计呼吸频率C将脉率与呼吸频率对照D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39.呼吸缓慢是指每分钟呼吸少于()

A10次B12次C14次D16次

40.测量呼吸的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A测量前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B观察病人胸腔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

C成人、儿童计数30S,得数乘以2D呼吸异常者测1min

41.正常成人呼吸的速率为()

A14~16次/minB16~20次/minC20~22次/minD20~26次/min

42.下述的观察记录中,错误的一项是()

A体温37℃B心率/脉搏60/90次/minC呼吸20次/minD血压16/10.7Kpa

43.关于正常呼吸频率,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成人16~20次/minB老人呼吸较慢C卧床休息时呼吸较慢D呼吸不受意识控制

44.潮式呼吸特点是()

A呼吸暂停,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反复出B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呼吸暂停,反复出现

C呼吸浅慢,逐渐深快,再变浅变慢,呼吸暂停周而复始

D呼吸深快,呼吸暂停,呼吸浅慢三者交替出现

45.间断呼吸特点是()

A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B呼吸深长而规则

C呼吸浅表而不规则D呼吸加快与呼吸变慢交替出现

46.病情与呼吸异常不符的是()

A高热时呼吸浅而快B脑水肿时呼吸深而慢C酸中毒时呼吸深而慢D巴比妥中毒时呼吸浅而快

A大叶性肺炎B哮喘发作C喉头水肿D代谢性酸中毒

48.下列哪项不是呼吸节律改变的异常呼吸()

A周期性呼吸B异常陈一施氏呼吸C库氏尔呼吸D比奥呼吸

49.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异常表现为()3

A吸气呼吸困难B呼气呼吸困难C呼吸深大而规则D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50.在机体内对缺氧耐受性最差的器官是()

A肺B心C脑D肝

51.胸腔大量积液时出现浅而快呼吸的机制是()

A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B患侧胸腔受压,呼吸运动受限

C支气管痉挛D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

5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困难的症状()

A呼吸急促B呼吸缓慢C鼻翼扇动D烦躁不安

53.对呼吸困难病人的护理,以下哪种做法不妥()

A勤巡视,多安慰,满足其安全需要B调节室内空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C测量呼吸时,向病人解释,以便配合D需要时给予吸痰和氧气吸入

54.对痰液粘稠致呼吸困难的病人,以下哪种处理不妥()

A帮助病人多翻身B湿化吸入空气C用力叩击胸壁脊柱,以利排痰D必要时用吸引器吸痰

55.当一患者处于濒死期时,呼吸浅表微弱,不易观察,此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

A仔细听呼吸声响并计数B手置患儿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计数

C手按胸腹部,以胸腹壁起伏次数计数D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浮动次数计呼吸频率

56.在生理情况下,血压升高不见于()

A高温环境下B饱餐后C饮酒后D激动紧张时

57.可使血压偏低的因素是()

A过度兴奋B高温环境C过度疼痛D睡眠欠佳

58.使用血压脉搏仪,错误的方法是()

A接通电源,接上充气插头换能器B放于肱动脉处C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D可让病人观看显示数字

59.正常人在情绪紧张时,血压暂时表现为()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无变化B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60.测血压听到搏动声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袖带内压力()

A大于心脏收缩压B小于心脏收缩压C等于心脏舒张压D大于心脏舒张压

61.袖带缠绕太松导致血压值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未注入气前血管已受压B血流阻力减少C有效测量面积变窄D需要较高的压力阻断血流

62.当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时,袖带内压力()

A大于心脏收缩压B等于心脏收缩压C小于心脏收缩压D等于心脏舒张压

63.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紧可使()

A收缩压偏低B收缩压偏高C舒张压偏高D舒张压偏低

64.那项除外与测量血压值准确性无关的因素是()

A病人体位B被测肢体动脉与心脏的位置C测量血压的操作者D血压计零点与心脏的位置

65.用成人血压计袖带给幼儿测血压时,其测量的数值()

A偏低B偏高C脉压差大D脉压差小

66.所用血压计袖带过窄,测量的血压值()

A偏高B偏低C脉压差小D脉压差大

67.血压计的水银不足,则测出的血压数值()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脉D压差小

68.某男性病员,65岁,血压值持续为21.3/13.3Kpa,应考虑为()

A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B临界高血压C收缩压偏低,舒张压D偏高高血压

69.一病员左侧偏瘫,右上肢静脉输液,右小腿II度烫伤,其测血压部位应是()

A左上肢B左下肢C右上肢D右下肢

70.一女性,66岁,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BP25/18Kpa,经治疗血压稍下降,但时有波动,患者紧张焦虑,护理中何项不妥()

A测得血压偏高时应保持镇静如血压值偏高B应与其基础血压对照后做解释

C如实告知病人测量结果,使病人提高警惕D向病人讲解治疗原则,给予保健指导

71.男性40岁,主诉头晕,测收缩压21.1Kpa,舒张压12.0Kpa,应考虑()

A高血压B临界高血压C收缩压偏低,舒张压正常D舒张压偏低,收缩压正常

72.用上肢袖带测下肢血压,可使()

A收缩压偏高,舒张压无明显变化B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偏高

C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偏高D收缩压偏低,舒张压无明显变化

73.测血压时,输气球打气至肱动脉音消失时,此时袖带内压力是()

A小于心脏收缩压B等于心脏收缩压C大于心脏收缩压D等于心脏舒张压

74.在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打气不可过猛过高B血压未听清时,立即重新注气,再仔细听

C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D听诊器的胸件不可放在袖带下面

75.以下哪种操作方法可导致血压值偏低(

A袖带缠得过松B袖带过窄C偏瘫病人在健侧肢体测D未听清应连续重复测量)

76.以舒张压增高显著特点的高血压常见于()

A二尖瓣狭窄B甲亢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急性肾炎

二、名词

1体温

2发热

3稽留热

4弛张热

5脉搏短绌

6潮式呼吸

7呼吸困难

8血压

9收缩压

10间歇热

11奇脉

12高血压

13间断呼吸

14氧气疗法

三、填空

1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皮肤的()、()、(),部分()等方式散发热量,还有一小部分则随着()排泄等而散发于体外。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温度时,()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2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现周期样波动,()最低,()最高。

3病人测量口温时,若不慎咬破体温计时,首先应及时(),以免损伤舌、口腔、食管、胃肠道粘膜,再口服(),以延缓汞的吸收。

4体温计的检查方法是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以下;于()放入已测好的()以下的水中,()分钟后取出检测;凡误差在()以上或(),不能使用。

5测量脉搏常用的部位是(),其次()()()等。脉搏以()表示,相邻的脉搏用()相连。心率以()符号表示,相邻的心率用()线相连。在脉搏和心率两曲线之间用()填满。

6影响血压的因素有()()()()()。

7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Kpa,舒张压()Kpa,脉压()Kpa。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收缩压()和(或)舒张压()为高血压。

8为使测得的血压更加准确,对密切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即()()()()。

9测量血压时,手臂的位置应与()同一水平。坐位平();卧位平()。手臂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测得的血压()。

10测量血压时,袖带宽度要合适,如袖带太窄,测得数值(),袖带太宽,大段血管受阻,测得数值()

11呼吸的过程包括()()()。

12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男性及儿童以()呼吸为主。女性以()呼吸为主。

13吸气性呼吸困难,有明显的三凹症()()()。常见于()()()等。

14体位引流每日()次,宜选择在()时进行。每次()分钟。

16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

四、简答:

1为什么每日要观察四大生命体征?

2高热病人应如何护理?

3试述陈—施呼吸的发生机制。

4简述对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的病人如何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

5吸氧的适应症?

6气管切开病人如何护理?

7如何预防氧疗的副作用?

1A2B3C4C5D6B7B8D9B10B

11B12B13A14C15C16D17A18D19B20D

B2122C23D24D25B26C27B28D29A30B

31A32C33C34C35B36A37B38D39A40A

41B42B43D44C45A46D47B48C49C50C

51B52B53C54A55D56A57B58D59A60C

61C62B63A64C65A66A67A68D69D70C

71B72A73C74B75D76D

二、1是指身体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2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3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月,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4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6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就如潮水起伏。周期可达30秒~1分钟。

7病人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紫绀、鼻翼煽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8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9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最高值称收缩压。

10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等

11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

12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7Kpa(95mmHg)为高血压。

14是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三、1皮肤、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呼吸、蒸发22~6、2~8

5挠动脉、颈动脉、颞动脉、足背动脉、红点、红线、红圈、红线、红线

6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712~18.6、8~12、4~5.3、≥21.3、≥12.7

10偏高、偏低11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1216~20、1:4、腹式、胸式

13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气道阻塞、气管异物、喉头水肿

142~4、空腹、15~30

15氧中毒、肺不张、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晶状体纤维组织增生、呼吸抑制

16防震、防火、防热、防油17<15、3~5

四、1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正常人比较稳定,病理情况下极其敏感。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2①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的方法。②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高热时每4小时测量一次,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及时注意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有无伴随症状。③补充营养和水分,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毒素的排泄。④注意休息,加强皮肤、口腔护理⑤作好心理护理,满足病人心理需要,给予心理安慰。

3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只有当缺氧严重,二氧化碳积聚到一定程度,才能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恢复或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兴奋,呼吸又再次减弱继而暂停,从而形成了周期性变化。

4①指导病人有效的咳嗽。②用手扣击胸背部,借助震动促使排出③采取特殊的体位,借助重力的作用将分泌物排出体外。④经过上述方法仍不能排出者,采用吸痰法。

6①舒适的体位,一般可选仰卧或半卧位。经常更换体位,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②保持套管通畅,内套管定期消毒,一日4次。③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22℃)湿度(相对湿度应在80~90%),气管套管口覆盖1~2层无菌湿纱布,必要时给予蒸汽吸入,保持下呼吸道湿润、通畅。④气管内吸痰⑤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防止伤口感染⑥气管内套管固定牢固,防止外套管脱出

THE END
1.食品生产车间一线员工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培训细菌病毒芽孢致产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叫灭菌。分为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 2.物理灭菌: 火焚、火焰灭菌法、千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微波杀菌、辐照杀菌、过滤 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煮沸消毒法、流通蒸气消毒法、高压蒸气灭菌法 3.巴氏消毒法: 把液体物质在较低的温度下消毒,这样既可杀死液体中致病菌的繁殖体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K5MALK0514EAHV.html
2.微生物(二)2009-08-12 17:11:59| 分类:高中生物| 标签: |字号大中小 一周知识概述 (一)控制和消灭有害的微生物 、 (二)微生物的应用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防腐、消毒、灭菌的概念 1、防腐: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或阻止微生物在有机物质中生长繁殖,它能防止食物腐败或防止其他物质霉变。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759738_133856168.html
3.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能对口腔器械设备进行消毒灭菌 4.能完成窝沟封闭术、涂氟技术 5.能进行酸蚀术 6.会Bass刷牙法 7.能进行口腔预防及卫生宣教 8.口腔科门诊的院内感染控制 1.六步洗手法 2.口腔黏膜消毒常用药物 3.高温高压灭菌 4.窝沟封闭的适应症及步骤 5.酸蚀的药物及时间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3.htm
4.GMP药厂洁净室的空调净化应用手册技术文章新闻资讯根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中名词解释,洁净室就是“空气悬浮粒子(灰尘、微生物…)浓度受控的房间。其建造和使用方式使房间内进入的、产生的、滞留的粒子最少,同时,还要按生产工艺的要求对房间内的温度、湿度、压力、静电、振动、噪声等其他相关参数也要受控。”洁净室广泛地应用在电子(微电子、光电子等)http://www.wuchenshi.com/2870.html
5.高中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常见问题解答10.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要进行什么操作? 灭菌 11.实验操作应在什么附近进行? 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12.消毒和灭菌的定义分别是什么?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消毒消毒: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https://app.gaokaozhitongche.com/newsfeatured/h/bmEKgnrX
6.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C、接种环是金属工具,可以用灼烧灭菌或干热灭菌,C错误;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实验中的灭菌与消毒,意在提高学生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自觉提高实验技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http://www.1010jiajiao.com/gzsw/shiti_id_07d16ff0360459e0c945e493d9e89638
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2节1课件.ppt错因分析:一是不理解消毒和灭菌的概念的区别;二是对消毒和灭菌的使用条件和产生的结果区分不清;三是不能熟记常见的消毒和灭菌方法。第1章发酵工程第2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标要点学法指导1.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熟悉培养基的组成、用途、分类和配制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及微生物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227/6134121211010052.shtm
8.消毒和灭菌的区别医疗科普消毒和灭菌的根本区别是消毒和灭菌的区别高中生物 简述消毒与灭菌的区别与联系消毒和灭菌的名词解释医学 消毒和灭菌的实质区别如何给房间消毒杀菌 消毒和杀菌的区别 李常月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消毒和杀菌是不同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消毒是通过化学方法杀死病原体,而杀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病原https://health.baidu.com/m/detail/ar_1438322237120112205
9.医学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第03章消毒与灭菌 主要内容: 1.①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②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芽胞。 ③抑菌(bacteriostasis):抑止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抑菌剂为抗生素。④防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y2b109m.html
10.笔记总结高中生物——选一Ⅱ第二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厌氧微生物——无氧 二、消毒灭菌 Ⅰ 消毒:杀死微生物和部分芽孢 ①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可杀死微生物细胞和部分芽孢 ②巴氏消毒法:用于不耐高温的液体,70~75℃煮30min/80℃煮15min,可杀死微生物且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③化学药剂消毒,如酒精,氯气 https://blog.csdn.net/Cyan_rose/article/details/105233913
11.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目录8篇(全文)课题1.微生物的培养与运用 在进行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时,首先结合教材插图,让学生对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有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关于无菌技术则在学生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如何防止杂菌污染的基础上,理解消毒与灭菌的区别,并了解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学生可以操作倒平板、平板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c2j25q7.html
12.兽药GMP验收时常考核问题政策法规为猪商城不锈钢管:用2%双氧水或75%乙醇消毒;每三天用纯蒸汽灭菌一次; 塑料管:用0.5%的来苏儿消毒,纯蒸汽消毒。 54、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消毒是用化学消毒剂使微生物失去活性; 灭菌:灭菌是采用化学[O]或物理的方法(蒸汽)杀灭微生物,包括芽胞和荚膜。 55、如何进行工艺查证? http://www.17weizhu.com/article-1323.html
13.B超探头的消毒清洁消毒灭菌技术第2页针对不同风险程度,对探头的清洁消毒、耦合剂的使用,必须区别对待。1、高风险:探头低温灭菌,或探头高https://bbs.sific.com.cn/thread-199710-2-1.html
14.2022年自考27842微生物基础复习资料整理汇总(1)掌握微生物的特点和分类,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2)掌握细菌、病毒和真菌等主要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长繁殖规律及临床检验的基本方法。 (3)理解细菌、病毒和真菌等主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 (4)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与原理。 (5)理解免疫的概念、特性和功能。 https://www.eol.cn/ceici/234983
15.2017《2017_2018年高中生物第1部分微生物的利用实验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学案浙科版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年高中生物第1部分微生物的利用实验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学案浙科版选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进行大肠杆菌https://m.renrendoc.com/p-34997519.html
16.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共5页).doc高中生物选修一 课题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0、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 (酒精、氯气、石炭酸) 紫外线消毒。 灭菌: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灼烧灭菌、https://www.taodocs.com/p-629703318.html
17.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黑钻押题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防病治病、消毒灭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的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 A. 生物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B. 理论联系实际 C. 传授知识http://tk.mxqe.com/test/kaoshi?id=17880
18.消毒和灭菌有什么区别?化学灭菌等。虽然在家庭环境中,我们很少用到灭菌,但了解它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清洁和消毒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675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