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人熟练掌握3种消毒水平+医疗器材危险程度+4类环境的概念,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消毒剂感控器材医疗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建筑布局以及清洗、消毒灭菌和效果监测应执行WS310要求。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消毒管理要求以及检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按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适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蓝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89.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11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918.4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

GB7918.5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

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

GB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

GB19258紫外线杀菌灯

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WS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5/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5/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卫生部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消毒产品

纳入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用于医院消毒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

3.2医疗器材

用于诊断、治疗、护理、支持、替代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总称。根据使用中造成感染的危险程度,分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和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3.2.1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进入正常的无菌组织、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一但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

3.2.2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直接或间接接触黏膜的器材。

3.2.3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3.3灭菌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灭菌的无菌保证水平应达到10-6。

3.4高水平消毒

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处理。

3.5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处理。

3.6低水平消毒

仅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性病毒的消毒处理。

3.7多重耐药菌

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I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4、医院消毒卫生要求

4.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

4.1.1菌落总数符合表1要求。

I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II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IV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4.1.2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环境有关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

4.2医务人员手

4.2.1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

4.2.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c㎡

4.3医疗器材

4.3.1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应无菌。

4.3.2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总数应≤20CFU/件(CFU/g或CFU/c㎡),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4.4治疗用水

4.5防护用品

医用防护口罩、外科口罩和一次性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应符合GB19083、YY0469和GB19082要求。

4.6消毒剂

4.6.1灭菌剂、皮肤黏膜消毒剂应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纯化水或无菌水配制,其他消毒剂的配制用水应符合GB5749要求。

4.6.2使用中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应符合使用要求;连续使用的消毒液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

4.6.3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0CFU/ml;皮肤黏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其他使用中消毒液菌落总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4.7消毒器械

4.7.1使用中消毒器械的杀菌因子强度应符合使用要求,紫外线灯应符合GB19258要求,使用中的紫外线灯(30W)的辐射照度值应≥70μW/cm2。

4.8污水处理

污水排放应符合GB18466要求。

4.9疫点(区)消毒

消毒效果应符合GB19193要求。

5、医院消毒管理要求

5.1建筑布局和消毒隔离设施

5.1.1建筑设计和工作流程应符合传染病防控和医院感染控制需要,消毒隔离设施配置应符合WS/T311和《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5.1.3洁净场所的设计、验收参照GB50333要求,竣工全性能监测应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完成。

5.1.4II类环境和门诊、病区等诊疗场所应按WS/T313要求,配置合适的手卫生设施,提供满足需要的洗手清洁剂、手消毒剂以及干手设施等。

5.2消毒产品使用管理

5.2.1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等管理规定,按照批准或规定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5.2.2含氯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现配现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二元、多元包装的消毒液活化后应立即使用。采用化学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材,使用前应用无菌水(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可使用经过滤的生活饮用水)充分冲洗以去除残留,不应使用过期、失效的消毒剂。不应采用甲醛自然熏蒸方法消毒医疗器材,不应采用戊二醛熏蒸方法消毒灭菌管腔类医疗器材。

5.2.3灭菌器如需进行灭菌效果验证,应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消毒鉴定实验室进行检测,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无菌检查法”要求进行,使用消毒器械灭菌的消毒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3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

清洗程序应按WS310.2执行,有特殊要求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医疗器械应先消毒再清洗。

5.4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

5.4.1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使前应灭菌;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使用前应选择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低度危险性器材使用前可选择中、低水平消毒或保持清洁。

5.4.2耐湿、耐热的医疗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带管腔和(或)带阀门的器材应采用经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确认的灭菌程序或外来器械供应商提供的灭菌方法。

5.4.3玻璃器材、油剂和干粉类物品应首选干热灭菌;其他方法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

5.4.4不耐热、不耐湿医疗器材应选择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低温灭菌方法。

5.4.5重重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吸引瓶、婴儿暖箱水瓶以及加温加湿罐等宜采用高水平消毒。

5.5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5.5.1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

5.5.2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

5.5.3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水平以上消毒方法,对于少量(<10mL)的溅污,可先清洁再消毒,对于大量(>10mL)血液、体液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5.5.4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房区、烧伤病区)耐药菌及多重耐药菌污染的诊疗场所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5.5.5拖布头和抹布宜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推荐使用脱卸式拖头。

5.6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

5.6.1应采用自然通风和(或)机械通风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采用机械通风时,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宜采用“顶送风、下侧回风”,建立合理的气流组织。

5.6.3空气消毒方法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不宜常规采用化学喷雾进行空气消毒。

5.7消毒供应中心(室)的管理

5.8污水污物处理

5.8.1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应符合GB18466和《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要求。

5.8.2医疗废物的管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

5.9疫点(区)消毒应符合GB19193要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消毒(灭菌方式)灭菌方式 消毒 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灭菌 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无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49645
2.消毒≠灭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大家说“消毒”这个词,比如手上受伤了要消毒伤口;下馆子吃饭消毒碗筷;家居消毒被褥等。但却很少听到大家说“灭菌”,究其原因有两,其一是消毒用的地方比较广泛,大家对“消毒”已经很熟悉了。其二是好多人都认为消毒和灭菌是一回事,长时间以来大家对消毒和灭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M4MzM2MA==&mid=2651954515&idx=3&sn=f431cedf2f2f596be4a90a542fcb3a49&chksm=8a8b41a57261f796affaa11e9ce1fd44f0ecd8f8da381056029d93b5116c3d0ae957931e3faa&scene=27
3.消毒灭菌的概念及常用方法是什么?参考答案:消毒:是杀灭清除物品上的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使之减少到不能再引起感染或发病。 灭菌:是彻底地杀灭物品上一切致病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 参考答案:体温是37度,脉搏是60-100次/分,呼吸是16-20次/分,血压是:舒张压60http://www.ppkao.com/tiku/shiti/9938231.html
4.消毒灭菌的概念及常用方法是什么消毒、灭菌的概念及常用方法是什么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3598636.html
5.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有哪些培养基的灭菌方法1、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于耐高温培养基、接种器械和蒸馏水的灭菌。培养基在爱制备过程中混入各种杂菌,分装后应立即灭菌,至少应在24h内完成灭菌工作。灭菌时一般是在0.105MPa压力下,温度121℃时,灭菌15~30min即可。消毒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能超过规定的压力范围,否则有机物质特别是维生素类物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2614313-60
6.托幼机构消毒知识培训讲义一、消毒有关概念 1、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2、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4、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https://wdyey.whu.edu.cn/info/1026/1380.htm
7.消毒和灭菌的概念利用物理因子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热力消毒灭菌、辐射消毒、空气净化、超声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 1.热力消毒灭菌 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https://www.cn-america.cn/tech_news/detail-49259.html
8.消毒灭菌操作规范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所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4.2 应根据WS310.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4.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310.3的规定。4.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dcmi3.html
9.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护理园地(三)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消毒方法。 单链季胺盐、双胍类,汞争等金属离子 四、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一)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高度危险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中度危险物品——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 https://zzzx.tsrmyy.cn/Html/News/Articles/72.html
10.消毒常识和消毒方法介绍消毒常识和消毒方法介绍 1.什么是消毒?消毒、杀菌、灭菌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其无害化。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扩散或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灭菌”则是要将所有的卫生物和病毒全部杀灭,以达到无菌的目的。 http://www.gzkanli.com.cn/new_page_46.htm
11.生物安全知识问答27. 消毒和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和化学消毒。 28. 热力消毒和灭菌的原理和方式是什么? 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丧失其功能,使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在热力消毒分为湿热(如高压灭菌)与干热(包括燃烧或焚烧)两大类。 https://nyj.yueyang.gov.cn/7935/content_1369051.html
12.兽医微生物学重要知识点汇总兽医微生物复习资料百度云1、灭菌、消毒、防腐、无菌的概念? 答:(1)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霉菌孢子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2)消毒: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仅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3891490
13.微生物(二)(一)防腐、消毒、灭菌的概念 1、防腐: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或阻止微生物在有机物质中生长繁殖,它能防止食物腐败或防止其他物质霉变。 特点:并没有把微生物杀死,在适宜条件下,原有微生物又能恢复生命力。 应用:常用于食品的保存。 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干燥、低温、盐腌或糖渍等方法是保藏食物的主要方法。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759738_133856168.html
14.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①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注射器⑤培养皿⑥接种环⑦培养基⑧果汁⑨酱油⑩手术刀. A、①②③⑧⑨ B、④⑤⑥⑦⑩ C、①②④⑤⑥⑧ D、以上全部 试题答案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对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所用到的仪器https://m.1010jiajiao.com/gzsw/shiti_id_d5ac77bf960c9f4ac73d8ef115374f6c/
15.消毒和灭菌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题目】 消毒和灭菌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过滤除菌法。灭菌方法不同,所用生物指示剂也不同。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助考班推荐 HOT:整专业保障班 全专业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超值精品网课 剖析考点 上千+https://www.zikaosw.cn/daan/23369706.html
16.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高中| 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长繁殖的能力.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https://www.gaotu.cn/topic/9@302520494635556864@1/48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