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环氧乙的良好杀菌作用被发现后,被誉为第二代化学消毒剂。其特点是穿透力较强,尤其适用于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其缺点是,常温下是易燃易爆的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特殊的设备,难以广泛使用。
1962年,美国在筛选类化合物中发现有良好的杀灭细菌芽胞作用,对金属蚀性小,水溶液性质稳定,尤其是对肝炎病毒的有效杀灭作用。适用于临床的内窥镜消毒。被确立为第三代化学消剂。该消毒剂的缺点是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对人和动物有中等毒性,价格较,应用范围狭窄。
氧化氯是1911年出现的。早年人们并未用它杀菌消毒,直到1940年前后氯酸钠工业化生产之后人们才开始大规模使用。
20世纪40年代,人们发现二氧化氯溶丁醋酸稀溶液可用来漂白纸浆,并且在美国首次开始了其1业化的广泛应用。之后,美国尼亚加拉瀑布城水厂为控制水中由于藻类繁殖与酚污染所产生的臭味,率先使用二氧化氯获得成功,显示了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尤其是在处理含臭味的原水方面具有的明显优势。这样在西方发达国家,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方面得到速推1977年美国一个私人有限公成功地制成稳定性二氧化氯,其水溶液浓度为2%以上。这种高效、谱、安全消毒剂很快遍及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区,被誉为第四代化学消毒,并世界生组织(WH)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
1976年,新成立的EPA(美国环保局)发现用氯气和其它氯系消毒剂处理过的饮用水及食品中含有氯化副产物三氯甲烷,这是一种可能的强力致癌物,而引起人们的恐惧,政府试图寻找相应的替代品。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经过长期科学实验论证,最终确认二氧化氯是杀菌、消毒、除臭的理想药剂,世界卫生组织(H)确认其是一种高效强力谱消杀剂,同时它也是国际公认的液氯、漂白粉精、优氯净、次氯酸钠等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作为第四代的消毒剂一一二氧化氯,这个日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安全、高效、广谱的消毒杀菌剂,在历经淘汰三代产品的基础上,被广泛应用到了生产和生活的众多领域。近年风靡全球。它是日前使用的化学消毒剂中最理想的消毒剂。
氧化氯之所以备受人们青睐,是因为它有很多优点:谱高效,快速持久,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不受PH值影响等。它的有效氯是氯的2.6倍,氧化能力约为氯的2.5倍,灭效果是次氯酸的5倍左右,特别是它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不生成三氧甲烷等“三致”(致癌、致、致突变)物质,因而世界生组织(WHO)列为A级安全消毒剂、杀菌剂,日益成为消费品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一种产品要发展全球性的规模产业,必须具备能够透到工业生产以至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的潜质。二氧化氯正好具备了这样的潜质。
2003年开始,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经历了“非典”和“流感”风暴,在这两场风暴中,一向在消费品市场中默默无闻的消毒产品及杀菌制品,冲到前沿充当了防战役的主力武器。
二氧化氯具有广谱的杀菌能力,它包括儿乎所有的常见致病微生物、真菌及病毒,例如可杀灭枯草村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乱病菌、大肠料菌、録脓杆菌、沙氏菌、军团菌、伤寒杆面及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新城病毒、鸡的病毒性肺炎、肝炎病毒等氧化氯还具有高效快速的杀菌特点,例如,对饮水中内毒杆菌的毒素去除,二氧化氯浓度仪为0.2~0.25毫克/升,在儿分钟内即可将其杀灭,比氯有效得多对水生二节水虽类的灭时二氧化氯只需0.5ppm,而氯(C12)需要6-7ppm。
又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当水的PH=8.5时,对相同的菌量要求去除率为99%时,二氧化氯只要15秒,而氯(C12)却需要5分钟:对异样菌杀菌试验:H为9.5,菌浓度10个/毫升时,二氧化氯与氯(C1)浓度均为0.5ppm,作用5分钟,二氧化氯杀菌率100%,而氯(C1:)只有55%,而一氧化氯的约效可在12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