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名著中的三个人物,请在横线上填写出人名。
甲文段写的是______,乙文段写的是______,丙文段的“他”写的是______。
16.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原著,对故事情节、人物特点、语言特点进行探究,并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
我根据______(选填甲、乙、丙)文段,结合原著______、______等情节,读出了人物______的特点;通过探究,我还发现,《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文学名著在描写人物外貌时的语言具有______的特点,很值得学习借鉴。
第Ⅱ卷(积累表达题,共57分)
四、积累与运用。(17分)
17.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摇曳(yè)燥热星宿(sù)雕梁画栋
B.应和(hè)安祥修葺(qì)振聋发聩
C.挑逗(tiǎo)桑梓绰号(chuò)翻来覆去
D.行辈(háng)狡辩题跋(bá)眼花撩乱
1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春晚舞台上,戏曲表演艺术家技艺精湛,将人物形象表现得入木三分,唱念做打尽显行家功夫,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C.科技进步把人类的种种梦想变成了现实,古人异想天开的“飞天”“探海”神话,在当代科学家手中一一变为现实。
D.中学生要保持外表的整洁大方,注重内在的品格修养,如果不修边幅,粗鄙无礼,就有损我们青春向上的美好形象。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5月9日,旨在纪念泸州籍画家蒋兆和诞辰120周年为目的的“为民写真,时代高峰——蒋兆和艺术与传承展”在泸举行。
B.端午节期间,不少地方有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涂雄黄等习俗,有的还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1)请根据图1、图2各得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
(2)结合材料,就纸质图书阅读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纸质图书阅读方面的两点计划。
我认为纸质图书阅读可能会______,我的计划:①______;②______。
五、作文。(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对语文,你一定有许多感触,有许多话说,请以“让我______的语文”为题目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补充的字数不超过5个字;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
(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0分)
1.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飞行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嫦娥六号在月背采样的技术突破;嫦娥六号开展的国际合作任务。
2.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任务的成功率之高。
3.示例:我国航天等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精神。我要向他们看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怕困难,为将来报效祖国不断奋斗。(能提到“不怕困难、勇敢拼搏、按照计划踏实前行、不断创新、甘于奉献”等即可)
(二)(15分)
4.(1)姥爷是一个喜欢收集用过的“破烂儿”的人;
(2)姥爷是一个热爱读书、充满回忆与梦想的人。
(3)姥爷是一个慈祥、温暖、擅长讲故事的人。
6.阳光在这两段中都有着重要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温暖和希望。第⑧段中阳光透过无花果树叶洒在姥爷和小人书上,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而第⑩段中的阳光正好,洋洋洒洒地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则象征着姥爷的慈爱和善良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人心,更显得姥爷的形象温暖而亲切。
二、古诗文阅读。(31分)
(一)(17分)
19.B
【解析】A.句式杂糅,“旨在……”和“以……为目的”表意重复,可删去其一;C.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D.成分残缺,可删去“随着”或“让”;
20.(1)数字化阅读的阅读率较高,其次为图书,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较低,从2021年到2023年,期刊和报纸的阅读率呈现下降趋势,图书基本不变,数字化阅读呈现上升趋势;从2021年到2023年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有所减少。
(2)①.有所减少②示例:可以征订一些期刊和杂质,丰富纸质图书的阅读类型③.示例:以纸质书代替电子书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