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视角人称变换

全知视角即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心理活动甚至人物的评价等,叙述者都无所不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整体上采用全知视角;《边城》一文中,边城茶峒的外部环境等叙述,采用全知视角。

2.限知视角

限知视角,虽然所知有限,但叙述更有悬念,也更加真实。限知视角,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和第三人称限制视角两种。《祝福》中限知视角主要有:①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开篇和结尾“我”的限知视角,叙述故事,增加真实性;②第三人称限知视角,中间祥林嫂的命运遭际,由祥林嫂、鲁镇人、卫婆子、四婶、四叔及柳妈的限知视角来完成。

3.全知限知交融

小说创作中更多的是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自然切换。如《边城》,全知视角叙述者眼中的翠翠美丽纯情,“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限制视角外公眼中的翠翠如同已经逝去的女儿一般,不由得一直忧心于她的未来。

4.多角度叙事

多角度叙事,就是同一个故事,不同角色讲,不同角度讲。多角度叙事,需要多次使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多个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体现的是多个视角的语调和语气,多个视角的情绪、价值观和信念等。

(二)叙述人称知识提要及例证

1.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人来叙述

2.第三人称叙事,即叙述人叙述主人公“他”的故事

第三人称可以是全知视角,也可以是限知视角。这时叙述人可以充满感情和倾向地叙事,如《平凡的世界》等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也可以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达到一种纯“客观”的零度叙事,就仿佛“他”的故事是一种自动呈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整体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便于全方位展现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各种幕前幕后的人和事。《变形记》一文用格里高尔作为视角叙事,叙事的焦点主要是在格里高尔这个人物的身上。通过他的眼光,来看他变成“大甲虫”后周围的一切人、物和事。《变形记》采用的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叙事,也被称为内视角,指的是叙述者采用故事内人物——格里高尔的眼光来叙述。格里高尔的感知替代叙述者的感知,成为观察故事的叙述工具,成了叙述者小说写作的策略。此处格里高尔的第三人称限知视角,相较于传统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更重视格里高尔内心经验的传达。此时的视角也主要局限于人物的意识,使读者产生幻觉、感同身受,仿佛自己正在经历格里高尔一样的“被异化”的事情,让我们感到“人变虫”这个巨大谎言中包含的“真实”。

3.第二人称“你”的角度叙事,即叙述人叙述主人公“你”的故事

这种角度的叙事,构成了一种作家“我”与读者“你”的对话关系,读者往往自觉地居于对话者“你”的位置,自觉地将自己与主人公等同起来,更有一种感同身受的阅读感受。《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一个典型的第二人称叙事小说。

关键能力:变换叙述视角、

人称的小说改编的一般策略

如何使上述的必备知识转化为变换叙述视角、人称的小说改编的关键能力,使必备知识程序化和策略化?可以遵循下面的操作步骤。

例:以《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促织》《变形记》等为文本,变换叙述视角、叙述人称,重新改编小说。

(一)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确定叙述视角

主题确定为深度揭示高俅对林冲的算计和迫害,以陆谦等限知视角为叙述视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是全知视角,如果把改编的主题确定为深度揭示高俅对林冲的算计和迫害,可以以陆谦或富安的视角,叙述追杀林冲前高俅与他们的密谋,叙述他们追杀至沧州时与管营、差拨在酒店的密谋,叙述他们追杀至草料场与管营等放火的密谋……步步紧逼,局局谋害。这个限知视角,虽说不能叙述出林冲买刀寻仇等表现复仇主题的情节,但确实更能表现“逼上梁山”的“逼”的主题。这个限知视角突出的主题,与以林冲为主的“逼上梁山”的“上”的主题不一样。

(二)确定叙述人后,选择合理的叙述情节

确定陆谦等为叙述人,合理的情节只能是几个密谋:陆谦等人来沧州前与高俅的密谋,追杀至沧州后与管营等密谋,草料场放火等谋害,山神庙前密谋拾得林冲几块尸骨。以陆谦等人的限知视角叙述,李小二偷听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买刀寻仇的情节、林冲山神庙内偷听的细节就不能进入陆谦的叙述中了。

(三)确定叙述人后,叙述的语言要符合叙述人的口吻

(四)确定叙述人后,叙述的语言要符合叙述人性格特征

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改编,确定叙述人为华连卡后,就要在叙述中展示出华连卡那种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性格特征。此处,从语言特征而言,可能经常出现的像华连卡的口头禅,就有“哈哈哈”“啊上帝”“这太有趣了”等。行动特征,可能就会经常出现华连卡骑着自行车的镜头。外貌特征,可能就有华连卡时髦的穿着打扮,等等。

(五)从便于与读者交流,强化读者代入感的角度,选择第二人称

《祝福》中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叙述有关祥林嫂的故事。例如:你刚守寡不久,在家里看出婆婆有卖你为小叔子换聘礼的苗头,就下定了决心,终于偷着到了镇上做工了。因为是偷着出来的,又是新寡不久,你总是怀着天生有罪的心理,总是低着眉、顺着眼跟人说话……你今天终于扬眉吐气了,这不嘛,你今天终于到庙里捐了门槛。你以为你从此可以堂堂正正地端起祭祀祖先的祭品了。你大大咧咧地走向厨房,走向已经准备呈上供桌的鱼肉鲜果了。

这里的“你”是那位捐了门槛的小说主人公,也是这故事的叙述者,还是叙述者让你感同身受的这段文字的读者。

(六)从小说的真切感角度,选择第一人称叙事

《孔乙己》一文中,前三段和最后一段是成年的“我”以第一人称讲述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中间部分是十多岁的小伙计“我”在回忆孔乙己的故事;开篇、结尾的成人叙述者“我”,中间回忆部分的当年酒店小伙计的“我”,分别来叙述耳闻目睹的孔乙己的故事,给人真切的叙述感受。

THE END
1.如何评价《祝福》中的祥林嫂?(一)鲁四老爷将祥林嫂的遭遇当做是败坏风俗,四婶阻止祥林嫂碰触祭祀物品,柳妈说祥林嫂改嫁有罪、劝其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3398229/answer/75614121696
2.长衫裹挟的人生孔乙己新浪财经咸亨酒店拉开全剧的序幕,一袭长衫的舞台背景贯穿始终。迂腐不堪的孔乙己、趋炎附势的卢掌柜、达官权贵中的丁举人、巧言令色的裁缝铺店主彩凤,入木三分的人物表演,还原了鲁迅先生白话文小说《孔乙己》的精彩片段。黄梅戏淳朴清新的唱腔,真实活泼的表演,宛如百鸟啼鸣般的嗓音,倏忽间,抚慰了一天的疲惫。剧中多位具有“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06/doc-inecywaf2752475.shtml
3.第12课《祝福》课文讲解(必修下册)分析鲁四老爷形象 1.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呢? ①间接描写:通过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分(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厅堂的布置,几案的摆设,处处显示出令人窒息的死气。鲁四老爷是一个“讲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27/19/503199_1124482713.shtml
4.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出自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祝福》这篇小说叙写的故事主要以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的人称角度,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即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祥林嫂的人物生平 祥林嫂作为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因婆婆要https://www.xhwx100.com/article/4467.html
5.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分析祥林嫂虽然是一个寡妇,但她模样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常常顺着眼,是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试工期内她干活勤快有力,很快就成为了鲁四老爷家中正式的女工。 2、善良: 从鲁迅先生对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描写可以看出祥林嫂是一个善良的人。 3、麻木、空虚: 从祥林嫂对大家讲有关阿毛的故事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那种麻木和空虚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85921.html
6.鲁迅祝福的意思高中知识在《祝福》中,主要对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命运进行了叙述,通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作为小说的序幕,接着讲诉了祥林嫂的悲惨死去作为故事的结局。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首先向读者介绍了祥林嫂初到鲁镇,接着讲述了祥林嫂被卖改嫁,而祥林嫂再到鲁镇则是故事的高潮,作者描写的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则是故事的尾声。在分析故事情节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99337.html
7.祥林嫂的自白作文900字6篇(全文)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工,鲁四老爷就皱起了眉头,分明“讨厌她是个寡妇”,后来祥林嫂再嫁回来,鲁四老爷不能容忍,祝福时不让她沾手,死后还骂她是“谬种”。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封建礼教的化身。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vuaa8fl.html
8.探析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生为何如此悲剧?康有为祝福祥林嫂阿由此可见鲁四老爷并不知道辛亥革命的真正领导人是孙中山先生,这也恰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就连人民都不知道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其二,是通过鲁四老爷的身份来进一步地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鲁镇,鲁四老爷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是就连鲁四老爷都弄不清楚革命的领导人,更不用说其他的鲁镇人民了。 https://3g.163.com/dy/article/HAN4LSCB0543L3KF.html
9.2020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考试第二次,描写鲁四老爷家祝福。(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第三次,结尾。与祥林嫂的死形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深化主题,首尾呼应,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2、提问: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死? 要求:学生结合相关背景谈祥林嫂的死因,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 (1) 祥林嫂自己(内因): ①https://www.exam8.com/zige/jiaoshi/mianshi/202105/4707815.html
10.鲁迅笔下的故乡——绍兴鲁镇镇上的鲁府,是按照鲁迅小说《祝福》中鲁镇鲁四老爷家的模样布置,其间的台门斗、天井甬道、大厅花厅书房内宅侧厢房,均是清末乡坤府第的模样设计。祝福大典、祥林嫂两次来鲁府帮佣,讲阿毛被狼叼去的场景,在这里逼真地再现。 在鲁镇,一组组形象夸张的群雕颇引人注目,几十个故事人物的铜像讲述着一个个鲁迅小说中的https://weibo.com/p/230418c29b431d0102wz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