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韦护》B.《水》C.《在医院中》D.《阿毛姑娘》
32.《七月》杂志和“七月”诗派活跃于()
A.抗战时期的国统区B.抗战时期的解放区?
C.抗战时期的沦陷区D.*失败时期
33.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倾向的三大要素分别是()
A.宗教气氛、流浪传奇、爱情经历B.流浪传奇、爱情经历、异域色彩?
C.爱情经历、异域色彩、宗教气氛D.异域色彩、宗教倾向、神秘气氛
34.《长河》是()
A.沈从文的中篇小说B.沈从文的长篇小说?
C.冯文炳的中篇小说D.冯文炳的长篇小说
35.戴望舒“七。七”以后诗歌的艺术风格是()
A.朦胧飘忽B.凄清哀怨C.朴素明朗D.古奥深沉
36.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社团主要是()
A.后期创造社和后期新月社B.后期新月社和狂飚社?
C.狂飚社和太阳社D.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
37.“自由人”指的是()
A.梁实秋B.胡秋原C.苏汶D.潘公展
38.“易卜生专号”出现在()
A.1918年《新青年》杂志B.1919年《新青年》杂志?
C.1918年《小说月报》杂志D.1919年《小说月报》杂志
39.巴金系列中篇《火》三部曲又被称为()
A.《爱情三部曲》B.《激流三部曲》?
C.《人间三部曲》D.《抗战三部曲》
40.促进了现代散文成熟的文学社团是()
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
C.语丝社D.浅草—沉钟社
41.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
A.丁玲B.庐隐C.凌叔华D.苏雪林
42.爱姑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
A.《风波》B.《幸福的家庭》
C.《明天》D.《离婚》
43.田汉描写海外赤子报国激情的话剧是()
A.《丽人行》B.《回春之曲》C.《梅雨》D.《庐沟桥》
44.《地之子》的作者是乡土小说作家()
A.台静农B.许钦文C.王鲁彦D.冯文炳
45.无名氏隐居杭州开始潜心创作的作品是()
A.《塔里的女人》B.《北极风情画》?
C.《无名书稿》D.《鬼恋》
46.“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撰文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
A.林纾B.梁启超C.章士钊D.严复
47.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
A.语丝社B.莽原社C.沉钟社D.弥洒社
48.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编《晨报副刊。诗镌》所提倡的诗体是()
A.散文诗B.民歌体诗C.格律诗D.自由体诗
49.从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来看,延安解放区文学是()
A.革命文学思潮B.民族主义文学思潮
C.抗战文学思潮D.工农兵文学思潮
50.在小说中最早对国民劣根性作出深刻描写和针砭的作家是()
A.老舍B.沈从文C.冰心D.鲁迅
51.“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喊出这妇女个性解放呼声的人物形象是()
A.子君B.莎菲C.爱姑D.曾树生
52.郭沫若的诗集《瓶》是一部()
A.爱情诗集B.革命诗集C.哲理诗集D.爱国诗集
53.郭沫若的诗集《星空》表现的是()
A.“五四”高潮时期郭沫若高昂奋进的思想感情B.“五四”退潮时期郭沫若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C.*前夕郭沫若思想由低落而回升的思想感情D.*时期郭沫若乐观豪放的思想感情54.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主要贡献是()
A.发表《人的文学》等论文B.主编和改革《小说月报》
C.发起和组织莽原社等新文学社团D.主编《新青年》等刊物
55.刘半农诗作的主要特色在于()
A.诗体的多样化和平民化B.口语化和民族化
C.大众化和格律体D.乡士性和写实性
56.中国诗歌会的主干人物穆木天,早期参加的新文学社团是()
A.文学研究会B.语丝社C.创造社D.新月社
57.下列属于《四世同堂》中的一组人物是()
A.祁老人、刘四B.大赤包、冠晓荷
C.祁老人、老马D.祁瑞宣、马则仁
58.老舍解剖国民劣根性的小说《二马》采用了()
A.城乡文明比较的视角B.中英两国国民性比较的视角
C.城市下层平民的视角D.中美两国国民性比较的视角
59.对巴金早期思想和创作有明显影响的是()
A.国民主义B.无政府主义C.进化论D.泛神论
60.巴金小说《灭亡》中的主人公杜大心是()
A.革命需要时能勇于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者
B.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
C.懦弱寡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D.热情多思的热血青年
61.在《蚀》三部曲中,表现“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的人物形象是()
A.胡国光B.张曼青C.方罗兰D.王仲昭
62.茅盾的与1930年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有关的小说是()
A.《子夜》B.《农村三部曲》
C.《腐蚀》D.《林家铺子》
63.茅盾采用日记体形式的小说是()
A.《蚀》B.《虹》
C.《腐蚀》D.《霜叶红似二月花》
64.夭夭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沈从文的小说()
A.《边城》B.《萧萧》C.《丈夫》D.《长河》
65.1938年,沈从文以其第二次返乡旅行作为视角,报告与评说家乡历史与现实的散文集是()
A.《昆明冬景》B.《长河》C.《从文自传》D.《湘西》
A.一天之内B.三天之内C.一月之内D.一年之内
67.《雷雨》的结局,揭示周朴园所谓“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的帷幕的人物形象是()
A.鲁大海B.周冲C.蘩漪D.四凤
68.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主要揭露了()
A.封建家族制B.典妻制C.租佃制D.高利贷盘剥制
69.30年代初期在文坛上崛起一批青年抒情散文家,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