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人物形象分析投资分析考试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但并不是为了自由而反抗,而是为了顺从封建礼教而反抗,祥林嫂从始至终都选择了对封建礼教的屈服,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鲁四婶

鲁四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因为她能干。祥林嫂被绑架走后,她害怕给自己惹麻烦。之后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后来的佣人都没有祥林嫂那么顺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已不像过去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说,四婶把祥林嫂当作一件工具罢了,没有把她当人看。

祥林嫂的婆婆

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有心计的女人,也是封建社会中自私自利的典型形象。她拿走了祥林嫂的工钱,把祥林嫂当成工具,并且不顾祥林嫂的反对,就把她嫁到偏僻的村庄来获取高额的彩礼钱。同时她也精明能干,面对鲁四爷的时候从容应对。

柳妈

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柳妈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贞洁”在她心里十分神圣!

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可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

“我”

“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3]“我”是一个对鲁四老爷充满憎恨,对鲁镇保守、冷漠的社会气氛感到愤懑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虽然无力拯救祥林嫂,但却是小说中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人。

相对于漠然的短工、麻木迷信的柳妈和鉴赏祥林嫂痛苦的民众,“我”依然不失为一个有正义感、有觉悟的新党。“我”的忽说有鬼神忽说没有,都是建立在对祥林嫂是否有害的担心上。

另一方面,小说写出了“我”对祥林嫂虽然深切同情,但却无力挽救的困境,深刻地表现了在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整个社会思想的情况下,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那种欲救拔而不能的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

扩展资料: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并且拿走了她在鲁四老爷家打工的所有工钱,然后卖到贺家成亲。

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行尸走肉,于是,走投无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鲁四老爷家。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

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但是,人们非但没有可怜她,还都骂她是一个谬种。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下,1924年2月7日鲁迅先生创作了这篇小说。

《祝福》是鲁迅小说代表作之一。《祝福》从不同角度表达出了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约束和制约,导致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出现。通过祥林嫂和富人们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富人的生活热闹忙碌来烘托祥林嫂的悲惨和痛苦,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和思想。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读者一般把《祝福》的主题归结为以下两种:

《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读者这样理解《祝福》的主题。

与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这段话不无关系:“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基于这种理解的分析,有的读者甚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鲁四老爷是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

《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有的读者的观点:“《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在它的全部描写中,包含着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那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呼吁,包含着为此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从中可以见到鲁迅这个伟大的现代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巨大身影。”

比如支克坚认为:“《祝福》属于‘为人生’的作品,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关于道德的主题。旧道德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它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祝福》便是在揭露旧道德本质的同时,揭露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批判了中国的人生。”

而作家刘心武则表达了他对《祝福》主题的一种全新理解,他认为《祝福》的主题,就是表现人性中对于倾诉的渴望,就是表现人性中要求别人接受倾诉的渴望。他说:“我认为《祝福》的最可贵之处,还并不在于‘反封建’、‘反礼教’、或‘控诉旧社会’等层面上。

《祝福》的深刻处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

THE END
1.在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祝福》中,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鲁四老爷,是没有直接参与祥林嫂经济上的掠夺,精神上也只是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63699830293564227&fr=search
2.鲁迅《祝福》主要内容是什么1《祝福》主要内容 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http://m.chusan.com/zhongkao/183565.html
3.鲁迅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此外鲁四老爷在小说中也被描绘成一个贪婪和自私的人。他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甚至不惜欺骗和背叛他人。他缺乏人性和同情心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对自己和家人都缺乏真正的关爱和照顾。 因此鲁迅小说 《祝福》 中鲁四老爷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他缺乏人性和同情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他的形象为https://www.hongxiu.com/ask/qdyvxurhv
4.鲁迅文学影像绘本《祝福》祥林嫂,她本不是鲁镇人。 那年冬初,她初次走进鲁镇时,年纪大约才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穿着一身乡下女人的浅色布衣。 二、引荐 因为鲁四老爷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就把她带了来。卫老婆子说她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4310958_913602744.shtml
5.简析《祝福》中鲁四老爷形象的典型意义。由于祥林嫂正死于临近“祝福”之时,鲁四老爷认为不吉利,会破坏地主阶级的“好运气”,竟仅彻底撕下了“心平气和”的假面具,破口大骂祥林嫂是“谬种”,赤裸裸的揭示出他那丑恶的吃人本质。鲁四老爷是直接残害祥林嫂致死的刽子手,他们之间的关系体现着贫苦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尖锐的阶级对立关系和不可调和的矛盾。https://www.examk.com/p/1418700443.html
6.祝福的主人公高中知识“我”憎恶鲁四老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我”同情祥林嫂,但对她临死提出的问题只作了含糊的回答,是为了不增加末路人的苦恼。“我”的这种回答方式,自然有其善良的一面,但同时显出了“我”的无能为力。 3.《祝福》的人物评价 1.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99194.html
7.为什么鲁迅《祝福》必须存在四婶这个角色?1.强调“人的工具化” 王富仁先生说: 《呐喊》和《彷徨》的所有有关小说都让我们感到,鲁迅认为劳苦群众只填饱肚子是不足的,只不受额外的政治欺压也是不足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的全过程,都没有感到经济上的匮乏,也没有受到鲁四老爷和鲁四太太的肉体折磨。开始,她甚至是一个非常受器重的奴隶,https://zhuanlan.zhihu.com/p/378707877
8.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方法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例如鲁迅《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长桌上https://www.meipian.cn/37a957by
9.赏大师名作,品视角魅力——《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联读认真阅读《祝福》94-98第一部分及结尾一段;《装在套子里的人》第四段及最后两段,分两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目我(我们)的态度我(我们)的形象 《祝福》对鲁四老爷 对祥林嫂 《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别里科夫 答案 篇目我(我们)的态度我(我们)的形象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01712357_110171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