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祝福》中的环境描写分析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祝福》中的环境描写分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祝福》中的环境描写分析

一、下雪景象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以写“雪”为主,在文中总共有四次。

第一次是作者初到鲁镇时:“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此处作者着力写雪的大而乱,象征鲁镇祝福前夕的忙乱,也渲染“我”心绪的烦乱,为“我明天决计要走”作铺垫。

第二次是在“我”听闻祥林嫂死讯后:“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觉得沉寂。”这一段对描写烘托祥林嫂死的凄惨悲凉,也衬托当时“我”深夜神伤的孤寂悲愤。

第三次是在祝福前夕,祥林嫂不能参与祭祀,“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而柳妈拿她寻开心,文中看似漫不经心地插入一句:“微雪点点的下来了。”这其实是暗示柳妈的话即将带给祥林嫂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起到暗示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祝福”景象的描写

作为社会环境描写,“祝福”景象的描写不可忽视。“祝福”景象的描写有五次。

开头描写鲁镇的“祝福”景象:“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猪,宰鹅,卖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但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忙碌制作“福礼”的是女人们,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些“祝福”景象的描写,为祥林嫂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暗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落后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结尾再现“祝福”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我”对“祝福”的悲愤与嘲讽,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

五次“祝福”景象的描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与自然环境的描写相互交融,很好地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三、书房陈设的描写

作者对鲁四老爷书房内的陈设作了简练而传神的描写:“壁上挂着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段对鲁四老爷书房陈设的描写,将一个崇尚神仙、希望长寿、懒散拖沓、顽固守旧的封建理学卫士形象豁然呈现。对联的脱落表现其懒散,对联的内容讽刺其冷酷:读孔孟书的鲁四老爷何尝有半点“心气和平”,何尝有半点仁慈之心!这些简练传神的描写,为后边的情节发展——憎恶祥林嫂再婚,不准祥林嫂祭祀——作了铺垫,暗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四、冷漠人情的描写

《祝福》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

《祝福》一文中,有多出笔法细腻的环境描写,不仅起着烘托气氛,营造氛围的作用,更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和作者本人的感情,不愧为本文的一个经典之处。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第一次是描写镇上“买得起福礼和爆竹”的人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祝福》一文的开头,虽说写的是旧历年底的新年气象,但给人的感觉确是十分沉闷的。“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钝响”、“震耳的大声”、“幽微的火药香”等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的角度,烘托出完整的新年气氛。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忙碌制作“福礼”的是女人们,但“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句社会环境描写,为祥林嫂悲惨命运作了伏笔。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从整体上看,年底“祝福”的忙碌情景与祥林嫂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也暗示她最终悲惨的结局。

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作者对鲁四老爷书房内的摆设进行了描写,这是高超的借物写人技巧,通过对书房布置的描写,一个顽固守旧,不学无术的封建卫道士豁然呈现,尤其是作者对书房中那一边已脱落的对联的描写,更含有讽刺意味。由此,鲁四老爷对再婚的祥林嫂憎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鲁四老爷对祭祀格外重视,视其为“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本文中多次写到祭祀活动,对祭品,祭祀准备,以及仪式进行都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当时封建守旧,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这与人物的行为与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鲁四老爷作为本文中体现玩固守旧的重要人物,自然不准祥林嫂参与祭祀活动,祥林嫂这样身份的人“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这直接表现了祥林嫂所受的歧视,并进一步揭露了当时封建礼教与迷信思想对人民的毒害。

作者在《祝福》一文中的环境描写堪称经典,在烘托气氛的同时,更表现了主旨。

《祝福》内容简介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并且拿走了她在鲁四老爷家打工的所有工钱,然后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行尸走肉,于是,走投无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鲁四老爷家。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但是,人们非但没有可怜她,还都骂她是一个谬种。

创作背景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下,1924年2月7日鲁迅先生创作了这篇小说。

鲁迅《祝福》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

1、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一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一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⒉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3、柳妈

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出于善意,她想给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药方,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持的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之中。柳妈自身的被害与她不经意的害人,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4、“我”

“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

5、四婶

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

THE END
1.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三侠五义的介绍三侠五义吧智化把眼睛一闭,也不敢往前蹿,也不敢往后缩,正在腰脊骨中当啷的一声,智化以为是腰断两截,慢慢睁开眼睛一看,却不觉着疼痛,就是不能动转。列公,这是什么缘故?皆因他是月牙式样;若要是铡草的铡刀,那可就把人铡为两段。此刀当中有一个过陇儿,也不至于甚大;又对着智爷的腰细;又对着解了百宝囊,底下没有https://tieba.baidu.com/p/965322325
2.快报揭秘“奇米第四”:一场引人入胜的小说创作之旅作者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鲜活,场景描绘细腻,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作者在书中融入了大量的生活哲理与思考,让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的小说,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文学作品。 随着“奇米第四”的热度不断上升,许多读者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感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读书热潮。各http://www.zhinuosj.com/nmbdbl=24057742
3.鲁迅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鲁迅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是一个封建家庭中的家长他拥有权力和地位却缺乏人性和同情心。他对待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冷酷无情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地位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鲁四老爷在小说中的https://www.hongxiu.com/ask/qdyvxurhv
4.一字传神——浅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docx一字传神——浅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字传神浅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 0 朱小静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 ,人们能清楚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对人 物的刻画 ,语言极为简练传神 ,往往是 _.个字,一句话,一个 动作,一件衣饰 ,便能把人物面貌和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未 庄的阿Q,鲁镇的祥林嫂,茶馆的花白胡子和康大叔,成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210/6133032042003103.shtm
5.简析《祝福》中鲁四老爷形象的典型意义。简析《祝福》中鲁四老爷形象的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 小说《祝福》是一篇思想内容深刻,人物形象鲜明的优秀作品。除祥林嫂,作品还描写了一些次要人物,鲁四老爷就是其中性格最为突出的一个。在作品中,鲁四老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作品着中揭露了他的顽固保守、冷酷自私而又极端虚伪的思想性格。他是儒家的忠实信徒,https://www.examk.com/p/1418700443.html
6.鲁迅《祝福》主要内容是什么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http://m.chusan.com/zhongkao/183565.html
7.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精选十篇)在这些形象中,赵贵翁是压迫者,跟《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是一党的,他们代表了封建时代的权威和压迫力,说话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这里,我们可以首先给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分类为第一种:压迫者。《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离婚》里的“七大人”、《祝福》里的鲁四老爷、《**》里的赵七爷等。有趣的是,这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p2352c.html
8.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后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试题题型:选择,填空 难度星级:?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当有人报告说祥林嫂的婆婆带着一帮人把祥林嫂抢走了时,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后来卫老婆子跑来赔罪,并说再荐一个好的来折罪时,鲁四老爷又说“然而……”,这前后两个“然而”后面的省略号分别省略了什么内容? https://www.ggtiku.com/wtk/111380/3079760.html
9.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方法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的情感https://www.meipian.cn/37a957by
10.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8篇(全文)这虽然是二十年前的分析,但我认为没有过时,仍然可以用来观照中学鲁迅作品中的几个“偷”者形象。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有鲁迅小说六篇(《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药》《阿Q正传》),其中有四篇写到“偷”,它们分别是《孔乙己》中孔乙己偷书,《故乡》中闰土“偷”碗碟(疑案),《社戏》中双喜和他一起看戏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lgpn8dd.html
11.小说阅读题型及答题角度总结①情节上,“花瓷细腰鼓”是小说的线索。(2分)鲁老师的生活,眉间坊人所受到的感染和熏陶,鲁老师后人的出现,所有的情节都与之有关,“花瓷细腰鼓”串联各相关情节,使得情节紧湊聚焦。 ②形象和手法上: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花瓷细腰鼓”暗示鲁老师身世不凡;击鼓念经的场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1597421_9778129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