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条件下,理想气体热力学能不随体积或压力而变化。
A.正确B.错误
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膨胀过程对外做功最小。
绝热过程方程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
由于实际气体的分压与总压之间也有p=∑pB的关系,所以说道尔顿分压定律也适用于非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Z=1。所以当气体的Z=1时,该气体必定是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分子最基本的特征是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和分子本身不占居空间,当温度越低,压力越高时一切实际气体的行为就越接近理想气体。
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都是理想气体定律。
现有1mol理想气体,若它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在温度T下体积为V,下列关系正确的为()。
A.pV=(M/ρ)RTB.pVρ=RTC.pV=(ρ/n)RTD.pM/ρ=RT
对理想气体反应CO(g)H2O(g)=H2(g)CO2(g),下述哪种关系是正确的?()A.KxKpB.Kp=KxC.Kx=KcD.KpKc
高温高压下的实际气体,可以近似看作理想气体。()A.正确B.错误
道尔顿分压力定律仅仅适用于理想气体。()A.正确B.错误
理想气体的任意两个状态参数确定后,气体的状态就一定确定了。()A.正确B.错误
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参数不能利用理想气体的性质计算,可以查水蒸气图表确定。A.正确B.错误
在p-v图和T-s图上,从同一初态出发,理想气体可逆多变过程n值按()方向逐渐增大。A.顺时针B.逆时针
在T-s图上,理想气体Δu0和Δh0的过程位于()。A.定熵线右侧B.定熵线左侧C.定温线上侧D.定温线下侧
理想气体的cv和cp是温度的单值函数。通常实验测得cp,再由迈耶公式确定cvA.正确B.错误
理想气体的熵变完全取决于初态和终态,而与过程经历的途径无关。A.正确B.错误
理想气体的熵是状态参数,可用任意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表示。A.正确B.错误
理想气体不能进行吸热且降温的过程。()A.正确B.错误
1nK的理想气体多变过程,在T-S图上的斜率为负值,意味着加热则降温,放热反升温()。A.正确B.错误
对定比热容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的比热容为一个与过程指数n有关的定值。()A.正确B.错误
一个吸热、升温、压力下降的理想气体多变过程,则多变指数0n1。()A.正确B.错误
对理想气体而言,公式dh=cpdT只适用于可逆过程。()A.正确B.错误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单位质量热力学能和焓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气体粘性等于0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1mol任何理想气体在相同的压力和温度下都具有同样的体积。()
混合气体不可能遵循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因为,故公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恒压过程焓变的计算。()
实际气体的标准态是指任意温度、标准压力下表现出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状态。()
封闭系统中理想气体的恒温变化过程,一定存在G=A。()
物质的量相同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过恒温可逆膨胀到p1、V1和绝热可逆膨胀到p2、V2,两过程的体积功分别为W1和W2。若V1=V2,正确的是()。
A.p1p2,W1W2B.p1p2,W1W2C.p1p2,W1W2D.p1p2,W1W2
物质的量相同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过恒温可逆压缩到T1、V1和绝热可逆压缩到T2、V2,两过程的体积功分别为W1和W2。若V1=V2,正确的是()。
A.T1T2,W1W2B.T1T2,W1W2C.T1T2,W1W2D.T1T2,W1W2
物质的量相同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过恒温可逆、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膨胀到相同的体积,三个过程的终态压力分别为p1、p2和p3,则正确的是()。
A.p1p2p3B.p1p2p3C.p1p3p2D.p1p3p2
O2三种理想气体分别盛于三个容器中,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关系是()
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的卡诺循环,由图3所示的各步准静态过程组成。现代热电厂利用的水蒸气温度可达580°C,冷凝水的温度约为30°C,按卡诺循环计算,其效率应为()。
A.94.8%B.86.5%C.75.4%D.64.5%
某一个密闭的钢球形空腔存储有2.0atm的理想气体10L,向该空腔再充入4L、2.5atm的该理想气体,则充气后该空腔的气体压强为()。
如图,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管中有一段水银柱子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管外水银面a和管内水银面b高度差为h。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理想气体的条件()。
H2、N2、O2中理想气体分别称盛余三个容器中,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关系是()。
理想气体是指()。
气体压缩因子Z是因真实气体特性偏离理想气体定律而导出的修正系数。在天然气测量中,Z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AAO11在标准状态下1mol任何理想气体都占有约()的体积。
气体压缩因子Z是因真实气体特性偏离理想气体定律而导出的修正系数
理想气体是指()
下列过程中哪些过程的焓没有变化?
对于气相是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液相是理想溶液的完全理想系,下列哪几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在线气体成分分析仪设计时,一般是把各种气体作为理想气体,按理想气体定律进行计算,测量值可以认为是体积分数,也可认为是摩尔分数。
用孔板测量某种接近理想气体的流量,在孔板设计中,流束的膨胀系数将等于1
用孔板测某种流量,当温度、压力均不高,接近理想气体的孔板设计中,压缩气体K将()
理想气体能量方程告诉我们,在连续稳定的流道中,任一截面的比压能都不变。
理想气体指在稳定的风流中,不考虑粘性、内摩擦力、且风流不可压缩。
气体本身没有体积;气体与气体之间无相互作用力是理想气体在微观上的特征。()
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变化过程不知道,但若A态与B态两点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已确定,那就可以求出
A、气体膨胀所做的功
B、气体内能的变化
C、气体分子的质量
D、热容的大小
因为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因此湿空气不能被看作是理想气体。()
湿空气可以看作是理想气体的混合物。()
pV=nRT公式适用于
A、水蒸气
B、湿空气
C、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等熵膨胀后温度不变。()
理想气体等焓节流后一定是零效应。()
理想气体等焓节流后只会产生热效应。()
A、4;B、3;C、2;D、1。
A、等于零;B、等于1;C、小于1;D、大于1
A、范德华方程;B、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对应状态原理;D、不同物质的特征临界参数。
A.4;B.3;C.2;D.1.
A.范德华方程;B.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对应状态原理;D.不同物质的特征临界参数。
A.等于零;B.等于1;C.小于1;D.大于1.
理想气体反应A+B.=2C在一定温度T下进行,当()时可以用DrGym(T)直接判断反应的方向。A任意压力和组成
B总压100kPa,xA=xB.=xC=1/3
C总压300kPa,xA=xB.=xC=1/3
D总压400kPa,xA=xB.=1/4,xC=1/2
理想气体在p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J,此气体的ΔU为()。A–284J
B842J
C–482J
D482J
A<0
B=0
C>0
D无法确定
A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逊系数μ不一定为零
B非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逊系数μ一定不为零
C理想气体不能用作电冰箱的工作介质
D使非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逊系数μ为零的p,T值只有一组
A理想气体从101325Pa反抗恒定的10132.5Pa膨胀到10132.5Pa
B在0℃、101325Pa下,冰融化成水
C电解CuSO4的水溶液
D气体从(298K,101325Pa)可逆变化到(373K,10132.5Pa)
A只做膨胀功的单组分,单相体系
B理想气体
C定温、定压
D封闭体系
下列各式哪个不受理想气体条件限制()。AΔH=ΔU+pΔV
BCp,m=Cv,m+R
CpVr=常数
DW=nRTlnV2/V1
A熵不变
B热力学能增大
C熵增大
D温度不变
理想气体经绝热真空膨胀后,其温度怎样变化()。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能确定
理想气体的内能U与p和V均无关,所以U与pV也无关()。A正确
B错误
A1.5R
B2.5R
C3.5R
D2R
A、B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其中气体A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的分压为()。A100kPa
B60kPa
C40kPa
D不确定
一定压力下,当2L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A5L
B4L
C6L
D1L
一体积的氢气在0℃,101.3kPa下等温膨胀至原来体积的3倍,其内能变化是多少(设氢气是理想气体)()。A0.4J
B0C.6JD.0.04J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AΔS=0
BV=0
CΔG=0
DΔH=0
在300K,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此过程()。ADU=0,DS=0,DG=0
BDU>0,DS>0,DG>0
CDU=0,DS>0,DG<0
DDU>0,DS>0,DG<0
ADS(系统)=0,DS(环境)=0
BDS(系统)=0,DS(环境)>0
CDS(系统)>0,DS(环境)>0
DDS(系统)>0,DS(环境)<0
1kg理想气体在T、V恒定不变时,由地面举高10米,该过程必定要消耗环境的能量才能完成,则在过程进行前后气体的内能()。A不变
B减小
C增大
某实际气体的体积小于同温同压同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则其压缩因子Z应为()。A等于零
B等于1
C小于1
D大于1
温度为T压力为P,体积为V,物质总量为n的理想气体混合物,其中组分B的物质的量为nB,分压力PB,则其分体积为VB等于()。AnRT/P
BnBRT/PB
CnBRT/P
DnRT/PB
温度为T体积为V,物质总量为n的理想气体混合物,其中组分B的物质的量为nB,分体积为VB,则其分压PB等于()。AnRT/V
BnBRT/VB
CnBRT/V
DnRT/VB
对于理想气体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H/T)v=0(H/V)T=0
B(H/T)p=0(H/P)T=0
C(H/T)p=0(H/V)T=0
D(H/V)T=0(H/P)T=0
A理想气体从1013250Pa反抗恒定的101325Pa膨胀到101325Pa
B0℃,101325Pa下冰融化成水
C电解CuSO4水溶液
D气体从(298K,101325Pa)可逆变化到(373K,10132.5Pa)
在一刚性的绝热箱中,隔板两边均充满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只是两边压力不等,已知P右AQ=0W=0△U=0
BQ=0W<0△U>0
CQ>0W<0△U>0
D△U=0,Q=W≠0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A降低
B增加
D增加、减少不能确定
某理想气体,在只有体积功条件下,分别经等压、等容和绝热三个过程,都使体系的内能由U1升高到U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各过程吸收的热量相等
BQp>QV>QA
C各个过程温度升高数值相同
D(T)p>(T)V>(T)A
E各个过程做的功相等
始态完全相同的一个理想气体和另一范德华气体体系,分别进行绝热恒外压膨胀,(设两者外压相等),当膨胀了相同体积后,下列哪个判断正确()。A范德华气体比理想气体做功大(绝对值)
B范德华气体内能的降低值比理想气体多
C范德华气体的终态温度比理想气体低
D范德华气体与理想气体焓变量相等
E范德华气体比理想气体做功小(绝对值)
1molH2(为理想气体)由始态298K、p被绝热可逆地压缩到5dm3,那么终态温度T2与内能变化U分别是()。A562K,0kJ
B275K,-5.49kJ
C275K,5.49kJ
D562K,5.49kJ
非理想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描述是正确的()。AQ=0,H=0,p<0
BQ=0,H<0,p<0
CQ>0,H=0,p<0
DQ<0,H=0,p<0
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体积压力无关,所以(U/p)V=0,(U/V)p=0()。A正确
A正确
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相同()。A正确
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混合气体来说关系式PB=Nb(RT/V)都成立()。A正确
一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的热源接触,分别做等温可逆膨胀和等温不可逆膨胀到达同一终态,已知Vr=2Wir,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ASr>Sir
BSr=Sir
CSr=2Qir/T
DS(等温可逆)=S体+S环=0,S(不等温可逆)=S体+S环>0
当理想气体在等温(500K)下进行膨胀时,求得体系的熵变S=l0J·K-1,若该变化中所做的功仅为相同终态最大功的1/10,该变化中从热源吸热多少()。A5000J
B500J
C50J
D100J
等温下,当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F与△G一定相等()。A正确
理想气体绝热变化过程中W可逆=CV△T,W不可逆=CV△T,所以W可逆=W不可逆()。A正确
当理想气体从298K,2×105Pa经历(1)绝热可逆膨胀和(2)等温可逆膨胀到1×105Pa时,则()。A△H1<△H2W1>W2
B△H1>△H2W1
C△H1<△H2W1
D△H1>△H2W1>W2
A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
B孤立体系的任意过程
C在100℃,101325Pa下1mol水蒸发成水汽
D绝热可逆过程
25℃下,1mol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初态分别通过两种不同的过程到达终态(1)可逆地从10升膨胀到20升,此过程交换的热量Q1,功W1;(2)反抗恒外压从10升膨胀到20升,此过程交换的热量Q2,功W2(按系统得功为正的规定),则()。AQ1=Q2,W1=W2
BQ1>Q2,W1>W2
CQ1
DQ1>Q2,W1
A、B、C均为理想气体,恒温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反应2A+B→2C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则()。A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平衡不移动
A绝热过程和等温过程
B循环过程和等体过程
C等温过程和循环过程
D等体过程和绝热过程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E随体积V的变化关系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此直线表示的过程为()。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C.等体过程D.绝热过程
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的是()。
A.等体降压过程B.等温膨胀过程C.绝热膨胀过程D.等压压缩过程
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则()。
A.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B.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D.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
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正值的是()。
A.等体升压过程B.等温膨胀过程C.绝热膨胀过程D.等压膨胀过程
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有一定量某种理想气体,若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变为原来的4倍,则此时分子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频率的变化情况是()。A.分子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频率均变为原来的2倍B.分子平均自由程不变,而平均碰撞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C.分子平均自由程变为原来的2倍,而平均碰撞频率不变D.分子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频率均不变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起始温度为T,体积为V,该气体在下面看环过程中经过下列三个平衡过程。(1)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2)等体变化使温度恢复为T;(3)等温压缩到原来体积为V,则此整个循环过程中,气体()。A.向外界放热B.对外界作正功C.内能增加D.内能减少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已知a、b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A.(1)过程中吸热,(2)过程中放热B.(1)过程中放热,(2)过程中吸热C.两种过程中都吸热D.两种过程中都放热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和,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A.
无法确定
用公式(式中为定体摩尔热容量,视为常量,为气体摩尔数)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量时,此式()。A.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体过程B.只适用于一切等体过程C.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D.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
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在等压下膨胀所作的功为W,则气体内能的变化是()。A.
与理想气体的温度成正比的物理量是()。A.分子的平均速率B.分子的方均根速率C.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D.分子的最可几速率
已知某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作等压加热,体积膨胀为原来的两倍,气体对外所作的功与其吸收热量的比值为()。A.
摩尔数相同的三种气体、、(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它们从相同的初态出发,都经历等体吸热过程,若吸收相同的热量,则三者压强增加的关系是()。A.
无法判断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若体积保持不变,则其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频率与温度的关系是()。A.温度升高,和均增大
温度升高,减少而增大
温度升高,减大而增少
温度升高,保持不变而增大
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的氧气和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相混合,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A.
三个容器A、B、C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密度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则其压强之比为()。A.
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若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但分子数密度不同,则两瓶气体()。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B.温度相同,体积相同C.温度相同,压强不同D.温度不同,压强不同
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93K、101.3kpa经历①等温②绝热③等压三个不同途径后,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到原来的2倍,所做的功W1、W2、W3三者的关系为()。A.
在等体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100倍,其方均根速率()。A.减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B.减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C.增大到原来的10倍D.增大到原来的100倍
在温度为,压强为情况下,氢气(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是气体普适常数)的内能是()。A.2.5RTB.1.5RTC.1.5pTD.2.5pT
一个小气泡从盛满水的恒温水池底部缓慢向水面上升,气泡中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则在气泡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泡的体积逐渐减小B.气泡中的气体内能逐渐增大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D.气泡所受的浮力逐渐增大
如图所示,把一个气球放进一个瓶子里,把气球口绷在瓶口上,然后用力往里吹气。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T为气体温度,C为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肺活量足够,气球一定会被吹大B.如果把瓶子浸在热水中做这个实验,气球就可以被吹大C.要使气球被吹大,至少要在瓶子钻两个孔保证瓶中空气可以流通D.气球一有膨胀,瓶中气体压力就会增大,所以气球不能被吹大
在等温等压下,将1molN2和1molO2混合,视N2和O2为理想气体,混合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一组状态函数是()
A.U、H、VB.S、H、GC.G、H、VD.F、H、S
某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不做非体积功、Wf=0),则()
A.ΔG=ΔFB.ΔG=-ΔFC.ΔG=ΔFnRTD.ΔG=ΔF-nRT
pVg=常数(g=Cp,m/CV,m)的适用条件是()
A.绝热过程B.理想气体绝热过程C.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D.绝热可逆过程
有关理想气体的定义错误的是()
A.严格满足玻-马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查理定律三个实验规律的气体是理想气体B.压强趋于零的极限状态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C.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高的真实气体可以看作理想气体D.严格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E.所有的实际气体任何情况下都可看作理想气体
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B.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系统的温度、压强、体积均有关C.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D.由于理想气体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不存在势能
一容积不变的容器内充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将该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则()
A.温度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压强提高到原来的四倍B.温度提高到原来的四倍,压强提高到原来的两倍C.温度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压强提高到原来的两倍D.温度提高到原来的四倍,压强提高到原来的四倍
体积恒定时,一定量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其分子的()
A.平均碰撞频率增大B.平均碰撞频率减小C.平均自由程增大D.平均自由程减小
理想气体系统,若体积保持不变,压强变为原来的两倍,则()。
A.理想气体系统的粒子数密度变为原来的2倍B.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为原来的2倍C.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D.温度变为原来的两倍
理想气体分压定律中的分压计算时,用到()。
A.理想气体定律B.摩尔分数C.总压D.都可能用到
理想气体分体积定律中的体积是:
A.虚拟体积B.实际体积C.分子的体积D.都不是
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
A.升高B.降低C.不变
理想气体的h是()的函数。
A.温度B.温度和压力C.压力D.比体积
在确定一定量某理想气体系统的状态时,只需给定系统的()。
A.pB.VC.T,UD.T,p
计算熵变的公式适用于()。
A.理想气体的简单状态变化B.无非体积功的封闭系统的简单状态变化C.理想气体的任意变化过程D.封闭系统的任意变化过程
300K时,2mol理想气体等温膨胀到体积加倍,过程的ΔS(J·K-1)()。
A.-11.52B.-5.76C.5.76D.11.52
属于恒熵过程的是()。
A.某液体在正常沸点下的相变过程B.理想气体的恒温可逆过程C.理想气体的恒温不可逆过程D.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膨胀过程
当压缩因子大于1,说明实际气体较之理想气体更()压缩。
A.容易B.难C.不受影响D.不确定
下述哪种温标不是经验性温标?
A.热力学温标B.摄氏温标C.理想气体温标D.华氏温标
某绝热容器被隔板分为两半,其中一半盛有气体,另一半为真空。若该气体为理想气体,则隔板抽开后气体的热力学能将()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
有10moL理想气体,压力为1000kPa,温度为300K,下列过程中功的绝对值最大的是
A.等温下反抗恒外压100kPa,体积膨胀1dm3;B.等温可逆膨胀1dm3C.绝热条件下,反抗恒外压100kPa,体积膨胀1dm3D.绝热可逆膨胀1dm3
定熵过程的特点是()。
A.定熵过程过程方程是压力和体积的k次方乘积为常数B.理想气体定熵过程过程方程是压力和比体积的k次方乘积为常数(比热容为常数)C.定熵过程过程就是绝热过程D.定熵过程的体积功是技术功的k倍
理想气体在多变过程中,降温又升压,则()
A.n=kB.nkC.nkD.n=k
对于理想气体,(w/q)0表示()
A.气体膨胀做功同时向外界放热B.气体膨胀做功同时从外界吸热C.气体被压缩同时自外界吸热D.气体被压缩同时向外界放热
对于理想气体,当过程线处于1nk之间时,()
A.热力学能增量的正负与热量的符号相反B.气体肯定吸热、升温、升压C.气体可能吸热、降温、降压D.气体可能对外做膨胀功、也可能消耗压缩功
下面那些工质可以按理想气体处理?
A.内燃机中的工质B.蒸汽轮机中的工质C.制冷设备中的工质D.压力很高时的氮气
当温度不变,压力发生变化时,理想气体的状态参数如何变化?
A.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为零,熵值变化量不为零B.其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变化量均为零C.其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变化量均不为零D.其熵的变化量为零
喷管内理想气体定熵流动过程中,下列哪些参数减小:()
A.温度B.压力C.焓D.比体积
理想气体的温度正比于
A.气体的分子数密度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C.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D.气体的压强
理想气体的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是()。
在T()s图上,某熵增加的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中系统所
A.吸收的热量B.对外作的功量C.放出的热量D.消耗的外界功量
理想气体节流时微分节流效应系数μJ()
A.等于零B.大于零C.小于零D.不确定
在等截面通道中,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节流过程后温度将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由一气体参数恒定的干管向一绝热真空刚性容器内冲入该理想气体充气后容器内的气体的温度与干管内气体相比,其温度
A.升高了B.降低了C.不变D.不确定
在一定温度下,于某一容器中充入A.B两种理想气体,若组分A的摩尔分数为0.200,混合气体的总压为101325Pa,则组分B的分压为()
A.20.3kPaB.81.1kPaC.16.2kPaD.101.3kPa
理想气体空气在一渐缩喷管内作等熵流动,进入前的压力为0.6MPa、温度为25℃、初速可以忽略,经喷管后压力降为0.1MPa,喷管的出口截面积为300mm2。则其出口压力为()。
A.0.1MPa,出口未达临界B.0.1MPa,出口已达临界C.0.3168MPa,出口未达临界D.0.3168MPa,出口已达临界
理想气体经历进口节流后再进入一个渐缩喷管,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