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与大家的第一次正式见面,可在见到大家之前,我已经从班主任手里拿到了大家的名单,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名”。那么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姓名。名字跟影子一样,要伴随人的一生,与每个人终身厮守,所以在取名字时人们都煞费苦心,冥思苦想,尤其是文人的名字。那么,首先由我来讲讲文人的名字。我们最早认识的诗人,当属李白了,牙牙学语时大人们就教我们背诵他的《静夜思》,那你们知道李白这个名字的来历吗
传说,李白出世后父母视如掌上明珠,想给他起个好名字,一直到他七岁时,名字也没起出来。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子说:“我想写首春日绝句,但只写了上两句‘春风送暖等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下两句写不出来了。”妻子接了一句说“火烧吉林红霞落。”李白紧跟着接上了最后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不觉拍手叫好。这句诗开头一句正是自己的姓,末一字是个“白”,于是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了。
我们知道古人除了名之外,他们还有字,字和名可是有关系的。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同义相协,名和字是同义字,两者相为辅佐,互作解释。比如我们知道的诗圣杜甫,字子美。“甫,男子之美称也。”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马上有活跃学生说老师《三国演义》里的姓名也有类似的现象,于是学生讲到了张飞,刘备。
生1:我知道张飞,字翼德,翼就是羽毛的意思,跟“飞”字相照应。
生2:刘备,字玄德。备,完备,表示既聪敏又有道德,德才兼备。
生3:老师,古人还有号,我从书里看到,梁启超,字卓如,意思是卓绝;号饮冰,取冷静地反思的意思,而且卓正好与超相对应。
紧接着我讲了王维、韩愈。还有现代作家冰心,老舍等等。
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宽松的课堂气氛营造成功,新课堂的陌生感完全消失了。于是我顺利地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二)说说自己的姓名,让人过耳不忘
名字是父母给的,大家一定听过父母给你取名的用意,或者也有同学对自己的姓名有自己的理解,我想你们的名字应该与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姓名一样,有着文化的传承,有着理想意愿,有着不凡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说说自己的名字,讲讲与名字有关的故事,看看谁能介绍得让老师过耳不忘,第一堂课就能认识你。
有了之前轻松氛同的营造,消除了第一次见面的陌生和紧张;再者大部分学生有给新老师留下良好印象的心理,于是纷纷举手了。选取学生的发言如下:
生1:我叫肖尧,尧是尧舜禹的尧,尧是上古时代的圣明君主,我父母希望我向他们学习。
生2:我叫王梦蝶,取自庄周梦蝶的故事。我认为蝴蝶象征着人性的无拘无束,天正烂漫,我的父母一定是希望我能摆脱尘世的逼压和囚禁。
生3:我叫程吉吉,就两个吉祥的“吉”,我的父母一定是希望我的一生能吉祥如意。
生4:我叫李海燕,我想做高尔基笔下那只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无论生活中的“暴风雨”多么猛烈,我都不胆怯,不退缩,勇往直前!
生5:我是,大鹏展翅,翱翔万里,广博的知识就好比两只强健的翅膀,拥有它,.知识的天空就任南我的翱翔,我的父母希望我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6:我叫张阖,门中间一个言字,这个字不常见,原来我是无边无垠的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了自己的理想,做一个能言善道的律师,阖有争辩辩论的意思.于是就改为现在的闭了。
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介绍自己,但也有一些内向胆小的学生,仍然不发言,为了让学生之间能更进一步加深印象,加强沟通,我进入第三个环节。
(三)设计个性名片,互写赠言沟通心扉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他并不是一个屌丝男,因为他虽然不是很帅气,但是至少五官长得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他虽然没有高富帅那样的家庭背景,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自己命运的改变。他曾经也渴望高富帅的生活,但是他知道高富帅的生活不属于自己。只有不断地在这个城市中挣扎、不断地在这个城市中努力打拼才属于自己的生活。
他很渴望拥有一个喜欢他的女朋友,希望与自己喜欢的女孩演绎电视剧里才有的美好画面。可是命运好像总是捉弄他,他喜欢上的女孩不是名花有主就是心有所属。他总是把美好的爱情去想象,他把想象好的爱情故事情节用文字来描述,也许只有这样他才能给体会到爱情的悲欢离合。他虽生的男儿身,但内心和女孩一样细腻,性格总是那么多愁善感,触景伤怀。
“妈妈,这个锅盖为什么冒汽呢”桐桐指着正在煮饭的锅问我。
“那是水蒸气,水开了锅盖那里就会冒出汽来。”
小家伙点了点头,倒没有更多的疑问。
“妈妈,那个东西为什么老是在转呢”桐桐指着钟表的指针问。
“妈妈,这是什么呀”
“妈妈,刚才是什么声音呀”
“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呀”
“妈妈,爸爸怎么了”
……
桐桐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我所期待的“问号期”就这样悄然而至了……
2岁的宝宝,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展和思维活动的日渐活跃,对周围的事物有了越来越大的好奇心,好奇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静态的事物到动态的行为,从没有生命的物理现象到人的言行举止,从事物的表象到内在的机理……这些包罗万象的东西无不在他们的探究之列,于是,宝宝的“小问号”越来越多,常常追在大人身后问个没完没了,弄得大人黔驴技穷,他却欲罢不能……
应该说,懂点早教知识的妈妈都会热忱地欢迎宝贝“问号期”的到来,因为小小爱迪生就是这样“横空出世”的,与此同时,妈妈们也会日益面临一个头疼的话题:如何应对宝宝无休止的提问呢
答案要科学、简短、易懂
鼓励宝宝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2岁宝宝可能更多地好奇“是什么”,但偶尔也会问到“为什么”,这说明宝宝已初步具备了考问事物内涵的能力,对此你要多加鼓励,比如,“宝宝真聪明,这么复杂的问题都想到了!”“宝宝已经开始考虑这么深刻的问题了,真厉害!”“宝宝的这个问题真好,妈妈都没想到呢!”也许这样并不能马上鼓励宝宝提出更多问题,但至少他可以得到一个信息:这类问题是很棒的。他会由此更乐于问“为什么”,随着思维水平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妈妈不必是百科全书
有的妈妈担心被宝宝问倒太没面子,或者担心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因此为自己不是百科全书而耿耿于怀。其实,遇到不懂的问题,坦诚地告诉宝宝自己不懂并不会损失什么,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样是一种学风示范。再者,发现连妈妈都不懂,宝宝或许还可以找到信心:原来自己能把妈妈考住呢!原来大人也有不懂的地方!然后,你主动陪宝宝去寻找答案,宝宝又学到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这对他早日过渡到独立探究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