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继续在部分主产区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全面提高。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19日发布信息称,今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分别为每50公斤115元、124元、129元、131元,较上年分别提高2元、2元、1元、1元。夏粮以小麦为主,约占全年产量1/4,预计旺季收购量1300亿斤左右,与常年水平大体相当。
一亩地年产量在正常情况下是400公斤左右,好一点的500-700,收购价格大概是一块五左右,800*1.5=1200。
每亩地成本价(用水、包地、种子、地膜、各种化肥、各种农药、人工费、机械费全部算上)大概是,少数舍得下本地更多,那么一亩地就能赚到1200-600=600元,当然人工我没算,因为种地赚的就是人工钱。
一斤涨一分钱,相比最便宜的氮肥,一袋由往年的40涨到了55,一亩地的粮食涨价还没两三袋化肥涨得多,而硝铵磷肥则是由往年的70,增长到今年170;尿素往年是100,今年则是180元。
涨的价格和化肥涨价不成正比,如何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去的底线
我只想说,只有种地的成本低了,才会彻底断绝“青储”事件的大规模发生,要不然你也别指责人家的过错。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的贵,不种地更是不知其中要付出的东西有多少,一年四季,风吹日晒,谁不想多赚几十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