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精选17篇)

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是略读课文。短文语言通俗,表达方式独特,《“打扫”森林》发人深省:林务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命令护林工人“清扫”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毁了森林,好心办了极大的坏事。

《人类的老师》短小有趣: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人类只要科学地认识地球上生物一些运行规律,就能有所发明创造,。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3、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能给人类警示和启发,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蝙蝠与雷达》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人们从蝙蝠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在自然的启示》中的两个故事中蕴含了什么道理,读后我们将受到哪些启发呢?

(二)按问题自学讨论,整体认识课文(问题用ppt显示)

1、按学习小组分组,自读并讨论;

①《“打扫”森林》的故事内容。林务官“好心”办成了坏事,为什么这样说?

②《人类的老师》的故事内容,科学家从蜻蜓、鲸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2、全班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说。

(三)重点探讨,认识一些自然规律(问题用ppt显示)

1、朗读课文,并以读书回答。

2、探讨:

①林务官“异想天开”给森林带来哪些灾难?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灾难?

②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请举例说明。

③我们国家提出“和谐社会”建设,其中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相互补充、修正,以形成正确认识。

(四)整合课文,深化认识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2、指名一至二生朗读本文。

3、读人与物的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①“林务官”的例子从反面讲……

“蜻蜓、鲸”的例子从正面讲……

综合看是:认识自然规律,懂得生态利用……

②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仿生学”“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故事”(三至五生简单说)

(五)把自己听到或从书中看到认识和利用自然的例子写下来(课后完成)。

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是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人类只要科学地认识地球上生物一些运行规律,就能有所发明创造。

一课时

请同学们回忆《蝙蝠与雷达》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人们从蝙蝠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

了雷达)《在自然的启示》中的两个故事中蕴含了什么道理,读后我们将受到哪些启发呢?

(二)按问题自学讨论,整体认识课文(问题用PPT显示)

(三)重点探讨,认识一些自然规律(问题用PPT显示)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提示通读全文。

(2)学会创造性的表达。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自主探究与讨论的方法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自然、观察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科学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为什么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会给森林带来灾难?

2.为什么自然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解题

1.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2.解题:“启示”是什么意思?能联系<蝙蝠和雷达>用“启示”说一句话么?

3.导入:在本文中,大自然又会给人类哪些启示呢?

二,整体把握,解读全文

1.学生用自由的方式学习两篇短文,注意以下问题

(1)各讲了什么内容?各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2)两文中,大自然各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自读全文,小组交流合作。

3.师引导生交流:

(1)《打扫森林》

中心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的异想天开的命令。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一个林务官上任后,要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杂草打扫干净,结果致使整个森林遭到害虫的侵害,最后毁灭的故事。

启示:告诉我们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2)《人类的老师》

中心句:生物真是人类的老师啊!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或改进了许多东西,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的事情。

启示:揭示了生物是隐藏了无尽的奥秘的。

(3)比较异同:

这两篇短文的共同点在于都(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与规律),不同点在于(林务官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使森林遭到毁灭;而科学家发现和利用了生物自身的规律,发明或改进了许多东西,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三,分组讨论、重点研究

1.根据学生的心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目作为研究重点,自由分组合作探究。

(1)读通、读顺全文。(2)弄清关键问题。

为什么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会给森林带来灾难?

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2,学生开展学习,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四,整合知识,深化认知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人与自然的课外知识。

2.。师引导生总结全文,创设情境。

设想一下:假如林务官与仿生学家门应邀参加了cctv《人与自然》的节目录制,面对镜头他们会分别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补充:()自然规律就会(能)()

五,课堂小结

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认识和利用大自然的规律就能从中受益。

六,作业

继续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例,并谈谈体会。

板书设计12.大自然的启示

无知违背受罚

自然规律

认识利用受益

(一)学习第11课《蝙蝠和雷达》

1.正确读写生字词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

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

横七竖八

读音:

biān蝙yíng荧

字形:

揭避(僻)

2.解题

“蝙蝠和雷达”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翔。

雷达: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思考: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分别运用了什么方式?结果如何呢?通过试验科学家得到什么启示?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读全文扣住课题归纳,也可以联系课文重点归纳。

科学家通过“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2)抓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了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第一部分:提出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有了结果。

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二)学习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

1.认读生字:

殃帚腐壤翼略键鲸

形声字:

殃腐翼键鲸

区别字形:

翼冀

积累词语:

殃(遭殃)帚(扫帚)腐(腐烂)壤(土壤)

()()()()

翼(机翼)略()键(关键)鲸()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我们广阔的生活中,如果我们注意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就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3.课外延伸

思考:你从大自然中得到过什么启示呢?

科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我们今天一起讨论一下。

(1)建筑上的“薄壳结构”

(2)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

(3)向植物取经

一.看拼音写词语:

biānfúlíngdāngzhàngài

()()()

sàozhǒufǔlànjīyì

yíngguāngpíngpútishù

()()

yìxiǎngtiānkāijīhuǐrénwáng

二.组词:

竭()荧()糟()烂()

揭()萤()遭()拦()

略()()()射()()()

三.请你找出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画出来)

1.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2.向导一边走一边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子里,向海边奔去。

2.我特别爱看电视剧和音乐。

3.这几个英文单词,我基本都会读了。

五.判断对错。(对的画“√”)

1.“旅”字的读音是“lǔ”。()

2.“幼”字的部首是“幺”。()

4.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声音。()

5.《自然之道》一文主要是写人们明白了小海龟是出来探路的。()

六.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1.难道我们不应该同坏人坏事做斗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公家的财物就不爱护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再按要求做。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

你想捉住它吗?可没那么容易。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漫游(1)满,遍(2)水过满,漾出来

(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2)计划(3)希望得到,谋取

2.用“--”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

3.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4.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

【试题答案】

(蝙蝠)(铃铛)(障碍)

(扫帚)(腐烂)(机翼)

(荧光屏)(菩提树)

(异想天开)(机毁人亡)

竭(声嘶力竭)荧(荧光屏)糟(糟蹋)烂(腐烂)

揭(揭开)萤(萤火虫)遭(遭遇)拦(拦住)

略(侵略)(略写)(省略)射(射击)(扫射)(光芒四射)

2.“幼”字的部首是“幺”。(√)

3.“启示”的近义词是“启发”。(√)

4.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声音。(√)

我们应该同坏人坏事做斗争。

公家的财物就应爱护。

(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2)计划√(3)希望得到,谋取

它的光是凉的,不会烧手。发光是为找同伴,避免夜间寻食的鸟儿吃掉它。

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用以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为人类照明。

本节课与以往教学比较,最大的突破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引导。首先,我根据课文的特点,深入把握了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导学稿”———————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预设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学法指导的部分给予提示和帮助,从而把课堂的主动权尽量的交还给了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学生预先了解了学习的内容,并得到学法提示,因此,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自己的学习所得,激发了参与的热情;而我通过检查导学稿的预习情况,对学生的`学情也有清楚的认识,引导方面更能有的放矢,一语中的。因此,整个课堂,体现了我个人比较期望达到的“生动、生本”的状态,较好的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学生热情高涨,一直到下课铃响起还在争取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成果。互联网的运用一直贯穿在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与老师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展示以及课后的拓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网络的强大,并渗透给学生查找、选择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也是本课学习的一个有利学生今后发展的目的和收获。

可见,语文教学有着多重的角度和丰富的内涵,需要不断的开拓视野,学习反思,这是本课给我更有价值的启发。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把握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不错。如果平时多多留心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知识,获得很多教益。如果你不信,请读《大自然的启示》。(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这篇课文由两篇短文组成。读了这两篇短文的题目后,你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吧。森林里面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怎么“打扫”;什么是人类的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习《“打扫”森林》

(1)自读第1-3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宽敞”、“洁净”、“干枯”等词)

(2)说说这部分的大概内容。

(3)重点探究第5-6段。

①默读课文,思考:使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画出能够说明这一原因的重要语句。

②小组讨论交流。

③全班交流,老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第5自然段中列举了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可用简单的线段图表示。

2、学习《人类的老师》

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自学方法学习,在方式上仍然讲究自主、合作、探究。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3)读了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自己的见解,老师适当引导,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四、总结、拓展

1、《“打扫”森林》这篇课文中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维持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联系,才能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中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我们多多留心自然,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它们不愧是我们人类的老师。

2、学生交流各自所知道的其他有关“自然的启示”事例。

板书设计:

无知违背受惩

教学目标:

1.能自己借助拼音认读8个生字。

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板书设计:违背规律受惩利用规律受益

一、复习导入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引言: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

导入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二、检查预习

1.读读拼拼生字:遭了殃扫帚腐烂土壤逞凶机翼略重关键鲸异想天开轻而易举机毁人亡营巢繁殖惨祸自由朗读,同桌对读。

2.读读说说:大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自学。

三、交流学习第一篇

读题,补充要素:谁下令?如何打扫?结果怎样?得到什么启发?

2.默读课文,回答问题,串联成句。

3.批注阅读,画出感受深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交流。

(1)如何描写打扫干净的句子:第二节。品读。抓住2个“统统”、“连——也——”体会朗读。

(2)逞凶的句子:说说逞凶的意思?文中用哪些词语突出了逞凶?“吃、咬、钻”三个动作词能换一下吗?

4.说说启发。然后点拨学生直接找到句子。理解:“这样”是指怎样?遵循自然规律。请学生复述“联系”即第五节。

得到了什么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指什么?再次默读课文。人们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从而改进了,防止。人们从大头鲸身上得到启示,,从而改进了,提高了。

2.结发言: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3.你还知道人们从什么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发明或改进了什么?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例子(教参)。

4.你想从什么生物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发明或改进什么?

六、抄抄写写。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材理解

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是略读课文。短文语言通俗,表达方式独特。

《“打扫”森林》发人深省:林务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命令护林工人“清扫”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毁了森林,好心办了极大的坏事。

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人类只要科学地认识地球上生物一些运行规律,就能有所发明创造。

设计理念

本课主要的教学思路是“以导促学,让学习成为学生事”,因此,首先课前学生根据预习指导进行自学和资料的收集,然后课堂师生共同合作探究,最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科普读物。学生活动方面主要是:读、找、议、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整堂课。

导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导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

自学释疑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品读、朗诵等。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PPT课件(演示文稿)导学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我能自主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并会给生字标音。

遭殃扫帚腐烂土壤

机翼大略关键鲸

2、我能联系上下文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可行。(异想天开)

(2)形容事情很容易做。(轻而易举)

(3)在生物界的生存和发展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生态平衡)

3、我能说出两篇短文的大意。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一上任就命令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结果此举,好心办了,把森林渐渐给了。

《人类的老师》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课堂探究

《“打扫”森林》

1、仔细读文,找出林务官的命令:

2、划出森林变化后的句子。

3、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小提示:重点阅读第5自然段)。

4、学了《“打扫”森林》这篇课文,我获得的启示:

5、从题目中我发现,我明白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

《人类的老师》

1、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各得到什么启示?

从蜻蜓身上得到的启示:

从鲸身上得到的启示:

1、资料阅读: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相传早在大禹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观察鱼在水中用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他们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桨。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掌握了使船转弯的手段。这样,即使在波涛滚滚的`江河中,人们也能让船只航行自如。

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

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O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蝇眼透镜”是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鸟类的翅膀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和结构,使得它们不仅善于飞行,而且会表演许多“特技”,这些特技还是目前人类的技术难以达到的。小小的蜂鸟是鸟中的“直升机”,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飞。在吮吸花蜜时,它不像蜜蜂那样停落在花上,而是悬停于空中。这是多么巧妙的飞行啊。制造具有蜂鸟飞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飞机,已经成为许多飞机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愿望。

在企鹅的启示下,人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企鹅牌极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推动前进,这样不仅解决了极地运输问题,而且也可以在泥泞地带行驶。

你知道吗?

苍蝇的眼睛,发明了蝇眼摄象机。

苍蝇的灵敏感知,发明了危险探测仪,用在危险工作场所。

鹰的滑翔技巧,发明了滑翔机。

鸟类的留线造型,改变了飞机的外型,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鸟类的骨头,改进了飞行器的骨架结构,更轻,强度更高。

蝙蝠和海豚的声波探测,发明了超声波雷达。

3、通过阅读课文和上面的资料,我们不由地赞叹:“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

当堂检测

《大自然的启示》告诉我们,研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为服务。

本节课与以往教学比较,最大的突破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引导。首先,我根据课文的特点,深入把握了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导学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预设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学法指导的部分给予提示和帮助,从而把课堂的主动权尽量的交还给了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学生预先了解了学习的内容,并得到学法提示,因此,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自己的学习所得,激发了参与的热情;而我通过检查导学稿的预习情况,对学生的学情也有清楚的认识,引导方面更能有的放矢,一语中的。因此,整个课堂,体现了我个人比较期望达到的“生动、生本”的状态,较好的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学生热情高涨,一直到下课铃响起还在争取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成果。互联网的运用一直贯穿在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与老师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展示以及课后的拓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网络的强大,并渗透给学生查找、选择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也是本课学习的一个有利学生今后发展的目的和收获。

一、激趣导入

播放资料片《发明飞机》从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

师:是啊,莱特兄弟就是在鸟的启示下,经过刻苦钻研,反复试验发明创造了飞机,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除了鸟之外,自然界还有好多生物有着奇特的本领,给我们人类的发明和创造带来了灵感和启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大自然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交流创造

(一)我知道的发明创造。

1、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从大自然中的生物得到启示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在汇报前老师先提个小要求。

(出示)汇报要求;

(1)在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用心记忆。

(2)尽量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资料。

(3)如果资料量很大要抓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2、小组合作把你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说给同组的小伙伴听听。

3、每组选一个代表把你们小组成员介绍的事例概括地说给全班同学听。

(二)我的发明设想。

2、把你的发明设想说给同组的小伙伴听,小组内共完善一个发明设想,如果没有共同话题,可以从老师提供的这些生物身上寻找启示。

出示:蜗牛、松柏、蚯蚓、变色龙、韭菜、梅花、向日葵等。

先想想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和功能,选一种或综合几种生物的特点,小组内共设计发明设想。

3、汇报交流。

三、激情总结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我们人类虽然已经观察模仿了许多生物进行发明创造,但浩瀚无边的大自然仍有许多生物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利用,希望同学们从现在起,用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一个勇于想象创造的头脑,一颗善良博爱的心灵去拥抱大自然,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使地球这个大家庭更加和谐美丽。

说课

今天,我讲的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大自然启示。为了落实我校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的实验课题,课前我和学生收集了大量资料,课上从我知道的发明创造和我的发明设想两方面,采用个人说、小组说、集体创造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交际。尽量做到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逐步提高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力图通过这节课让学生在汇报交流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人类仿生发明的创造史,激发学生的发明创造欲望。通过我的发明设想一环节,让学生叙述自己的奇思妙想,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力,进一步激发其认识探索自然的兴趣。

《大自然的启示》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1.认识8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呢?(围绕阅读提示讨论学习,可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甚至互读、互问均可。)

二、自主学习

1.同桌互相抽认生字词和课文,要求读熟课文。

2.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三、重点学习,交流感受

1.出示三个重点句,请生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三个句子,谈感受。

(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课文内容理解。

3.交流从这三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

1.请生交流搜集到的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2.进行综合性课外学习“大自然的启示”。

五、总结

附板书: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景获得的启示

小白花小鸟和谐一致

投石水池付出获得

去中变化坦诚谦虚

【教学后记】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一、说教材。

《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有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告诉人们要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历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说教法:指导学生自学。

三、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一)复习导入

以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导入新课,并指出与其它课文的不同,有小标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小环节,即: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桌检查生字词。

2、快速浏览课文,这两篇课文各讲了什么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出课文内容。

(三)抓住重点,合作探究。

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的意图是指导学生自学,所以我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先自主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在汇报时有说不好的地方我适当点拨、指导,在汇报感受深刻的句子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谈体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指导朗读。在学生体会了重点句后,我又让学生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整合知识,深化认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以两篇小短文的标题,概括出了主要内容,无知违背、认识利用(自然规律),违背就会受惩,利用就会受益,简单明了,也富有概括性。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物象特点,理解作者从大自然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2.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生活感悟的能力。

3.培养学生坦然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从大自然中获得生活感悟的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自由诵读,感知文本。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全文描绘了哪些物象?各有什么特点?从何看出?

三。观察大自然,结合生活,展开联想。读写结合,训练能力,拓展思维。

1.你从作者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中,感受到作者是怎么一个人?我们应该对待生活?

2.你还能从大自然中获得哪些启示?(学生自由发言,探讨与交流。)

四。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我们身边的自然变化,试着也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从中领悟到什么启示,用抒情议论的句子表达出来?题目自拟。

六。点拨:

你看过山吗?山是伟大壮阔的。你看过海吗?海是宽广无边的。一片偶然飘落你手中的落叶能让你想到什么?是它过去曾拥有的历史?是它来自何方?还是依*在枝头上的岁月中所看见的大大小小的、数也数不清的人人事事?

我一直认为,人生在大自然中领悟很多,难道不觉得大自然的一切代表着人的压力、失意、竞争以及喜乐悲愁吗?好,就拿月亮来说,月圆月缺这种自然的现象,常常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就表现了为生存而合作互助。看过独自生活的蜜蜂吗?他们讲求的是团结、分工的精神。

生命虽然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色彩,但可称之永恒,是吗?

附板书: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为什么是小学生最喜欢闻的问题,也体现出了他们的天性——爱问为什么。可是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来,也不是容易的,不是学生都理解。而是根本提不出来,课堂上我反复让学生去朗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段和关键词,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感悟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充分发挥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去交流,学生们畅所欲言,交流他们内心地感受,正堂课下来,学生你问我答,气氛非常活跃,教师职在关键初起到点拨引导作用,但学生却懂得了好多知识,受到了很多启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使他们对大自然产生了农兴趣,更加热爱大自然,同时对科学的探索有了更深的向往。

《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进一步能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课上我放手让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主学习课文,能通过自己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为了检查学生对课文是否掌握,我通过做练习,从练习中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整节课下来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提高,能自己概括主要内容并能简单谈谈课后启示。

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四年设计人:吴

章节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学习者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把握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听新闻

带入情境

(1)同学们,我们首光来听一则新闻。

(2)听了这则新闻,你最想说什么?

(3)是的,大自然不仅风光无限,而且是“人类的老师”,既给了我们许多的警示,又启迪了人类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去获得新的认识吧。

学生自由漫谈

5

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引入课文的内容。

阅读课文

了解大意

(1)充分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自己读一读。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识字方法准确认读。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声字

(3)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主要讲什么?是怎么归纳的?

学生认读生词。

不折不扣枯枝烂叶异想天开机毁人亡轻而易举

殃、腐、翼、键、鲸”等,“殃、壤、鲸”读准后鼻音。

8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抽查读等方式达到读准生字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自主探究

(1)出示句子,读一读,引出探究内容。

(2)教师巡回指导

大家分组进行探究学习,结合课文,点击并阅读电脑中“课文链接”“仿生学资料”,读懂上面的语句,联系课文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10

全班交流

畅叙感受

①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事例和网络中的资料,谈一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学生举实例用自己的话谈一谈。

7

开放课堂

延伸拓展

(1)大家一定还想更多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还有更多的感受想对伙伴们说吧。

(2)学生小结学习收获与感受;教师布置学生课外继续进行“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

THE END
1.繁殖的殖组词殖组词有哪些殖组词大全汉字:殖,拼音:zhí,shi 殖在开头的组词: 殖财、殖产、殖货、殖利、殖民、殖私、殖物、殖殖、殖种、殖赀、殖民地、殖民化、殖民者。 殖在中间的组词: 腐殖土、腐殖质、骨殖匣、裂殖菌、泄殖腔、养殖场。 殖在结尾的组词: 苞殖、保殖、髀殖、播殖、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E4MDc3Mw==&mid=2247519807&idx=6&sn=9360ceac7f4bd283b49e4ae294fc7d2c&chksm=ea3b24b5dd4cada381a618056b90cbc0c44aa731e99dec2ae6bceb841fe41587811c0748a9cb&scene=27
2.繁殖的解释繁殖的意思汉典“繁殖”词语的解释条目繁殖 拼音fán zhí 注音ㄈㄢˊ ㄓˊ 词语解释网络解释网友讨论 繁殖词语解释 解释 ◎繁殖fánzhí [breed;reproduce;propagate]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繁殖一种马 --- 英语to breed, to reproduce, to propagate 德语Fortpflanzung (S)? 法语reproduction (biologiehttps://www.zdic.net/hans/%E7%B9%81%E6%AE%96
3.繁殖是什么意思繁殖的解释是什么拼音:fán zhí 注音:ㄈㄢˊ ㄓˊ 词性:动词 结构:繁(上下结构)殖(左右结构) 繁殖的意思 词语解释: 繁殖fánzhí (1) 生Hao86.com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例 繁殖一种马 英 breed;reproduce;propagate 引证解释: ⒈ 指生物的滋生增殖。 引《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於天https://m.hao86.com/ciyu_view_9a815b43ac9a815b
4.繁殖解释繁殖拼音繁殖造句繁殖 《繁殖》 更新时间:2023-07-02 20:45:31 词语繁殖 拼音fán zhí 书写繁殖 解释 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https://www.chazidian.com/zuci-%E7%B9%81%E6%AE%96/
5.繁殖是什么意思繁殖拼音繁殖近义词反义词繁殖是什么意思? 怎么读?爱站小工具为您提供繁殖拼音,繁殖的拼音,繁殖近义词,繁殖反义词在线查询,包含繁殖用法和解释。https://gj.aizhan.com/dictionary/37c79b64.html
6.繁殖的拼音是什么繁殖 [fán zhí][解释] 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基本信息 【近义词链册】生殖、生育、繁衍、复制 基本解释 1、指透过生物的方法制造生物个体的过程,每个现存的个体都是上一代繁殖所得来的结果。2、园艺学术语:指植物以(一种或多种)自然的或人工的方法产生更多个体的现象。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https://www.ximalaya.com/ask/a20125250
7.繁殖的拼音怎么写您好。fán zhí 阳光文学城,希望可以帮到您,望采纳。https://wenwen.soso.com/z/q831298211.htm
8.普通话考试25个高频出错的多音字不知大家的普通话考试都通过了吗? 你离二甲或一乙还差多少分呢? 还没过的小伙伴,也别着急 趁着剩下的100天,好好准备 和我们一起上岸 以下为小普收集整理的25个易混淆多音字 注意:这些多音字与不同的字组成词语时 它的读音变化 考试时遇到多音字词语可要小心,千万别读错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465320
9.试卷用拼音怎么写(拼音用拼音怎么写)juàn试卷 饮yǐn饮水 yìn饮马 奔bēn奔跑 bèn投奔 降jiàng降落 xiáng投降 辟pì开辟 bì复辟 近义词:轻盈——轻巧 后裔——后代 繁衍——繁殖 敏捷——灵敏 庞大——宏大 笨重——沉重 穿越——跨越 支撑——支持 温顺——温和 五彩斑斓—五彩缤纷 反义词:笨重——轻盈 凶猛卷字是一个多音字,拼音是juàn和http://www.zizhiok.com/shijuan/cw1s.html
10.苍蝇的拼音怎么写一年内可繁殖 10~12 代。在适宜温度下,雄性家蝇羽化后 18~24 小时、雌性家蝇羽化后 30 小时即可性成熟而交配。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们分享的【苍蝇的拼音怎么写】内容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让您的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更多实用资讯欢迎关注深港两地生活资讯门户【深港在线】。http://edu.szhk.com/2024/03/27/31808383445359635.html
11.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兴味xing洗涤di卑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兴味 xing洗涤_di卑_(bei)微牛_犊_(dú)茸(rong)毛消_逝(shi)繁殖(fán zhi)凋谢(diao xie)遏制(è zhi)濒临(bin lin)深渊_(shen yuan)星_辰(xing chen)俯瞰(fǔ kan)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xìngdí卑犊茸逝繁殖凋谢遏制濒临深渊星辰俯瞰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7993041944554180&fr=search
1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fánzhízhuāngjialáilínA.繁值,庄稼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fán zhí zhuāng jia lái lín A、繁值;庄稼;来临 B、繁殖;庄稼;来淋 C、繁殖;庄稼;来临 D、繁殖;庄嫁;来临 试题答案 同步练习册答案 在线搜题 C 科目:小学语文来源:同步题题型:填空题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fán zhí zhuāng jia lái lín http://www.1010jiajiao.com/xiti_id_896442
13.驯养的拼音怎么写最新章节驯养的拼音怎么写西的一瓜驯养的拼音怎么写 作者:西的一瓜 动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3-11-05 14:53:28 最新章节:第366章 驯养由作者(西的一瓜)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驯养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https://www.630book.cc/kan/5370788.html
14.种的拼音怎么写?种的多音字是什么?#17017167188#:种子里面的“种”拼音怎么写? 迟贪万:种是多音字,分别是[zhǒng]、[zhòng]、 [chóng]种[zhǒng]的解释:植物的种子 组词:有种 没种 种种 种族 人种 种[zhòng]的解释:把植物或它的种子埋入土中使之生长 组词:种地 栽种 种[chóng]的解释:姓。源于仲姓,仲山甫之后! http://m.ye-su.cn/yy/2t22teyedyadyvevyed.html
15.读拼音,工整写汉字。chénjìnchóuxièjūshùxiāohuǐfá读拼音,工整写汉字。 chén jìn 沉浸 chóu xiè 酬谢 jū shù 拘束 xiāo huǐ 销毁 fán zhí 繁殖 【考点】看拼音写汉字. 【答案】沉浸;酬谢;拘束;销毁;繁殖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https://www.jyeoo.com/shiti/0c4fb210-5b15-4615-5346-8bc0bf1dfc25
16.生的拼音怎么读?生组词有哪些呢?生字的组词有什么呢?生的笔顺笔划生的笔顺笔划怎样写? 【词语】: 生 【生的拼音】: shēng 【生】的意义和诠释: 1、生育;诞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 2、发展:生根。生芽。 3、生计;活(跟“死”相对):奋不顾身。同生共死。 【生组词大全】: 1、生组词二个字https://m.netshop168.com/article/99334.html
17.近亲繁殖的意思/类似词语近亲繁殖近义词/反义词造句近亲繁殖拼音[ jìn qīn fán zhí ] 近亲繁殖的意思 指亲缘关系近的家畜个体间交配繁殖。可以用于领导干部在自己权利范围内任人唯亲。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繁体 ]https://www.027art.com/xiaoxue/HTML/12124619.html
18.根据拼音填汉字。(1)他给我jiǎn()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2)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shì( )它的快乐和威势。 23-24八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查看更多[1] 更新时间:2023/11/01 10:13:41 【知识点】根据拼音写汉字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https://zujuan.xkw.com/1q2056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