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送廓之秋试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拼音版

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

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

5.辛弃疾笔下的侠肝义胆,太绝了吧!

古诗里写朝阳的句子有什么

译文: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

2、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先秦:佚名卷阿

译文:梧桐生长的繁茂,引来凤凰吉鸟的啼鸣。

3、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唐代:白居易牡丹芳

宿露浸润,泛起紫闪闪的奇艳,朝阳照耀,放出红灿灿的异光。

4、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唐代:柳宗元跂乌词

译文:日照城隅,群乌飞翔;哑哑争飞,占枝朝阳。

5、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宋代:柳永鬻海歌

译文:深入到无穷的深山中砍柴是非常危险的劳动,因为随时都可能遇到豺狼虎豹,但不能因为有危险就去逃避,因为除此之外,别无生路可选,不得不早晨出发,傍晚回来。

描写朝阳的诗词

1.关于夏和秋的好词佳句和诗句秋高气爽秋雨绵绵金秋季节秋风萧瑟秋风送爽层林尽染天高云淡秋云冬来桂花飘香秋热如晨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枯枝败叶秋草枯黄好句: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好段: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

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飞掠过山谷离开。再过一两夜,秋霜在月下布满山谷,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边稍作停留,好让金黄的初秋温柔地抚慰大地。

轻微的茴香气息弥漫在天空中。还有金菊的芬芳气味。

雾气翻腾,被九月的月色冲破,露出一片蔚蓝色的天空。秋天,那永远是蓝湛湛的天空,会突然翻脸而露出险恶的颜色,热带台风夹着密云暴雨,洪水潜流着,复苏的草原又泛起点点苍苍的颜色。

然而,台风暴雨一闪而过,强烈的气流依然抖动着耀眼的波光。这时,只有北来的候鸟知道这张温暖的床眠,那飞翔的天鹅、鸿雁和野鸭,就像一片阴深的云朵,使这儿显得更苍郁了。

不知道从多久起,仿佛一场紧张的拼搏终于渐渐地透出了分晓,田野从它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气息,斜坡上和坝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开,四下里的树木和庄稼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树叶变得从容而宽余。露水回来了,在清晨和傍晚润湿了田埂,悄悄地挂上田间。

露岚也来到了坝子上,静静地浮着,不再回到山谷里去。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来了!扑入车窗的景色,使我生发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触。

那碧天的云,蛮荒的山,被秋霜洗黄的野草,俨然像一位饰着金色丽纱的处女,裸露着奶**的胴体,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展现着消魂的倩姿。伫立在山颠的秋阳,宛如一尊威武的战神,抖落血染的战袍,溅在草丛中,渗入山下的小溪,泛着数不清的涟漪,呜咽地向外流淌,从古流到今,从辽远的过去流向那茫茫的未来。

秋,不是常说是金色的吗?的确,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给包括人在内的众多生物赏赐了无数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粮。描写秋天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代: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诗人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译文:

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范廓之(范开)离开家乡踏上参加科举考试之路,他的恩师辛弃疾临别之际为自己的学生赠诗一首。

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一个微凉的秋日午后,诗人一边酝酿,一边想象着自己的学生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写作。落笔的声音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在走廊里清脆地回响.

白苎轻衫入嫩凉,春蚕食叶响长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知此日登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长安京北有一座县,唤做咸阳县,离长安四十五里。

一个官人,复姓宇文,名绶,离了咸阳县,来长安赶试,一连三番试不遇。有个浑家王氏,见丈夫试不中归来,把复姓为题,做一个词儿嘲笑丈夫,名唤做《望江南》词,道是:公孙恨,端木笔俱收。

枉念西门分手处,闻人寄信约深秋。拓拔泪交流。

宇文弃,闷驾独孤舟。不望手勾龙虎榜,慕容颜好一齐休。

甘分守闾丘。那王氏意不尽,看着丈夫,又做四句诗儿:良人得意负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君面从今羞妾面,此番归后夜间来。

宇文解元从此发愤道:"试不中,定是不回。"到得来年,一举成名了,只在长安住,不肯归去。

浑家王氏,见丈夫不归,理会得道:"我曾作诗嘲他,可知道不归。"修一封书,叫当直王吉来:"你与我将这书去四十五里,把与官人。

"书中前面略叙寒暄,后面做只词儿,名唤《南柯子》,词道:鹊喜噪晨树,灯开半夜花。果然音信到天涯,报道玉郎登第出京华。

旧恨消眉黛,新欢上脸霞。从前都是误疑他,将谓经年狂荡不归家。

这词后面,又写四句诗道:长安此去无多地,郁郁葱葱佳气福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宇文绶接得书,展开看,读了词,看罢诗,道:"你前回做诗,教我从今归后夜间来;我今试遇了,却要我回!"就旅邸中取出文房四宝,做了只曲儿,唤做《踏莎行》:足蹑云梯,手攀仙桂,姓名高挂登科记。马前喝道状元来,金鞍玉勒成行缀。

宴罢归来,恣游花市,此时方显平生志。修书速报凤楼人,这回好个风流婿。

做毕这词,取张花笺,折叠成书,待要写了付与浑家。正研墨,觉得手重,惹翻砚,水滴儿打湿了纸。

再把一张纸折叠了,写成一封家书,付与当直王吉教分付家中孺人:"我今在长安试遇了,到夜了归来。急去传与孺人,不到夜我不归来。

"王吉接得书,唱了喏,四十五里田地,直到家中。话里且说宇文绶发了这封家书,当日天晚,客店中无甚的事,便去睡。

方才朦胧睡着,梦见归去,到咸阳县家中,见当直王吉在门前一壁脱下草鞋洗脚。宇文绶问道:"王吉,你早归了?"再四问他不应。

宇文绶焦躁,抬起头来看时,见浑家王氏,把着蜡烛入去房里。宇文绶赶上来,叫:"孺人,我归了。

"浑家不采他。又说一声,浑家又不采。

宇文绶不知身是梦里,随浑家入房去,看这王氏放烛在卓子上,取早间这一封书,头上取下金篦儿,一剔剔开封皮看时,却是一幅白纸。浑家含笑,就烛下把起笔来,于白纸上写了四句:碧纱窗下启缄封,一纸从头彻底空。

知汝欲归情意切,相思尽在不言中。写毕,换个封皮,再来封了。

那浑家把金篦儿去剔那烛烬,一剔剔在宇文绶脸上,吃了一惊,撒然睡觉,却在客店里床上睡,烛犹未灭。卓子上看时,果然错封了一幅白纸归去,取一幅纸写这四句诗。

到得明日早饭后,王吉把那封回书来,拆开看时,里面写着四句诗,便是夜来梦里见那浑家做的一般。当便安排行李,即时回家去。

这便唤做"错封书",下来说的便是"错下书"。有个官人,夫妻两口儿,正在家坐地,一个人送封简帖儿来与他浑家。

只因这封简帖儿,变出一本跷蹊作怪的小说来,正是:尘随马足何年尽?事系人心早晚休。有《鹧鸪词》一首,单道着佳人:淡画眉儿斜插梳,不欢拈弄绣工夫。

云窗雾阁深深处,静拂云笺学草书。多艳丽,更清妹。

神仙标格世间无。当时只说梅花似,细看梅花却不如。

在京汴州开封府枣槊巷里,有个官人,复姓皇甫,单名松,本身是左班殿直,年二十六岁。有个妻子杨氏,年二十四岁。

一个十三岁的丫鬟,名唤迎儿。只这三口,别无亲戚。

当时皇甫殿直官差去押衣袄上边,回来是年节了。这枣槊巷口一个小小的茶坊,开茶坊的唤做王二。

当日茶市已罢,已是日中,只见一个官人入来。那官人生得: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绰口。

头上裹一顶高样大桶子头巾,着一领大宽袖斜襟褶子,下面衬贴衣裳,甜鞋净袜。入来茶坊里坐下。

开茶坊的王二拿着茶盏,进前唱喏奉茶。那官人接茶吃罢,看着王二道:"少借这里等个人。

"王二道:"不妨。"等多时,只见一个男女,名叫僧儿,托个盘儿,口中叫卖鹌鹑馉饳儿。

官人把手打招,叫:"买馉饳儿。"僧儿见叫,托盘儿入茶坊内,放在卓上,将条篾黄穿那馉饳儿,捏些盐放在官人面前,道:"官人,吃馉饳儿。

"官人道:"我吃,先烦你一件事。"僧儿道:不知要做什么?"那官人指着枣槊巷里第四家,问僧儿:"认得这人家么?"僧儿道:"认得,那里是皇甫殿直家里。

殿直押衣袄上边,方才回家。"官人问道:"他家有几口?"僧儿道:"只是殿直,一个小娘子,一个小养娘。

"官人道:"你认得那小娘子也不?"僧儿道:"小娘子寻常不出帘儿外面,有时叫僧儿买馉饳儿,常去认得。问他做甚么?"官人去腰里取下版金线箧儿,抖下五十来钱,安在僧儿盘子里。

僧儿见了,可煞喜欢,叉手不离方寸:"告官人,有何使令?"官人道:"我相。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轻微、新鲜、清爽等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大眺、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

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例:“白芒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

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

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

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明年的今天,你将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小题1:轻微、新鲜、清爽等。

小题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小题3: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小题1:前两句诗的意思是: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端坐在考场中,他们奋笔疾书,发出了春蚕嚼桑叶的沙沙声。

由此可以体会“嫩”的感觉。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

小题2:“鹏”“凤”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鸟雀,给人豪迈之感;“北海”“朝阳”这两个景物意象,显得很开阔;携书佩剑,自然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这些意象和装扮的描写体现了辛词豪放的特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小题3:虚实结合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可以据此来分析诗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翻译为:

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

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写,全词为: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范廓之(范开)是辛弃疾的学生,他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辛弃疾为表达对他的送别之情和祝愿之意而写下此词。

思想感情:

此词主要写作者对范开参加科举应试的热情鼓励和美好祝愿。全词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用典广泛且合理,在运用意象和创设意境上充分体现了豪放词的特点。

赏析:

此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上阕点明时令和环境。“白苎新袍入嫩凉”是实写送别的季节:初秋、天气环境:微凉、被送者的衣着:白苎新袍;

“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范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

下阕,“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实写廓之携书剑登程的情景,实中有虚,以虚喻实,喻体“鹏北海,凤朝阳”意境豪迈雄壮,充满对廓之的鼓励。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

搜狗百科-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这是一首送别词。首句“白苎新袍入嫩凉”中的“嫩”字很有意蕴,词人将天气的凉爽感受着一“嫩”字来表现,可谓出语惊人。这种“陌生化”的表达,将秋天天气微凉、清爽和清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次句“春蚕食虽响回廊”就是在首句所点明的环境基础上写范廓之(也可以说是考生们)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端坐在考场中,奋笔疾书而发出了如春蚕嚼桑叶般的沙沙声的情景。这样写,突出了“秋试”之“秋”的季节特点,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参加应试的举子们奋笔疾书、紧张忙碌的情状通过“春蚕食叶”的比喻表现出来。

此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上阕点明时令和环境。“白苎新袍入嫩凉”是实写送别的季节——初秋、天气环境——微凉、被送者的衣着——白苎新袍;“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范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下阕,“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实写廓之携书剑登程的情景,实中有虚,以虚喻实,喻体“鹏北海,凤朝阳”意境豪迈雄壮,充满对廓之的鼓励;“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

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既文又武,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此词用典也很突出,“春蚕食叶”“禹门”“桃花浪““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青云”都用了典故。如桃花浪,典出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鲍氏安国、安行、安世兄弟,三科连中,故程文昌伯禹赠之诗,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而“月殿先收桂子香”暗喻“蟾宫折桂”,“折桂”一词源于《晋书·郤诜传》“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借喻高中状元。词人借用这两个典故,含蓄地表达对范廓之参加“秋试”的美好祝愿,祝愿他金榜题名。

这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因为是送人参加科考,自然不必如一般的送别诗般抒写离情别绪,而侧重于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合情合理。

⑴鹧鸪天:词牌名。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等。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⑵廓之:当即编次《稼轩词甲集》之范开,辛弃疾的门人。

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礼部贡院参加会试。⑶白苎(zhù)新袍:白苎是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王直方诗话》:“梅圣俞在礼部贡院考校时和欧公《春雪诗》云:‘有梦皆蝴蝶,逢袍只苎麻。’”宋代举子均著苎麻袍。

嫩凉:微凉,初凉。⑷“春蚕”句:典出欧阳修诗:“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原意指行军时禁止士兵喧哗让他们含着竹片,这里指考场一片寂静只听见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响声。⑸“禹门”句:典出《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桃花浪起,江海鱼集龙门下,跃而上之,跃过者化龙,否则点额暴腮。”

禹门,即龙门,相传龙门为大禹所凿。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即会试)。

《古今小说·赵伯升茶肆遇仁宗》:“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乡。”清李渔《慎鸾交·悲控》:“亏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龙门的个个颠狂。”

⑹“月殿”句:比喻登科做官。宋制,各州折郡漕试解试均于八月举行,正桂子飘香时。

《避暑录话》:“世以登科为折桂。”⑺鹏北海:典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一作“北溟”,即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

⑻凤朝(cháo)阳:典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朝阳,指山的东面。

⑼书剑:书和剑。唐温庭筠《过陈琳墓》诗:“莫过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⑽青云去:一作“青云上”。《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贾(须贾)不意君能自致於青云之上。”

后以“青云直上”比喻人仕途顺遂,升迁很快,亦即官运亨通,迅速升到高位。⑾举子:科举考试的应试人。

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

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

2、《朝阳岩下歌》

唐代:元结

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城郭夹湘岸,

岩洞幽奇带郡城。荒芜自古人不见,零陵徒有先贤传。

水石为娱安可羡,长歌一曲留相劝。

3、《早春》

唐代:方干

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正气才随灰律变,

残寒便被柳条欺。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

不信风光疾于箭,年来年去变霜髭。

4、《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魏晋:阮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5、《琴曲歌辞。司马相如琴歌》

唐代:张祜

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

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6、《夜合》

唐代:元稹

绮树满朝阳,融融有露光。雨多疑濯锦,风散似分妆。

叶密烟蒙火,枝低绣拂墙。更怜当暑见,留咏日偏长。

7、《游天竺寺》

唐代:崔颢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8、《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

宋代:陈著

人生朝阳露,物变水上波。

茫茫宇宙闲,如此道义何。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

小题1:轻微、新鲜、清爽等。

小题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小题3: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小题1:前两句诗的意思是: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端坐在考场中,他们奋笔疾书,发出了春蚕嚼桑叶的沙沙声。由此可以体会“嫩”的感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

小题2:“鹏”“凤”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鸟雀,给人豪迈之感;“北海”“朝阳”这两个景物意象,显得很开阔;携书佩剑,自然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这些意象和装扮的描写体现了辛词豪放的特点。

小题3:虚实结合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可以据此来分析诗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辛弃疾笔下的侠肝义胆,太绝了吧!

小题3:“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试题分析:

小题1:“嫩”字,是诗人穿上了用白苎织成的布做成的新袍时对初秋天气凉意总结的一个形容词。这个字形象可感地表现出初秋的轻微、新鲜和清爽。

小题2:词在风格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二派。辛词是豪放派的代表。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这里选用的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小题3:词中的“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词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词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词人主观想象得到的。例如词中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写词人看到的和感到的,是写实;最后两句是词人想象的,属于写虚。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宋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译文辛氏家谱中记载的先祖们,无一不是刚毅正值、忠肝义胆。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译文河边桥头送别苏武,回头遥望故国远隔万里,与故友永远诀别。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宋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译文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译文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对世间万事也慢慢淡泊了。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宋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译文你曾说过:男子汉大丈夫,抗金北伐的决心至死也会像铁一般坚定。我等待着你大显身手,为恢复中原作出重大的贡献。

好了,关于“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THE END
1.食是什么意思食的拼音食怎么读汉语字典食是什么意思食的解释 食怎么读 汉字食 (笔顺、组词) 拼音shí 怎么读 注音ㄕˊ 部首飠 笔画9 五笔WYVE 仓颉OIAV 郑码OX 电码7380 笔顺编号344511534 四角号码80732 UNICODE98DF 【食】的基本字义(怎么读,拼音) 「食」 拼音:[shí] 怎么读: 食shí https://www.zidianwang.cn/zidian/98DF.html
2.粮粮拼音粮怎么读粮部首粮意思粮怎么读,粮拼音,粮部首,粮意思,粮组词,粮字解释,粮是什么意思,粮的含义,粮字组词,粮有几笔几划,粮怎么拼,粮的部首是什么是由查询网新华字典提供的关于粮的内容。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查询网新华字典。http://zidian.q821.com/%E7%B2%AE_zi/
3.粮,粮字,粮字拼音,粮字部首,粮字笔画,粮字含义,粮字解释,粮字典故查询的字:粮 粮 音节:liang注音: 部首:米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7总笔画:13 笔顺:4312344511534 浏览:1841 liáng ①<名>旅行用的干粮;军粮。 《过秦论》:“赢~而景从。” ②<名>粮食;谷物。 《商君书·勒令》:“民有余~。” ③<名>田赋;田税。 http://www.98655.com/show.asp?q=%E7%B2%AE
4.食粮造句好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食粮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71条食粮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食粮的解释(永远地;无例外地)、近反义词和组词。 食粮造句 1、充饥的食粮不能缺,精神食粮缺少了也不行。(好工具hao86.com)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ab00d43ac9ab00d/
5.古代文化常识(7)饮食器物指5种谷物。有多种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①指稻、黍、稷、麦、菽。②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2.五牲 指5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0ODI2Nzk5NA==&mid=2247517091&idx=7&sn=1ae91161f4b4beecce90ecd79f0a7bbb&chksm=c232e0a24a7c95f6647ff7c59fa9ec474b449e6ffc482ebe98d5b6eb30e31bc988be4627f88e&scene=27
6.食粮是什么意思拼音读音词语解释食粮的英文翻译近义词食粮怎么读音(拼音) shí liáng 食粮是什么意思(词语解释) 1.吃的粮食,如谷物、豆类和薯类等。2.比喻其他赖以生存或必不可少的东西。3.吃公家发给的粮食。 食粮的详细释义 亦作“ 食粮 ”。吃的粮食,如谷物、豆类和薯类等。 《墨子·鲁问》:“取其狗豕食粮衣裘。”唐 元稹 《田家词》:“月月食粮车https://m.qqlqq.com/cidian/%E9%A3%9F%E7%B2%AE.htm
7.“食粮”的意思如何食粮的读音怎么读食粮的拼音是什么怎么食粮的意思:【词语】:食粮食的词语【拼音】:shíliáng【解释】:人吃的粮食:~供应◇精神~|煤是工业的~。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217558.html
8.食粮的意思是什么读音拼音如何怎么解释在线词典->在线查询“食粮”的意思如何、食粮的读音怎么读、食粮的拼音是什么、怎么解释? 前一篇:食利者后一篇:食量 食粮的意思: 【词语】: 食粮食的词语 【拼音】:shíliáng 【解释】: 人吃的粮食:~供应◇精神~|煤是工业的~。 字典查询: 食 http://www.hydcd.com/cidian/29519.htm
9.识字教案模板范文(精选15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识字教案模板范文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识字教案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教案模板范文篇1 一、布置预习,自主学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摇篮。课前,请学生按以下要求进行预习: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4463.html
10.阅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完成下面小题。先天下之忧而(1)看拼音写汉字:gōng?chóu 交错(2)“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文中的意思是 。(3)以下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人生之路,精彩也罢,平淡也罢,总要路过一段段不同的风景。善于与自己独处,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境界、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并 非天然可以习得,需要有针对https://www.jyeoo.com/shiti/101273f5-153d-1539-5a1d-582a391259a9
11.积日累月的读音,拼音是什么,积日累月怎么读月下老儿->儿女姻亲->亲痛仇快->快人快性->性急口快->快意当前->前瞻后顾->顾小失大->大音希声->声色不动->动如参商->商彝夏鼎->鼎新革故->故技重演->演武修文->文章魁首->首身分离->离弦走板->板上钉钉->钉嘴铁舌->舌剑唇枪->枪林刀树->树上开花->花香鸟语->->长才广度->度外之人-https://www.shuashuati.com/ti/c88aa6345196cf4650181944599c5969.html
12.2024届江西九江部分学校九下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 分) A. héng 萦 B.hèng 萦 C. héng 莹 D. hèng 莹 2、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 分) A.旁征博引 B.精益求精 C.震耳欲聋 D.叹为观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5 题。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5434721
13.小学一年级评语8篇(全文)3. 写拼音的“趣味法” 写拼音是学生学习写字的起点。从写拼音开始, 学生就走进了一个学写规范字的课堂, 拼音虽然不难写, 但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把拼音写得正确、漂亮, 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如何让孩子记住拼音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和拼音的笔画呢?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6kjuk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