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量词。计算容量的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覆流带淌的,然后用平尺一刮,斗平了,就是标准的一斗了。因为各个品种的粮食比重不一样,用斗分粮时得先称一下这个粮食的一斗是多少斤,毛粮都不会超过50斤的,成品粮到是可以达到50斤的。
秦朝统一度量和以来,各朝各代因自己改朝换代也对很多领域的度量衡进行一些修改。这“一石粮”在不同的时代与现在的称重所用的千克换算都有不同。《汉书·律历志上》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作为容量单位,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每一个朝代斗的大小和外形都会略有区别,所以一石粮的重量需要从升转换成斤两,但不同的粮食重量也是不同。在我的家乡,一斗小米50斤,一斗绿豆58斤,一斗苞米55斤。
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中有“吏禄三百石”,这里的石读Shⅰ音。近代的石读做dan。一石是十斗,一斗是十升。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
据专家表示:不同的时代都不同在宋代,一石=97KG在唐朝,一石=53KG在清代,一石=28KG在秦代,一石=109KG升是体积单位,1升水的质量是1KG,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所以质量不同。计量单位“石”正确读音是shi,不是dan。《说文解字》是第一部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的字典,关于该书中石的读音,清末文字学家段玉裁注释为常只切,用今天的拼音表示是Shi。《康熙字典》是官方权威字典,其中“石”没有dan的读法。可见石作为计量单位,直到清朝其正确读音还是shi。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