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第一批90后已经步入而立之年,但倔强的我们还是努力的追赶着时代的节奏,直到有天,上微博热搜的明星我完全没有听说过,点进热搜后,发现网友们讨论时用的缩写,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你能看懂多少?
许多拼音缩写对应的含义都不止一个含义,这种看起来沟通效率低、理解难度大的拼音缩写,怎么就突然流行起来了呢?
虽然现在流行的是拼音缩写,但说起缩写,那可不是突然流行起来的。
▲图片来自:《电脑报》
▲我在NJ,不是新泽西,是南京
▲「给力」已被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
拼音缩写、汉语缩写、异写、转写,它们拥有存在和应用的理由,求新求变也是语言发展和应用的必然趋势。在规范和使用中,这些缩写便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和记忆。
拼音缩写替代掉对应的词语了么?答案是否定的。有人GGMM,也有人哥哥妹妹,有人U1S1,也有人有一说一。拼音缩写的作用不是替换掉正常交流的某个词,更多的,是在一个群体内的心照不宣,因为有一些缩写,只要换一个圈子含义就完全不同了。
像上图中的「KY」,在网络上表示的是「不会察言观色的人」(这个否定词哪来的),或者就是「杠精」的意思。但如果你是《罪恶装备》的游戏玩家,KY可就是圣骑士团长凯·克斯库;换到《黑塔利亚》的漫画读者那里,KY就成了永远19岁的阿尔弗雷德·F·琼斯。而我看到「KY」,满脑子都是烤鱼烤鸭。
思维方式和爱好不同的人在一起交流沟通时,是比较容易产生矛盾的,而缩写就是一种和平的排除异己、寻找同好的方法。圈外人看不懂这些缩写,圈内人不仅方便了交流,还会有「我是某圈人」的身份认同感和优越感。缩写能在流行开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好记。「xswl」比「笑死我了」简短,「u1s1」比「有一说一」省地方,这些缩写如同基因通过遗传来传递一般,通过同好间的模仿来发扬光大——这些足够简短、足够便捷的缩写,这些圈内人才知道的「梗」,就是一种文化的单位(模因meme),它们足够好记,它们容易模仿。
当然了,规避敏感词也是缩写流行的原因之一,不论是明星的名字还是一些侮辱性很重的词语。不论是用sex代替性行为还是用520代替我爱你,这些相对含蓄的表达方法,让我们沟通时没那么尴尬。
这些看起来简短的拼音缩写,其实并不方便。拿出手机,输入「xswl」,就会出现「笑死我了」、「吓死我了」、「想死我了」等候选词。比起直接选择输入,切换到英文输入并没有多便捷,那读出来呢?不论是「艾克斯埃斯达不溜爱楼」还是「西斯乌了」,一样没有提高沟通效率。
▲百科收录的易烊千玺别称就有6种
作为一种语变体,拼音缩写适合的从来都是那群接受和使用它的人。创造、使用、传播这些缩写是年轻群体用来凸显自己身份、个性、态度的一种手段。即使不习惯,但为了圈内同好的认同、快速融入圈子,一些人也被动的接受了这些缩写——圈外人很难理解,但使用者内部则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不追星的你,是从哪里听到这些流行语的?其实许多没有追星经历的人,大多是通过娱乐新闻、自媒体、朋友等途径知道的这些用语,在这些人眼里,「XSWL」和「神马浮云」没有区别,就是普通的网络用语。
▲中国风「出道」,我们疯狂「打CALL」
的确,这些拼音缩写已经不算小众,也挺有意思。但它不够严肃、不够明确,每个缩写的创造者都为缩写注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说辞,使用者就像是得到了作文的通用模版,根据模版去组织语言、制定规则,这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的倒退。其实,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缩写,比如NS(NintendoSwitch)、LOL(LeagueofLegends)、CCTV(ChinaCentralTelevision);除了英文缩写,中文本身也有不少缩写形式,比如中职联(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西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中国科学院),但它们都是某个组织、某项活动的简称,不论是读还是写,的确减少了沟通成本。
虽然当我们想去了解某一个圈子内的事情时,总会被有些缩写搞晕脑袋,但出了这个圈子,我们依然可以和朋友们好好交流,轻松沟通。但连「武汉加油」都要说成「WHJY」的这种为了「立异」故意「标新」的说法,没有发扬光大的意义,也没有让大多数人认可理解的可能。
如果和身边的朋友家人沟通,那就先从让他们听懂开始吧。
陆新宇
APPSO编辑
智者不入爱河,建设美丽中国。
下一篇2020-05-2817:10
上一篇2020-05-2210:15
AllcontentismadeavailableundertheCCBY-NC4.0fornon-commercialuse.Commercialuseofthiscontentisprohibitedwithoutexplicit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