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电、水、粮都很吃紧,再这样下去,我们必定会陷入一种缺水、缺电、缺粮的状态,所以我在这里向大家提倡要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粮食。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确定2023年全球活动主题为: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粮食之本。首先,10月16日我们以“世界粮食日:节水、节粮、节电”为主题,组织国旗下讲话活动。由章莹老师担任主讲,林妍莉老师担任手语翻译。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我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世界粮食日:节水、节粮、节电”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和黑板报比赛。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采取主题班会、家校共育等方式进行。各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向学生讲解目前全世界及我国资源紧缺现状,通过名人节约故事、世界部分地区资源紧缺实况图片等,引导学生节约资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俗话说,人无俭不立。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中国人长久的价值观里,简朴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大的德行,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为了将“节约粮食爱护环境”传承美德扎根于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我们倡议
1.争做“爱粮节粮”的倡导者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按需点餐、定量拿取,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制止浪费现象,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2.争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适量定餐,避免浪费,外出就餐打包剩余饭菜,争做“爱粮节粮”的表率和楷模。
3.争做“爱粮节粮”的宣传者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开展本次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世界粮食日的意义,养成爱惜粮食、不浪费的良好习惯,将“爱惜粮食”的意识从小扎根于孩子们心中!珍惜粮食,传承中华美德,我们一起行动。
让我们行动起来,时时、处处、人人节约用水,用电,用粮,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节粮”活动,保护环境。让“节约粮食爱护环境”的理念在每一个人心里生根发芽,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构建和谐温馨的生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