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诗人李绅写的一首家喻户晓的爱惜粮食的古诗。是啊,每一粒粮食,正如古诗中所写的那样都是农民伯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来之不易啊!因此,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应该从我们每个小学生做起。
在饭馆的饭桌上,有些人为了要面子,炫耀自己有多大方,订了一大桌饭菜请朋友吃,可到最后大量饭菜几乎没动筷子。这些吃不完的菜便被店老板倒掉了。其实这种事情完全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可以少点一些,吃完了再点,或打包回家都是很好的节约方式。只要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需举手之劳。
为了提醒人们节约粮食,为了避免更多人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让人们珍惜粮食不剩下一口食物,不把吃不下的食物扔掉,不挑食偏食,不浪费食物。让每一个人都珍惜粮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必须要从小处着手,从珍惜一粒米开始,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珍惜粮食吧!
珍惜粮食的小故事3
今天廖老师在班群里发了很多蔬菜的图片,图片展示的都是我们在学校蔬菜基地辛苦种的蔬菜,它在告诉我们,辛勤的劳动有了收获:有又细又长的黄瓜,紫盈盈的茄子,还有红红的小番茄……
春天来了时,绿油油的藤叶攀上了框架,秋天到了时,结出绿的黄的紫的果。
哦,对了,图片里面还有鱼和乌龟呢,也许你很奇怪,鱼和乌龟与蔬菜有什么关系呢
鱼用到的材料就更多了,它的身体是用葡萄做的,眼睛用的是红豆,身子用的是红枣,尾巴用的是黄瓜。
还有一座巍峨的山,主材料也是用到了黄瓜。很有意思吧。
珍惜粮食的小故事4
米是人人都需要的东西,也是人人都依赖的东西,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农民伯伯是如何种出米来的。
说到米,我便想起那一首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农民伯伯种稻谷是多么辛苦多么累呀。
米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米,珍惜农民伯伯的努力的成果。
珍惜粮食的小故事5
大家可曾看见过这样一个画面:服务员叹着气收拾着桌上的饭菜,那些饭菜几乎动也没有动过。而远方却有很多人饥寒交加、骨瘦如柴,连行走都很困难。
首先是在家里吃饭,这个只有两点:一是买菜时不要太多,要适量,不要让菜放在家里坏。二是吃多少盛多少,千万不要剩饭剩菜。
如果是在外面吃,那可就麻烦了,我就先说普通地去饭店吃饭吧!从开始点菜,可别看到感兴趣的就乱点一气哦!要知道虽然众口难调,但只要事先了解大家的喜好,合理搭配,做到适量是可以的哦!吃的时候就更没有什么好说得了,就是一定要执行光盘行动啦!
最后就要说到中国的传统婚宴了。说起来我也参加过很多次婚宴了,很多次宴会上都上很多很多道菜,当然剩下的菜也是堆积如山。妈妈告诉我,从前的婚礼很简单,吃一顿自己做的家常饭,分几颗喜糖,大家说说笑笑,虽然那样,一样很开心。虽然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许多倍,可是浪费可不对哦!现在我和妈妈参加婚礼,总会在妈妈包里放上打包袋,一开始大家都以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叔叔阿姨也开始这样做了。
是的,如果我们都从自己做起,每人节约一点点,集合起来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啊,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更好的环境,我们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