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0.11.08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语文常识练习

1、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郑成功林则徐张自忠

戚继光霍去病郑和史可法刘仁轨

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

2、载歌载舞:载:又、且。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3、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与世长辞:辞,告别。

4、古诗两首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我自横刃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爱国诗篇: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汀洋》

5、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漫:随意胡乱。△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青春:明丽的春天◇示:告诉◇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但:只。◇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九州:指中原。◇同:全国统一。◇定:平定,收复。◇:家祭:祭祀祖先。◇:无:同“勿”,不要。◇乃:你的。◇翁:父亲。

6、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7、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8、节衣缩食:节,节省;缩,减少。指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指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要强好胜:好,喜欢。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成功。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脱颖而出:颖,尖子。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9、姥姥的剪纸

1、《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间动情有趣的故事,

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2、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目。姥姥不识字,只能用剪纸来表达她对

我的期待,对我的牵挂。剪纸是我和姥姥之情感联的桥梁。

3、姥姥是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技巧高超的人。她剪纸技艺高超、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有:剪纸逼真;姥姥心地善良,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4、课后第4题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剪得多,剪得时

5、刁难:故意使人为难。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6、背诵12、13两个自然段。

10、牛郎织女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两岸,当牛郎隔河

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它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2、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

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

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敢、向往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残暴专制,无情无义。

11、安塞腰鼓

1、《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

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台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

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课文按“鼓响之前—

腰鼓表演—鼓声止息”的顺序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

2、“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

3、“一声渺远的鸡啼”表现了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4、背诵课文6-7、12-16自然段。

5、课后习题3:(1)“茂腾腾”写出了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写出了后生们的健

壮、朴实与活力。(2)“燥热”、“飞溅”道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的特点。(3)“震撼”、“烧灼”、“威逼”动感十足,将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给人与感官与心灵上的震撼,展现了强烈的生命力。

6、课后习题4:“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4次,着力强调,充

分感叹,从强烈与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

练习4

1、课外俗语:

(1)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2)当家方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4)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当自己被别人误会时,态度要冷静、诚恳,要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

向对方说清楚。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误会说明原委;(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3、背诵俗语及成语(练习四)

12、青海高原一株柳

1、《青海高原——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

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

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

的敬畏和赞颂之情。

2、本文作者陈忠实,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作品有《信任》、《渭北高原,关

于一个人的记忆》、《百鹿原》。

3、积累有关“柳”的诗句。

4、由这株柳你由想到哪些人物:霍金、桑兰、张海迪、夏洛蒂……

5、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6、背诵边塞诗:《凉州词》、《从军行》、《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7、课后习题三:(1)这株柳树神奇在挺立在高原上,是壮观的一方独立风景,

它生命力极其顽强,不仅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居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作者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柳树对那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的品格。(2)这句话不仅仅是写柳树,而且是写人。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着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8、“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句中“神奇”是因为:这株柳树挺立在高原之上,并形成了一方壮丽的风景,它生命力及其顽强,不仅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望而生畏”是因为柳树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使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9、“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写的柳树,也在写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能创造奇迹。

10、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以家乡灞河边的柳柳来衬托、对比青海高原的这株,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13、草原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

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2、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

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4、“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这句中的“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支,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体味。

5、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

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内容。

14、麋鹿

1、《麝鹿》是一篇记叙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麝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2、麝鹿为何又称作“四不像”。

3、最大的麝鹿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

4、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

5、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我国古代小说《封神榜》中把它当作姜子牙的坐骑。麋鹿是一种草食性性哺乳动物。它站着的时候,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蹄子宽大,可以在沼泽中行动敏捷,毛色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为棕灰色。

6、“……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中的“放养”侧重于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自由生长。“只有……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中的“饲养”是讲麋鹿在英国的一个私人庄园里接受人工喂养。

“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中的“陆续”在文中指麋鹿不断地被人盗往欧洲。“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在的“相继”指“麋鹿一个跟着一个死去”。

7、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动静。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或不公开出现。课文中指麋鹿极少,几乎绝迹。

漂泊不定: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颠沛游离:生活困苦,流落他乡。

15、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1、《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表达了对家乡孩子

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2、书信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3、巴金原名李尧棠,又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作家,曾作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风》、《雷》、《电》;《寒夜》、《萌芽》、《随想录》。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巴金这样著名的作家还有:郭沫若、茅盾、朱自清、

闻一多、冰心、老舍、艾青。

5、课文习题2。

(1)“终于”不能省掉,强调了巴金爷爷在提笔写字非常困难的

情况下,坚持着给家乡孩子们回信,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理解和关爱。

(2)“终于”强调了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经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之后得来的。

19、钱学森

1、《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刻不

忘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发射所作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

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2、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交响乐之父——海顿

炸药之父——诺贝尔活字印刷术之父——毕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产世界光纤之父——高锟

飞机之父——莱克兄弟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两弹元勋——邓稼先几何之父——欧几里德

4、课后第4题。

(1)表达了钱学森的一片爱国感情,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

民多做实事。

(2)表达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16、詹天佑

1、《詹天佑》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

义者要挟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

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京张铁路从北京到张家口,全长200公里,是联系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3、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事迹,修筑京张铁路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

作者依次写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事,赞扬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4、居庸关: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八达岭:中部凿井法。

青龙桥路段:设计“人”字形线路,要求会画示意图。

5、“……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中的“争夺”是指争相夺取。在句子中是说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想夺取铁路的修筑权。

“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这句中的“争持”指争论得相持不下。在句子中是说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控制我们的北部,竞相强词夺理,让事情僵持下来。

17、鞋匠的儿子

1、《鞋匠的儿子》课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

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

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2、林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

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3、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国家总统,靠的是他超人的智慧、杰出的才华、宽

容大度和谦逊的人格魅力。

4、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三个“永远”,其中第一个“永远”体现了林肯宽宏大度的胸襟;第二个“永远”表达了林肯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第三个“永远”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5、课后第三题。参议人员对林肯的态度由尴尬——羞辱——大笑——静默—

—赞叹,宽容是一种力量,因为林肯的谦逊、朴实、不卑不亢、宽容、正义赢得了大家的感动和掌声,所以态度有这么大的变化。

6、“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句话中“裂开的房子”就是指当时美国正处于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完整的整体”指一个统一的国家。这句话表达了林肯希望国家结束分裂,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的愿望。

7、有关“宽容”的名言。

(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屠格涅夫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3)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地处罚更加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练习6

《大风歌》是西汉刘邦所作,表现了他重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

18、古诗两首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

教育小儿子子聿。这首诗深信导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

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

才是真正有学习的人。

《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

塘明净的形象来壁喻读书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2、背诵全诗及诗意。

3、有关读书的名言。

4、来自古诗的成语:粉身碎骨山重水复万紫千红柳暗花明春色满园不拘一格

5、渠:相当于“它”,诗中指方塘。为:因为。

绝:极,最;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亲自。

19、学与问

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

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哥白尼: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

沈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3、背诵《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芒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中的“尽”为完,指桃花凋谢,“始”

为才,刚刚。句意: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下的白花都已凋谢,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首诗的后两句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背诵1、5两个自然段。

5、说说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有关“学与问”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敏而好学君子之学必好问三人行有我师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学而各,问而广,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20、大自然的文字

1、《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

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

感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文中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

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辨别

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

2、作者伊林: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著作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

为什么》。

3、理解“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的含义。

4、了解大自然的各种文字。

21、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读报的方法,主要讲读报的

好处,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2、读报的注意点:第一、掌握读报的方法,先浏览,再精读;第二、讲文明,

放在一定地方;第三,阅读后洗手,以免油墨沾染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综合评定(一)(二)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得分评定标准本卷共100分,得85分以上为优,75-84分为良,60-74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待合格一、拼一拼,写一写。(8分)wūjǐkāngkǎihūnyōngzhìxùwūxiádiānbǒcānguǎnlímíng

姓名班级分数

基础知识部分(49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uànrǎnjiāyáobǎwòyōngjù

()()()老迈昏()()怕

zhùzàogǎnkǎifánzhíjuànjǐ

()()()孜孜不()屋()

gāoliangchàdào

()()

二、多音字组词(5分)

lóng()bó()qiāo()

笼簸悄

lǒng()bò()qiǎo()

qí()hào()

奇好

jī()hǎo()

三、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5分)

不但……而且只有……才如果……就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要……就

1、他()机智,()勇敢。

2、()我们不团结,()不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3、犯了错误,()改正,()是好孩子。

4、()分别多年了,()彼此的心还连在一起。

5、()明天下雨,我们的郊游活动()暂停。

四、给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5分)

1、举止:(1)提出(2)推选(3)全(4)上托

2、胜地:(1)超过(2)赢(3)能承担(4)优美的

3、绝技:(1)断(2)独特(3)走不通(4)一定

4、浮雕:(1)超过(2)表面的(3)空虚(4)多余

5、表白:(1)说明(2)空的(3)没有结果(4)像雪那样

五、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冬天下雪。(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紫水晶般的葡萄结满了碧绿枝蔓。(缩句)________________

3、班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班级的纪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丽的荷花随风摆动。(改为拟人句)

5、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将直接引用的改为转述)

六、积累运用(17分)

1、风有各种各样的风,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风。(5分)

(1)()吹,林涛吼,峡谷震荡。

(2)()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3)天高云淡,()送爽,大雁排着队往南方飞去。

(4)一阵()刮来,飞沙走石,人们难以行走。

(5)雨住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习习,人们感到舒服极了。

2、古诗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2)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4)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

3、写出你喜欢的两句格言和一个英雄人物,并说出为什么喜欢。(6分)

(1)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部分(22分)

(一)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9+2分)

1事实上,我不管走(),走(),梦中总不时()家乡的()

和村路两侧的()。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的剪纸声,我的()与()就立刻变得()。

2从本段中,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短文(11分)

郑板桥爱子

郑板桥()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六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墨代养。郑墨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地说“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让郑板桥知道后,心里非常(),就给弟弟写信到:“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呢?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严加管教。

为了使小宝健康成长,后来郑板桥又把小宝接到自己身边,以便言传身教。当时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中没有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了一个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省下来的,快拿去吃吧!”小宝蹦跳着走到门外。这时,小宝发现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站在门边,正用饥饿的眼光看着他。小宝立即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知道后,高兴的对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喜欢你。”

当郑板桥病危时,他把儿子叫道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他床前时,他已经断气了。小宝悲痛的大哭,突然发现床边有张纸条,上面写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1、认真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2、结合上下文解释:(2分)

言传身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通过三件事记述了郑板桥是怎样爱子的,情分别概括地写在横线上。(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来吧!(2分)

习作部分(30分)

“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尝试”的过程是学习、实践、探索、创造的过程,请你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尝试,把过程写具体,把当时的感受写清楚,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左右。

这些资料推荐给大家,期末考试快到了,这个有用哦!

卷面书写3%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bǔyùwēixiéchájuézhōuxuáncáibiànwúshuān

()()()()()

ōnxíntánláncānlǎoménlónzhìrénzhìyì

二、基础知识的练习及词句的积累:(27%)

1、查字典:(5%)

“盛气凌人”的“凌”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除部首外再查()画。在字典里“凌”字的解释有四种:①冰;②欺凌、侵犯、欺压;③升、高出;④迫近。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应取第()种解释。

2、写出三个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3%)

()()()

4、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

(1)、这学期,全体六年级同学都参加了“我读我演”阅读竞赛活动。

(2)、宣传委赵刚记录并听取了“庆祝元旦准备会”上老师及“班干”们的发言。

5、用适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4%)

(1)、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

(2)、侍奉吴王的少年没有被吴王处死。

侍奉吴王的少年巧妙地使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作者是()代诗人(),

“西江月”是(),“夜行黄沙道中”是()。(5%)

三、阅读:(30%)

(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11%)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专心致志()辩护()

2、你知道“竹简”是什么吗?(2%)

3、请写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意思。(3%)

4、很多人都想在自己的一生中做件实实在在的事,读了司马迁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4%)

(二)、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19%)

游龙华公园

星期天,我们游览了桃花盛开、曾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

进了公园,我们先走向“桃园”。不一会儿,满园桃花便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的桃花品种繁多,有“仙桃”、“白桃”、“日日桃”,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一团火,白的像一片云,还有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微风吹过,送来屡屡清香。

“你们看,那儿有许多蝴蝶!”一个同学指着前边说。我们望去,一些枝头果然有许多蝴蝶在随风摆动。可是走进一看,他们不是蝴蝶而是一种奇特的桃花。这种花的形状、颜色和蝴蝶十分相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蝴蝶花”。

饱览了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两旁松柏耸立,四周铺满嫩草,外面围上一圈整齐的冬青,显得庄重、肃穆。纪念碑上刻着:“龙华载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样红。”读着碑文,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正横眉冷对带血的刺刀,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桃花……

离开纪念碑,鲜明的路标把我们引向画廊。画廊里展出了许多烈士的照片,照片下有烈士的生平简介,还陈列着烈士的手稿。这些手稿记录着烈士们的战斗历程。

我不禁低语着:烈士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沿着你们开辟的道路走下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

安息:

耸立:

2、短文的第(、)自然段是描写桃花的,作者抓住了桃花的()和()来描写桃花的。(3%)

3、用波浪线画出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2%)

4、填出作者游览龙华公园的路线。(3%)

5、读了短文,你觉得龙华公园主要是用来纪念什么的?(2%)

请你写出我们南京一个类似的公园名称:(2%)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结合自己实际谈一谈。(3%)

四、作文: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中心明确,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30%)五、附加题:(3%+2%+3%+2%)

1、我们学了《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后知道聂荣臻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请你再写出三个元帅的名字()、()、()。

2、你知道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吗?

3、学习了《埃及的金字塔》之后,我们知道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

4、司马迁编撰的《史记》里面记录了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分别是按照本纪、表、世家、列传和书这五种体例来记录的,你能写出其中的两个历史故事的名称吗?()、()。

THE END
1.节省拼音怎么读节省的解释是什么意思例节省图书费。 英economize; save; spare; 引证解释 ⒈ 节约;节俭。 引《后汉书·何敞传》:“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賑卹穷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查此款需费无多,可否於节省铁路巨款之中,分十分之一。” http://insjz.cn/article/844182.html
2.节约节约词典释义节约的意思,拼音汉语词典节约 词语节约 拼音jié yuē 注音ㄐ一ㄝˊㄩㄝ 繁体節約 五笔abxq 词性动词 、形容词 【节约】成语接龙 【节约】成语接龙助手https://www.hancibao.com/cheng/tr01a2U
3.闪闪发光怎么拼音怎么写5. 不与拼音怎么写 6. 坲的拼音怎么写 7. 下边拼音怎么写的 8. 没法拼音怎么写 阿谀拼音怎么写 1.阿谀奉承怎么读 声母y,f,ch,韵母u,eng。 阿谀奉承拼音是ē yú fèng chéng ,意为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近义词】阿谀逢迎、阿其所好 https://www.xuexi88.com/etagid692935b0/
4.阅读回答问题。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时候,诗句“谁知盘中(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文中“深圳”“我们”是名词,“虽然”“但”是连词。B.“光盘行动”“传统美德”“巨大的财富”都是偏正短语。C.“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唐代李绅《悯农》中的诗句。D.“充足的粮食储备离不开全民节俭”句中“储备”一词是名词。【考点】注音;根据拼音写字词;词性;https://www.jyeoo.com/shiti/1e905104-f815-4a15-a534-da6625f0ca42
5.看拼音.写词语正确的选项是gōngnéngxīmièqúdàoA看拼音.写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gōng néng xī miè qú dào A.功能,息灭,渠道B.功能,熄灭,渠进C.功能,熄灭,渠道D.工能,熄灭,渠道http://www.1010jiajiao.com/xiti_page_89849
6.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11. 知道有不同的书写工具,愿意尝试使用不同的笔写写画画。 12.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正确的写字姿势。 13. *学习汉语拼音,能认读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 (三)阅读 1. 能阅读环境中的常用符号信息(例如:交通标志、广告牌、指示牌、警示语等)。 2. 能阅读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图书,了解大意。 3. 能阅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
7.擦玻璃的拼音是怎么写的啊,擦玻璃的拼音写法指南提供关于“擦玻璃的拼音是怎么写的啊”这个问题的答案,包括正确的拼音写法,帮助用户正确掌握擦玻璃这个词的拼音,并附带相关的汉字拼写指南。擦玻璃,拼音,写法,汉字拼写 擦玻璃的拼音是怎么写的啊怎么读 擦玻璃的拼音是怎么写的啊怎么组词 擦玻璃的拼音是怎么写的啊 擦玻璃的拼音是什么写 擦玻璃的拼音怎么说 擦https://www.55188.com/topics-7832215.html
8.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分析(通用14篇)大部分孩子能正确拼出拼音并写出词语,字迹也较为工整。但题目中出现了四个没教过的字:以、眼、雨点,这些字不属于生字,所以孩子们大都不会。 2、第二题:我会组。 这些字都是平时要求掌握的生字,学生大都能较好地完成。 3、第三题:我会变。 通过加一加的方式,或给生字加上一笔、加上偏旁,考查学生对生字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jenfc.html
9.兢兢业业的拼音怎么写意思是什么学习汉语拼音不止可以帮助同学们识字以及掌握查字典的方法,还有助于同学们学习好普通话,为后来的阅读写作以及长期运用打下基础。那么同学们知道兢兢业业的拼音和解释是什么吗? 兢兢业业的拼音怎么写 兢兢业业这个汉语成语的拼音写作“jīng jīng yè yè”。 https://m.xhwx100.com/article/10845.html
10.汉语拼音书写规则儿歌6篇(全文)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 汉语拼音书写规则儿歌 第2篇 汉语拼音书写规则歌 1.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宝宝住里面,住上格的不顶线,住下格的不踩边,中格写满顶两边。 2.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 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住上格,尾巴长了住下格,其它部分在中格。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6o0fpdp.html
11.意思拼音意思怎么读意思拼音 意思怎么读轻舞飞扬 小学教育 精选回答 1、意思拼音:[yì si] 2、语言文字等的意义;思想内容:“节约”就是不浪费的意思。要正确地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意见;愿望:大家的~是一起去。我想跟你合写一篇文章,你是不是也有这个意思? 4、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这不过是我https://edu.iask.sina.com.cn/jy/2FVIGjpKqLh.html
12.汉语拼音教案反思(精选8篇)2.区分音、形相似的字母,正确认读。 活动准备: 字母卡片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各一张。标有字母u,v、m,n、f,t,、b,p、d,q,的头饰若干。画有两拼音节(猪,红旗,菊花)和三拼音节(火,虾,西瓜)并附带音节的图片两组。黑板上准备一棵大树图片,树上粘贴各种各样的水果(水果背面写有相关音节)。实物准备:苹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59808.html
13.日语问题akasatana这组拼音怎么写的?日语考试中文:安全,节约 日语:安全に节约する 手打不易,望采纳!谢谢!如有疑问,可追答!https://www.bkw.cn/ejks/ask/5057202.html
14.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干事创业、兴国兴邦的重要基石。“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让lì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导向。要坚决抵制生活奢靡,亵渎美德等不良习气。 ①lì___②___ 22-23九年级https://zujuan.xkw.com/1q21352274.html
15.下列拼音正确的是()下列拼音正确的是 ( )A.yuè jù(粤剧)B.píng fēn-qiū sè(平分秋色)C.gōng guān(公关)D.li fng(雷锋)E.zǒng r-yán zh(总而言之)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https://www.shuashuati.com/ti/c794c69d8ced49f6b648cbe2c633e3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