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是我国优秀的教育家,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多次放弃高官厚禄,而选择参加教育实践。其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在考试中,也经常会拿他的例子作为题目。因此,今天我们提前来了解有关他的小故事。
一、打跑“爱迪生”
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接着,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赶走和打跑。”
二、不罚反奖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陶行知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这个学生,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如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三、烧扑克牌
四、节约粮食
抗日战争时期,狡猾的商人在粮食里掺杂了大量石子、砂子、稗子和霉烂的米。有的学生一嚼到砂子,立刻把一大口饭都吐掉,餐桌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堆一堆的饭粒。这让陶行知很痛心,他带着学生背起了李绅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接着说:“同学们,现在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们冒着侵略者的炮火用生命种出来的,也是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夺来的啊!我们怎么能随便浪费呢”从此以后,同学们在吃饭时遇到砂子,把砂子吐出来,而把米饭仍然吃下去,餐桌上再也见不到饭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