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文言实词的古今意义没有变化,可以用它的今义去理解文言文。
一部分实词在文言中古义与今义都用,这个语境用的是古义,那个语境用的是今义,阅读时必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去分析斟酌。
多数文言实词的古义和今义是不同的,不能用今义去理解它在文言文中意义。具体地说,这种古今词义的差异体现在四个方面:词义扩大或缩小了,如“江”、“好”、“臭”、“让”;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如:“卑鄙”、“爪牙”、“锻炼”、“钩心斗角”、“师心自用”等;古今义没有任何联系,已经转移了,如:“涕”、“偷”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而其归书也必速
后五年,吾妻来归
(2)使使如秦受地如其克谐,天下可定矣。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此诚社稷存亡之秋也
(5)毛遂自赞于平原君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6)父已在先,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求,无乃尔是过与?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子与我衣,我活也蹇叔之子与师
(7)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8)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9)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0)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11)便言多令才,年始十八九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此三子者,吾遗恨也
(13)为学有难易乎?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贼易之
(14)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不怜公子姊乎?独畏廉将军哉?
(15)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6)王有疾在奏里,不治将恐深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17)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8)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
(19)可为约束,立制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20)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1)少时,家贫,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愿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2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24)哭泣无涕,中心不泣
(25)宜可以南面而制秦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26)光武悬令,往往物色之
(27)去:离开;(时空)距离/虽:虽然;即使/每:每次、每逢;经常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祥:预兆
锻炼:玩弄法律,使人入罪
(2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29)劝君更尽一杯酒果行,国人皆劝
(30)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31)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管仲相齐,齐大治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君之面,位不过封侯;相君之背,贵不可言
(3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33)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2.区分单音词与双音词:
斯须、须臾、少间、有顷、有间、久之、质明、黄昏、人定、鸡鸣、隅中。另外,有些双音节词在特定的语境里也不能撤分开来理解,只能把它当作一个词。如: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旦日,卒中往往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同一个双音节词在文言文里有时是两个单音词,有时是一个双音词,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去仔细分辨。胜相士,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以武贤,上以为大将
吾祖死于是,吾父又死于是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冬有雷电,夏有霜雪,然而寒暑之势不易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文言文中一般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单音词居多。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双音词的,在文言里往往是两个单音词,需要撤分开来理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公车特征拜郎中/于是相如前进缶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屈原行吟泽畔,形容枯槁,颜色憔悴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范缜数目项王/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古之学者必有师/太监泣曰:“是非赂得之。”
寻用宰相候莘荐,除太学博士,再迁应奉,终于翰林修撰
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
璧有瑕,请指示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子,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适莽仓者,三飧而反,腹犹果然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偏义复词:
概念:两个意义相反、相对的词连在一起使用,在某个语境里只使用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只起陪衬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这种语言现象叫做偏义复词。
是偏义复词还是复合词,得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仔细分析揣摩: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江水月明寒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有于社稷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通假字
通假字是文言文的一种特殊的实词现象,指的是音同、音近或形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直言之,就是古人约定俗成而写的错别字。
通假字由于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因而使其具有固定性。也即是说某个字在几个文段里都用成了通假字,那么它肯定通假的是同一个字。换句话说,甲古人、乙古人、丙古人及所有的古人都约定把某个字写成同一个错字。如:“将军身被坚执锐”、“屈原被发行吟泽畔”“河曲智叟亡以应”、“亡何,国变,宁南死”“距关,毋内诸侯”、“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通假字只能是单向通假,不可能双向通假,即本字与通假字之间不能互相通假。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就不能通“冯”)
1.古诗文文学常识题填空题
古诗文文学常识题填空题1.古诗文填空及文学常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3.太子及兵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世皆垂泪泣涕。
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十个305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既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中表现手法。
7.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则知名而无过矣)。
10.《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这部小说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
1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是(司马迁),它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组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作者是(班固)。
15.莎士比亚是(英)国(16)时期伟大的剧作家,代表作有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
16.(雨销云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李清照),字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
18.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1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古诗文填空及文学常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3.太子及兵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世皆垂泪泣涕。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十个305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既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中表现手法。7.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则知名而无过矣)。10.《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
这部小说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1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是(司马迁),它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组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作者是(班固)。15.莎士比亚是(英)国(16)时期伟大的剧作家,代表作有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
17.(李清照),字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18.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1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3.40个关于古诗文的填空题(附答案
有关古诗词的一些填空题
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
2.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
4.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
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
8._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水晚来急,___________.
咏物诗人选下面景物中的三样赋诗,注意把使命合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填地名1.()野草花,()口夕斜阳.
填动物名或植物名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2.留恋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按诗意填空1.翁卷的《》以白描手法谢江南农村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寥几笔就把水乡时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2.唐代诗人在诗《乐游园》中以一句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3.《游园不值》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赞美了(),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
4.《晓出进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这首诗赞美了(),诗中描写景色的著名句子是___________.
5.《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本诗描写了()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名句是__________.
引用古诗名句
1.教育人有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_________
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
4.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_________
5.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
1.高中古文有哪些固定结构
文言固定格式:1、无以,无从。
译为“没有用来。
的办法”2、有以。译为“有用来。
的办法”3、有所。
译为“有。
的”4、无所。译为“没有。
的”5、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6、如。。
何。译为“对。
怎么办”7、奈。
何。
译为“把。
怎么办”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9、所以。
译为“用来。
的”“。
的原因”“。
的方法”10、不亦。
乎。译为“不是。
吗?”11、何。
焉为。
译为“有什么。
呢?”12、何。
为。译为“还要。
干什么呢”13、庸。
乎。
译为“难道。
吗?”14、其。
乎。译为“难道。
吗”15、得无。
乎,得无。
耶。
译为“恐怕。
吧”“莫非。
吧”16、无乃。
乎。译为“恐怕。
吧”17、。
之谓也,其。
之谓乎。
译为“说的就是。
啊”“大概说的就是。
啊”18、孰与,与。
孰。译为“跟。
相比,哪一个。
”19、孰若。
译为“哪里比得上”20、然则。译为“既然这样,那么”21、有。
者。
译为“有个。。
人”。
2.那位前辈可以给我讲一下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特殊句式是不是就是固定
高中常用的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省略句被动句
1.固定句式:关键是记住一些结构,比如:“奈……何”“为……所”等,如“虞姬虞姬奈若何”
2.判断句:主要是“……者,……也”或“……也”的句式,看到这个,一般都是判断句,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等
3.倒装句:(1)宾语前置:“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之”有一个用法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要注意一下;(2)状语后置:“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于右将军军并);(3)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者人)
4.省略句:主要是省去“之”“于”等字,如“赵王以(之)为贤大夫”等
5.被动句:看到“于”“所”“见”等字时要注意,如“臣诚恐见欺于大王”(被大王欺骗)
差不多就这些了,这些句式都是常见的,一定要掌握的
1、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有《李太白全集》,《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越中览古》《苏台览古》等选入高中课本。
2、《长恨歌》——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古体诗——乐府诗——白居易——唐代。
3、《琵琶行》——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古体诗——乐府诗——白居易——唐代。
4、《长恨歌传》——唐传奇小说——陈鸿——中唐。
5、《离骚》的作者是屈原,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歌,(主要收录屈原的诗)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的又一部诗歌集,它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诗歌总集。《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激情,富于浪漫气息。《离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6、《湘夫人》《国殇》——《楚辞》——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古体诗。7、鲍照——南北朝——《拟行路难》(其四)——古体诗——乐府诗。
8、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有“诗圣”之称,诗作有“诗史”美称,其诗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有《杜工部集》,名篇“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阁夜》《登高》《蜀相》《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诗篇,我们都欣赏过。
9、《蜀相》《登高》《阁夜》——杜甫——近体诗——七言律诗;《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杜甫——近体诗——五言律诗。
10、陆游,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有《示儿》《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钗头凤》《卜算子咏梅》等,结集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他是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有九千多首,是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
11、《书愤》《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南宋——近体诗——七言律诗。
12、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也称柳柳州,中唐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一起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选入初、高中课本的有散文《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七言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连四州》。
13、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个田园诗人。主要作品有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杂诗十二首》(其二)等。
14、《归园田居》《饮酒》《杂诗十二首》(其二)——诗歌————古体诗——陶渊明——东晋
1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16、《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古体诗——乐府诗;《越中览古》《苏台览古》——七言绝句。
1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开豪放词派之风,有《东坡全集》。《新城道中》(其一)——苏轼——北宋——七律。18、《李凭箜篌引》——李贺——中唐——古体诗——乐府诗
19、温庭筠——晚唐——花间词人之鼻祖——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菩萨蛮》——词。
20、《燕歌行》——高适——古体诗——乐府诗——边塞诗人——盛唐。
21、“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一段曲子)和套数(多段曲子)。
22、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元代——元曲——散曲——套数。23、周邦彦——北宋——《苏幕遮》——词——“词家之冠”,“词中老杜”。24、《虞美人》——词——李煜——史称南唐后主。
25、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词《杨州慢》。
26、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积雨辋川庄作》——近体诗——七律。
27、韦庄——晚唐——《菩萨蛮》(其二)——词——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
28、《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29、《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古体诗——乐府诗——“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30、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漱玉词》。《一剪梅》《声声慢》是其代表作。
31、阮籍——西晋——《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古体诗——五言诗——“竹林七贤”之一。
32、黄遵宪——近代——《今别离》(其一)——古体诗。33、“乐府”原是音乐机关的名字,后来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34、唐诗和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一方面继承汉魏以来的五言、七言古体诗,并使之更为完善;一方面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星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地超越了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