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给一些主播带来了收益,但也对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损伤。沈阳“吃播”博主王先生在半年中,体重从200斤飙升到了280斤,今年6月末,他在准备直播时身体不适,送医后不治身亡,年仅30岁。
“吃播”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
“吃播”分为很多类型:
一些是以吃得多就是“大胃王”为噱头;
还有一些吃比较新奇、不常见的东西来吸引眼球;
当然还有一些内容制作者,非常注重吃播过程中的咀嚼、吞咽的声音,以此作为卖点。
对于主播来说,做吃播的最终目的不外乎是将内容转化为收益。
奕萌是一位90后女孩,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尝试吃播,2018年全职做吃播,今年开始转型。“直播三个小时,如果我吃得很快的话,收入估计2000块钱左右。因为自己本来就吃很多东西,很喜欢吃东西,也想赚更多的钱才去做这个的。如果我吃的多,礼物打赏就会很多,因为人都会有一种猎奇的心态。”
博主小刘也是看到了这个行业中的转化利益,希望通过试吃来带货。“因为我是内蒙人,我们内蒙的肉食有需求的,大家就一起想着去做这么一个媒体,说白了我就是为了转化,转化是干嘛?我要赚钱。今年的方向就是做直播带货。”
“大胃王”的直播之痛:
毁了身体也毁了这个行业
如今,在各个视频平台上,都不乏这样的“大胃王”,一个人一顿饭能吃掉十来个人的食量。大胃王吃播并不如想象中好做。小刘说,为了让摄影师拍到各个角度的满意画面,一样东西基本要重复吃很多次。有一次拍吃羊腿,吃了整整四根,才把视频拍完。“一开始感觉吃肯定没问题,其实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吃一会儿就吃不下去了,含到嘴里边都有想呕出来的感觉,其实还是挺辛苦的。
“大胃王”型吃播更大的问题在于对健康饮食概念的颠覆。沈阳的30岁的王先生也是一名吃播博主,在半年的吃播经历中,体重从200斤飙升到了280斤,今年6月末,他在准备直播时出现了身体不适,送医后不治身亡。
另有报道,杭州23岁的小伙子小刘开始“吃播”之后,每天深夜都要点上几份宵夜,一年内体重上涨30斤,更因饮食结构的问题,患上了骨质疏松,BMI指数达到肥胖。
当然,此类视频对专业内容生产行业来说,也有负面影响。正常人的承受能力和内容持续输出的需要,让吃播出现了很多乱象,比如有很多博主吃完就吐掉、吃泻药,还有一些通过镜头剪辑假吃。
“大胃王式”吃播=对食物的极大浪费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表示,利益趋势之外,大胃王式吃播的盛行,反映出的是对食物的错误认识。
范志红: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会发现有两个极端。有一些人认为吃多了很耻辱,对食物和肥胖的这种恐惧占据了一部分人的心灵。
另外一方面,由于有了这样一种心理,或者由于大家对于吃多这件事情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所以他在看到别人吃很多的时候,感觉某种精神压力的释放,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事情其实挺浪费食物的,因为一个人不需要那么多食物。
对于国人来说,已经从“吃饱”逐渐迈向了“吃好”,但是如何培养对粮食、食物生产的尊重,如何传播更多吃得健康、吃得科学的内容?
范志红: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都是吃不饱饭的,而中国现在能有这样的富足,可以保证我们营养需求,这个是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我觉得好多人其实没有珍惜这一点,他们觉得食物其实是可以浪费的。我想我们可能未来不是说播大胃王,怎么样去使劲吃别人的好几倍;而是应该多生产播出怎么样才是健康饮食、怎么样吃得特别合理,搭配得非常巧妙,做得非常精美的饮食内容,这样才更有价值一些。
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是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浪费食物的现象都应该谴责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