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的复习计划

以课标为标准,以课本为蓝本,以课堂为阵地,精心复习,充分准备,迎接调考。

二、复习思路:分板块,分专题复习。

三、复习内容:

(一)基础

1会认、会写生字表中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字形,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灵活应用。

2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无遗漏地全部梳理,要能分辨音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会应用和选择。

3会使用字、辞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或段中词语的意思。

4用钢笔正确、整齐、美观、有速度书写楷书。

5学过的词语,常用的标点,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灵活运用。(组词、造句、填空、选择、判断)

6能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够熟练的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二)阅读

1浏览。带着目的浏览读物,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阅读说明文。①能抓住要点,概括段意②认识“两举两比”四种说明方法。

3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概括自己影响最深的场景,重点人物,细节,能描述事件的梗概。

4阅读诗歌散文作品,能读懂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5阅读课外读物。

①能借助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②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有内涵的句子的含义。

6积累。

①能积累、背诵课本优秀诗文,教材中的古诗、对联、名言警句、成语、谚语及经典篇目中的诗句

②能填写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中的关键词句。

③熟读课本中的精美段落。

④熟悉、积累课本中的好词佳句。

(三)习作

1能写简单的纪实文和想象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表达的需求分段表述。2能抓住重点内容缩写。能运用删、减、改、概括等方法。

3写读后感。要紧扣原文,抓住要点,联系实际,感情真实,夹叙夹议。

4四十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习作/5书写规范、整洁,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四、复习方法:

1分成基础、阅读、作文三个板块复习。

2对基础部分,又分为字(识字、写字、用字)、词两个专题来复习。主要采取在老师指导的前提下,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的方法。

3对阅读部分,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课本中寻找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暗含考点,难易适度的片断设计训练点。

4对作文部分,在对已写作文归类、梳理、修改过程中强化习作技巧和要求。

五、课时安排

字2课时

词2课时

阅读5课时

作文5课时

综合练习、评讲2——4课时

总计16——18课时

九年级是学校的窗口,是检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否提高人气的最重要时期。为了让学生毕业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九年级教师面前的课题。为此,新学期伊始,认真地思索和总结了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特制定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二、教材分析

2、多样性。由于读者的成长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的不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多样性,是应该允许并予提倡的。教材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在阅读提示和练习的设计中,也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认识,避免标准的统一的答案。如对《故乡》主题的分析,对《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评价,对《范进中举》中范进的悲喜剧内在意义的认识等。多样性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要予以重视。

3、探究性。进入初三阶段,学生的心智得到一定的发展,思维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个性的形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深入。所以,教材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逐渐增加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深度。无论是阅读还是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透过语言表达等表层的东西,探究深层次的问题。如《敬业与乐业》中对“有业”“圆满”等人生问题的思考;《智取生辰纲》中对叙述角度的研究;《词五首》中“酒”在古代诗歌中的意义等。探究性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能力,而不是单方面地训练某些语文技巧。

三、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的综合素养。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领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掌握演讲辞和书信的写法。了解小说的体裁和特点,掌握阅读分析小说的方法。学会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正确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掌握论述语言的特点。学习个性化语言,领会阅读古代白话小说要领。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歌的自然美景,体味诗情意,感悟人生真善美。感受人类精英活跃思维、丰富的情感和闪光的思想。在欣赏作品中,领略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让学生明白,只有具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成为有用人才,才能为祖国贡献力量。阅读小说丰富人生的体验,获取审美的享受。要历史地看问题,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四、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突出启发式和讨论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多读多讲,老师尽量少讲精讲,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3、阅读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作文教学,加强指导,灵活批改,鼓励学生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5、结合实际进行分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利用课外做好扶优抓差,力争整体提高。

6、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小学语文复习计划是为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孩子制定的一份小学语文考试前复习计划,这一计划针对小学阶段语文的重点,从考试的指导思想到孩子复习的重点内容,并详细的罗列出了复习中的重点,这些重点也是小升初考试上的一些侧重点,希望对广大学生在语文复习中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1、通过复习旨在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二、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汉字

认识所学的带读字,掌握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

3、词语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部分能灵活运用。

4、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5、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有些标点符号,还要求说出其作用。

6、阅读

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

(1)句子意思的理解。

(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

(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

(5)体会思想感情。

背诵。主要是第十一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只指课本中规定的内容。

7、写作

1、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明确每单元课文的类型,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复习,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复习。

三、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

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

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四、复习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

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第16周复习1——4单元

第17周复习5——8单元

第18周综合复习

天府路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作文是一个人认识事物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我们要能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明白地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无论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不外乎是写人的,记事的,写活动的,写景的,状物的,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改写、续写,应用文,想象作文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写好作文:

一、本年级本学期习作类型:

1.写实的习作:写一处自然景观、写观察中的发现、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导游词、写成长故事、写回信。

2.写想象的习作:写童话、看图作文、写奇思妙想。

二、本年级本学期复习内容简要概述:

根据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帮助学生进行有效习作,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三、复习思路: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行制定个人复习计划,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

3.重视针对性补差工作,加强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注重后进生的心理疏导。

4.尝试新复习法,探索有效复习新策略。

四、习作复习具体措施

1.内容:进一步提高审题、选材能力,对本学期自己的习作进行,进一步修改。

2.形式:习作欣赏、修改和临场指导

3.措施:

(1)对于中下生加强写得出的个别指导。

(2)书写习惯的纠正。

温謦提示:

(1)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认真上好复习课。

(2)从复习的有效性入手,设计有效的复习策略,及时交流,共探复习之路。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班级学生及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取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一周

四、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

五、复习内容:

2、学会照样子写句子,能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能正确分析段落,初步掌握分段知识,能简单概括段意。

5、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在阅读复习中相机进行实践。

6、进一步了解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根据不足进行指导。

六、具体安排:

(一)基础知识复习:

2.形式:专题复习和训练评讲相结合

3.内容:本册书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形声字,同义词,反义词,修改病句,照样子写句子等。

4.措施:

(2)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专题复习,重点是掌握生字词和修改病句,实词的词性。

(3)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阅读复习:

2.形式: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

3.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及配套的阅读训练。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4)辅差工作不放松。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6)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三)作文复习:

2.形式:习作欣赏、修改和临场指导

3.内容:进一步提高审题、选材能力,本学期自己的习作修改,进一步提高。

(1)对于中下生加强写得出的个别指导。

(2)书写习惯的纠正。

一.指导思想:

二.复习形式:分类复习

三.复习内容:

2.学会照样子写句子,能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能正确分析段落,初步掌握分段知识,能简单概括段意。

5.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在阅读复习中相机进行实践。

6.进一步了解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根据不足进行指导。三.具体安排:

1.形式:专题复习和训练评讲相结合

2.内容:本书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形声字,同义词,反义词,修改病句,照样子写句子等。

3.措施:

1.形式: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

2.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及配套的阅读训练。

(三)作文复习;

1.形式:习作欣赏、修改和临场指导

2.内容:进一步提高审题、选材能力,本学期自己的习作修改,进一步提高。

(1)对于中下生加强个别指导。

一、复习指导思想:

系统整理,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学习:重温语文课程目标和教材编写说明,对本册教材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再次做到心中明确。

思考:思考知识重点难点,思考轻松愉悦复习的办法和策略。

整理:整理知识重点难点,整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错的知识点。

分析:根据其中监测和上学期期末监测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列出培优辅差的计划,寻找学生发展提高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潜能。

归纳:在学习,思考、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知识点、学生现状等,进行归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课教案,扎扎实实,高效开展复习工作。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在思维上显得更加活跃,有自己的思考,但是他们的思考往往不够全面;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懂得偷懒了,日常作业出现拖欠现象。对基础知识,学生的主要问题,还是灵活运用的问题,因此在复习阶段,要注重对已有的知识怎么样进行灵活多样的运用训练。阅读,从监测和作业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是阅读的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学生刚接触阅读,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畏惧心理,既不愿意深一层阅读,好多学生认为不会就不做,不愿意在做深入思考,所谓的阅读习惯不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理解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复习阶段,要通过练习,进行一定的积累,提高学生理解的能力。

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错误较多,学生缺少成就感,甚至是畏惧情绪,一提笔就觉得难。有几个后进生前面抓得不够,与自学性强自学能力好的学生相比,有不少差距,令老师担心。

三、复习内容及目标:

目标:夯实基础,巩固强化、查漏补缺、辅优补差,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内容:

【积累】

1、正确认读、听写本册中300个生字。

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

4、课文中优美段落、重点段落的诵读。

5、古诗默写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能复述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参见课堂本和试卷中根据意思写词语的题型)。

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以第五、六、七单元为例,以过渡句和中心句为重点)。

【习作】

1、学会把读习作要求,根据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程度较好的能在语言上有所提高。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

(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人物之间的对话。)

4、复习教材中的作文,以课文优美段落和学生佳作为例,进行指导(写事:课余生活、熟悉人的一件事;写景物:秋天的图画、观察日记、去过的地方;传统文化、编写童话)。

四、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

基础部分:生字词、古诗、读读背背、读读记记、课文重点段落的理解和分析。

难点:

阅读(运用自己的阅读积累,难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下理解。)

作文(根据要求,审清题意,抓住重点,先想再写)。

五、具体措施

1、全面复习课文,根据学生能力,以读、背诵的形式在班级里开展课文诵读大赛,学生在家长处或者同学处完成,作出不同的记号,让学生快乐地再次熟悉课文。

2、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归类,以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类型和课堂本中出现的类型为要求,有时候采取“考考同学”的方法,将一类题目找出来,请其他同学来填答案。这样,可以将复习方式拓展到课外。

3、注重基础,坚持每天听写和优美段落的诵读展示。

4、结合试题进行精讲,可以选择部分题目全班一起做,有能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5、加强做题方法的指导,培养较好的读题,思考的习惯。

6、加强补差工作,争取家长配合,解除学生畏惧心理,提高上进心和积极性,耐心辅导。

1通过复习旨在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二、复习目标

1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409个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3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

3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情楚,有礼貌。

4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

5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好、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三、复习重点

1正确书写、默写238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

3阅读训练

4习作练习

第20周复习1——4单元

第21周复习5——8单元

第22周综合复习

一、教材分析:

二、复习的总目标:

一)、基础知识复习目标:

1、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重点在于通过各种不同的方面记住生字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

2、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3、认识450个汉字,能正确书写350个汉字。

4、掌握所教汉字中的笔画和偏旁,知道汉字书写的一般笔顺。

5、初步学生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够正确地说出汉字的结构特点。

6、继续巩固正确的读写姿势,把字写正确、规范、端正,保持书面整洁。

7、培养学生大胆说话,说标准的普通话,并且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8、学会礼貌用语,能用指定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9、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指读,不唱读。

10、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名句名段。

11、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熟练使用句号、逗号、问号,初步学习“双引号”的使用。

12、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二)、阅读能力目标:

1、能够耐心读完一篇短文,努力读懂意思。

2、懂得一篇短文有几个自然段,其中一段有几句话。

3、能反复阅读短文,读懂每一句话的重点,每一段的主题。

4、能在短文中寻找一些有特点的词语(特殊形式的词语、量词、反义词、动词等)。

5、能在短文中尝试根据不同的意思填写标点符号。

6、能够耐心仔细审题,养成独立审题的良好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写话复习目标:

1、能够养成先观察全图,再逐幅观察的习惯。

2、在观察中养成耐心仔细的好习惯。

3、能够写一段语句通顺,符合图意的话,做到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重点情节有展开想象。能运用课外书中的好词语。

指导步骤:

一、首先要看懂整幅图画的意思。

二、看看有没有取好题目,如果没有,就要给图画选个恰当的题目。

三、如果是多幅图画,就要再一次,一幅一幅地仔细观察,看看图画上有哪些事物,重点是讲哪幅图。

四、把这些图画连起来,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再一边想,一边写下来。

本届学生试行课程改革一年,在这一年语文教学探索中,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能积极参与、理解,大胆发表见解,大胆质疑,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基本学会同学间的讨论,养成读课外名著的习惯,采用写随笔和作文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源,绝大多数作文内容真实,感情真切,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了写作能力。一年课程实验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和成绩,但也发现了诸多缺漏,需在本学年中,探索新方法,采取新措施,逐步快捷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存在问题如下:

1.注重了对学生思维的激发,问题探讨、口头交流。忽视基础知识掌握、词汇的积累、书面表达。语文能力重要标志除了有灵活的思维外,一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二要有丰富词汇积累。

2.对课文阅读理解不透,有囫囵吞枣现象。以本文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多角度分析总结概括上欠缺较多。

3.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

4.读课外书对丰富学生知识有帮助,但效果不明确。

针对以上情况和英才树立四种意识,高起点、高定位的目标,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积累丰富的词汇,并结合具体实际运用,采用竞赛、多媒体等,形象、直观、大容量,扎扎实实把该积累的词汇作为学生语文的积淀,实现每学期积累词汇的目标。

2.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经验,生活世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比如学习《巴东三峡》搜集三峡的电视软件资料,直观现象展示给学生并与课本结合。学习《生命之舟》将电视剧《惊涛骇浪》等现代化的真实情景,再现给学生,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将学习语文富有时代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4.作文采用全批、抽批、面批,学生互批等方法,快捷、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导、评价、交流,激发写作动力,同时结合每周两篇随笔指导、交流,用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学生作品启发,激励学生写作,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5.指导学生读书和写好读书笔记,每周一节交流随笔和读书笔记课,形成丰富、生动的语文学习过程,避免死读课本和读死书现象。

6.大多数学生已有自学课文的能力和习惯,加强指导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的效果,督促学生按时及时自学并能提出问题,质疑、探讨。

7.做好每月的月考和考试总结,分析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及时鼓励、表扬,及时对一部分较差学生指导,帮助,使其尽快赶上来。

总之,要对每一位学生做深入了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帮助者。“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而且能呼唤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让学生对未来充满热切的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使他们能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

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培养目标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具有较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能力培养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等。

四、教材重点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积累一定的语文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材难点

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良好的学习和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基础知识版块

1、生字词:掌握本册要求学生学会的12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2、词语: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对课文中带【】的多音字,要重点复习。

4、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根据要求写句子。

5、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古诗词。

阅读版块:

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6、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间隔号的不同用法。

9、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习作版块:

1、能熟练写写人和写事的作文和想象作文,会写建议书,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叙述。

3、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规范,

5、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复习措施:

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复习措施:

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想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分为: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写作等五个部分。

1、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穿插在每节课中进行复习。

2、积累运用总结出题型重在平时的练习。

4、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想象和应用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是重点。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探究性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以引导、归纳练习为主,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养。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学生及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取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28篇课文、7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及相应的综合性学习的复习。这次复习,将紧扣本册教材的学习展开,着重帮助学生对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全面达成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我班现有学生11名,其中有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踏实,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差,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及书写状况较差,学习习惯有待提高,班级整体的水平较低。

三、复习目标:

1.巩固本学期生字词,理解一部分重要词语,能听写、运用本册中出现的词语造句习作等。

2.能背诵指定课文,领会部分句子含义,会背诵、理解、默写古诗。

3.进行系统分块复习,整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单元目标的掌握,对听写、背诵、拼音、分析、审题、解题进行系统训练,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

4.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分析能力、作文的审题和写作能力等。

四、复习重点:

在基本掌握识字写字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阅读和作文训练。

五、复习难点:

在阅读、作文训练中,贯穿各单元训练点及以前所学阅读训练要求,提高阅读能力。

六、方法措施:

1.复习课后生字词及补充的四字词、成语。复习单元同步练习中出现的词语。将易错字、重难点字重点讲解。集中讲学习这些字词的方法。

2.课堂抽背和默写重点语段相结合。

3.课堂练习、课堂评讲。教答题方法。

4.整理这学期试卷和练习题。查漏补缺。

进行阅读的训练: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答题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七、课时安排:

12月18—19日字词基础复习

12月20—21日句子分析复习

12月25日阅读理解复习

12月26—27日习作能力复习

12月28--29日综合复习

1月2--5日试卷练习

本学期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28篇课文、7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及相应的综合性学习的复习。这次复习,将紧扣本册教材的学习展开,着重帮助学生对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全面达成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一、期末复习总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后《生字表(一)》中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150个生字。到本学期至,要求课内累计识字2600个,会写2000个汉字。

2、初步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增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4、复习掌握、积累本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和“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能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部分词语还能在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

5、了解和掌握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品味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复习掌握句子的一些基本知识,能修改一些常见的病句和按要求进行一些句式的变换。

7、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8、复习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习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课文片段。

12、复习《回顾·拓展》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内容,巩固语言积累,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3、复习整理本学期的课外阅读的收获,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注意积累一些常见常用的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和名人名言。

15、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7、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复习进度安排:

19周复习第一单元完成《龙头试卷》期末A卷

复习第二单元校对《龙头试卷》期末A卷完成《龙头试卷》期末B卷

复习第三单元校对《龙头试卷》期末B卷

20周复习第四单元完成《每》综合一

复习第五单元校对《每》综合一完成《每》综合二

复习第六单元校对《每》综合二

复习第七单元完成专项训练(一)

复习第八单元完成《课堂作业本》期末总复习

21周句子的复习校对《课堂作业本》期末总复习,

课内外阅读积累的复习,完成专项训练(二)

查字典、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的复习,校对专项训练(一)完成专项训练(三)

口语交际和作文的复习校对专项训练(二)完成专项训练(四)

做期末评价,校对专项训练(三)(四)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及锻炼,基本上能够专心听讲,作业及时认真的完成,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大多数学生热爱阅读,能够积极思考,乐于表达。但是每班还有几位后进生,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比较弱。对于所学生字掌握速度较慢,不能灵活运用,上课听讲不专注,作业速度慢而且错误多,订正不及时。家长不能积极配合老师,管理起来格外难。

1、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83个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够借助汉语拼音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298个生字。

2、了解笔顺规则,初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74个常用的偏旁部首,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及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基本做到书写规范、端正,卷面整洁,提高写字能力。

3、复习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词语,不断丰富、积累词汇,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部分词语。

4、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5、会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

6、结合试卷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拓展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7、总结延伸阅读和看图写句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写句子的能力。

8、重视听说训练,利用每个练习中听说训练的内容,总结延伸阅读和看图写句的练习方法,有计划地进行指导,既要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听话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和写句的能力。

三、复习重点及难点:

1、复习认读《生字表》中的所有生字,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2、分清生字的前后鼻音、平舌翘音、整体认读音节,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1、熟练背诵课文,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听说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话能力。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和综合测试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注重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度过复习阶段。对于部分后进生,可以安排同桌做他们的小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差,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五、复习安排:

复习内容

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1课时

掌握换偏旁识字法,能够举一反三。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能用词语组成一段通顺的话;会背诵古诗《村居》;学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和问号。

第二单元

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第三单元

会背诵课文及练习3读读背背,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知道各种车辆的用途。

第四单元

会背诵指定课文和练习4读读背背,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边……一边……”“先……再……”的句式造句,会背古诗《咏鹅》

第五单元

会背诵识字的韵文和练习5的读读背背,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会看图将句子写完整、具体,会用词串说一段话。

第六单元

会背指定课文和成语及谚语,能看拼音写词语,正确区分形近字、多音字及同音字,能用几句话说说“六一”那天的活动。

第七单元

会背诵课文及古诗,会听写词语及看拼音写词,正确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及多音字,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句子。

第八单元

会背诵课文和练习8读读背背,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够看图写出象形字。

看拼音写词语

1、能正确书写本册要求掌握的所有生字。

2、写字做到笔顺正确,把字写正确、写漂亮。

同音字、形

近字比较

1、能够正确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及多音字,会给生字分别组词。

THE END
1.謦是什么意思謦的解释謦怎么读謦的解释 謦怎么读 「謦」怎么读拼音 汉字謦 拼音 qǐng 怎么读 部首言(上下结构) 笔画数18 五行金 謦的意思解释 「謦」 拼音:[qǐng] 怎么读: ◎ 〔謦欬〕轻轻咳嗽。借指谈笑。欬(kài)。 上一篇:謘 下一篇:謝謦是什么意思 謦的解释 謦怎么读https://zidian.bi0.cn/8B26__xinhua.html
2.謦,謦字,謦字拼音,謦字部首,謦字笔画,謦字含义,謦字解释,謦字典故查询的字:謦 謦 音节:qing注音: 部首:言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11总笔画:18 笔顺:121521335544111251 浏览:1189 qǐng。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http://www.98655.com/show.asp?q=%E8%AC%A6
3.馨馨拼音馨怎么读馨部首馨意思馨怎么读,馨拼音,馨部首,馨意思,馨组词,馨字解释,馨是什么意思,馨的含义,馨字组词,馨有几笔几划,馨怎么拼,馨的部首是什么是由保卡通新华字典提供的关于馨的内容。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保卡通新华字典。http://zidian.baokatong.com/%E9%A6%A8_zi/
4.久违謦欬解释久违謦欬意思久违謦欬拼音久违謦欬造句謦欬:咳嗽声,引申为言笑。指长久没有听到对方的谈笑声。即很久不通消息。 久违謦欬的书写 久 违 謦 欬 字义分解 久 读音:jiǔ [jiǔ] 时间长:久远。久经。久已。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初次见面客套话,仰慕已久)。久别重逢。久而久之。 ◎ 时间的长短:住多久?三年之久。 http://zuci.747838.com/%E4%B9%85%E8%BF%9D%E8%AC%A6%E6%AC%AC_zuci/
5.馨怎么读馨字组词拼音笔顺读音笔画繁体字馨读音:[xīn]怎么读: (1)遠散的香氣。【组词】:馨香、芳馨。 (2)流芳久遠的功德名聲。【组词】:德馨遠播。 馨怎么读 馨组词怎么组 馨的读音怎么读 馨的拼音是什么 馨字笔顺、笔画、笔画数 馨的繁体字怎么写 馨词语成语有哪些 馨的汉语字典解释https://zidian.gei6.com/99A8__zi.html
6.謦字的拼音謦怎么读音部首解释字义是什么意思謦 读音 [qìng] 英语 Out 笔画数 18 部首 言 笔画顺序 一 丨 一 \ud840\udccd 丨 一 丿 丿 ? ? 丶 丶 一 一 一 丨 \ud840\udccd 一 「謦」的解释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謦 读音: qìng 怎么读: 参见「謦欬」条。http://www.yuwenke.com/pinyin/qing21.html
7.謦的拼音謦 读音:读qǐng的字 五笔:FNMY 部首:部首是言的字 仓颉:GEYMR 郑码: 四角:47601 电码:6205 区位:8605 五行:五行属金的字 注音:ㄑㄧㄥˇ 结构:上下结构的字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折、竖、横、撇、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点、点、横、横、横、竖、横折、横 叠字: 统一码:8B26 http://qjqgzblx.cn/%E8%AC%A6%E7%9A%84%E6%8B%BC%E9%9F%B3/
8.謦的部首謦的拼音謦的组词謦的意思拼音:qǐng 注音:ㄑㄧㄥˇ 部首笔划:7 总笔划:18 繁体字:謦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言 造字法: 笔顺:横竖横折竖横撇撇折折捺捺横横横竖折横 基本解释 ●謦 qǐng ㄑㄧㄥˇ ◎ 〔謦欬(kài)〕a.咳嗽,如“康王蹀足謦謦,疾言。”b.谈笑,如“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謦其侧https://www.chazidian.com/r_zi_zd8B26/
9.新华字典:謦“謦”的意思,五笔,笔画,拼音,五行『謦』 拼音:qǐng注音:ㄑㄧㄥˇ 部首:言部首笔画:7总笔画:18 康熙字典笔画( 謦:18; ) 五笔86:FNMY五笔98:FNWY仓颉:GEYMR 四角号码:47601UniCode:U+8B26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字形结构 https://tool.httpcn.com/Html/Zi/36/KOUYTBPWPWXVBPWTB.shtml
10.謦在线汉字字典在线汉字意思查询在线汉字编码查询郑码汉字拼音、字典意思、五笔编码、郑码: 【謦】文字五笔编码、拼音、意思、字意:【基本信息】 謦部首:言,部外笔画:11,总笔画:18拼音:qǐng 注音:ㄑㄧㄥˇ 五笔86:FNMY 五笔98:FNWY 仓颉:GEYMR 郑码:bxqs笔顺编号:121521335544111251 四角号码:4760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B26 【基本字义、扩展意思】 qhttp://life.chacuo.net/convertziyi/f_%E8%AC%A6
11.謦是什么意思謦的拼音謦怎么读拼音:[qǐng] 怎么读: 〔謦欬〕轻轻咳嗽。借指谈笑。欬(kài)。 「謦」字是什么意思(详细解释): ◎謦 qǐng 【謦】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 【酉集上】【言字部】 【唐韻】去挺切【集韻】【韻會】【正韻】棄挺切,罄上聲。 【說文】欬也。 http://zidian.gjcha.com/8B26.html
12.謦怎么读謦的拼音是什么謦怎么读 謦的拼音是什么除魔天地间 精选回答 謦的拼音: qǐng。 謦的笔画 共18画。 謦的部首 为言。 謦的汉字结构 为上下结构。 謦的解释: ● 謦 qǐng ?ㄑㄧㄥˇ ◎ 〔謦欬( kài)〕a.咳嗽,如“康王蹀足謦謦,疾言。”b.谈笑,如“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謦其侧者乎?”https://edu.iask.sina.com.cn/jy/1HSSpgwJan.html
13.謦謦拼音謦怎么读謦部首謦意思謦 謦拼音 qǐng 注音 ㄑㄧㄥˇ 謦部首言 謦笔画18 繁体字謦 部首笔画7 造字法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謦五笔86FNMY 謦五笔98FNWY 五行金 UniCodeU+8B26 四角号码47601 仓颉GEYMR GBK编码F6A5 规范汉字 笔顺 横竖横折竖横撇撇折折捺捺横横横竖折横 謦的词语 謦的成语 謦的组词 謦的造句 謦的诗句http://m.ymj7.com/%E8%AC%A6_zi/
14.謦的拼音怎么读什么意思字典謦怎么读:qìng1.参见「謦欬」条。https://m.zcdian.com/zi/l22ru6.html
15.謦怎么读,謦什么意思,謦组词和读音拼音怎么读,謦什么意思,謦组词和读音拼音 謦读音的拼音 qǐng 謦是什么意思,謦的基本解释 謦欬 利喉曰謦欬--《通俗文》 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欬皆呵止也。--陆游《老学庵笔记》 昆弟亲戚之謦欬。--《庄子·徐无鬼》 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清史稿》 謦qǐng 謦组词的词语和成语https://fy.tingclass.net/hanzi/%E8%AC%A6
16.謦字的拼音(读音)怎么读拼音qǐng謦字的拼音怎么读?点击听謦字读音发音。 注音ㄑㄧㄥˇ 《说文解字》古代音韵 『殸聲』,即形声字中【殸】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 反切注音:『去挺』切。 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https://www.hancibao.com/zi/pinyin/8b26
17.謦的意思,怎么组词,怎么读,謦的读音,謦的拼音是什么,在字典中的解释利喉曰謦欬——《通俗文》 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欬皆呵止也。——陆游《老学庵笔记》 〖talkandlaughat〗∶谈笑 昆弟亲戚之謦欬。——《庄子·徐无鬼》 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清史稿》 相关词语、组词(謦组词、謦字组词、謦怎么组词): 〈暂无〉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245634.html
18.謦怎么读,謦的拼音,謦的意思,謦的五行,謦的部首,謦的笔画,謦的謦 拼音: qǐng 部首: 言 繁体: 謦 笔画数: 18 五行: 金 五笔: FNMY 读音: qǐng 基本释义: 〔謦欬〕轻轻咳嗽。借指谈笑。欬(kài)。 其他释义: 謦qǐng謦欬qǐngkài[cough]∶咳嗽利喉曰謦欬——《通俗文》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欬皆呵止也。——陆游《老学庵笔记》[talk and laugh at]http://www.wenxuezhijia.cn/zi/detail-19881
19.謦组词謦字组词謦的组词謦怎么组词謦的拼音和组词语 謦 謦的拼音:qǐng謦的注音:ㄑ一ㄥˇ 謦的五行:金謦的吉凶:平謦的部首:言 謦的简体笔画:画謦的结构:结构 謦的意思:⒈ 〔謦欬(kài)〕a.咳嗽,如“康王蹀足謦謦,疾言。”b.谈笑,如“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謦其侧者乎?” https://cidian.yw11.com/zuci/%E8%AC%A6
20.謦拼音謦的拼音读音意思组词八九网字典,謦的拼音、意思和组词,可以查询謦的拼音是什么、怎么写,了解謦怎么读音,还可以查询謦字的组词拼音和謦的发音,了解謦的字义。https://bajiu.cn/zidian/?id=17258
21.謦字拼音和意思拼音qǐng 笔画18 部首言 笔划顺序横,竖,横,横折,竖,横,撇,撇,横折弯/横折折,横钩/横撇,点,点,横,横,横,竖,横折,横, 意思详情 qǐng: 謦 〔謦欬( k刬 )〕a.咳嗽,如“康王蹀足謦謦,疾言。”b.谈笑,如“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謦其侧者乎?” https://www.5y666.com/pinyin/zi/%E8%AC%A6
22.油头粉面的读音,拼音是什么,油头粉面怎么读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fun(int x,int y) { if(x!=y) return((x+y)/2);   else return (x); } void main() { int a=4,b=5,c=6;   printf( "%d" ,fun(2*a,fun(b,c)));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c0eb720f01f3145c3432031ccf27b3b.html
23.欬謦的意思欬謦是什么意思欬謦解释欬謦拼音汉语词典词语: 欬謦 拼音: kài qǐng 注音:ㄎㄞˋㄑㄧㄥˇ 引证解释: 犹謦欬。咳嗽声。 明 张养重 《枫岭道中》诗:“含梅任鸟啄,残果待猿领。石气著丹青,谷音传欬謦。” 相关词语: 欬 謦 相关成语: 欬 "欬" 字的相关词语 欬逆 欬欬 欬唾成珠 欬謦 欬唾 欬嗽 鼽欬 喘欬 磬欬 謦欬 声欬 https://cidian.d777.com/kaiqing.html
24.謦字起名的寓意,謦的意思,謦的部首,謦怎么读,謦的拼音,大数据謦字的起名属性 拼音繁体字部首简体笔画康熙笔画 qǐng謦言1818 字形结构五行吉凶是否为姓氏使用人数 上下结构金吉“謦”姓详情810(每千万人口) 名字里的含义 暂无 謦字的详细释义 字源:暂无 謦qǐng (1)姓名乃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民俗学精髓之综合结果, 是一个人形象、素质、品味之标志, 定名前请https://cdn.ggname.cn/name/word?sim=%E8%AC%A6
25.“謦”繁体字“謦”拼音qǐnɡ”謦 注音:qǐnɡ ( 去挺切 ) 部首:言 简体:謦 欬也。从言殸声。殸,籒文磬字。 繁体:謦 欬也。从言殸聲。殸,籒文磬字。 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欬也。 欬、屰气也。通俗文曰。利喉谓之謦欬。按謦欬见庄子徐无鬼。包含“謦”字的诗句https://shicizhi.com/ShuoWen/%E8%AC%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