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9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置悬念

播放课件重温“美丽的'村庄”,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交流收获

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分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主释疑。

三、探究学习,理解课文

(一)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2、拓展思维——补充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3、质疑问难。

(二)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心情吗?

过渡:河坡上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你赞成老师的说法吗?

(三)深入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看课件:洪水毁灭小村庄。

2、学生朗读,质疑。

3、重点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同学。

四、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五、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

3、能感悟人们喜获丰收的高兴心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柿子、红灯笼、红叶、生字卡(柿子卡)。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柿子),小朋友瞧瞧这是什么呀?(相机板书:柿子,并教学“柿”。)

2、喜欢吃柿子吗?它的味道怎样?仔细看看,你觉得它像什么?(相机板书:红灯笼,学习“笼”。)

3、今天我们要学习11课。柿子。请小朋友打开书56页。

二、学习韵文。

1、生自由试读,画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教师纠正发音。

3、师范读,注意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4、师领读,生跟读。

5、四人小组内组长带读,学生轮读。

6、小组展示读。

7、齐读。

8、出示“我和爷爷收柿子,笑脸映得红彤彤。”看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生字。

1、学习“棵”。

1)生试读——师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2)你是怎样记住“棵”的?

3)你能用“棵”说一个词吗?

2、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生字。

学习“许多”时,让学生区别几根粉笔与几十根粉笔,进一步理解“许多”。

学习“落”时,可让学生自己表演红叶落下来。

三、活动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齐读字卡。

2、猜字游戏。

3、摘柿子游戏。

奖一个红柿子(卡片)。

4、小组竞赛,夺星大战。

出示词语卡,贴在黑板上,会用哪个词说话便摘下哪个卡片,读出这把生字卡片(柿子卡),贴在柿子树上,(字朝里),让小朋友摘柿子。摘下来后要带大家读生字,组词语。读得好,个词语,并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说得好,就给哪组加画五角星。比比哪组的星多。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故事画面或挂图及阅读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

生:《一千零一夜》、《东郭先生和狼》

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渔夫

捕鱼捞到黄铜胆瓶

放出魔鬼

魔鬼

要杀渔夫

恩将仇报

引诱魔鬼入瓶

用智慧战胜魔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三、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小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

撒网

塞sāi

塞车

撒种

sài

塞北

四、自学解决,简要讲述故事

第一意义段(1-4自然段)渔夫捕鱼捞起了一个黄铜胆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锡封,一股青烟冒出变成魔鬼。

第二意义段(5-15自然段)魔鬼听说所罗门已死,没有惧怕,于是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出了理由。

第三意义段(16-25自然段)渔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战胜了魔鬼,转危为安。

2.生小声简述故事。

3.抽生讲述,其余认真听,等会补充,修正。(多媒体展示故事或挂图,图书结合看,并板书。)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多媒体阅读要求: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渔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3.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组长管理,从参与,教师参与。)

4.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渔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将仇报反而要杀渔夫。渔夫对魔鬼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魔鬼要让渔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钻进瓶里,渔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渔夫战胜了魔鬼,救了自己。

渔夫设计引诱魔鬼进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渔夫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说:“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相信。”激将魔鬼,魔鬼要让渔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钻入了瓶里。

渔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战胜了魔鬼。(板书)

5.读第三意义段。

六、读《东郭先生和狼》,认识魔鬼的本性

七、拓展

1.读资料表。

2.读《一千零一夜》。

预设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朗读感悟课文4-8自然段,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画风的方法,

引导学生新旧知识结合,感受大自然中风动的景物,从而养成仔细观察,学会积累的习惯。

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4)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风吗?(学生畅所欲言。)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6)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6)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①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③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生字宝宝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谁能把一对对好朋友读一读呢?(课件出示词语,用小老师领读和齐读等不同方式学习。)

4、朗读接力赛,指名接力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完评议。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研读课文,深入学习。(18)

1、他们三个分别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不同的记号)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你喜欢谁?为什么?他是怎样画风的?

(1)喜欢赵小艺。

a、因为她第一个画出风。

b、因为她爱动脑筋。

c、因为她画出了飘动的旗子和转动的风车。

你从哪里知道她画出风来了?她还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你能读读写小艺画风的句子吗?[点小艺画风的句子]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心里会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老师也来读一读行吗?谁想向老师挑战!谁来评评谁最棒!(他还加上了动作!)

[板: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

(2)喜欢宋涛。

因为宋涛爱提问题。他提了什么问题?读出问的语气。

他画出风来了吗?画的是什么?[板:斜斜的雨丝]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想象他那高兴劲,边读读宋涛画风的句子吗?[点宋涛画风的句子]

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如果能把“斜斜的”读的重点儿会更好!谁愿意再试试?(齐读。)

(3)喜欢陈丹。

陈丹也很聪明是吗?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板:弯弯的小树。]谁再来读一读陈丹画风的句子。[点陈丹画风的句子]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宋涛、陈丹、赵小艺画的风在哪里了吗?老师找还没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指板]在飘着的旗子里,呼呼转的风车里,斜斜的雨丝里,弯弯的小树里。有了风,画面美吗?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课文,好吗?你可以自由组合,扮演你最喜欢的角色。

4、哪个小组愿意上来读?(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他们读得棒不棒?

四、指导写字。(6)

1、出示书写的4个生字,指名读一读,组词。

2、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

3、老师范写,学生跟写,并评议。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角色要转位,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师应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课程内容来说,要体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融洽,利用课程资源,招展语文课的内涵。

设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设计教学。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二教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学习课文的几个段落,并随文识字。

教学环节:

一、新课引入:

(一)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二)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

(三)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一)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二)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1、自主说。

2、同桌互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3、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平平”的家乡教学为例)。

(一)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二)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1、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2、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

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配音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四)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五)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1、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3、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对于不熟悉的生活区域,通过询问、查资料等手段合作、探究学习有关段落。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一)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二)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1、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2、“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3、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4、配乐,感情朗读。

5、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6、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7、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二)拓展:

1、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2、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板书:

那么…………那么

山山

京京

画家乡

涛涛

青青

平平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画家乡》教学设计八,画家乡,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这是在本组课文教学内容基础上对“热爱自然,了解自然”这一单元主题进行的深化。其目的是实现主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全方位链接,进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健康情感。口语交际活动作为延伸与深化的一个载体,要力求发挥交流活动的优势,积极创设情境,实现积极互动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交际中,真正表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相机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交际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交际准备:

1、准备“动物世界”的光盘、或动物图片挂图等。

2、将班级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

组织过程:

1、情境导入

(1)利用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察。

(2)交流观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出话题。可以借鉴教材短文中的第一自然节,激发学生兴趣。

2、展开话题

(1)启发谈话:你知道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动物呢?(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你对它了解多少?和哪些动物间发生过有趣的事情?

(3)个别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教师有意识地点拨方法,帮助学生表达清楚,强调注意的问题。

3、组内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它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如: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提问、大家可以互相补充等。

4、全班交流

(1)组内推选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们互相提问或进行补充。

(2)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达情况。

5、动笔习作

教师组织学生把组内和在全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写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与小动物间发生的趣事等。鼓励学生敢写,多写,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6、互读简评

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写的片段,读一读,评一评。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内容,进行全班展示读。同学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展示台

根据本组教材的内容主题,“展示台”安排了展示学生学习和了解到的自然知识,为学生的停息收集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表达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和谐交流的氛围,积极创造多种形式,为学生搜集的充分展示创造机会。如:组内交流,择优推荐;分类展台,自主介绍等,激发学生的热情。也可将活动延伸到课后。如:举办“标本世界”、“锦绣山河”等专题性的小展览,供学生参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成功体验。

过程建议

1、根据学生的搜集,进行简要的分类,并将同学按资料类别他成若干小组。

2、组内交流,由小组长组织组内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的搜集。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学生说清从哪搜集的,内容是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或受到哪些启示,不清楚的地方同学间互相发问或补充。

3、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参与全班的“最佳展示”。

4、教师小结,鼓励评价。布置指导学生课后举办专题小展览。提示学生:写上资料标签、内容简介、讲解词,想好版面设计形式等。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中介绍了两种有趣的动物,一个是食虫的植物“猪笼草”,一种是热带鱼。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1、出示短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2、利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节,启发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中奇异现象?

4、建议学生办一期“奇妙的大自然”的专刊。

设计理念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同学阅读儿歌的兴趣,让同学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体会到种树的快乐,种树的种种好处。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师:

1、制作生字卡片、准备教学挂图(简单课件)。

2、与音乐老师联系,让同学认识音符和歌谱;与美术老师联系,画一画树。

同学:观察树木,了解种树带来的种种好处。

1~2课时。

一、谈话引入,读题激趣,感知儿歌大意

1、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同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看看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二、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自由、轻声地朗读儿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练读几遍。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试着记住字形。

(3)勾画生字词,把儿歌中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问号。

2、交流自主识字情况。

(1)同学相互提醒音难读、形难记的字。

(2)用生字扩词语,选自身喜欢的词语造句。

同学个别质疑问难,提出自身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下一环节解决。例如:“绿色音符”、“绿色歌谱”、“种下歌声”、“种下幸福”等等。

三、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自主解疑

1、让同学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提示:要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边读边想。

音乐经常与快乐相伴,一个个音符,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因素,它将构成快乐的歌谱。儿歌中的这两个比喻可谓意味深长,笔者认为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为理解后文“种下歌声”、“种下幸福”奠定基础。

“音符”是什么?(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这里用来比喻一棵小树。)

“歌谱”是用来干什么的(歌曲的乐谱、谱子,人们唱歌时用的。这里用来比喻一行小树。)

2、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环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乐,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读读自身喜欢的诗句。

四、进一步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1、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或背诵,积累语言,进一步体会种树的快乐,感受树木的作用。

五、语言积累活动

结合课后第二题,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

六、书写练习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同学提出难写的字、笔画笔顺不清楚的字,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兴”字集体书空笔顺;“唱”、“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指导书写。

2、交流展示、展评,激发写好字,主动练字的积极性。

3写写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句子。

1、说说你准备为小树做点什么。

2、根据你对儿歌的理解给儿歌配画。

3、试着仿照儿歌的样子当小诗人说一说。

一、教材解读: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

作为生活在水网地区的农村孩子,学习本文,理解课文中的关于“我们”对于水的渴望之情,体验缺水时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是一个难点,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板书:水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尽管有时候水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需要水的,特别是缺水一些的地方,水就成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东西了。

作者生活在缺水的地方,小时候对于水有着怎样特别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懂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检查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

勺子膝盖水窖储藏钥匙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读通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是从那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段请你用双竖线把它划分出来。

3、交流:

课文是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来写的。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写的:

(1)挑一担水要走十公里路,排一个小时队;

(2)人们盼望下雨,可以尽情洗一个澡;

(3)用一勺水淋浴却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语的快乐。

四、精读课文第一段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珍贵”是什么意思作者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为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2)交流,出示句子:

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读一读句子,体会水的珍贵。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话的

五、课堂小结:

水,对于我们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因为太多了。但是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其实缺水的地方很多啊。如课文中所说的,在哪些地方,水实在是很珍贵的东西。

读完了课文,你会有更深读了解的。

抄写生字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

1、精读二、三两段,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对作者在雨水中洗澡和夏天淋浴时的欢快的心境的描写,认真加以体会,感受缺水之苦。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资源。

一、复习导读

课文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从几个方面来写水的珍贵的的

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我们最盼望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能够体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读一读,加深感受。

2、交流:

(1)“期盼”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近义词吗(“期待”、“期望”)

(2)为什么要期盼下雨的日子呢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只有……才……”说明什么

(3)从那里看出我们洗澡的痛快呢

“在雨中奔跑踊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先是……然后……”这不用可以吗。

(小孩自然是最按捺不住的,然后有所拘束的大人也忍不住了,经不起这痛快的洗澡的诱惑了。)

3、有感情朗读,体会孩子洗澡时的痛快,感受水的'珍贵。

三、精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段(3-6)找出写水珍贵的句子,重点研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边上。

(1)出示:

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朗读,“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

(水之珍贵,轻易不可享用。)

(2)我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母亲给我们的“淋浴”的,仔细阅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注意母亲的动作,体会我的感受。

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水之珍贵,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母亲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我们舒服的大喊大叫。)

从这超乎寻常的痛快中,分明让我们每感受到洗一次澡有多不容易,水有多珍贵。

(3)母亲说“你们真是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3、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四、练习

1、给课文中插图配一段说明文字。

2、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应该是“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THE END
1.网网拼音网怎么读网部首网意思网(wǎng)同音字 更多> 罓 ? 罒 网 ? 彺 往 徃 枉 罔 ? 惘 菵 ? ? 暀 棢 蛧 辋 ? ? 網 蝄 誷 輞 ? 瀇 魍网(冂)同部首字 更多> 冂 冈 罓 冃 冇 内 冄 禸 円 冎 冋 冉 网 再 冏 冐 http://zidian.q821.com/%E7%BD%91_zi/
2.網的部首網的拼音網的组词網的意思【未集中】【糸字部】 網;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928第01 【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音罔。【說文】本作网。或作,隷省作?。今文从糸作綱。【易·繫辭】作結繩而爲?罟,以佃以漁。【朱子·本義】?,與綱同。【書·盤庚】若綱在綱。【詩·邶風】魚綱之設。 又https://www.chazidian.com/r_zi_zd7DB2/
3.汉字“网”的文言文意思用法释义出处【未集中】【网字部】 释义〔古文〕【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音網。【說文】庖犧所結繩以漁。从冂,下象網交文。【註】今經典變隷作罒。【玉篇】羅罟總名。亦作、罔、、。【廣韻】與網同。【篇海】网字有三譌:本作网而譌作,亦作冈而又http://kd.newdu.com/35872.html
4.网字笔顺笔画顺序网字笔顺 网字笔画顺序为:竖、横折钩、撇、点、撇、点,共6画,字形结构为:上三包围结构。以下是网字的笔顺动画、笔顺详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网字笔顺动画 汉字 网(组词) 拼音 wang 部首 冂(同字框) 笔画数 6画 结构 上三包围结构 网字笔画顺序 共6画网笔顺 1竖 2横折钩 3撇 4点 5撇http://mbihua.gei6.com/wangzibishun__qs73gkod.html
5.知识探秘“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一场网络小说的创新与挑战西安新闻网记者 郑行颍 报道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广受欢迎的文艺形式,网络小说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也为作者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的饱和,如何在这个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许多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一部名为“http://www.yw5w.com/tcgx=96604393
6.论文探索“hao”在现代汉语中的多重意义及其文化影响因此,在推广汉语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强调“hao”字的多重意义,使其成为连接中外文化的重要桥梁。 总的来说,“hao”作为汉语中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学创作、教育和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发掘“hao”的http://wap.gzpy120.com/tcgx=20469721
7.绥怎么读?绥这个字是多音字吗?绥这个字是多音字吗? 绥的读音为:suí。绥是指登车时用以拉手的绳索,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绥作名词时,有借以登车的绳索,上古五服之一,绥江,绥州等意思;绥作动词时,有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临阵退军,向后撤,制止,止等意思;绥作形容词时,有舒缓的,平安,安好,安泰等意思。http://edu.ddcjw.cn/edu/202302/631041.html
8.草字头加青是多音字吗(草字头加青是什么字)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草字头加青是什么字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草字头加青是什么字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菁,读音为jīng。 解释如下:的花:“秋韭冬菁”。 古代指“芜菁”(即“蔓菁”)。 https://www.gyscw.com/news/202308/399105.html
9.义不同的同音字近音字多音字合并为一个字,这就影响了词义专指性有些简体字是将繁体字中字不同、义不同的同音字、近音字、多音字合并为一个字,这就影响了词义专指性的表达,简体字“发”,当繁体字书写为 “發”时,表达意思为 。 A、动物皮毛 B、人的头发 C、表达、兴起 D、头发、兴起 点击查看答案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大豆第三遍中耕要在大豆( 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df61de1ed35346d58a949f5c65d61cb3
10.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基础知识复习(2)会区分“同音字、形近字”,能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组词。 3 字义: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就各不相同。因此,学生要学会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①光线 ②只,单 ③一点儿不剩 ④荣誉 ⑤身体露着 ⑥景物 ⑦平滑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27190_137044661.html
11.澳声通拼音文楷:免费美观可选多音字的TrueType拼音字型澳声通拼音文楷是一款基于克利Klee One以及霞鹜文楷的制作中文字体,可以搭配免费免安装在线多音字选音工具澳声通使用。「表意文字变体多音字选择器」的概念来自But Ko的「注音IVS字型规格」。关于澳声通的介绍,大家可以参照这篇文章:多音字的使用方式是:先在选音编辑器打字,此编辑器会在瞬间自动帮你选择正确拼音,https://www.maoken.com/freefonts/13007.html
12.2024年初中语文字音字形字义知识梳理字音字形中考对字音考核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考生复习时要根据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字,能够准确地选择注音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能分辨常见的字音误读类型,如社会因素干扰字、形似误读字、多音误读字等。 中考对字形考核的要求是:认清字形,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考生复习时能够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整体把握,能辨别特定语境中的http://www.zhongkao.com/e/20230802/64ca4fe644cc2.shtml
13.网组词大全网字意思网的多音字源瀚汉语网(www.sjzyhxc.com)在线提供网字组词,网的词语,网的多音字组词,网的组词大全,欢迎大家免费查询使用。网组词328个, 其中网开头的词语98个, 网结尾的词语180个, 网在中间的词语50个。网组词 网的意思 网 拼音 wǎng 部首 冂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6 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象形字 五行 水 http://www.sjzyhxc.com/hzzc/22547.html
14.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简短(14篇)1、认识9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字8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头琴的来历并感受苏和和小白马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字8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http://www.jiaoyubaba.com/yuwen/6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