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看拼音,写词语。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看拼音,在(
)中正确、美观地书写字词。
中国古代有庆五谷丰登的传统。“五谷”,即dào()、黍、稷、mài(
)、菽。2023年的9月23日,正值秋分,是杭州亚运会开幕日,也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时,金黄色的元sù(
)包ɡuǒ(
)着秋天。丰收在望,谷熟美景shùnjiān(
)映入眼帘。置身乡村,亲近yíwànɡwújì(
)的稻田,与xiàntiáo(
)清晰的远山和chénɡbì(
)的晴空一起,留下的美好时光,令人xǐyuè(
)和táozuì(
)。2).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写与加点词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端午节期间,我国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的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重庆洪崖洞__________,杭州西湖_________,西安大雁塔__________。3).《童年》书中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_________的阿廖沙,_________的外祖母以及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儿”。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作家朱自清发出疑问:“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__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______,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_______________?”
(2)北宋文学家苏轼却发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的激励之语,《春夜喜雨》中常用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培养、熏陶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常常用《礼记》中的“______________新,______________新,______________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正所谓“苟利于民,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5).小明有幸参加了十九届亚运会的开幕式,记录下了当时的场面。他有些字不会写,用拼音代替了,请你帮他写出来。
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9月23日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开幕。20时整,场地中呈现出大好河山的zhuàngkuò_______景象,一条红绸铺展开来,伴着《我爱你中国》的深情xuánlǜ_______,8名仪仗兵迈着坚定的步伐,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走进现场。21时16分,国家主席习近平xuāngào_______开幕!顿时,全场fèiténg_______。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聚精会神,倾注了毕生的精力。B.端午节,六1班的同学独出心裁,表演了一幕历史剧《屈原》。C.雾气缭绕的海面上居然出现了一座城市的影子,真是不可思议。D.诵读红色诗词,我仿佛走进了那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岁月。2).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童年》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温柔、怯弱的舅妈纳塔利亚。B.“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是环境描写,渲染紧张的气氛。C.“长坂桥张飞退曹军”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结尾处的“曹军闻之,尽皆股栗”从正面衬托出张飞对曹军的震慑。D.“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描写了桑娜矛盾的心理,反映了她同情他人的善良本性。3).下列关于环境描写的词语,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暖阳初升②艳阳高照③夜幕降临④夕阳余晖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查资料,读一读鲁迅的诗句。并将下列鲁迅的诗句连一连。
横眉冷对千夫指
于无声处听惊雷
忍看朋辈成新鬼
相逢一笑泯恩仇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度尽劫波兄弟在
怒向刀丛觅小诗
心事浩茫连广宇
俯首甘为孺子牛2).连线
灌溉
房屋
披着
肚皮
淹没
庄稼
鼓着
眼睛
发动
田地
露着
衣裳
冲毁
机器
甩着
尾巴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
)它又来到果园和蜜蜂比美,蜜蜂不和它比。
)有一天,它来到树下和啄木鸟比美,啄木鸟不和它比。
)从前一只公鸡,自以为很美丽。
)它遇到老牛,伤心地说:“老牛伯伯,我和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
们为什么都不理我呢?”
)它又来到稻田和青蛙比美,青蛙也不比,它只好往回走。2).把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理顺。
________一个同学听到这里,大笑起来。
________老师给同学们讲古代罗马人的故事。
________罗马人为了锻炼身体,每天都在河里游泳。
________在罗马有一条很宽的河流。
________有一个人,他每天在吃早饭前,都要横渡这条河3次。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课内精彩阅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1.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两种修辞方法,突出了两种不同的人。
2.由诗的前一句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想到的人物是_________;由诗的后一句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想到的人物是_________。
3.对这节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活着却已经死了的人”指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他们虽生犹死。B.“死了却还活着的人”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虽死,但精神却永存。C.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D.第一个“活”字表达了作者对“生”的渴望,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4.仿写语段。
有的人_________,他已经_________;有的人_________,他还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认真阅读下面两则习作要求,任选其一完成此次习作。
请以“______伴我成长”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③不少于450字。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描写生动,注意特定的氛围;③不少于450字。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理解。语段一: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语段二: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1.语段一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的《________________》,语段二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闰土》。
2.语段一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桑娜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语段二主要运用____________描写,塑造了闰土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语段一中通过对干净的地、没有熄灭的炉火、闪闪发亮的食具和在白色帐子里熟睡的孩子的描写,突出了渔家小屋的温暖和舒适。B.“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这句话写出了渔夫工作的辛劳。C.语段二中的“盼望”“好容易”“飞跑”等词写出了“我”想见到闰土的急切心情。D.从这两个语段中的画线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物内心的不安和惶恐。4.通过对人物的描摹,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想想文中的人物会怎么想或怎么说。
(1)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在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他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选字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