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原王朝来说,由于其农业帝国的本质,一旦发动战争,就势必需要大量的粮草才能保证军队的正常开拔,否则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最终导致全军覆没的悲剧下场。历史上无数次证明了,一旦军队出现断粮的情况,基本上都会发生大溃败的现象,很少有能逆转。
当年长平之战时,赵国因为断粮几十天最终被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官渡之战时,曹操也面临粮草告急的危险,但是他听从了谋士的建议,大胆出击烧了袁绍的乌巢粮仓,最终使得袁绍军队军心涣散,其本人也兵败身亡为天下笑。
古代士兵不打仗的时候也要吃饭,很少听说过有士兵吃不上饭饿死的情况,但一旦打起仗来就会有粮草不够,因粮受困的现象。
劳动力的减少
虽然现在的社会有许多的女性加入到军队中,担任着许多重要的角色,比如文职里有女性官兵,她们处理起来一些日常事务,可能比男兵要更加的细致和严谨。医护人员里也有许多的女军医等,在治理伤员的时候,她们更加的要贴心。
而许多部队里也有一些文艺兵,这些人很多都是女性,她们的存在可以满足官兵们的精神需求,给枯燥乏味的兵营生活带去许多的靓丽风采。当然,“巾帼不让须眉”,在许多战斗部队里,女兵和女军官也经常见诸报端。她们驾驶着战斗机,开着坦克,和男兵一样肩负着国防任务,同样是护卫共和国的旗帜和标杆。
但是在古代,由于男尊女卑的观念和女子不能登堂入室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女子不能进入军营,还有一种观点是女子性偏阴,进入军营是一种大不吉利的现象,会导致失败。
尤其是在儒家文化盛行的封建时代,军队里是没有女性存在的。当然,偶尔也有一些女强人能够带兵打仗,比如梁红玉、秦良玉等巾帼英雄。但绝大部分的时候,战争都是男人的世界。
由于古代打仗往往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兵力,而这些男丁都是从事生产的健壮的劳动力。一旦战争开启,这些人就会丢掉锄头和镰刀,转而拿起刀枪剑戟等兵器开始集合,为战争做准备。
由于大量劳动力的离开,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已经会出现田地荒芜无人打理的现象,因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种地是一件十分艰难也繁琐的事情,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去耕田,犁地,完全依靠人工去种地。由于物质的贫乏,甚至连种地的老黄牛和水牛等重要物资也只能是十来家共用一头。
在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前,所有的士兵都是需要从事生产的,这些人平时的时候以种地等为生,一旦打仗,不但要荒废掉自家的田地,甚至还会自备武器装备。《木兰辞》里花木兰为了替父从军,就“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连串的行头都自己备齐。
正是由于这些人的离开,导致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使得朝廷的粮食税收等下降,打仗的时候,就会出现粮草不够的现象。
粮草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即使是在近代时期,打仗的消耗和后方的补给是不能完全重合的,由于各种原因,朝廷集中的粮草等物资,不可能全部运送到前线。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道路建设也特别的落后,再加上运输工具的低效率,往往运送的过程中就要消耗大量的粮草。
《孙子兵法》中就有记载:“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意思就是说,国家贫困的原因就是穷兵黩武的发动战争,而之所以打仗会使得国家穷困,就是因为长距离的运输使得百姓苦不堪言,难以负担。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战争开启,除了集合部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集结粮草。但是这些人吃马嚼的粮草不是动物,自己没有脚,不能主动地跑到军营和前方战场里。是需要人力运输才能到达目的地的。
这个“粮草先行”就是要将粮草运送到合适的位置,不仅要输送到最前线的一线部队,保障在前面打仗的将士们有饭吃,保证战马有丰富的营养来维持战斗力。沿途还要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屯粮的仓库,并派出重兵把守,毕竟粮草就是生命线。
战争不仅仅是需要士兵的参与,更大程度上是需要征伐民夫去做后勤运输和保障工作。大量不能上战场的;劳动力都会被征集去运输粮草。有时候甚至运输粮草的民夫比打仗的士兵的都还要多。
由于古代道路状况并不好,而且运输工具也十分简陋,运输效率往往低得惊人的可怕。在没有卡车和公路等现代化设施的古代社会里,粮草运输靠的就是驴子、骡子等简单的运输工具,就是这样也不能完全保障,很多时候只能靠人背车驮。
在运输的过程中,除了正常的损耗之外,最严重的就是运输过程中这些民夫对粮食的消耗。毕竟这些人也是需要吃饭的,否则谁能饿着肚子完成这样的运输任务呢?所以运输一石粮食反而需要消耗五石粮食甚至更多,但是这些消耗必须承担,不然就无法将粮食运到前线。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开战就会出现粮食不够现象的原因之一。所以《孙子兵法》里又说道:“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意思就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因粮于敌,从敌人那里获得一石粮比自己运输二十石粮还要好。
粮道被截
中国的古代战争里,经常会有粮仓被烧,粮道被截的现象,一旦发生这种事情,那被毁坏的一方基本上就只有输掉战争的唯一下场。长平之战赵军之所以断粮,就是因为秦军截断了赵军从长平到都城邯郸的粮道,使得四十万大军断绝粮草,只能投降。
很多时候,打仗是能够一锤定音的方法就是断绝敌人的粮草,就像打蛇打七寸,一旦粮道被截,己方的士兵就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现象。
“皇帝都不差饿兵”,更何况是打仗的时候呢。但是,一旦粮道被截,而带兵指挥的将领又没有好的解决方法的话,那等待的只能是将士无粮可吃,战马也会挨饿掉膘而失去战斗力。这也是战争时期最容易导致粮草缺少的原因。
结语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无论任何时候,一个出色的将领不仅要考虑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和实情,也要保障好粮草的正常供给,否则就会导致失败的下场。
当然,无论什么样时候,战争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我们呼吁和平,抵制战争,但是我们绝不畏惧战争,一旦有敌觊觎我们国家的领土和主权,阴谋发动战争,我们也必须坚决的回击,以雷霆之怒将来犯之敌彻底的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