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原文注音版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满江红》是其在在庐山东林寺所作。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满江红原文注音版,希望有所帮助!

mǎnjiānghóng

满江红

nùfāchōngguàn,pínglánchùxiāoxiāoyǔxiē。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táiwàngyǎn,yǎngtiānzhǎngxiào,zhuànghuáijīliè。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sānshígōngmíngchényǔtǔ,bāqiānlǐlùyúnhéyuè。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mòděngxiánbáileshǎoniántóu,kōngbēiqiē。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jìngkāngchǐ,yóuwèixuě;chénzǐhèn,héshímiè!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jiàzhǎngchētàpòhèlánshānquē。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zhuàngzhìjīcānhúlǔròu,xiàotánkěyǐnxiōngnúxuè。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dàicóngtóushōushíjiùshānhé,cháotiānquè。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1、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2、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3、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4、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5、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6、等闲:轻易,随便。

7、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8、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9、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赏析

岳飞这一首《满江红》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在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其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岳飞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作者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学界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此词当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前后,也有人认为作于绍兴四年(1134)岳飞克复襄阳六郡晋升清远军节度使之后。

作品鉴赏:

此词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开头五句,起势突兀,破空而来。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这时,一阵急雨刚刚停止,作者站在楼台高处,正凭栏远望。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又失掉的国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作者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他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气愤填膺。岳飞之怒,是金兵侵扰中原,烧杀虏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飞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岳飞之怀,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这几句一气贯注,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忠臣义士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励自己,不要轻易虚度这壮年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三十”一句,是对过去的反省,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宋朝以“三十之节”为殊荣,然而岳飞梦寐以求的并不是建节封侯,身受殊荣,而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土,完成抗金救国的神圣事业。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誓将直节报君仇”,“不问登坛万户侯”,对功名感觉不过像尘土一样,微不足道。“八千”一句,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这是对未来的瞻望。“云和月”是特意写出,说出师北伐是十分艰苦的,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虏廷”,赢得抗金的最后胜利。上一句写视功名为尘土,下一句写杀敌任重道远,个人为轻,国家为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莫等闲”二句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既是岳飞的自勉之辞,也是对抗金将士的鼓励和鞭策。

此词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过片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耻”四句突出全词中心,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的感慨。靖康之耻,实指徽钦二帝被掳,犹不得还,故接言抱恨无穷。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英勇的信念和大无畏的乐观精神。

“壮志”二句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这一联微嫌合掌,然不如此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它没有让人感到复沓的原因,在于其中有一种真气在。“待从头”二句,既表达了对胜利的渴望和信心,也说明了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语,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一腔忠愤,碧血丹心,从肺腑倾出,以此收拾全篇,神完气足,无复毫发遗憾。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名家点评:

明末清初潘游龙:“胆量意见,俱超今古。”(《古今诗余醉》)

明末清初刘体仁:“词有与古诗同义者,‘潇潇雨歇’,《易水》之歌也。”(《七颂堂词绎》)

清代沈雄:“《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明其心事。”(《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清代丁绍仪:“至寓议论于协律宫,犹觉激昂慷慨,读之色舞。”(《听秋声馆词话》卷九)

清代陈廷焯:“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白雨斋词话》)

作品争议:

《满江红·怒发冲冠》自明代发现以来至二十世纪初,世人一直认为是岳飞的作品。明代弘治年间,浙江镇守太监麦秀命人将这首《满江红》词刻于杭州岳飞庙碑之上,并由赵宽书写,显然认为此词系岳飞所作。明人徐阶所编《岳集》持相同观点。此后数百年间,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很多学者对这种质疑提出反驳,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是岳飞不可动摇。词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贺兰山是泛指而非实指,是文学上惯用的比喻手法;中国有两座贺兰山,河北境内的磁县有一贺兰山,岳飞抗金活动范围以南北官道为轴,以贺兰山所在的磁州为中心,北起真定,南至黄河边的广袤地域,磁县贺兰山在岳飞北伐的战略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邓广铭、王瑞来等提出若干条理由。

一、这首《满江红》词表述的思想感情和那种慷慨激昂的风格,和岳飞被《金佗稡编》收录的若干题记、诗词中的情感风格基本一致,说岳飞写不出这样的词作是站不住脚的。

二、从汤阴岳飞庙发现王熙天顺二年(1458)所书《满江红》词碑,早于赵宽所书《满江红》词碑四十四年,可见有人说赵宽所书此词之前未曾见过此词出现的说法错误。王越生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他先后在西夏地区与敌军交战的年代最早是成化八年(1472),最迟是成化十七年(1481),而王熙所书《满江红》词是天顺二年(1458),早于王越作战之时。

三、元人杂剧的《岳飞破虏东窗记》第三折中有《女冠子》一词:“怒发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抱激烈。功成汗马,枕戈眠月。杀金酋伏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言愁绝,待把山河重整,那时朝金阙。”与这首《满江红》词相比,有的句子全同,有的句子相似,有明显的演变痕迹,这也是明代之前就有这首《满江红》词流传的证据。

后世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以岳飞词作谱成的歌曲《满江红》,作为激励中国人抗战的精神武器,得到了广泛传唱,对爱国军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感召作用。

民国初年,文字学家周承忠从岳飞手书李华《吊古战场文》碑拓中集出“还我河山”四字,刊登于《中国形势一览图》的扉面上,后又被《东方杂志》转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中华民族发出了抗日救亡的吼声:“还我河山,勿忘国耻。”《中国形势一览图》的编著者童世亨为激励国人,将周承忠集钩岳飞草书“还我河山”四字作为扉页,刊入再版的地理图册首页,迅速传遍全国。“还我河山”从此与《满江红》词一起,成为了岳飞精神的象征。

人际关系:

先世

岳飞先祖原籍山东聊城,岳涣时迁至汤阴,世代为农。

父亲岳和

岳和为人淳朴善良,尚义气,遇到荒年,常节减饮食,救困济危,岳飞幼年也受到这种美德的熏陶。[485]岳飞20岁时,岳和病故。

母亲姚氏

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金军南侵之初,姚氏就多次勉励儿子从军报国。家乡失陷后,岳飞与母亲音讯隔绝长达数年。后来有人代姚氏给岳飞捎去口信:“为我语五郎,勉事圣天子,无以老媪为念也。”岳飞于是遣人前去迎接母亲,先后往返达十八次,才将母亲接到身边。[486-487]姚氏于绍兴六年(1136)三月病逝,终年约70岁,葬于庐山岳母墓。姚氏有一兄弟,绍兴元年(1131)时因违反军纪骚扰百姓,又欲谋害岳飞,而被岳飞擒杀。

兄弟姐妹

姚氏呼岳飞为“五郎”,他应有四位哥哥,但都早夭,其事不详;岳飞的甥婿高泽民在岳飞29岁时到临安办事,[490]则岳飞至少有一位姐姐;岳飞又有一弟岳翻,在破曹成时为杨再兴所杀。

妻子

前妻刘氏

岳飞16岁时与刘氏成婚,生云、雷二子。岳飞从军抗金,让刘氏照顾母亲,她却两次改嫁。刘氏后嫁与韩世忠军中一押队,韩世忠让岳飞来取刘氏,岳飞此时已娶李娃为妻,不愿再续旧情,于是派人给刘氏送去数百贯钱,以资助其生活。[492-493]

后妻李娃

李娃(1101—1175),字孝娥,与岳飞在战乱中相识,两人应在建炎二、三年间结婚。[20]岳飞从不纳妾,与李娃感情和睦,生有霖、震、霭(霆)三子。夫遇害后,李娃随家眷流放岭南,仍坚持将儿孙抚养成人。[494]冤狱昭雪后,李娃与三个儿子一道北归,终年75岁,葬于江州。

子女

长子岳云(1119—1142),字应祥,号会卿,刘氏生。他12岁即从张宪军,随父亲征战四方,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后被诬入狱,与父和张宪同时被害,时年23岁。冤狱平反后,赠安远军承宣使。

次子岳雷,字发祥,号夏卿,又号声甫,刘氏生。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生于山西平定军。岳飞在狱中时,岳雷曾被派去照料其父。父被害后,随亲人被遣送至惠州(今属广东省)拘管,还未等到父兄平反,便已在流放地含恨而终。

三子岳霖(1130—1192),字及时,号商卿,母李娃。岳飞遇害时,霖年仅12岁,孝宗皇帝昭雪时,霖32岁。官至朝请大夫、敷文阁待制,赠大中大夫。

四子岳震,字东卿,母李娃。父兄蒙冤遇害,震方7岁,随母流放。曾任朝奉大夫、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

五子岳霆,李娃生,初名岳霭,宋孝宗为之改名岳霆,字应时,号君锡。父兄遇害时才3岁,随母流放。后任修武郎、閤门祗候、奉直大夫。

岳安娘,岳飞之女,其夫高祚于隆兴元年(1163年)特补承信郎。

按,民间相传岳飞之女还有岳银瓶,一说其本名孝娥,相传是岳飞次女。“银瓶”之称见词人周密《癸辛杂识》,其事迹并见《说岳全传》等的文学演绎。清末学者俞樾认为岳银瓶的确存在,有《银瓶徵》一文加以考证,但因宋代《鄂国金佗稡编》无载,故也有观点主张她是虚构人物。

后裔

由于岳飞崇高的历史地位与巨大的声誉,岳飞后裔受到历代官方与民众的尊敬与保护,发展繁衍繁盛。在中国国内的江苏、湖南、湖北、重庆、四川、江西、陕西、甘肃、河南、台湾等省,海外的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美国等国都有分布。岳飞后裔中的名人有南宋学者、岳飞之孙岳珂,清代宁远大将军岳钟琪,新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岳喜翠等。

主要作品:

《满江红》词意(戴敦邦)岳飞遇害之后,大量的遗文、存稿被当时掌握史馆大权的秦桧、秦熺父子销毁,失落无传。除奏议、公牍之外,经过岳霖、岳珂父子搜集,收录进《金佗稡编·鄂王家集》的岳飞诗文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宋·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题青泥市寺壁》。《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南宋晚期的《藏一话腴》《鹤林玉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被广泛传诵。此外流传下来的岳飞诗词还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池州翠微亭》《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题骤马冈》《题鄱阳龙居寺》等。

历史评价:

宋金元时期

邵缉:骁武精悍,沉鸷有谋,临财廉,与士信,循循如诸生,动合礼法。

黄纵:公之英威,古人不能过,至于仁心爱物,虽古之名将有所不逮。若夫盛德懿行,夙夜小心,不以一物累其心,虽今之老师宿儒,勉强而力行者,公则优为之。

刘祹: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所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擒。如飞者,无亦江南之范增乎!

宋孝宗: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湖北转运司立庙牒》(1170年):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

《忠愍谥议》(1177年):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若其奉己至薄,与下士同甘苦;持军至严,所过秋毫无敢犯;礼贤至恭,一时名人皆萃于幕府;持循礼法,动合轨物,恂恂若一书生,兹又古名将所不可望者。

《武穆谥议》(1178年):为将而顾望畏避,保安富贵,养寇以自丰者多矣。公独不然,平居洁廉,不殖货产,虽赐金己俸,散予莫啬,则不知有其家。临战亲冒矢石,为士卒先,摧精击锐,不胜不止,则不知有其身。忠义徇国,史册所载,何以尚兹。

曾敏行: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熊克《中兴小纪》:飞知书而得士,且济人之贫。用兵秋毫无犯,民闲安堵,不知有军。先计后战,屡胜强敌,号为良将。其死也,天下冤之。

朱熹:①(岳侯做事)张(俊)、韩(世忠)所不及,都是他识道理了。(岳侯以上)当时次第无人。[439]②岳飞恃才不自晦。郭子仪晚节保身甚阘冗,然当紧要处又不然,单骑见虏云云。飞作副枢,便直是要去做。张、韩知其谋,便只依违。然不做亦不免,其用心如此,直是忠勇也!

金章宗: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曹彦约:若夫智略足以料敌,鉴裁足以用人,纪律严而下不忍怨,粮运竭而众不忍叛,身死八十年,闻风者犹且悦之,其惟岳飞乎!古之所谓名将,不过于此。然而南北分合,应有定时,忠邪生死,应有定数,岂权臣一日所能自为之?哀哉!

文天祥:①惟中兴之初,先武穆王手扶天戈,忠义与日月争光。名在旗常,功在社稷。天报勋劳,克昌厥后,虽百世可知也。[443]②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明清时期

明太祖: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徐有贞:忠义勇智,皆得之天,非矫伪而为者,故能始终以恢复为己任。才与志副,名与实称,南渡以来,一人而已。

柯维骐:昔晋文之拔郤縠,孙权之勗吕蒙,文武岂不欲兼哉。岳飞本以勇敢进,而旁通儒业,恂恂检饬,以忠义自誓,观其所撰表词,真有诸葛孔明之风,奚数郤、吕辈耶?当时盗平,而敌屡挫,设非阻于秦桧和议,则雪国耻,复故都,固可刻日待。愿既弗偿,反遭惨祸,高宗顿忘父兄之仇,宜其莫恤功臣之冤也。诗曰:“君子秉心,维其忍之。”飞之所遭,亦不幸矣。

王世贞:夫武穆可以复中原,而不使之复,又使之必不复,是故志士仁人所以深痛恨于高宗也。

杨涟:惟神万古精忠,两间正气。高山仰止,凡士而识字、将而枕戈者,莫不凛“爱死要钱”之明训,以刻砺其心;烈日当空,或忠而被谤、直而蒙诬,亦莫不引“皇天后土”之忠言,以阴祈一鉴。

钱士升:宋自汴梁不守,江都再奔,懦主失魄,庸臣无义。无岁不望许和,无人不怯用战,谈恢复者,徒有其名,熊罴谁是;服介胄者,罔知所效,鹰鹯未闻。天生岳侯,以为人表。运谋暗合孙武,将众善等淮阴。义感敌人,忠孚群下。使受登坛之拜,便可绛灌韩张;若崇授钺之尊,何难俘囚豫弼。惜也浚压之于前,桧仇之于后,长城自坏,徒伤北面之羞;天柱既摧,有异南枝之泣。天乎,人欤?中兴异姓七王,岳优而韩次之。韩特末路似汾阳耳。使岳不移其祸,韩亦未能知几也。

《宋史纪事本末》张溥论:蜀汉之诸葛亮,唐之郭子仪,宋之岳飞,三人皆间世而一出者也。三人齐烈,名在吕望、姬旦之间,而飞独不幸,伤哉!飞性忠孝,读书好礼,子云数立奇功,朝命每及,恳辞再三。与张浚议不和,即上章解兵柄,步归庐墓。行师之际,辄俟帝命,未尝自专,高宗称其“小心恭谨,难进易退,勇战乐让”,盖彬彬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夫出境,苟利社稷,专之可也,飞学春秋,岂不知之?高宗构手书精忠字,制旗赐飞,又召入内,委以中兴,御札数箧,好语无实,惑于贼桧,不忍坠渊,以人间之至愚,天性之贱,而饰以浮谲,御以忮忌,亦何所不为也?

王夫之:相臣而立武功,周公而后,吾未见其人也。帅臣而求令誉,吾未知吉甫之果能称焉否也。帅臣之得令誉也有三:严军令以禁掠夺,为软语以慰编氓,则民之誉归之;修谦让以谨交际,习文词以相酬和,则士之誉归之;与廷议而持公论,屏奸邪以交君子,则公卿百僚之誉归之。岳侯之死,天下后世胥为扼腕而称道之弗绝者,良由是也。

清高宗:如武穆之用兵驭将,勇敢无敌,若韩信、彭越辈类皆能之。乃加以文武兼备,仁智并施,精忠无二,则虽古名将亦有所未逮焉。

赵翼:(岳)忠武不特忠义过人,即其治家小节亦加人数等矣。……岳忠武破贼最多,资产独少,则其平日殉国忘事,尤非诸将所可及也。

吴锡麒:古今同慨,豪杰为多,从未有补已缺之金瓯,论功行戮;反将消之玉弩,为敌报仇,如斯之太甚者也。

杜堮:武穆之时,设高宗能视师江上,示天下以两宫不返,无以生为,忠孝感激,士气百倍,加以河北响应,义旗所指,不战自靡,拨乱反正,一大机也。失此不图,藩篱遽撤,冤杀遂闻,复何能为哉!其杀武穆,则亡宋之本。其忘亲之罪,任相之非,定都之失,则亦杀武穆之本也。

近现代

孙中山:环翠楼中虬髯客,涌金门外岳飞魂。

毛泽东:①岳飞被杀,家喻户晓并且流芳千古了。他流了血,这血就渗透到我们民族体内,世世代代传下来,他要是没流血,就不会有这么大的作用。②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

邓小平:英雄永远为后人所纪念,坏人永远为后人所唾弃。

邓广铭:代表了宋方全体人民的愿望,为卫护汉族地区已经高度发展的封建生产方式及其精神文明,起而以武装抵抗女真的铁骑,阻止其蹂躏破坏,以求避免整个社会被拉向倒退浩劫的人物,像岳飞其人,理所当然地应被称为民族英雄。不只是属于汉族的民族英雄,而是属于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民族英雄。

王曾瑜:为着光复故土,南北重新统一,维护文明和进步,岳飞不屈不挠地奋斗了后半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履践着自己“尽忠报国”的誓言,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后世纪念:

历代追封

南宋一朝,曾先后为岳飞定谥武穆、忠武,又追封鄂王,追赠太师。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临安府太学(原为岳飞故宅)中的土地庙改称“忠显庙”,岳飞被封为庙神“忠文王”。[500]元至正九年(1349年),元顺帝将岳飞封号在宋代基础上增加“保义”二字。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诏岳飞仍称武穆,从祀历代帝王庙,配宋太祖享。隆庆四年(1570年),明穆宗诏岳飞仍谥忠武。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明神宗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民间从此开始以“关岳”并称。

诗词纪念

岳飞遇害一年后,鄂州军中一名兵士曾作诗悼念岳飞:“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武昌门外千株柳,不见杨花扑面飞。”自南宋以降,人们为了缅怀岳飞,又留下了大量凭吊、歌颂的诗词。据傅炳熙统计,仅宋、元、明、清四朝颂咏岳飞的诗词,就至少有2400多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胡铨《吊岳飞诗》、刘过《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叶绍翁《题鄂王墓》、赵孟頫《岳鄂王墓》、高明《岳祠》、于谦《岳忠武王祠》、文徵明《满江红·拂拭残碑》、袁枚《谒岳王墓》、林则徐《谒岳飞祠》等。

岳飞墓

岳飞墓和岳云墓1162年(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下诏为岳飞昭雪,将岳飞遗体从临安城西北钱塘门外九曲丛祠迁出,以“孤仪”(即一品礼)改葬在西湖西北角、栖霞岭南麓。1221年(嘉定十四年),宋宁宗将岳飞墓旁的“智果观音院”改建为功德院,即“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年间改称岳王庙),以表彰岳飞的功德,元代以来,时兴时废,代代相传。至清朝初期损毁。

现存建筑于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墓道两旁陈列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遗物。墓门的下边有四个铁铸的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跪像的背后墓门上有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1961年,岳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王庙

为纪念岳飞,中国许多地方都修筑了岳王庙。规模较大的有安阳汤阴、杭州、朱仙镇、靖江、宜丰等地的岳飞庙。杭州岳庙位于栖霞岭南麓,是墓庙一体的建筑群;安阳汤阴岳庙建于景泰五年(1454年),位于岳飞故里汤阴县;朱仙镇岳庙传说是为了纪念朱仙镇之战而建;靖江岳庙前身是宋代的岳飞生祠。岳家军大本营所在地湖北武昌自宋代起就修筑有岳飞庙,抗日战争时期,武昌岳庙在日军的轰炸之下被毁。

关岳庙

民国四年,陆海军部呈请并祀岳忠武王作为关岳合祀,经礼制馆遵奉大总统申令,拟订合祀典礼通行遵照,全国各地兴建关岳庙。

史料索引: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传》

《鄂国金佗稡编》《鄂国金佗续编》

《三朝北盟会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轶事典故:

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编纂的《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则是“精忠报国”。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

始修于明代的《唐门岳氏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为岳飞所刺,但《宗谱》晚出,此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岳母刺字”的演义故事则最早见于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说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响广泛,传诵不绝,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生活简朴

岳飞画像衣——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娃有次穿了件缯帛的衣裳,岳飞便道:“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过着艰苦的生活,你既然与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了。”自此李娃终生不着绫罗。

食——岳飞是北方人,到南方后,日常食物依然是麦面加齑菜,如果用荤食,也只是一味,并经常与最下等的军士共餐。即使同部属会餐,一般也只是家常便饭,另加猪肉。在部将郝晸处作客,郝晸知道岳飞的性格,只用一种素面食招待他。岳飞问此为何名,郝晸说是“酸馅”。岳飞说自己平生从未吃过这种面食,命令将余留的酸馅作晚餐。

住——每逢出师,士卒露宿,岳飞也露宿。高宗曾打算在杭州为岳飞建上等府邸,岳飞援引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典故,辞谢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

财产——岳飞虽“位至将相”,仍然保持清廉。朝廷每有犒赏,从不私取一文,全数分给将士。并经常化私为公,以自己的私家财产补助军用。有一次,岳飞命令部下将自己家“宅库”里的所有物品,除了皇帝“宣赐金器”外,全部变卖,交付军匠,造良弓二千张以供军用。幕僚黄纵说:“此军器,当破官钱。”岳飞却淡淡地回答:“几个札子乞得,某速欲用,故自为之。”

洁身自好

岳飞从不纳妾,也不要女使侍奉。蜀帅吴玠的一个属官与吴玠谈及此事,吴玠遂花钱两千贯买一士家姑娘送给岳飞。见面时,岳飞对她说:“我家的人穿布衣,吃家常便饭,女娘子倘能同甘苦,就请留下,否则,我不敢留。”姑娘只是在屏风后面吃吃地发笑。岳飞于是郑重地说:“既然如此则不可留也。”遂把那姑娘连同嫁奁全退了回去。有些部将劝其把此女留下,以结好吴玠,岳飞说:“如今国耻未雪,岂是大将安乐时耶?”吴玠听说后,对岳飞愈加敬重。

南宋初诸大将中,张俊在解除兵权家居以后,岁收租米六十万斛,估计所占有的土地当不下六七十万亩。杨存中仅在楚州宝应县就有田近四万亩。刘光世驻守淮东时,掠夺民间膏腴良田,光上报给宋高宗者即达三万亩。岳飞遇害之后,被没收的田产共有水田七百多亩,旱田一千一百多亩,在诸大将当中是占地最少的。被抄没的家产总值有约九千贯,但并无一件金玉珍宝,其中一部分资产还是为贴补军用而预备的。冤狱平反时,岳家财产经统计被归还,宋孝宗也“恻然叹其贫”。

有人曾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岳飞回答:“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则太平矣。”

律己齐家

岳飞端溪砚拓片岳飞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对文士和幕僚又以“礼士”和“虚心”闻名,常向这些人请教。要求别人发现自己的过错,必定见告。他说:“某被主上拔擢至此,倘有纤毫非是,被儒生写在史书上,万世揩改不得。”岳飞还曾在平日使用的一方端砚上镌刻“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八字,以此作为自己的立身格言。

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要求他们每天做完功课后,必须下地劳作。除非节日,不得饮酒。宋时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多。岳飞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仅用了一次“恩例”,还是为张所之子张宗本而用。而岳云屡立殊勋,岳飞却多次隐瞒不报。为此张浚说:“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也,然未得为公也!”岳飞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责以近功?”又说:“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事母至孝

《侍母图》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他把母亲姚氏接到军营中后,侍奉唯恐不周,每晚处理好军务,便到母亲处问安。当母亲生病时,岳飞亲尝汤药,跪送榻前,连走路都微声屏气而行,生恐吵扰了母亲的休息。凡遇率军出征,必先嘱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亲。

姚氏病故后,岳飞与长子岳云赤足亲扶灵柩近千里,自鄂州归葬于江州庐山。岳飞认为:“若内不能克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

勇冠三军

岳飞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又会左右开弓,成为大将后,又亲自将射箭技术教授给全军将士。临阵作战,岳飞常常身先士卒,自己充当“旗头”(军中执掌大旗,麾众当先者)。在与金军作战时,曾亲自刺杀敌将黑风大王。在南薰门之战中,王善、曹成聚集兵马号称五十万,岳飞部下只有八百人,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岳飞却十分镇定,说:“我为大家攻破敌军。”左手挟弓,右手持矛,冲击敌阵,结果王善部大乱,岳飞乘势大败敌军。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宋元杂剧中已经出现不少表演岳飞战功与冤案的题材,南宋末年罗烨《醉翁谈灵》与吴自牧《梦粱录》所载杭州市民“说话”艺术中就已经出现演唱张、韩、刘、岳故事者,元代有著名杂剧《宋大将岳飞精忠》《东窗事发》(即《地藏王证东窗事发》)、《秦太师东窗事犯》等。明代岳飞题材戏曲有《精忠旗》《金牌记》等,在舞台上盛演不衰。明清演义小说《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说岳全传》久负盛名,特别是清代钱彩创作的《说岳全传》虽然有因果报应等封建糟粕,但在社会上影响很大。

在《说岳全传》中,岳飞生在河北,长在汤阴县孝悌里永和乡。他自幼习诗书,以名师学艺,立志“精忠报国”。青年从军,以战功从士兵很快升为一军元帅。他在作战中常常是身先士卒,亲冒矢石。与金兵英勇作战,爱华山、朱头山、朱仙镇诸战役,就是在他指挥下大败金兵,扭转了宋军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高宗封他为武昌开国公少保统属文武兵部尚书都督大元帅。后被奸臣秦桧陷害,在风波亭就义,岳飞死后,孝宗传旨封他为鄂国公。

《满江红》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把握作者的情感。

2、从历史背景中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3、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课题叫什么(齐读课题)

1、介绍满将红

《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这首词是谁写的呢

2、介绍岳飞

PPT展示岳飞图片:岳飞,抗金名将,精忠报国

3.PPT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词作,读准字音

发、冠、车、缺、血、朝、阙

(二)再读词作,知人论世,读出节奏

1.了解作者PPT展示

正当岳飞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后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驰骋在抗金战场上的主帅岳飞,就这样被秦桧一伙奸臣夺去了年青而宝贵的生命。

2.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再读词作,读出节奏

(三)三读词作,了解诗意,读出感情

自由朗读,谈一谈《满江红》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学生讨论,PPT展示

1.怒发冲冠

胸中的怒火好似火山一样爆发,词人独自凭栏眺望,想到中原,山河破碎,二帝被掳,生灵涂炭。于是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回顾过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回首往昔,当下的功名事业如同尘土,微不足道

展望前程

“八千里路云和月”,展望抗金斗争,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千古名句,既是作者自勉,又用来激励抗金将士,明确指出,抗金不能再等了,等到须发白了,就来不及了,这是对坚持抗金救国的广大军民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上阕小结

抒写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

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其父宋徽宗,得知金兵入侵的消息,吓的急忙将皇位传给太子(钦宗),想南下避难。钦宗即位,改号靖康。就在这一年底,金兵攻入,掠夺宋宫廷、国库和民间的金银财帛后,于靖康二年四月俘虏徽、钦二帝北撤,北宋自此灭亡。这就是岳飞说的“靖康耻”。岳飞认为,靖康大耻至今未雪,臣子之恨,何时泯灭?用反问句,以加强语气,表现了与敌人的仇恨不共戴天

5.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带领军队,直捣敌人巢穴

6.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壮志饥餐”和“笑谈渴饮”都是岳飞的激愤之语,夸张手法的运用进一步表达了对金人蹂躏中原,涂炭生灵的切齿之恨和战胜强敌的决心。

7.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此收尾,既表达“精忠报国”的思想,同时也再次强调了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情调激昂,感人肺腑

下阕小结

抒发作者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

三:归纳总结

1.总结:这首词,通篇贯穿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英雄主义气概。如果说苏轼的词豪放,那岳飞的词则是雄壮。它表现了一个爱国将士的凛然正气和崇高境界。有了这种正气和境界,才能写出这种千百年传唱不衰的好作品来。

2.三读《满江红》,读出感情

3.根据PPT提示,试背全词

四:板书设计

初读:读准字音

再读:读出节奏

三读:读出感情

《满江红》教学反思:

这节课目标明确,老师感情充沛,学生诵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THE END
1.“壮志饥餐胡虏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壮志饥餐胡虏肉 出自宋朝岳飞的《满江红·写怀》 原文赏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拼音https://www.gushiwenwang.cn/juzi/772973.html
2.壮志饥餐胡虏肉·卷帘格谜语谜底灯谜猜谜语大全及答案谜语:壮志饥餐胡虏肉·卷帘格谜面:壮志饥餐胡虏肉·卷帘格 拼音:zhuàng,zhì,jī,cān,hú,lǔ,ròu,juàn,lián,gé 注音:ㄓㄨㄤˋㄓˋㄐㄧㄘㄢㄏㄨˊㄌㄨˇㄖㄡˋㄐㄩㄢˋㄌㄧㄢˊㄍㄜˊ 类别:篇目 谜底:相关阅读必要的商讨·卷帘格 绋·卷帘格 价格上窜因垄断 迷宫的趣味·卷帘格 能使破涕乐·http://www.esk365.com/miyu/myshow.asp?k=mizppcdp
3.《满江红怒发冲冠》拼音及注释整理.docx《满江红怒发冲冠》拼音及注释整理.docx,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了少年头空悲切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岔三十功名尘与土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221/8122131040003051.shtm
4.胡虏是什么意思胡虏的解释是什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赵队正过奖了,我辈身为大唐男儿,正应驰骋天下,拜相封侯,岂能被区区胡虏所吓倒。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2a8e43ac9a2a8e/
5.胡的拼音胡组词怎么读什么意思字典【胡】基础信息 拼音: hú 繁体:胡 部首:月 笔数: 9 笔顺 【胡】是什么意思、字义解释 胡 怎么读: hú 名 1.古代北方和西方诸民族的通称。【组词】:「五胡乱华」。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2.姓。如明代有胡应麟。 形 1.来自胡族或外国的。【组词https://m.zcdian.com/zi/x696oq.html
6.“搜集”和“收集”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帮忙收集有关爱国的中国古诗词 经典爱国古诗词5首 陆游的《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岳飞的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http://m.nmgx.cn/shiji/1465.html
7.劝学诗,岳飞古诗词古诗文大全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https://www.621seo.cn/a/849.html
8.“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意思词篇名。南宋岳飞作。词以“怒发冲冠”领起,表达了对北方国土沦丧、金兵南侵的极大义愤,以及誓死报仇雪耻、收复失土的坚定信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名句,尤为后人引用。 满载而归满堂彩满堂满坐满蒙五路换文满族满洲里市满城风雨满坑满谷满月满脸春风满满https://tool.httpcn.com/Html/Word/85/56546285252.shtml
9.满江红题目答案,满江红题目答案1满江红题目答案解析,满江红题目答案免费查看https://www.httiku.com/xuexitiku/so-%E6%BB%A1%E6%B1%9F%E7%BA%A2.html
10.胡虏的意思,拼音拼音:hú lǔ 意思:1.秦汉时称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句子 造句 1. 任铁马冰河,胡虏南蛮。 2. 壮志平胡虏,扬眉剑出鞘。 3.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 壮志饥餐胡虏血,笑谈渴饮匈奴血。 5.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http://cidian.xuexiaodaquan.com/ci/hanyu/ci0f0dfc02b48411ebad67246e9609f010.html
11.《满江红·怒发冲冠》拼音及注释整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三、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满江红·怒发冲冠》 创作年代:南宋 文学体裁:词作者: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大英雄https://www.mayiwenku.com/p-18630596.html
12.满江红·怒发冲冠满江红古诗原文带拼音格式【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https://blog.csdn.net/qq_39503828/article/details/116142338
13.岳飞的满江红全诗意思,岳飞的满江红全诗拼音岳飞的满江红全诗意思,岳飞的满江红全诗拼音 (资料图) 岳飞满江红的全诗 满江红 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http://www.baikedaquan.com.cn/daquan/2023011324845.html
1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全诗赏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南宋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 岳飞https://www.gushiwen.cn/mingju_586.aspx
15.饥餐胡虏肉试题答案解析,饥餐胡虏肉试题答案解析1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句中的“匈奴血”指哪个民族的统治者 [ 查看答案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nb 查看答案 https://www.ggtiku.com/wtk/so-%E9%A5%A5%E9%A4%90%E8%83%A1%E8%99%8F%E8%82%89.html
16.胡虏肉文章阅读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_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什么朝代的谁写的 岳飞的《满江红》,在中国家喻户晓,其中的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的背后,则有着一个故事。事情发生在东汉,东汉时代,东汉将领耿恭驻扎 诗词编辑 2021-12-06 452 0 没有更多内容https://www.som88.net/tags2056.html
17.酷狗视频:岳飞逆浪千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推荐列表(5) 逆浪千秋 (2018bilibili拜年祭) 言和 逆浪千秋(伴奏版) 三无Marblue 逆浪千秋(伴奏版) 言和 【penbeat】2018拜年祭单曲《逆浪千秋》 509004591 如果可以这样爱,共鸣的真爱《逆浪千秋》歌声伤感,句句扎心 四川雨泽A【岳飞】逆浪千秋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https://m.kugou.com/mv/2bbme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