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编写组解答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7个常见问题教育

在统编语文中,同学们常常会发现一些“错别字”、描述不一致的前后文、与自己认知不符的描述,从而感到疑惑。人民教育出版社统计了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27个“错误”,进行一一解答。

1、第4页,《社戏》中“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的“胡”字是错别字吗?

答:不是。这个“模胡”按照今天的语言运用规范来看是错别字,但在鲁迅写《社戏》的时代,规范并没有今天这样严格,因此是可以写“模胡”的。

2、第16页,《安塞腰鼓》中的“红豆角角老南瓜”是多了一个“角”字吗?

答:不是。《安塞腰鼓》最初发表于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上时,原文即“红豆角角”。

本文作者刘成章先生是陕西延安人,《安塞腰鼓》写的是陕北民俗,而“红豆角角”正是带有陕北方言特点的表达,即末尾字重叠。八下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一文中也有一些类似的表达,如“羊羔羔”“树根根”之类。

3、第27页,“单元提示”中说“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但《大雁归来》是一篇散文,应该如何处理?

答:说明文和散文属于不同维度上的分类,落实到具体文本上可能出现交叉。《大雁归来》中包含事理说明的成分,但又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语言优美,有散文的特点,两方面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兼顾。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其实也有散文的特点。

4、第28页,《大自然的语言》预习部分引用了“清明忙种麦”的农谚,但在全国很多地区,清明的时候麦子已经长得老高了,教材是否有误?

5、第30页,《大自然的语言》在讲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时,第二个是“经度的差异”,但整段讲的其实是“海陆的差异”,是作者写错了吗?

答:我们认为作者这样处理是有原因的。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我国处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季风影响由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弱,沿海和内陆的差异约略可以等同于经度的差异,当然严格来说应该是“东南—西北”的差异,这与季风的方向更为吻合,但因为具体到这里的例子,讨论的是同纬度的北京和大连、济南和烟台,相当于排除掉了“东南—西北”关系中的“南—北”,只剩下“东—西”,因此表述为经度因素也是合理的。

而且第一条因素是纬度因素,第二条因素表述为经度因素,也更符合一般的认知和阅读习惯。

7、第54—57页,《桃花源记》是游记吗?

答:不是。有人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渔人视角”的游记,那按说应该是游记的“变体”(如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但问题是,此时游记的“正体”——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尚未出现,因此将其视为游记并不符合文体发展的实际情况。

其实,《桃花源记》的“记”跟《小石潭记》的“记”并不相同,虽然都有“记叙、记述”的意思,但它更接近《海内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西京杂记》(旧题刘歆撰、葛洪集)、《搜神记》(干宝撰)的“记”,因此,《桃花源记》应该是魏晋时期的一篇志怪小说。

8、第58页,《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的“卷”以前的教材注音为quán,本套教材没有注音,应该读什么?

答:应该读juǎn。在此前的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卷石底以出”的“卷”注音为quán,解释为“弯曲”。

此次编写过程中,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读quán是不妥的。读quán的意思是“弯曲”,形容词;但“卷石底以出”的“卷”从语法和意义的角度看都应该是一个动词,所以这里读juǎn,意思是“翻卷”。

我们删去quán的注音,但并未加注juǎn,是因为教材文言文注音有一定的原则,一般只注生僻字或易误读字,如果与现代汉语常用音义差别不大,则不加注。不注,就意味着读现代汉语的常用音,即juǎn。

9、第58页,《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的“蔓”应该读màn还是wàn?

答:应该读màn。在专门的古代汉语辞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中,“蔓”没有wàn这个读音。读wàn的情况只适用于现代汉语的口语。

10、第59页,《小石潭记》中“明灭可见”的“见”应该读jiàn还是xiàn?

答:应该读jiàn。有的老师根据教材注释中的译文“时隐时现”,认为应读xiàn,这是不正确的。“明灭可见”和“时隐时现”不是字字对译的关系,“明灭”就是“时隐时现”,“可见”就是“可以看见”,“可见(xiàn)”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11、第60页,《核舟记》中“八分有奇”和“为字共三十有四”的“有”应该读yǒu还是yòu?

答:“八分有奇”的“有”应该读yǒu,“为字共三十有四”的“有”应该读yòu。

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八分有奇”的“有”注为“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是不妥的。“有奇”即“有余”,是一个固定的词,“奇”即“余数、零数”,“有”就是“有”,不应解释为通假字。

“有”作为“又”的通假字的情况必须连接整数和零数,必须是具体的数字,“奇”是“零数”的意思,而不是具体的某个零数,所以“有奇”的“有”读yǒu。但“为字共三十有四”的“有”符合“连接整数和零数”的用法,是通假字,读yòu。

12、第61页,《核舟记》中“椎髻仰面”的“椎”为什么加注了chuí的读音?

答:应该读chuí,不加注音易误读为zhuī,因此今年修订时增加了注音。

“椎”,读zhuī指“椎骨”;读chuí指捶击工具(即“槌”),引申为“打击”等义。

在古代汉语里,后者的应用更广泛;但在现代汉语里,读chuí的意义已由“槌”“捶”等字承担,只在“椎心泣血”这样的成语里保留chuí的音义。“椎髻”即“形状像椎(类似于棒槌)的发髻”而非“形状像椎骨的发髻”。

13、第62页,《核舟记》中“曾不盈寸”的“曾”应该读zēnɡ还是cénɡ?

答:应该读zēnɡ。“曾”读cénɡ时作为副词只有“曾经”义;而这里的“曾”与《愚公移山》中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若孀妻弱子”的“曾”一样,都是与否定词“不”连用,表示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竟然”,也可译为“连……都……”,应读zēnɡ。

参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

14、第75页,《子衿》中的“宁子不嗣音”的“嗣”,有的资料注为“通‘贻’或‘诒’,给、寄的意思”,与教材不同,哪个正确?

答:教材注“嗣”为“接续,继续”,依据的是《汉语大词典》。

“嗣”通“贻”或“诒”的说法大抵来自网上(如“百度百科”),但《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均未给出这一义项。因此,这一说法是不可靠的,仍应以教材的解释为准。

这里顺便提示一下:关于文言文中读音的判定,如果教材语焉不详,除了咨询教材编者外,还可以求助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比较权威、可靠的工具书,但不要轻信一般的教辅资料或网络资源。现在有些老师过于依赖、迷信教辅,或是上网随手一搜就轻下结论,而缺少查阅工具书的意识。这种倾向是需要警惕的。

1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过去放在九年级的议论文单元,现在放在八年级,是否仍应按照议论文的教学方式来教学?

16、第108—110页,《一滴水经过丽江》可以说是采取了拟人或者拟物的手法吗?

答:严格说来,《一滴水经过丽江》既不是拟人,也不是拟物。因为无论拟人还是拟物都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一般是针对局部的语句而言的,而不用来分析篇章的构思和写法。就像我们从小看的童话,童话中的动物、植物以及没有生命的食物可以张口说话,我们也不会说它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17、第119页,《虽有嘉肴》中“然后能自强也”的“强”应该读qiánɡ还是qiǎnɡ?

答:应该读qiǎnɡ,但读qiánɡ亦通。汉代经学家郑玄注释《礼记》中这一句时说:“自强,修业不敢倦。”按照郑玄的说法,这里的“强”是“勉力,勤勉”的意思,对应的读音应该是qiǎnɡ;也有人理解为“劝勉,勉励”,亦通,对应的读音依然是qiǎnɡ。

但读qiánɡ也可以讲通,作“使强大”解释。唐代经学家陆德明在其著作《经典释文》中对“然后能自强也”的“强”字做了反切注音:“其丈反。又其良反。”“其丈反”对应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为qiǎnɡ,“其良反”对应的则是qiánɡ。也就是说,陆德明认为这里两种读法都是可以讲通的。

18、第119页,《虽有嘉肴》中“教学相长”的“教”应该读jiāo还是jiào?

答:应该读jiāo而非jiào。文中“教学相长”的“教”是承上文“教然后知困”而来的,读音应当与之相同。而“教然后知困”的“教”的意思是“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人”,故而应读jiāo;读jiào则是“教导,教育”这样更加上位、更加宽泛的概念。至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教(jiào)学相长”,和本文中的“教(jiāo)学相长”是有一定差异的:前者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教”指教师的教育、教导(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技能),“学”指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学习知识技能),都侧重宽泛的、上位的概念,因此“教”读jiào;而后者是指教师通过教别人和自己学习两方面的行为来成长,“教”和“学”都是针对教师自身而言的,偏重于“传授、学习知识技能”这样具体的、下位的行为,因此“教”读jiāo。

19、第121页,《〈礼记〉二则》课后第五题中“人不学,不知道”是否应该是“人不学,不知义”?

答:《礼记·学记》中的原文就是“人不学,不知道”。后人编《三字经》时为了押韵,改成了“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作为经典蒙学读物为人们所熟知,《礼记》的原文反而显得陌生了。当然,这里的“不知道”是“不能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不知道”是有很大差别的。

20、第121页,《〈礼记〉二则》课后补白第一则中“使子贡问之”,也有的版本是“使子路问之”,哪一个是正确的?

答:“使子贡问之”是更为可靠的版本。《礼记》一书,版本众多,在今天能看到的各种版本中,确实有“子贡”和“子路”两种文本,作“子贡”的版本可靠性更高(比如唐代的石经,还有宋代的国子监本、蜀大字本等)。此外,这个故事又见于《论衡》《新序》《文选注》《艺文类聚》《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孔子家语》等书,均作“子贡”,可以作为旁证。因此自清代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是“使子贡问之”。古诗文中存在异文是正常现象,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参看陈恒舒《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异文》(《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1期)。

21、第122页,《马说》中的“故虽有名马”和“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的“虽”应该翻译成“虽然”还是“即使”?

答:应该翻译成“虽然”。“即使”表示让步假设,“即使有名马”相当于承认“没有名马”,“即使有千里之能”相当于承认“没有千里之能”。那么到底有没有“名马”?当然是有的。到底有没有“千里之能”?当然也是有的。因此这两个“虽”都不应该翻译成“即使”,而应该翻译成“虽然”。

那么有没有应该翻译成“即使”的例子呢?有。八年级上册《三峡》一课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因为此时说的是水里的情况,“乘奔御风”在这一刻都是不存在的,是让步假设出来的,所以这里的“虽”才应该翻译成“即使”。

22、第122页,《马说》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祗”字形有误吗?应该读zhī还是zhǐ?

答:字形无误,应该读zhǐ。“祗”在现代汉语中只有zhī的读音,意为“恭敬”;但在古代也常用来表示“仅仅,只”这个意思,在表示这个意思的时候又写作“祇”“衹”“秖”“秪”,无论写作哪种字形,表示这个意思的时候均读zhǐ。而在现代汉语中,对这五个字的音义做了更为明确的区分:“祗”仅读zhī,意为“恭敬”;“祇”有两音,读qí意为“地神”,读zhǐ则是“只”的异体字;“衹”“秖”“秪”均只读zhǐ,“衹”是“只”的繁体字,“秖”“秪”均为“只”的异体字。一些简化字的语文教材或一般读物中使用了“祇”或“衹”,严格来说是不对的,因为“祇”“衹”读zhǐ时并非通用规范汉字,用这两个字不如直接用“只”。

23、第122页,《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应该读shí还是dàn?

答:应该读sh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新华字典》(第11版)都在“石”的“容量单位”这个义项下明确标注“在古书中读shí”。《马说》来自古书,因此应该读shí。至于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压根儿没有收dàn这个音,把“容量单位”这个义项直接收在shí这个音下,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遥相呼应。

追根溯源,“石”这个字在宋代的韵书《广韵》上只记了“常只(zhī)切”这一个音,对应到今天的读音就是shí。换句话说,读古人写的文言文,见到“石”这个字,甭管什么意思,只读shí,没有第二个音。

至于现代汉语中,石的dàn这个音是从哪儿来的,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可以去参看吾三省(原名陈榕甫)先生的一篇考证短文《用作计量单位的“石”》(《语文新札》,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24、第125页和126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秋天漠漠向昏黑”的“黑”和《卖炭翁》中“两鬓苍苍十指黑”的“黑”读hēi不押韵,怎么办?

答:不押韵也应读hēi,而不要读hè或其他读音。有的老师认为读hè才能与上句“俄顷风定云墨色”“满面尘灰烟火色”的“色”押韵,这是不正确的。

“色”和“黑”在杜甫写这首诗的时代是同韵的;以现代汉语普通话读来不押韵,是由于汉语语音的古今变化所致。汉语古今音的差别是普遍的、确定的历史事实,我们用如果遇到今音读来不押韵的地方都要强行改读以求“叶(xié)韵”,将改不胜改;个别韵脚读所谓“古音”,而全诗又读今音,更显得不伦不类,平添麻烦和负担。

因此在教学中,原则上仍应统一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读,遇到读起来不押韵的古诗,告诉学生这是汉语古今音演变的结果即可。有的地区也可以尝试用方言来读。

25、第126页,《卖炭翁》中“半匹红纱一丈绫”,过去教材的版本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现在为什么改了?

答:过去教材选《卖炭翁》,依据的底本是四部丛刊影印日本元和四年(1618,相当于我国万历四十六年)那波道园活字本《白氏长庆集》,作“红绡”。统编教材选《卖炭翁》,依据的是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点校本《白居易集》,其点校依据的底本是宋绍兴刻本《白氏长庆集》,作“红纱”。二者相较,后者可靠程度更高,故从之。

26、第126页,《卖炭翁》中“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系”应该读jì还是xì?

答:应该读xì。“系”读xì有“挂”的意思,读jì则是“打结、拴扣”的意思。两个宫使应该是把“半匹红纱一丈绫”随手往牛头上一搭一挂就走了,而不会还打个结拴个扣。所以这里应该读xì。

27、第139页,《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都寂”是否应该是“万籁此俱寂”?

答:两种版本都有。教材选录此诗所依据的《全唐诗》作“都”。此外,影宋本《常建诗集》、唐韦庄《又玄集》、宋何汶《竹庄诗话》、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宋谢维新编《事类备要》作“都”;而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元方回《瀛奎律髓》、明高棅《唐诗品汇》作“俱”。成语有“万籁俱寂”,所以大家对“俱”的认同度可能更高。

此外,有老师认为文言文里表示总括只能用“俱、皆、咸”,现代汉语里才用“都”,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都”作为总括副词,很早就出现了,如《列子·周穆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汉王充《论衡·讲瑞》:“然则凤凰、骐驎都与鸟兽同一类,体色诡耳,安得异种?”唐杜甫《喜雨》诗:“农事都已休,兵戎况骚屑。”常建的诗里用“都”,也是很正常的。

THE END
1.炭拼音炭的拼音读音意思组词八九网字典,炭的拼音、意思和组词,可以查询炭的拼音是什么、怎么写,了解炭怎么读音,还可以查询炭字的组词拼音和炭的发音,了解炭的字义。https://bajiu.cn/zidian/?id=9305
2.炭的部首炭的拼音炭的组词炭的意思炭什么意思,炭的解释是什么,炭的字义,炭字几划,炭怎么拼,炭怎么读,炭的读音 炭有几种读法,炭的部首是什么,炭的繁体字怎么写,炭的词语,炭的组词,表示炭的词语,描写炭的词语,描写炭的成语,炭的五笔怎么打都在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r_zi_zd70AD/
3.炭字怎么读组词@百度文库组词造句炭字怎么读组词 百度文库组词造句 “炭”字读作tàn,以下是部分以“炭”为字词的词语: 双字词 木炭:把木材和空气隔绝,加高热烧成的一种黑色燃料。 煤炭: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产。 焦炭:又称焦渣,是固体燃料的一种,由煤在约1000℃的高温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d677380b2a0c1b24896c288c
4.炭的意思炭组词炭字组词怎么读读音拼音是什么?炭化炭精炭精棒炭疽炭疽病 炭盆骨炭火炭焦炭冰炭 煤炭煤炭工业木炭木炭画泥炭 石炭石炭纪石炭系草炭涂炭 薪炭林活性炭 《新华字典》下载网址:http://www.hydcd.com/softdown.htm 更多内容请查看【汉语大辞典】。关于炭怎么读、炭字怎么读,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http://www.hydcd.com/zidian/hz/10948.htm
5.炭的拼音炭组词怎么读什么意思字典【炭】是什么意思、字义解释 炭怎么读:tàn 名1.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或加热时所得到的残留物。《说文解字.火部》:「炭,烧木余也」【组词】:「焦炭」、「木炭」。2.方言。指煤。《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少君)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寒)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https://www.zcdian.com/zi/03m23s.html
6.在超市随手买了一瓶炭什么的咖啡。有姐妹认识吗?这是字怎么读0 分享 回复 赵?财猫 炭仌 作者赞过 1年前·陕西 1 分享 回复 芙蓉不断播(助力号13:50) 粉丝1.5万获赞4.7万 在超市随手买了一瓶炭什么的咖啡。有姐妹认识吗?这是字怎么读?他叫炭啥#这个字怎么读#不懂就问#讨论#图文掘金计划#图文https://www.douyin.com/note/7263226402600684857
7.炭怎么读炭字组词拼音笔顺读音笔画繁体字造字法形声字 反义冰 笔顺丨?丨一丿丶丿丿? 炭的意思和解释 「炭」是什么意思《汉语字典版》 炭读音:[tàn]怎么读: (1)把木材和空气隔绝,加高热烧成的一种黑色燃料。【组词】:木炭。炭素。炭笔。炭画。 (2)像炭的东西。【组词】:山楂炭。 https://zidian.gei6.com/70AD__zi.html
8.炭炭拼音炭怎么读炭部首炭意思炭怎么读,炭拼音,炭部首,炭意思,炭组词,炭字解释,炭是什么意思,炭的含义,炭字组词,炭有几笔几划,炭怎么拼,炭的部首是什么是由查询网新华字典提供的关于炭的内容。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查询网新华字典。http://zidian.q821.com/%E7%82%AD_zi/
9.炭是什么意思炭的拼音炭怎么读组词 炭黑 炭化 炭疽 炭笔 炭炉 炭冰 炭檛 炭坑 【炭】的意思(怎么读,拼音) 「炭」 拼音:[tàn] 怎么读: 炭tàn (1) 名词 木炭的通称 组词:木炭 (2) 名词 像炭的东西 组词:泥炭|石炭 (3) 名词 〈方〉煤。 「炭」字是什么意思(详细解释): ◎炭 tàn 名词 (1) (形声。从火,岸省声http://zidian.gjcha.com/70AD.html
10.炭炭拼音炭怎么读炭部首炭意思炭怎么读,炭拼音,炭部首,炭意思,炭组词,炭字解释,炭是什么意思,炭的含义,炭字组词,炭有几笔几划,炭怎么拼,炭的部首是什么是由保卡通新华字典提供的关于炭的内容。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保卡通新华字典。http://zidian.baokatong.com/%E7%82%AD_zi/
11.炭是什么意思,炭怎么读,炭的含义解释组词和笔画笔顺炭是什么意思 炭怎么读 炭的解释 炭字组词 炭tàn 炭 部首火 总笔画9 部外笔画5 繁体 吉凶 五行火 统一码70AD 五笔98MDOU 仓颉码UKF 郑码LLGU 四角号码22809 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竖、竖折/竖弯、竖、横、撇、点、撇、撇、捺 基本解释 炭的基本解释https://zidian.xhlylx.com/57ky4gqpmobx42gz.html
12.炭墼怎么读,炭墼的发音,炭墼的成语/组词/笔顺,炭墼的拼音,炭墼是简体:炭墼 繁体:炭墼 拼音:tan ji 读音:tàn jī 英语: 造句:暂无此词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炭 墼 组词,组成语:炭 墼炭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用炭末和泥土捣紧所制成的块状燃料可用来燃烧取暖。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诸色杂货》:「供香饼炭墼并挑担卖油。」相关成语https://wap.chacihai.com/cidian/45455.html
13.炭的拼音是什么炭怎么读?炭的发音汉字拼音查询炭的拼音是什么-炭怎么读?-炭的发音-在线拼音转换查询工具可以在线查询汉字拼音,用于查询转换不认识的汉字。本字典可以识别二万多汉字(包括繁简体)的拼音,并能标出声调,可以查询多音字。https://pinyin.yingyuw.cn/%E7%82%AD
14.《炭》字的读音《炭》字的读音、拼音 汉字炭 读音tànhttps://zhongwenzhuanpinyin.bmcx.com/tan_2zt__pinyinchaxun/
15.炭字起名的寓意,炭的意思,炭的部首,炭怎么读,炭的拼音,大数据拼音繁体字部首简体笔画康熙笔画 tàn炭火99 字形结构五行吉凶是否为姓氏使用人数 上下结构火凶“炭”姓详情60(每千万人口) 名字里的含义 将木材封置与外部空气隔离,加高热可烧成的一种黑色燃料。也指像炭的东西。 炭字的详细释义 字源:暂无 炭tàn https://cdn.ggname.cn/name/word?sim=%E7%82%AD
16.凼这个字怎么读凼读音及释义凼这个字怎么读 凼读音及释义 1、凼读音:dàng。凼,中国汉字。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塘、水坑的意思,如:水凼、粪凼、做凼。江西很多地方,渠道抓鱼或给稻田灌水的时候都要做凼。 2、凼组词:水凼、凼肥、凼子、沤凼、凹凼等。 3、笔顺:竖钩、横撇、 撇、点、竖折、竖弯、竖。https://m.yxlady.com/jingyan/1550212.shtml
17.“爿”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难以忘怀的柴爿馄饨“爿”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难以忘怀的柴爿馄饨 “爿”字,读作pán,是一个汉语二级字,本义是作围墙用的木柴。 它的形状像是一块木板,所以又引申为劈成片的竹木。还可以泛指片状物或成块的东西。 它也可以作为量词,用于商店、工厂等,相当于“家”、“座”,一家叫一爿。用于田地,相当于“块”。还可以相当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31/12/7793103_1102273896.shtml
18.茶知识丨茶圈易错字,老茶客也经常混淆,你读对了吗?2004年8月,潮州市政府下文通知:所有单丛茶包装、宣传、营销一律采用“丛”字,其它“单枞”字为错别字,不能使用和销售。 因此,凤凰单丛和武夷名丛等,应该用“丛”而并非“枞”。 图片源自网络 2、“炭”焙or“碳”焙 还是从字的释义来看,“炭”与“碳”的区别。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4167502
19."铊"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铊中毒到底有多可怕?"铊"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铊中毒到底有多可怕? 近日,清华大学才女朱令的葬礼刚刚结束,让——“铊”这个字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1994年到1995年,朱令两次被人投毒,一开始,因为不知道是铊中毒,让朱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一个拥有着大好前途的女孩,就这样终身饱受折磨,直到去世。https://www.meipian.cn/4zihr1pz
20.拼音(读音)怎么读<>字的拼音怎么读?点击听 字读音发音。 注音ㄋ一ˊ 《康熙字典》收录读音 《康熙字典》所收录【】字音韵(读音): --【玉篇】枙夷切,音泥。 另见《康熙字典》详细释义 您可能想查看的字 柅, 拼音为nǐ,chì, 笔画为9画, 部首为木, unicode编码67C5, 汉语字典解释:1、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果实像梨。 2、 https://www.hancibao.com/zi/pinyin/282d7
21.食怎么读食怎么念食怎么拼音食字组词食怎么读、食怎么念、食怎么拼音、食字组词食拼音sì,shí,yì 部首飠部 五笔wyve 笔画9画 组词食组词 食字基本解释 食shí吃:食肉。食欲。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食sì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食yì用于人名:郦食其(jhttps://m.055401.com/dictionary18687.html
22.煤怎么读煤怎么念煤怎么拼音煤字组词煤怎么读,煤怎么念,煤拼音,煤组词煤 拼音méi 部首火部 五笔oafs 笔画13 画 组词煤组词 煤字基本解释 煤méi古代的植物压埋在地底下,在不透空气或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到地下的高温和高压年久变质而形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矿物:煤矿。煤田。煤层。煤气。煤焦油。煤精。烟气凝结的黑灰,为制墨的主要原料:煤炱。松煤https://m.xsok.com/dictionary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