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粮食是多少斤?

首先,小编在这里先给大家明个“理”:我们常说“一石粮食”,也有人说“一担粮食”,不论是“担”还是“石”,两个都是一样的。“石”和“担”相通,主要是因为一石粮食,恰好是一个成年男子可以弯腰担起来的重量,所以人们习惯将一石成为一担。

“石"在古代作为容量单位,相当于多少重量,在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粮食都有所不同。

据《秦汉经济史(上)》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1汉石等于120汉斤,约为15公斤。实际应用时因粮食种类不同而不等。1汉石120汉斤是指粟。如果稻谷则为100~120汉斤,米则最高至1汉石为160汉斤。

据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在宋代1石合92.5宋斤,1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

一石粮食究竟等于多少斤?

在古代,粮食均以容量论,而容量单位有合、升、斗、斛,1斛等于5斗,1斗等于10升,1升等于10合。

重量单位有铢、两、斤、钧、石,因为十斗粮食相当于1石,即2斛,所以对于粮食也论石。

一石粮食,等于四钧,一钧等于三十斤,所以一担粮食,等于120斤。而古代是以十六进制,现在则是以十进制,按现在的算法,一担粮食,相当于100斤。

THE END
1.汉语词语“一担挑”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同义词近义词1.一担有两头,故用以指两种人或物有相连的关系。(1)形容财产不多。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我想着'想治疮不能怕挖肉',卖!就想起来卖地。心里想着:'终究是不够一担挑了',再去周口赶一趟,捞他一家伙,万一走点运气,就挣回来了。"(2)指连襟。姐妹的丈夫。 http://cd.newdu.com/1025.html
2.担是多音字吗担是多音字吗 担是多音字,读音及释义分别如下: [ dān ] 用肩膀挑:~水、人家两个人抬一筐,他一个人~两筐。 担负;承当:承~、分~、把任务~起来。 [ dàn ] 用扁担所挑的物品。担子 肩负的责任。重担 量词。计算成挑物品的单位。一担米、两担柴、三担贺礼 [ dǎn ] 同“掸”,拂;拂拭https://wenku.baidu.com/view/115e3e07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b.html
3.小学低年级量词儿歌+量词积累运用知识汇总,掌握基础!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如头、匹、条等。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部编版语文量词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孩子学习和理解量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量词专项整理 一、与学习有关 1.一(项)练习 2.一(则)寓言 3.一(篇)文章 4.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Tk5MTAzOQ==&mid=2247568794&idx=2&sn=7a2787de4c24b9e37d28f16dcd6989ea&chksm=f865e107cc94c63a16b3394554a387f0723dcc8e834f62ed0d72a671952d1655d1a5a3e83b18&scene=27
4.担怎么读担字组词拼音笔顺读音笔画繁体字笔顺一亅?丨一一一担的意思和解释 「担」是什么意思《汉语字典版》 担 [dàn] (1) 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组词】:扁担。 (2) 一挑东西。【组词】:担子。勇挑重担。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 (4) 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组词】:一担水。 担 [dǎn] (1) 同https://zidian.gei6.com/62C5__zi.html
5.一担什么填空一担什么填空 一担面、一担米、一担水、一担柴、一担粮食。这里的“担”是量词,后面应该填名词。量词,数理科学术语,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如头、匹、条等。 古代一担大米多少斤? 古代一担大米等于100斤。 担,dan,从扌(手)从詹。本义:用肩挑。其他释义:http://www.chusan.com/zhongkao/193499.html
6.经验启示范文12篇(全文)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昆山率先推出转变发展方式,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快催生了一批以服务外包、商业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目前,花桥国际商务城已经初步形成了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物流展示和商贸服务4大产业集群,已成为江苏省惟一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被列为首批省级服务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x0n3g9d.html
7.四川三农新闻网系列活动效果明显,许多机手开始自觉地“像收自家地一样”精细操作,机收损失普遍控制在现行作业质量标准以内。2022年各级农业农村、发展改革部门联合开展了覆盖粮食主产乡镇的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各随机监测点小麦、水稻、玉米的平均机收损失率比常年降低了1-2个百分点以上。各地组建农机应急队伍2.1万支,其中常态化农机http://www.sc3n.com/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33
8.江西省粮油科技创新和物资储备中心一、稻米篇 1、米饭是从哪里来的? 米饭是很多人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特别是对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多数地区来说,“无米不成炊”,说明了米饭自古以来在老百姓日常饮食中的地位。米饭是用大米做的,那大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要请出世界上第二大的粮食品种---稻谷了。 http://www.jxslks.net.cn/news-show-170.html
9.悠悠中华史上下五千年《走近乡土风情之农耕文化篇》悠久的华夏文明是从农耕开始的,传统的农耕农具曾伴随着每一个农村人,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祖祖辈辈用过的农耕具正在逐渐消失,成为了历史。但是,传统的农耕文化不能遗失。 四十至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农村当时的人民公社生产队务农,基本继承着几千年来https://www.meipian.cn/2711t6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