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暨汉语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会议

2019年9月21日—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第五届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暨汉语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二十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并宣读最新研究成果。上海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旁听了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梁银峰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吴兆路教授致欢迎辞,介绍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史学科的现状和学术发展态势。

吴兆路教授致欢迎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主任赵长才研究员致开幕辞,赵长才研究员首先对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复旦大学中文系梁银峰先生和他带领的会议筹备团队前期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表示感谢。他简要回顾了历届研讨会的举办情况并就本届研讨会的主旨做了说明,指出本届会议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宽,涵盖面较广,其目的就是希望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能够齐聚一堂,切磋交流,共同促进学术发展。

会议安排了8组专题报告和讨论,与会学者围绕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对汉语史研究中涉及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领域的多个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充分交流。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研究员主持,香港浸会大学张美兰教授做总结发言。张美兰教授指出,此次会议论题广泛,学者们视野开阔,论文学术水准很高,很多论文不仅材料基础扎实,而且具有鲜明的理论追求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会议讨论热烈、交流充分,展示了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的勃勃生机。

张美兰教授总结发言

第六届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学术研讨会拟于2020年7月下旬在吉林大学举办。

会议合影

下面分别从文字、音韵、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对此次参会论文进行简要综述。

01文字学方面

赵平安教授

西南大学孟蓬生教授《上博简〈艸茅之外(间)〉初读》对上博简《艸茅之外(间)》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1)“艸茅之外”之“外”古音与“间”相通,“艸茅之外”就是“艸茅之间”,即“民间”。(2)“喉舌塞”之“”不应读为“堵”,而应读为文献中表示堵意的“杜”。(3)“久立不”之“”当读为“拳(蜷、踡)”,训为“拳(蜷、踡)曲”,指挛缩不能伸展。(4)“敢陈纯,不智(知)其若哉”之“”应读为“固”,“若”应为“(悔)”字之讹。

孟蓬生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研究员《楚简与传世文献中“石()”》认为,清华简《金縢》“石东三年”与传世文献《史记·秦本纪》“石北方”中的“石”都应读为楚文字中的“(跖/蹠)”,训为“履”或“践”。

王志平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龙国富教授《释甲骨文“”“”“”、金文“”简文“”》认为,题目中所列古文字字形皆应释为“印(抑)”,是意愿动词“意”的借字,“意”为本字。

龙国富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肖晓晖研究员《古文字中的总角形象》从金文“”字出发,结合甲骨文“子”字“”及出土文物和金文中的总角形象,认为甲骨文组字所从“”“”是“總”的初文,像少年总角之状,其本义为“束发”,因有“聚束”义,又演变为表示总括义的副词;“”字演变为西周金文中的“”字;传世文献中的“總”字为后出的形声字。

肖晓晖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连佳鹏博士《师组卜辞贞人“”字应释为“引”补论》认为,甲骨文师组卜辞中常见的贞人名“”字,为“”的简写,象人持弓之形,应按照于省吾先生的意见释为“引”。作形的“引”字为“”只保留手形的简写。

连佳鹏博士

日本南山大学梁晓虹教授《日本俗字研究刍议》对“日本俗字(倭俗字)”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三点看法:(1)对“日本俗字”加以再定义。(2)“日本俗字”的研究资料,最重要的是古写本材料。(3)研究“日本俗字”必须了解日本汉字发展的历史背景。

梁晓虹教授

四川大学雷汉卿教授《试论日藏写本禅籍俗字的价值》一文,从“开辟禅宗语言研究新视角”“匡正刻本禅籍文字讹误”“推动域外汉字研究”“助益大型字书修订”四个方面讨论了日藏写本禅宗文献俗字的研究价值。

雷汉卿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黄仁瑄教授《希麟〈续一切经音义〉讹字校正》对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存在的讹、脱、衍、乙等诸多文字问题进行了勘正。

黄仁瑄教授

真大成副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张民权教授《元代科举韵书〈文场韵略〉简俗字研究》一文,对传世的几种《文场韵略》和《魁本韵略》中的简俗字做了究尽性研究,梳理出这些简俗字在韵书中的分布及其规律特征,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讨论。

张民权教授

张小艳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胡绍文副教授《唐代文献中的“槲”“檞”之辨》指出,在古籍传抄过程中,文字形近讹误及讹误导致的语言文字变化比较常见。“槲”“檞”异文始见于唐代文献,宋刻本中多见讹误,明清以后更为混乱。到现代以讹传讹,出现了“檞寄生”“檞柞”等讹误。

胡绍文副教授

02音韵学方面

陈忠敏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徐朝东教授《宋元以来药铎觉韵母读音演变研究》从诗文用韵、韵书韵图、对音资料和现代汉语官话方言等共历时语音资料中的药铎觉“末”韵母以及果摄一等字、效摄音读发展的历史,系统考察了其演变规律和分布特征,并重新解释了《中原音韵》和现代北京话中的药铎觉异读情况。

徐朝东教授

张渭毅教授

03词汇训诂方面

中山大学范常喜教授《北大汉简〈妄稽〉所记美人妆具名物词疏释》结合考古发掘实物及故训材料,对北大汉简《妄稽》篇中的几个妆具名物词作了重新疏释。报告着重新释的是“鉴蔚粉墨”中的“蔚”与“蘩泽在则(侧)”中的“蘩泽”,认为“蔚”当读作表示手套的“”,属于一种制作精美的妆具,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衣物;“蘩泽”应是指香蒿、泽兰两种香料。

范常喜教授

江荻教授

上海大学杨逢彬教授《〈孟子〉中几则词句的训读》对《孟子·梁惠王下》“君为来见也”、《告子上》“自为”、《尽心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尽心上》“杨子取为我”进行了重新训释。

杨逢彬教授

吉林大学武振玉教授《上古汉语“休”的语义发展》指出,传世上古汉语文献中“休”主要有“休息”“休止”“美好”“福佑”“喜悦”五个义项,其中“休息”和“休止”是主要用法;两周金文中“休”有名词、形容词、动词三种词性,其中名词(美意、恩惠义)最多见,其次是形容词(美好义),再次是动词(赐予义)。将传世文献与两周金文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厘清上古汉语阶段“休”的词义发展过程。

武振玉教授

高雄师范大学高婉瑜教授《〈洗冤集录〉称谓词的新兴与变化——以当事者、家属、证人为范围》以宋代宋慈的《洗冤集录》为考察对象,对书中所记加害者、被害者、亲属、证人的称谓进行探讨,厘清不同称谓之间语义的差异与后代的流传情形,藉此了解《洗冤集录》的词汇特色。

高婉瑜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游帅博士《扬雄〈方言〉同源词考释二则——兼谈〈方言〉中的民族语判定问题》综合借助形、音、义角度以及平行互证法,从扬雄《方言》一书中提取“柫:桲”与“:瞻”两组同源词进行探讨。另外,也考证了《方言》中训释为隐藏义的“摩”并非源自民族语,而系汉语固有词。古汉语与民族语关系词的对比需注意在相应语言中同源关系的考察。

游帅博士

史文磊副教授

复旦大学董建交副教授《〈左传〉“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句义再探》通过分析否定词“无”和“无有”两种形式在上古时期的发展,参照其他文献证据,认为此句“无有”中的“无”当通“毋”,为禁止之辞,不能理解为存在否定“没有”。“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句义应为:“从今以后不要再有替君受难的人!这里有一个,将要被杀啦!”

董建交副教授

李宗江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匡鹏飞教授《“既而”和“已而”的历时、共时比较研究》对“既而”和“已而”从“词汇化路径”“词性及释义问题”“在现代汉语中的比较”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回答了两者为何一个是连词、一个是副词;两者的历时演变和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有何异同;为何《现代汉语词典》用连词“继而”来解释副词“已而”等问题。

匡鹏飞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张美兰教授《从异文比较的角度看〈元刊杂剧三十种〉之通俗性特征——以〈元曲选〉与〈元刊杂剧三十种〉十三篇相同剧本为例》一文,对《元刊杂剧三十种》相同剧本在文字词汇以及句式表达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借以说明在元明汉语历史演变过程中文献语言的多样性特点,同时揭示了汉语史研究过程中的文献异文的比较方法。

张美兰教授

李伟大副教授

04语法方面

张玉金教授

吉林大学徐正考教授《先秦汉语“唯”的词性及其发展演变语法化的逆过程》认为,“唯”的词性在先秦时期经历了逆语法化,演变过程为“语气助词﹥范围副词﹥谓词”。殷商时期,“唯”是表达强调语气的语气助词。西周春秋时期,“惠”消失;“是”取代了“唯”的语法功能;话题句兴起、语气词出现,这些动因促使“唯”发生了逆语法化,而被重新分析为了副词和谓词词性。战国时期,词双音节化进一步现固了“唯”的逆语法化进程。

徐正考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赵长才研究员《上古汉语“诸”再探讨》梳理了历代学者对“诸”的认识和解读,对前人所认为“诸”的合音说,着重从音理和句法角度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上古汉语的“诸”仍是一个在特定句法格式中用作回指功能的代词。

赵长才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杨萌萌博士《上古汉语“使NPVP”是ECM结构吗?》检视了将“使NPVP”结构分析为ECM(中文术语为“例外赋格”)结构的观点,并从语言事实和句法理论两个方面对此提出了质疑与商榷。

杨萌萌博士

梁银峰副教授

郭维茹教授

刘红妮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卢惠惠副教授《近代汉语程度补语句“X个/得不亦乐乎”》指出明清时期,“X,不亦乐乎”逐渐融合成一个用补语标志“个”或“得”联结的句子,“不亦乐乎”语义引申虚化为“高程度”义,在明清阶段仅为“唯补成分”。该句式的形成主要受说书艺术的普及和委婉避讳等因素影响。该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在仿古语境,形式以“X得不亦乐乎”为主,近来,“不亦乐乎”还衍生出了状语功能。

卢惠惠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何洪峰教授《汉语名源介词问题》对名源介词的定义以及汉语是否有名源介词、汉语名源前置介词、名词到介词的启始机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THE END
1.梁部首梁的部首梁的偏旁梁偏旁部首更新时间:2024-12-17 09:13:13 liáng 梁 梁部首 木 梁拼音 liáng 梁部首 木 梁笔画 11 注音 ㄌㄧㄤˊ 繁体字 樑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捺捺横折撇捺捺横竖撇捺http://m.liziwo.com/%E6%A2%81_zi_bushou/
2.梁的意思解释梁怎么读「梁」康熙字典 梁的康熙字典解释 「梁」是什么意思(康熙字典) 〔古文〕渿【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說文】水橋也。【禮·月令】孟冬謹關梁。【詩·大雅】造舟爲梁。【爾雅·釋地】梁莫大于溴梁。 又石絕水爲梁。【詩·衞風】在彼淇梁。【禮·王制】獺祭魚,然後https://zidian.bi0.cn/6881__kangxi.html
3.梁字写法,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一挥笔就有隶,篆,行,楷,草梁氏自开基至此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远古时候到现在,每个汉字在造字的时候,都是经过人的深思熟虑才造出来的,尽管可能每个人对梁字的诠释不相同,但是每一位梁家人写出来的“梁”字,都具备自己独特的魅力,一笔写不出一个梁字,一个“梁”字,就是亲情割不https://www.360doc.cn/article/36403512_1143889223.html
4.毛笔书法楷书《梁》字的写法毛笔书法楷书《梁》字的写法书画相约 辽宁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世界上最长的6种动物,蓝鲸连前三都排不上,第一长度超过百米! 大陈养鸽子 783跟贴 打开APP 看一女的征婚,我觉得剩女,就是这么来的 北京作家编剧肥猪满圈 424跟贴 打开APP 女人下楼买菜,孩子独自放家,回家后却傻了眼 生活快乐过 1864https://m.163.com/v/video/VUKC6NLLA.html
5.红旗声调是几声怎么标红旗的声调是二声和三声。声调标注为hóng qí。其中,“红”是二声,“旗”是三声。标签:红旗声调是几声怎么标 猜你想看 老款骐达气囊灯闪烁怎么清除 作者:车手392695 发布时间:2025-01-04 08:10:06 卡罗拉双擎踩刹车咯噔响 作者:车手677795 发布时间:2025-01-04 08:10:05 卡罗拉双擎踩刹车哒哒异响https://news.yiche.com/baike/5103407.html
6.普通话声调训练绕口令(精选12篇)我校学生来自永州各地,从他们那里可全面了解零陵各地方言声调的独特性。第二是学生入学时进行语音摸底,掌握其发音特点。这时学生还未进行系统的语音学习,其发音中还较多存在着方言声调的特点。第三是普通话测试中积累,随着“普测”的深入开展,测试员到各地测试机会的增多,连续几天在一个地点的测试,能较全面、集中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d91d0.html
7.汉字“梁”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新华字典山梁。车梁。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姓。笔画数:11;部首:木;笔顺编号:44153441234免费 详解 梁樑liáng【名】(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同本义〖http://dict.newdu.com/show.asp?id=10094
8.阴山作家网《阴山作家?文学篇》(创刊号?上)低沉郁闷的声调拔高,冲出胸腔 风浪,再不能卡着脖子添堵 长歌自由奔放,撑开不露形色的暗礁 牵挂远方,妳的实在,妳的孤独难耐 一寸寸,收绞岁月的缆 ‖秋之羽 一片羽,划破苍茫 拨开我风雨遮盖的眼脸 以心相托,鸿雁的不了情份 举轻若重,举重若轻 https://www.meipian.cn/28566vog
9.退庵随笔清·梁章钜.pdf文档全文免费预览退庵随笔 清·梁章钜 1 ●学诗一 古人言诗二必推本於《三百篇》只或以此言为迂者 儿浅人之见也了古人言语之妙Y固非今人所能几;无论 今人 8即汉、魏以迄三唐个所谓直接《三百篇》之作者 y亦差之尚远又此时代限之也几然《三百篇》之宗旨口 “思无邪”三字尽之1则人人所可学也 0 《三百篇》之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215/8125022076002006.shtm
10.篋衍集:四《晓珠帘翠幕屡疑精画栋雕梁认几回寂莫旧巢》 1 也仍自见殷勤远道为谁来来寻故垒添辛苦多少什新人更旧主数数身轻杨柳风低低翅湮梨花雨问拜花边柄外舞差池掠水衔泥无暇时忽向誉台拂恻弦管乍临状阁拟游孙氏日后一日朝出暮还八轴击缕事犹存司分期已及王谢豪华久巳非至今蹄古卷问乌衣莫教侣失情空断待https://ctext.org/wiki.pl?if=en&chapter=720693&remap=gb
11.岑参诗抄(岑参集校注)书评(三时:古印度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昼三时、夜三时。 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加起来为一整天。)*宿铁关西馆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马汗踏成泥」此意象集中凡四见 天倪:“倪”,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355007/
12.鄂尔多斯汉语方言–民族史另外,鄂尔多斯方言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就是有的地方把“压yā”读成“nià”,其他如“牙”、“芽”、“哑”、“鸭”、“衙”等字读法同普通话完全一致,只是声调不同罢了。 (二)韵母不同。它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鄂尔多斯汉语方言中前后鼻音不分或者说几乎没有前鼻音。 https://www.minzushi.org/wenhua/25097.html
13.《我已经敢想你》梁稚禾^第5章^最新更新:202210梁亦辞,她从没有见过这个人,却听过这个名字很多次。 乏味的课堂上,总是容易被外界的声音轻易吸引注意力。 正如此时,薛思婉刚刚一直在认真听课,现在也因为外面的声音走神,更遑论心思原本就不在课堂上的大多数人。 兴许是见学生们被外面的声音吸引,频频看向窗外的动作过于明显。台上一直在用同样声调讲课的女老师难https://www2.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4395907&chapterid=5
14.出梁庄记教育频道2010年《中国在梁庄》出版,它是梁庄人留守在梁庄的故事。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庄”生命群体的另外重要一部分,进城农民,还没有被书写。 梁庄的打工者在城市打工时间最长的有超过30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出梁庄记》主要人物有51位,51位中,外出务工时间长达20年以上的有26个,外出务工时https://www.planning.org.cn/education/book_view?id=20
15.梁锌翊名字寓意,梁锌翊名字怎么样,梁锌翊名字测试打分,梁锌翊名字梁锌翊名字寓指优雅、安康、贤淑、阳光、成功、聪颖之意。 梁锌翊名字五行 梁锌翊名字五行: 五行为金木。 梁锌翊名字笔画 梁锌翊名字笔画一共有几画: 26画。综合解释:梁锌翊拼音为Xīn Yì,梁锌翊五行为金木,梁锌翊名字含义为梁锌翊;该组合名字意为该名字组合意为坚持不懈,有始有终,沉着冷静、内涵雅量。但是https://m.36qm.com/ceshi/liangxinyi-249769.html
16.几《尚书·顾命》:“相被冕服,凭玉几。” 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龙门鲤》:“有惜别书一函,留置几上。” 曹禺《雷雨》第一幕:“沙发前的矮几上放着烟具等物。” 几案;茶几 细微的迹象;事情的苗头或预兆。 omen 《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https://baike.sogou.com/v135485.htm
17.微博这或许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上古时代声调和现代(甚至和南北朝时期)也许大不相同。并且汉语的祖先并不一定有声调。另一方面,在声调产生之后,发现声调仍需要时间。总之,目前对于声调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南北朝得梁武帝时期。 南北朝声调的发现可能和受到古印度声明学得启发有关。与古代中国不同,古代印度虽然也是一个https://m.weibo.cn/status/4785047146863082
18.“梁”字的拼音怎么读?《淮南子·主术训》:“故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为舟航、负重物之柱梁,小者以为楫 #18376554728#:梁的拼音 镡典永: 梁的拼音是liáng,声母为l,韵母为iáng,声调为第二声,具体释义如下:字级: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表达意思: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桥;物体中间隆起成长http://tt.ye-su.cn/yy/2y22vsaysvtytta9ne.html
19.ABB式词语的音调(外一)黄亢美教授:这是陕西某市的一位老师发来咨询的考卷问题。大家也想想,该文第四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一年级的考题这样出你感觉如何? 广西柳城县杨琦云:我觉得第四自然段是一句话,一年级出这样的考题难度大了。 河南濮阳县梁庄王新利:应该是两句话,句号,问号,感叹号算一句话。这个自然段尽管都是说的内容,但是所说内https://www.jianshu.com/p/e5487dfc059e
20.梁五口这个名字怎么样梁五口名字打分测试【音律音调】【梁五口】的韵律评语为并不推荐 详细解释: 【平仄声调】 平仄类型:阳平 上声 上声 此类名字例如:如:王子武(wáng zǐ wǔ)、佟养甲(tóng yǎng jiǎ)、和有礼(hé yǒu lǐ)等 阳平姓氏三字姓名共有十六种组合,在这十六种组合中最佳组合是:阳平阴平阳平、阳平阴平上声、阳平阴平去声、阳平https://m.mamahaoyun.com/qiming/%E6%A2%81%E4%BA%94%E5%8F%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