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工具桥梁作用
汉语拼音是帮助儿童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进行读写训练的桥梁。所以,在学生入学初进行拼音教学后,我就带着儿童自己学字、学词、学句、写句,自己拼读有拼音的课文、儿歌,引导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一点拼音知识进行读写,不但巩固了拼音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儿童学字、学词、学句、写句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选择说得好的一两句话,按作业的格式抄下来,然后鼓励他们独自写。
二、集中识字法即归类识字的基本方法
1、从音归类(同音字归类、形声字归类)、从义归类(近义字归类、反义字归类)、从形归类(形声字归类、形近字归类、同偏旁归类)
其中形声字归类容量大,充分利用形声构字规律将形声字归类,便于学生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记住字形的难点部分。例如:学习“清、晴、睛”三个字,基本字是“青”,加上三点水旁就是“清水”的“清”,加上“日”就是“晴天”的“晴”,加上“目”就是“眼睛”的“睛”。可以说,教师按汉字规律教,并将构字的规律教给学生,学生一旦掌握了,就可以通过一个基本字和几个偏旁部首,学习一串字,触类旁通,提高了识字效率,也为独立识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集中识字教学法以“形声字归类”为辅助形式
汉字中独体字是少数,绝大部分是合体字,而在合体字中有80%-85%的是形声字。我们知道,形声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基本字加上偏旁就是合体字。当学生掌握了一部分独体字,开始进入合体字的学习时,偏旁部首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偏旁部首的教学更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当学生掌握了偏旁表义的功能后,再教给学生汉字的构字规律。
3、集中识字教学法以“形近字归类”为补充形式
“形近字归类”可以借助词来辨识,但必须先占有一个,以其为支柱,记另一个字。
形近字主要有五种类型:(1)笔画多少不同,如“斤”和“斥”、“勺”和“匀”;(2)笔画长短、延伸不同,如“土”和“士”、“由”和“申”;(3)个别笔形不同,如“外”和“处”、“迭”和“选”;(4)个别部件不同,如“受”和“爱”、“遗”和“遣”;(5)偏旁部首不同,如“忘”和“妄”、“积”和“极”。形近字是小学阶段学生最易写错、最难区分的字,也是小学识字教学的难点。实践证明,集中识字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有兴趣识字,并且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可以使学生较轻松地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要求,为阅读和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归类、对比、推理、分析、综合运用的识字方法。
三、加强说话训练
要求儿童写话,首先要培养儿童说话,识字教学要和说话训练密切结合。在教新课前,我要求儿童借助字典作好预习,自己读准字音,课堂上各抒己见,分析字形,讲解字义。这样能给儿童充分练习说话的机会。如分析“拿”字,一个儿童说:是一个“人”字、一个“一”字,一个“口”字,一个“手”字合起来的。我请小朋友再想一想:这样说好吗?为什么不好呢?经过讨论,教师指出:这样说话,表达得不准确、不清楚。应该这样说:“拿”字是从上到下,上面一个“合”字,下面一个“手”字,是用手拿东西的“拿”字,从而让儿童明确,只要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准确,这个“拿”字就容易记住了。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就得从一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训练。
过去有些老师认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三年级才开始阅读和写作,因而,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比较重视,对读写训练则有些忽视。但是我认为,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培养朗读背诵能力
一、适时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制作与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声音经常被大家所忽视,多数课件在运行的过程中就像是一部默片,其实,适时的声音加入也是有其独特的魅力的。当然,加入声音也是有一定讲究的。
在正式上课前,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作为课与课之间的衔接,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同时也缓和了学生紧张的心情,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作铺垫。如在制作《雨点》这篇课文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时,我将欢快的儿歌《小小雨点沙沙沙》,插入课件之中,用于讲授新课前播放,不但活跃了学习气氛,此外,由于两者有着相通之处,使学生对于新课由衷地感觉亲切,并乐于学习。
在新授的过程中,教学低年级的课文,很多时候由教师范读。因此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课时,我设计了“北风”张大嘴巴呼呼吹气以及“小鱼”在水中快乐嬉戏的动画形象,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我读课文。但这样的范读,师生感受都非常的别扭,学生既要看屏幕,又要看老师读,还要看课本,有一种与文本分离割裂的感觉。后来,我试着将范读的声音录入课件中,使动画与声音以及文字从一个地方传达出来,减少学生注意力的流失。
在做巩固练习的时候,一般来说,巩固是一节课的尾声部分,这时低年级儿童已经坐不住了,注意力严重的不集中,如果突然有一个奇怪的声音冒出来,是不是能够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所以,我做了以下的尝试:在进行“鱼、渔”的分辨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一个()民。”当我把“鱼”拖进括号里时,就出现一个“你错了,你错了”的声音;当把“渔”拖进括号里时,就出现一阵掌声和“你真棒,你真棒”的声音。学生对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感到很吃惊,有的还被吓了一跳,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又被重新拉回了课堂中,而且掌声和表扬又能够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无意注意占优势的低年级儿童来说,不同时机的声音的加入,能够恰当地引起他们的注意,调节好课堂的学习气氛。
二、充满童趣的动画形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对动态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因此,使书本上静止、呆板的图画生动起来,更能加深低年级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如有篇课文是《蚂蚁和蝈蝈》,就可以设计成动画的形式:炎热的夏天,蚂蚁在辛勤的劳动,准备过冬的粮食,而蝈蝈却在大树下乘凉,并且笑蚂蚁是傻瓜;寒冷的冬天,蝈蝈在雪地上瑟瑟发抖,蚂蚁却在温暖的洞里烤火,吃粮食,有说有笑。拟人化的蚂蚁以及蝈蝈的形象,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赢得了他们的喜爱,使他们对这部“小动画片”看得津津有味。看完后,我让学生讲讲自己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喜欢蚂蚁还是蝈蝈,为什么喜欢?学生有声有色地讲了起来,纷纷表示喜欢蚂蚁,希望蝈蝈能够向蚂蚁学习。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也为今后的看图写话打好了基础。
三、丰富的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对美有不同的感受,儿童也有他们认为事物美丑的标准。一个课件如果色彩单一,或者选用暗淡无光的色彩,不但引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反而招来他们的厌恶。
(一)课堂教学形式及组织特点
在中学生低年级的体育教学的环节,一些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实施方面,考虑到实施过程的难度和安全性,往往不愿意去实施合作教学。进而使得教学课堂的教学形式和组织形式相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竞赛性,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会限制学生的求知欲,直接影响学生体育练习兴趣,影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必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使体育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趣味化、实用化,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的兴趣取向及个性化特点
二、具体措施及手段
(一)研究适合低年级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
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依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新方面,要做到针对性和合理性。始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检验和论证,选择适合不同班级、不同组别学生的教学内容。
(二)培养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合作学习模式
学生作为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组成要素。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认真分析、评估教学的实施难易程度。重点是要突出培养目标,即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模式,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情况,随意性的选择合作学习模式,那将极大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同样,良好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有利于培养学习的互助协作精神,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良好习惯。
(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和教学内容实施的主体。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实施模式,就决定了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内容设计、组织形式安排、具体实施操作的各个环节,教师要从小组安排、合作要点、学习程序给予学生全面的解读。教师要懂得小组是形式,合作是途径,学习是目的,只有这样去理解,才能更好的组织实施教学内容。理解内涵才能消除教师头脑中的形式主义,才能不让这样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简单的模仿。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样模式教学时,要明确目标,有效的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认真研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在哪些方面应给与学生帮助,怎么帮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研究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三、结论及建议
北师大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的博士生李树杰认为:“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不可偏废,而正确的发音是基础,音标的学习更是基础的基础。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英语成绩高,但是往往没法开口,就是因为发音不准确,音标的基础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好。
二、音标的学习关键在老师
三、音标为辅兴趣为主
四、感知音标
五、认知音标
旅游纪念品对于游客的意义
其次旅游纪念品具有概括旅游意象和感受地域文化的特点。旅游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进行的活动,由于那个空间是无法移动的,所以游客除了保留美好的记忆之外,也希望通过各种方式保存那种空间意象。而购买旅游纪念品无疑就是一种极好的选择,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而且让游客充分感受到了地域文化特色。比如九寨沟属于四川最著名的旅游景点,由于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地质条件复杂,遍布原始森林和108个湖泊,并且拥有丰富的少数名族文化,因此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结合九寨沟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的纪念品设计丰富精美,比如白马藏民雕塑摆件、熊猫公仔、舞挂饰等。充分结合了本土文化,突显九寨沟特色。
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地域文化作为设计旅游纪念品的根基,而且也是游客在旅游过程当中所体验到的主要内容,是纪念品展现自身特点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体现文化特色和丰富纪念品的内涵。既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够从侧面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1.地域文化在旅游纪念品当中的传承和创新
地域文化是某一个区域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特色文化,它既体现了当地的地方文化和民族特性,又清楚的区分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基于地域文化进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需要不断的挖掘和汲取地域文化当中的优秀部分,这是保障设计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旅游纪念品设计,并不是进行生搬硬套,而是将纪念品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有机结合,是一种全新诠释和呈现。让旅游纪念品独具特色吸引眼球,同时成为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的新平台。
2.以体验文化方式为主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在整个旅游的过程当中缺少不了对于旅游的体验,也就是人们通过旅游体味到不同的风土人情、传统技艺等。旅游者通过参与其中得到亲身体验,细细品味地域文化特色。以四川的三国文化作为背景,引出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首先三国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最精彩并且惊心动魄的时代之一,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三国文化。比如戏曲、历史人物、传说等,这些东西不仅紧紧地吸引了国内旅游者的眼球,而且对于国际友人也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并且四川具有三国文化特色的旅游点数不胜数,比如武侯祠、剑门关、庞统祠等。针对这些四川三国文化进行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也颇具特色,比喻三国人物脸谱、雕塑等。
基于四川三国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不但可以增加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和特色,而且借此平台能够有效的对当地优秀的地域文化进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