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随笔。是我业余写作较多的一种形式。常觉已无写,然偶受触动,又有联想产生,于是又写起来。但我随笔的随记不完全是随时记录,只是在脑中临时贮存而已,因为每天的记录就是日记了。近一年来,倒是尝试用打油诗断续日记,快到一百则了。
尽管如此,却触发了我另一个词:自学。
为啥又开了呢?重庆出版社为推广拙小说《挺进者陈然》,让我自拍视频供剪辑制作发布。我想发一个完整版的,就学别人开号发布。
目前学了两个动作。首先是开号,这按照提示操作,一次就成了,以前没去弄,以为很复杂。
一天晚上散步,用手机夜景模式拍了几张山中夜色,就想发到视频号上,更一次新。想图文“并丽”一下,就去尝试打字幕。没有做之前,不知难易,但一试,也成了。原来我也是可以玩的,只是不想去做。
由此,我想到,人到了一定年龄后,许多时候是在做选择。
又如选择性忘记,这个很重要。忘掉过去的一些不愉快、卸载一些烦恼,让生活简单一点,轻松一点。
再有就是选择性学习。年龄越大,越加实用主义。学需要的,非必须而不想学。但自我觉得,作为写作者,这个进程必得放缓。你还得学,否则书到用时方恨少,闲笔乏趣了无新。这后一句是写到此临时凑成。所以坚持自学必不可少,请教求问更不可少。
最近遇到一个“四脚山”的提问,让我联想到学习的广泛性问题,这本来就应该这样做,非此问,我却有些淡然了。
床上梦游呗。这个回答让我大跌眼镜。转而一想,百姓生活中的语言太丰富了,常常让人忍俊不禁,却很有意思。我们写作的语言就希望要新颖别致。因此,不断在生活中汲取,就有可能实现。
我想,不管哪种学习,当个有心人,随时学习,不时积累,瞬时融汇,即时合成,小书写就可能稍顺溜一点点。
学而后思,也很重要。不思,现象就是现象,不能丰富想象;不思,不能升华,找不到事件、事实背后的真相、意趣和价值;不思,结论不全面,观点不新颖,尤其是研究者;不思,可能辨识有误,行为出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人生阅历则会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