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可谓“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解决好老百姓吃饭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国粮食虽连年丰收,但同时也要看到,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赶不上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粮食增产面临的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种粮农民收益保障、主产区利益补偿、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粮食和食物节约等方面,对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为新时期深化粮食行业改革、完善粮食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
03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住18亿亩耕地”,既是红线也是底线,为夯实大国粮仓“耕基”提供了根本遵循。正是由于我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使得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了14978万吨,比上年增长2.5%。另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情况显示,今年全国秋粮面积比上年稳中有增,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正常,夺取丰收有基础有条件。我国以占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以稳居世界首位的谷物总产量,让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种质资源共享保护利用,国家级库(圃)每年分发资源都在10万份次以上,服务各类育种创新主体超过1500个,为支撑我国科研育种、重大种业成果产出和粮食安全提供了种质资源保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