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时,我们就需要去粗取精地分析研究,并根据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调查报告。那么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当今社会的消费潮流中,儿童的消费占有相当的比例,是个重要的消费环节。现在的小学生在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及他们在消费的决策和行为上比起我们来讲都有了很大的不同,针对小学生的消费行为,及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们把小学生的消费行为为此次活动和研究的对象,我们做了一份关于小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对孙庄完小的部分同学进行了一次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了解到现在的小学生在消费决策及行为上的特点。
1、调查对象:孙庄完小四年级部分学生
2、样本数量:45人
3、问卷形式:不定项选择
4、调查目的:了解小学生的消费情况
5、问卷内容:
小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表
1、你希望在过生日或受表扬时得到什么礼物作为奖励()
A文具
B玩具
C衣服
D书籍
2、你平时的零用钱主要用于购买什么()
C零食
D自己喜欢的小玩意
3、平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喜欢买什么零食()
A糖果类
B膨化食品
C油炸食品
D烧烤
E一些琐碎的小食物F不买
4、好朋友过生日时你最想送给他/她什么()
A自己喜欢的玩具
B好朋友喜欢的东西
C高档文具
5、周末希望父母带你去什么地方()
A公园
B商场
C郊外
D在家玩游戏或其他
A和好朋友一起玩
B到书城或图书馆看书
C在家看电视
D在家打游戏
7、假期通常会做什么()
A和父母去旅游
B补习
C参加兴趣班
D打游戏
E和邻居玩
8、买东西时通常会由谁做主()
A听爸爸的
B听妈妈的
C自己做主
D父母听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听我的
E和家人商量后决定
F不买
9、平时口渴时最想喝什么()
A可乐
B果汁类汽水
C果汁类饮料
D矿泉水
E运动类饮料
11、喜不喜欢麦当劳一类的快餐()
不喜欢很喜欢
11、(根据上题)为什么喜欢()
A好吃
B就是喜欢,没有理由
C能得到赠送的玩具
D大家都喜欢所以我也喜欢
E认为有营养
12、什么时候是你最想买东西的时候()
A取得好成绩时
B高兴的时候
C逢年过节时
D得到零花钱的时候
E难过的时候
13、父母是否买车()
A是
B没有
14、你最喜欢的动画、游戏有什么
动画:《魔卡少女樱》《四驱小子》《大象鼻子》《神奇宝贝》
《哪吒闹海》《西游记》《水晶帽》《小红帽恰恰》
《口袋妖怪》《龙珠GT》《蓝猫淘气3000问》其他
游戏:Flash小游戏三国无双吞食天地其他
二、调查分析:
通过对接受这次调查的小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我认为现在的小学生在对消费的决策以及行为上都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响,有来自家长方面的,有学校和老师方面的,有同学之间的,还有很多社会化的影响。在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影响占了主要原因。结合理论知识,联系调查结果,得出了以下分析结果:
①父母的影响。消费者社会化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它"年轻人获得与消费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孩子主要从父母那里学会了采购和消费。虽然电视可能在孩子们认识品牌和对某些品牌如何反应上有某种劝诱的影响力,但是"家庭是教育年轻人合理消费的主要手段,包括基本的消费需求"。父母在教育子女成为更有效的消费者上所担当的角色可以从以下的`发现中得到说明:
父母教给孩子性能和价格之间的联系,包括花钱的经验和采购高质产品的方法;
父母教给孩子如何成为有鉴别力的购物者以及如何购买待购产品;
无论在传统家庭还是非传统家庭,孩子的消费行为通常都会受到其父母的影响,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可能对全家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换句话来讲可以说父母和孩子之间在相互影响。
消费者社会化的过程是两代之间的过程,也就是说,影响从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而且这种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影响并不是单向的,即在某些物品的选购上,孩子对父母的选择也产生了影响,如食品,饮料,计算机等,这种影响同时也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更加明显,因为这时的他们对父母提出的购买请求会更少,同时也能够做出更多的购买决策。
③同龄人群体的影响。随着父母因为工作把更多采购和其他家务杂事的责任移交给青少年,青少年的购买影响已经有了提高,这不仅仅是对家庭的决策影响还包括对同龄人的相互影响。青少年的这些影响来自于他们较过去有了更强的独立性,与此同时,他们在某些物品的选择上不仅受父母的影响而且受到了朋友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要求不仅要父母喜欢还要朋友们都喜欢。
三、结果分析:
1、出于自身喜好。有的小学生对文具的爱好十分强烈,在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小学生有收集各种各样橡皮的爱好。他们把父母给的零用钱花在了收集橡皮上。在他们固定的零用钱中,这个花费比重的扩大理所应当的减少了他们在其他东西上的花费。
2、出于攀比心理。在我们调查时,许多小学生告诉我们,他们伙伴有的东西,他们也很想得到,而且一定要比他们伙伴的好。他们的父母亲由于不想他们"受委屈",多半会买给他们。例如:自动文具盒。
3、受老师,学校影响。小学生多半都把自己的老师视为自己的偶像,榜样。有时老师的消费行为往往会影响学生们,他们会向老师学习。老师说什么好,他们就要求父母给他们买。而且,越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的独立消费行为越强,自己支配资金的意愿也比较强。这种消费独立性的形式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1)独生子女的地位决定其消费愿望能够得到充分满足,我们调查的这所学校的学生家庭状况普遍比较好。父母大多不愿子女受委屈,现代家庭观念的转变,家长更尊重子女的意愿,鼓励子女发展自立能力,但由于小学生花钱的不节制产生了相当大的负作用。
2)消费决不仅仅意味着兜里的钱怎么花,它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潜移默化着他们今后的做人,待事。
3)我们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他们对书籍的爱好可以促进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功课的学习,相信他们的父母决不会在这方面吝啬。
四、调查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我们是第一次作这样的调查,所以使得我们在各方面都不成熟。在调查期间我们虽没遇到什么大的困难,但也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改进。
A、调查范围太狭窄。
B、采用多项选择不太精确。
C、被调查者中有乱填现象。
五、小结:
此次调查前后历时一个星期,总体来讲初步达到了调查目的,获得了最原始的调查资料,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但调查过程中程序上的混乱及原定计划实施完成不好,个人认为这是本次活动最为遗憾的一点。不过,在这次调查结束后,反思自己,从中也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为今后类似的活动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一、调查背景
调查小组人员如下:
组长:
成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消费有一定约束
在这些家庭中,除了3名同学平时没有零花钱外,大部分小学生都有一定的零用钱可支配,其中62.5%的同学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内,16.7%的同学每月零花钱在50100元之间,有8.3%的同学每月零花钱在100150元之间,150元以上的只占8.3%。每月为孩子的零食饮料支出,60%以上的家长控制在100元以下,超过100的占40%左右。
可见小学生每月零花钱的数量并不和家庭收入成正比,不管家庭收入如何,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月消费能尽量控制在50元以内,说明家长们对子女的消费并不是没有约束的。当他们给孩子零花钱作为奖励时,65.96%的家长会控制在50元以内,只有12.76%的家长会给孩子100元以上的奖励,这一点还是令人欣慰的。
(二)与子女教育有关的家庭消费占较大比重
被调查家庭中有近60%的家长都在双休日为孩子安排了兴趣班课程,有关子女的各项支出中,占据前两位的是:上兴趣班(占80%以上)和买书(近60%)。
(三)大部分小学生可支配的零花钱十分可观
除了每月能从父母手中领到固定金额的零花钱,大部分孩子还会有一些其他收入,如爷爷奶奶额外给的零花钱、过年时数量可观的压岁钱。在被调查的48名小学生中,有4人过年能收到4000元以上的压岁钱,30004000元的有8人,19名同学的压岁钱在15003000元之间,15人在5001500元之间,500元以下的只有3人。
此外,每当他们学习取得了进步、考试得了第一名、帮着家里做家务也都会得到不同的奖励。所有被调查的家长都表示在上述情况下,会对自己的子女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而且一般都是物质奖励。不过,大部分家长会选择一些有意义或有纪念价值的奖励,如书籍、文具、衣服,也有的家长会随便买一些零食,或者直接给钱。总之,大部分小学生手中可支配的零花钱还是十分可观的。
(四)小学生独立消费现象占相当比重
在被调查的小学生中,如果要买东西,有58.3%的同学会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有33.3%的同学通常自己做主,只有8.4%的同学完全由家长决定。这说明小学生们相对独立完成消费行为的超过半数,完全独立完成消费行为的也占不小的比重。
我们分析认为,现在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消费可支配能力,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家庭消费水平普遍上扬,家长有能力满足孩子的消费意愿,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们的消费愿望往往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有些家境并不宽裕的家长宁愿自己吃少点、穿差点,也愿不让孩子受到委屈,有的家长贪图轻松享受,只要子女不去打扰他们,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而另一些公务繁忙的家长,由于觉得愧对孩子,便常常以金钱补偿。
(五)小学生的消费偏好特征明显
当被问到有了零用钱时最爱做的事是什么,有60%以上的同学表示会进行储蓄,三分之一的同学会为自己添置图书或玩具,只有少数人会想买零食或者花钱出去玩。可见不少小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财观念,也有自己的消费偏好。
在同学过生日时,有62.5%以上的的同学会送一件自己或好朋友喜欢的物品作为礼物,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会选择送书籍,有10%左右的同学会选择一顿美餐或零食。在过生日的形式上,60%以上的小学生都会邀请同学去肯德基等餐厅聚餐,有35%以上的同学会在生日这一天带蛋糕到班级庆祝,并向本班同学赠送学习用品或小礼物以作纪念,以送生日卡、唱生日歌等简单形式庆祝的同学只有不到5%。
一、目的
随着年代的发展进度,我发现有许多的小朋友每天都向自己的爸妈要零花钱,而且每次都向父母们要很多的钱,我更进一步的对小学生的零用钱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二、调查
我首先来到了小卖部,发现了许多小学生都在里面,而且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小学生买的是辣条,还有玩具,虽然说这些是小学生的日常习惯,但有一点还是不能疏忽的,那些小卖部的老板每天都把这些玩具、吃的上升价钱,为了使更多小学生来店里买东西,老板还故意往里面放一些诱惑小学生的东西,因此你只要吃一点儿,就会三番五次的去买。
三、分析
1、有些小卖部的老板每天都提升价钱,而且每次都提升一角、两角,让那些小学生以为很便宜,所以为使自己能让别人看到自己很有钱,就每次都去买。
2、有些小卖部的老板还为了使自己的钱包鼓一点,所以他们就往那里放一点儿让人吃了还想吃的东西,让他们忍不住去买东西。
四、结论
那些老板的心好像遇到钱就发黑,一点良心都没有,他们真的都是连禽兽都不如。
五、建议
我觉得那些老板应当好一点儿,不要为使自己的钱包鼓一点儿就做这种下三滥的手法,在当今社会的'消费潮流中,我们儿童的消费占有相当的比例。现在同学们在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比起我们的父辈来,有了很大的不同。针对同学们的消费行为,我做了一份关于小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对班级部分同学进行了一次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对同学们有所启示。
一、调查原因:
我发现现在的小学生特别爱买东西,特别是在学校门前的小摊,学生放学以后都喜欢去那消费,为此我做了以下调查。
调查地点: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下面的小卖部
三、调查内容(实地考察):
学生来消费的人数:53人
矿泉水的销量:9瓶
饮料的销量:38瓶
薯片的销量:51包
冰棍的销量:43支
在这短短下课的20分钟内,其中薯片的销量最多,售出了51包(其中有好多同学一下就买了好几包),而矿泉水的销量最少,只有9瓶。
四、调查建议:
我建议,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我们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要懂得要勤俭。
父母不应给孩子太多的零用钱,应教育我们不要乱花钱。应有目的理性的消费,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花钱要有所节制。用于做什么要分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就要节省。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把不需要的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们吧!也许,你买的一包薯片、一瓶饮料,就是他们一星期的生活费用,让我们每个人都争做爱心小卫士!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调查目的: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调查资料:
学生收支情景,学习支出情景,一是消费情景,电子通讯情景,电子通讯消费情景,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资料,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有必须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本事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贴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