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一)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二)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前准备:

CAI课件、版画

学生画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美景。

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

1、导语引入,播放CAI课件,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唤起感知。

2、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说说感受。

3、在这么美丽、这么可爱的春天里你最想干什么?

4、听老师的范读,说说古代的小朋友在春天里最想干什么。

二、目标展示。

1、简单介绍作者和释题。

2、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读、背背、说说这首古诗。

三、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生字。

2、检测读音。(多种形式检测)

3、自由读、同位读正音。

4、汇报、检测。

四、悟读古诗。

1、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你会用怎么样的心情来读呢?(配乐)自己在座位上练读。

2、汇报。(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景象,鼓励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3、生生交流。(鼓励学生离开座位找别人读,交流感受)

4、汇报。

5、这么美的一幅春景图、这么美的一首诗,能把它背下来吗?

1、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到大自然去观察了我们身边的春天,请你把自己的收获拿出来吧。

2、教师拿一位学生的画打出大屏幕,即席作诗。鼓励学生也进行创作。

(因为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只要学生能抒发自己的感受就行,不作诗体、压韵等各方面的要求,能写一行的写一行、能写一句的就写一句,不作限制。)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材说明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教学。

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三)词句教学

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

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可看图练习背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重点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想象能力训练。为了做好此题,教学中应多方面着力渗透:借助课文插图(或投影、课件)引起学生的想象;结合词句意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应适当描述诗中情境;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

在充分渗透的基础上,做诗情画意的想象和表达练习会变得容易。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1、最近学习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习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一、读题释题

1、师生书空课题,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居”

2、学生猜想诗题“村居”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读出诗的节奏,发现押韵的妙处。

4、说说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三、探究感悟

1、学习第一二句

(1)出示句子、问题: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用三角形标记。

草、莺、杨柳、烟

教师出示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草长得怎么样?莺是怎么飞的?杨柳又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说出美妙的句子。

(2)理解“醉”的意思

看到如此的美景,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出示“醉”的三种意思,让学生选择,诗句中的醉是哪种意思。提问学生,谁陶醉了?

(3)设计引读

2、学习第三四句、

(1)出示句子、问题:诗中写了哪些人、事?用三角形标记。

(2)学生提问、解答

(3)想想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吗?

3、体会诗情

在作者的笔下,春天如此之美,孩子如此之乐,你想他是要表达怎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把全诗再来读一遍。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诗?

2、学唱歌曲《村居》

3、画一画诗中描绘的春景。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等多种方式理解词句,理解词意,并能够背诵。

2.感受到词人所营造的安适恬淡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感受田园生活的纯朴和情趣,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师:他在中国的文学史上赫赫有名,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传奇英雄:在战场上,他所向披靡,英勇善战;在文学的园地里,他著作颇丰,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有许多人追随他,形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辛派词人”。他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先后有二十余年是在江西农村度过的,其间写下的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词作,也深受人们的喜欢。今天我们学习的《清平乐村居》,便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篇。

2.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时边板书边说“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所以中间要空一格)要把课题读好,你认为要注意什么?你能给大家提个醒吗?(“乐”的读音,词牌与词题中间要略有停顿)

3.读题。

4.“村居”你能理解吗?(乡村人家)从“村居”一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过渡)那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里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文,来读读这首词,一起走进词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师:请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词,一个要求:“要读得正确、流利”。为了确保能读得正确、流利,谁愿意给大家提个醒,哪些字词或哪些地方要注意?

2.自读课文。

3.指名读,师生评,再齐读。

三、二读课文,读出节奏。

1.师:读完了,感觉怎样?【一个“美”字激荡在心头。优秀的词,不仅内容引人入胜,就是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悦耳动听。不信,再读几遍试试。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词的节奏读出来。】

请同学们拿出笔来,你觉得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用“/”划出,然后试着读出词的节奏美,2.指名读,师相机评价引导。

四、三读课文,熟读成诵。

1.师:这46个字的词,老师可以不用看书,就能背诵出来,你们能背诵出来吗?想超过老师吗?那我们来比一比。要求:要读出节奏美感。

2.指名背诵。

五、学生质疑,理解词意。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再将图文结合,一定理解了很多。但古诗词毕竟难懂,到目前为止,你还有什么字词难以理解?

2.质疑。(如果学生能解答,可让学生说说你怎么知道的)

3.老师点拨。(重点:吴音;卧剥莲蓬)

(引导):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写这首词,在江西上饶地区,春秋时代属于吴国。现在哪里人还在使用“吴音”?【苏锡常以及上海浙江地区的人还在说着“吴音”。】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

翁:看图,谁是翁?柳宗元的《江雪》中说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翁”就是指年老的男子。

媪:看看部首?明白吧!图上只有一位女性。指的是年老的妇女。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基本上每个词的意思解决了,可是要把它完整地说出来还不太容易。因为古人为了压韵,常常会打乱词序。没关系,试试看。(是哪一家的白发夫妻二老,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

无赖:这个词的意思最有意思。它和我们现在平时说的“无赖”意思相同吗?究竟是什么?看看插图,这个小“无赖”在干什么?能用词来形容他吗?对,我们可以把“无赖”当作“顽皮”、“调皮”说。

(你有一双慧眼,找到了这首词中最有分量、最值得研究的字眼了。)

4。理解了意思,这样读来就更加有味道了。我们男生先来读读看。女同学也来试试。

六、读课文,读出画面

2.学生试着边低声吟诵,边想象画面。

3.指名学生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

没有世俗的侵扰,怎能不悠然自得?

一辈子相知相守,这是人生的一大幸运事呀!有一首歌不是这样唱吗?“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想想老夫妻俩会说些什么?

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小儿虽然顽皮,可是我们看看他的眼睛,你能够读出他的——专心、认真。谁说我没事情做,我这不是正在干活呢?难怪词人最喜欢他呢!孩子的魅力无人能抵挡呀!

4、你觉得哪一句最有情趣?为什么?(一老一少)……

5、小结:

清新秀丽的景色让词人心醉,朴素纯真的人们让词人亲切,可爱的孩童又让词人身心愉悦。他是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朴实无华的人们。我想他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一定在笑、在回味。——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词人的情境。

4.配乐朗诵。

七、拓展阅读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南宋杨万里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对照注释读一读,想想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首诗推荐给大家。

2、小结: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延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对宋词有了新的感受,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宋词中尽情遨游,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跟随着辛弃疾来到了宋代的农村,和他一起感受到那里的田园风光,一起领略了那里的民风淳朴。我想对于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人来说,心灵也受到了一次享受。

八、作业:抓住空白,展开想象,扩写句子

【教材简析】

词的上阕长短句相间,而下阕句式整齐,每句韵脚相同,节奏感强。词的上片开篇写景,构成了清新优美的农村环境,为人物出场作了巧妙的铺垫。紧接着描写了白发翁媪醉里欢容,谈笑相悦,其乐融融的温馨生活。词的下片描写老夫妇三个儿子的活动。

【学情分析】

此年龄段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生活阅历较浅,知识积累还不丰厚,因而不容易理解这首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的】

根据本教材特点及学生特点,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为: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2。有感情读词,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的熏陶。

【设计思路】

本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叙事。作者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悠闲美好的乡村家庭生活画卷。在教学时,教者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感知、感悟全词。真切地领会词的意境美、情感美。领会“醉”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能融入课文,感受村居生活的宁静祥和之美;理解“相媚好”,体会诗词意境。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辛弃疾的资料。

2、辅助本课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流程】

1。开门见山,了解宋词。

2。初读课文,感知词韵。

3。精读课文,品悟词意。

4。赏读课文,体验词境。

5。吟唱课文,追溯词源。

6。拓展延伸,词韵袅袅。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了解宋词

1。师:板书居,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家。同学看到家会想到什么?

居然之家,安居乐业

2。居住在这样的地方,说着这样的话?板书吴音,想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作者当时被贬居住在江苏上饶,当地的方言就叫吴音,是一种温柔绵软,婉转动听的语言。大家对南方话有什么看法?或听到的南方话是怎么样的?

3。师板书“村居”。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预设)(就是“农村人家”的意思)生:(清)高鼎古诗《村居》以及田园生活画面。师小结:同学们能联系生活浮想联翩,老师真佩服你们。但今天我们学习的“村居”不是诗,而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师板书“词”。和“诗”一样,“词”也是一种文学体裁。说白了,“词”就是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代配乐而唱的诗,因先有乐,后有词,所以也称“曲子词”。《村居》就是这首词的题目,而为“村居”所配的乐曲是…师板书“清平乐”,师:谁来读一读?生读。师点拨乐的读音。“清平乐”也就是词牌名。词牌名很多,也很美,比如“虞美人、“满江红”等都属于词牌名。那么,认识了词,再让我们响亮地读一读这首词的全称吧!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生读:《清平乐村居》。

4。师:了解了课题,接下来我们应该解决什么?生:作者。

师:你说得真好!谁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生:辛弃疾。师板书作者。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所查阅的关于作者的资料?生介绍,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词人。(播放画面)

师:接下来,我们将轻松地走入课文,去用心品读这首清词丽句。

二、初读课文,感知词韵

1。师:谁来展示读一读?生读,注意上下两片之间的停顿。请男女同学分别读上、下两片。生再齐读。师板书剥。读bao音是指去掉外皮或外壳。比如,去掉香蕉皮就叫剥香蕉;去掉大蒜皮则称为剥大蒜;去掉桔子皮就称为剥桔皮;去掉莲蓬的外皮就叫生:剥莲蓬。好,齐读。生齐读。生书写“剥”字。

2。师:这首词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叫上片,后一部分叫下片,朗读时两片之间要略有停顿。细心的小朋友们,我们从诗与词的外形上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生:诗句字数相同对仗工整,而词句字数或长或短,这是为了吟唱时和所配的曲调押韵。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有趣吧?

3。师:再请生读课文,看着屏幕读。一生读。师强调“蓬”作为韵脚的读音,这是古诗词中和仄、押韵的需要。应该读蓬音。如:“小、草、好、媪;东、笼”。生齐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精读课文,品悟词意

感悟景美

(1)读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相机出示小溪图)

(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3)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溪边的一棵小草,潺潺溪水从你身边流过,读出你的感受。

师:有谁读懂了别人没读懂的?生:茅檐低小就是茅屋低矮小巧。生:溪上青青草就是溪边绿草茵茵。

师:那么看着那一丛丛青翠的小草,你打算怎么读这句话?生读。

师:周围绿草茵茵,那么你知道小溪什么样吗?生说:清澈、潺潺、淙淙。

师:小溪里会有什么?生:有小鱼、莲花和莲叶,并散发着清香。

师:屋矮檐低,门前溪流潺潺,岸边碧草如茵,清水碧草相映生辉。这么美丽的居住环境多么令人陶醉啊!我们来读读整首词好吗?生齐读。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草色遥看近却无。

感悟情真

(1)理解“翁媪”

“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一对年老的夫妻)。

(2)理解“相媚好”

边看图边想象,他们会聊些什么呢?听着他们聊天的'内容,看着他们聊天的样子,你能体会出这里的“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吗?(相机导出图片)

(3)提炼“醉”字,渐入词境

引导学生感受“醉”之“陶醉”。(师:多么温馨、悠闲自在的生活!老两口怎能不感到满足和幸福呢!这儿的“醉”仅仅是喝酒后的“醉意”吗?它还指什么意思?(陶醉)这老两口为什么而陶醉了?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着首词,其他同学联系上下文一边听一边想。

(4)指导朗读:这对老夫妇醉了、作者被眼前的村居生活陶醉了,我们读书的时候,是谁在陶醉?让我们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

师:谁还想说你读懂了什么?生:翁媪(一个老公公,一个老婆婆)。

师:现在,老师把两位老人家请出茅屋。你来对照画面,读词中的句子。生:“白发谁家翁媪。”师:齐读。生齐读。

师:我们看看这对老夫妻在做什么?生:在聊天。

师:怎样聊天?生:喝酒、带着醉意,醉就是带着醉意。师板书“醉”字。

师:请你读出文中的句子。生:醉里吴音相媚好。

师:播放词句:请齐读。

师:老夫妇不仅喝醉了,而且还被自己的幸福生活陶醉着。

师:“相媚好”是什么意思?生:相亲相爱亲亲热热的样子。师板书相媚好。

师:老两口操着吴音相媚好,那你知道他们在用当地方言聊什么吗?生自由想象答。师:说不定看着儿子大了想给儿子说房媳妇呢,也说不定在回忆自己年轻时谈恋爱说的悄悄话呢。补充:

师:孩子们长大成人已经能帮父母耕田持家,老两口喝点小酒,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多么温馨幸福的画面呀!虽然生活清贫,但一家五口其乐融融,沉醉其中,就连路过的作者也被深深陶醉。让我们也带着醉意,感受这醉人的生活画面吧!师引读“醉里吴音…”生齐读。

感悟人和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1)古诗词的语言和现代语言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豆田里的杂草。(相机导出图片)

(2)中儿是指——?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

(3)表达训练:如果用上“多么——多么——”。这个词,你会怎么夸?

小儿调皮可爱。

(1)品“亡赖”

①“亡”与现在的“无”同音同义,是古汉语的读法。

②这句话中的“亡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你觉得文中的“亡赖”是什么意思?(导出小儿剥莲蓬图)具体表现在哪里?(卧)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顽皮的小儿子剥莲蓬时还会有哪些姿势?从剥莲蓬的姿势中可以体会到小儿子怎么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子,剥莲蓬时的表情、言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指导朗读:小儿那无拘无束调皮可爱的样子实在让人喜欢,那就把我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四、赏读课文,体验词境

1。师:读着看着,看着想着,这首村居就是描写一家五口生活的画面。请默读,想象画面。生默读。

师:假如你就是作者,路过这座小山村,请问,首先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茅屋、小溪。师:书上是怎么写的?生读诗句。

3。师:哪一句或哪一字连起了整幅图?生:“溪”字。

师:仔细看书这三个“溪”字有什么不同?+ppt声音生说。师板书:溪上、溪东、溪头。

师:看到这几个表示地点的词,你想到什么?生:说明这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把周围的景物串连起来。

师:你真是个有想象力的孩子。三个“溪”字串成了词的脊梁。词人沿“溪”而行,周边的景物尽收眼底,心情陶陶然,脚步飘飘然。

4。师:如果此时,你与词人一道漫步溪边,看到这户人家老人在饮酒聊天,青年在辛勤耕作,小儿在卧剥莲蓬…说不定你也诗兴大发想吟词一首呢!请你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来点评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吧!生:温馨的村居。和谐的村居。无忧无虑的村居。充满亲情的村居。美好的村居。温情的村居。令人向往的村居。富有诗意的村居。清新秀丽的村居。和睦的村居…

师:村居生活多么安宁和谐!田园风光多么清新动人!用一个字来形容,村居生活怎么样?生:美!师板书“美”。

师:是啊,村居生活人美、景美、情更美。让我们吟出大词人对村居生活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吧!怎一个“醉”字了得。

《清平乐村居》起!生读。

五、吟唱课文,追溯词源

六、拓展延伸,词韵袅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作者将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媪、三儿这些人物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副画面里,赋予了这些乡村平常景物以新的意境,构成了淡雅、质朴的艺术境界,恰似一个美丽的桃花园,令人神往。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将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初步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在学生对全词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3题,我又引导学生深入读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词中呈现的情景,体会词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在感受到“趣”的时候,鼓励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风筝。

“东风”——春风。

指导朗读:(“#183;”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习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趁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平、长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说完后可

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习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村居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三、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防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八、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春晓村居

春眠不觉晓,草长莺飞二月天,处处闻啼鸟。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儿童散学归来早,花落知多少。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有关春天的图片及春天的古诗。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1、读通:

⑴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⑵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⑶指名背诵。

⑷认记汉字:

(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

春晓

处处

闻啼鸟

2、理解感悟:

⑴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⑵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⑶交流讨论学习。

⑷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⑸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⑹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⑺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⑻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⑼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布置作业:课下收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四、板书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春烟

散学

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____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6、⑴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学习第三、四句。

⑶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

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7、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8、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五、作业

背诵古诗《村居》,写生字知、忙并找几首描写春天的诗。

六、板书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多媒体课件、古筝曲《高山流水》。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烟”前鼻音,“醉”“散”是平舌音,“忙”“童”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板书:?)

我们一会儿再解决这个问题。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指导写“忙”字。

(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练习朗读全诗,然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准备比赛读。

2、比赛读,其余同学当评委。

3、配乐背诵,边背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五、解疑

1、这首诗我们先读到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呢?

(老师指板书)

“草长莺飞二月天”为什么不说“二月天草长莺飞”?

2、请同学们按“草长莺飞二月天”读一遍,再按“二月天草长莺飞”读一遍,看看怎样读更好听。

3、让学生写出“天”“烟”“鸢”的拼音,然后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韵母都是ān)

4、小结:《村居》公开课教学设计

你们说得真好!他们的韵母都一样,这样写诗,听起来特别好听,特别有味道。如果换成了“飞”字味道就差了。

1、(配乐)自由动手绘画。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2、评析学生作品:

(实物投影打出)

活动目标:

1.通过配乐欣赏、赏画吟诗来感受诗中山村热闹的春景,并尝试有感情朗诵古诗。

2.通过古诗新唱、表演等方式,拓展幼儿对古诗的感受,喜欢学习古诗。

3.能分析古诗,培养想象力。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古筝音乐;古诗朗诵、新唱视频各一段;小草、黄莺、柳树等胸饰若干;古诗背景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已学诗歌迁移,引出古诗

1.已学诗歌激趣。

师:记得我们学过诗歌《春天的秘密》吗?诗歌里春天的秘密在哪里?

2.过渡引出古诗。

师: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呢!

二、图文并茂解析,品悟古诗

(一)完整配乐欣赏古诗《村居》

1.幼儿带着问题,倾听古诗。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古诗,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在哪里?(老师配乐朗诵古诗)

2.幼儿回答问题,梳理古诗。

师:古诗里,春天的秘密在哪里呀?(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完整的诗句回应)

(二)借助图片来理解古诗《村居》

1.出示古诗图片,再次完整感受古诗。

2.幼儿尝试逐句理解古诗,老师加以补充更正。

3.教师小结:古诗《村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春景,二月里,村子前后的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边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使劲吹的时侯,把风筝放上蓝天。

(三)结合视频理解古诗《村居》

三、多种形式呈现,表现古诗

(一)尝试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1.师幼讨论如何朗诵《村居》。

师:这样一首美好的古诗,我们该用怎么样心情和声音去朗诵这首古诗呢?

(前两句轻柔、稍慢地朗诵,后两句高兴、稍快地朗诵)

2.幼儿尝试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二)在古诗新唱中表演古诗中的情景

1.欣赏古诗新唱。

师:你们知道吗?古诗不仅可以用来朗诵还可以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尝试古诗表演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新唱中,我们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呢,请你们来把《村居》表演出来。

(集体做一做草长和莺飞的样子,用身体动作表示拂堤杨柳的'样子;再请若干幼儿配上胸饰进行古诗表演。)

教学反思:

对于古诗的教学,教师对全诗的准确把握很重要,需要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和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同步,,才能让小孩子们的语文兴趣越来越浓郁,才能像蓝天上高高放飞的风筝一样: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THE END
1.社会公益国产一品二品三品的区别:解析与市场影响在中国的市场中,商品的质量与定位常常通过“一品”、“二品”、“三品”这样的分类进行区分,这不仅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品牌的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国产一品、二品、三品的区别,以及这些分类对市场的影响。 ### 一品、二品、三品的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品”、“二品”、“三品”http://www.daidosteel.com.cn/dzwwmm=15328106
2.品的部首品的拼音品的组词品的意思品什么意思,品的解释是什么,品的字义,品字几划,品怎么拼,品怎么读,品的读音 品有几种读法,品的部首是什么,品的繁体字怎么写,品的词语,品的组词,表示品的词语,描写品的词语,描写品的成语,品的五笔怎么打都在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r_zi_zd54C1/
3.品拼音品的拼音读音意思组词八九网字典,品的拼音、意思和组词,可以查询品的拼音是什么、怎么写,了解品怎么读音,还可以查询品字的组词拼音和品的发音,了解品的字义。https://bajiu.cn/zidian/?id=3948
4.品的解释品的意思品怎么读汉语字典品 拼音:pǐn ,注音:ㄆㄧㄣˇ ,部首:口,笔画:9五笔:KKK或KKKF,五笔98:KKKF 统一码:U+54C1 ,郑码:JJJ ,仓颉码:RRR ,四角码:60660 品笔顺品笔顺: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品异体字: 基本解释品pǐn ㄆㄧㄣˇ 物件: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 等级,种类:品名。品类https://www.dancihu.com/zidian/p2826.htm
5.品品的拼音品的解释品念什么拼音:pǐn四角码:60660 部首:口总笔画:9部首外:6 98五笔:kkkf86五笔:kkkf郑码:jjj 统一码:54C1仓颉:rrr笔顺:251251251 异体字: 汉字:「品」基本解释 ●品 pǐn ㄆㄧㄣˇ 1. 物件:物~。产~。赠~。战利~。 2. 等级,种类:~名。~类。~色。~位。 https://www.guoxuemi.com/zidian/54C1.html
6.品(汉语汉字)品(拼音:pǐ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三口,表示众多[2]。品的本义即众多,引申指事物的类别和等级,即事物在质量上的优劣之分,由此再引申指人的道德修养即人品的不同。品引申作动词时,指辨别高下,分出等级,又特指品尝,如品茶。另外品还转指东西,即物品、物件。 1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563964&g_ut=3
7.品品的意思品是什么意思品的读音品 pǐn 品 拼音: pǐn注音: ㄆㄧㄣˇ 部首: 口外笔画: 6总笔画: 9结构: 品字结构 会意;从三口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 Unicode: U+54C1五笔: KKKF仓颉: RRR郑码: JJJ四 角: 60660 汉英互译: article class grade quality rank sample savour https://pinyin.d777.com/zidian/pin6/
8.品品拼音品怎么读品部首品意思品怎么读,品拼音,品部首,品意思,品组词,品字解释,品是什么意思,品的含义,品字组词,品有几笔几划,品怎么拼,品的部首是什么是由查询网新华字典提供的关于品的内容。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查询网新华字典。http://zidian.q821.com/%E5%93%81_zi/
9.品的拼音品的拼音是什么品怎么读读音部首品的拼音品字共有1个读音:pǐn品的拼音: pǐn 品的部首: 口 品的笔画: 9 品怎么读: 品的结构: 品字结构 五行属性: 水品的基础释义品怎么读: 品,读音为:pǐn,偏旁部首:口(口字旁),品字结构,共9画。 品的意思: 品pǐn (1) 名词 物品组词:商品|产品|战利品 (2) 量词 等级;品级 组词:http://zidian.gjcha.com/54C1__pinyin.html
10.品的拼音品组词怎么读什么意思字典拼音: pǐn 繁体:品 部首:口 笔数: 9 笔顺 【品】是什么意思、字义解释 品 怎么读: pǐn 形 1.众多的。《说文解字.品部》:「品,众庶也」《易经.乾卦.彖曰》:「云行雨施,品物流行」 名 1.某一类东西的总称。【组词】:「物品」、「食品」、「成品」、「商品」。 2.事物的种类。《书经.https://m.zcdian.com/zi/8tbuq0.html
11.品怎么读,品什么意思,品组词和读音拼音怎么读,品什么意思,品组词和读音拼音 品读音的拼音 pǐn 品是什么意思,品的基本解释 品 品组词的词语和成语 乳制品官品品竹调丝饮品品质 品用英语怎么说 productqualityarticlegrade 热门查询 贠怎么读彐怎么读擢怎么读簋怎么读糜怎么读惮怎么读亖怎么读淮怎么读https://fy.tingclass.net/hanzi/%E5%93%81
12.品的拼音是什么品怎么读?品的发音汉字拼音查询品的拼音是什么-品怎么读?-品的发音-在线拼音转换查询工具可以在线查询汉字拼音,用于查询转换不认识的汉字。本字典可以识别二万多汉字(包括繁简体)的拼音,并能标出声调,可以查询多音字。https://pinyin.yingyuw.cn/%E5%93%81
13.品是什么意思,品的拼音笔画怎么读等级。 【组词】:「上品」、「下品」、「极品」。 人的德行。 【组词】:「人品」、「品格」、「品行」、「品学兼优」。 细辨滋味。 【组词】:「品茶」、「品味」、「品尝」。 评判。 【组词】:「品诗」、「品文」。 品的辞典简编版解释 某一类东西的总称。 【组词】:物品、食品、成品 事物的种类。https://www.f5cs.com/zidian/14828.html
14.品的拼音品怎么读,三个口(口口口)念什么汉字“品”的拼音是:pǐn。本文包含了张“品”的拼音、读音、注音、国际音标、近代音、中古音、上古音、韵典集成、等品的字音信息 品的拼音与读音 “品”的拼音 “品”读音 pǐn 品字注音:ㄆㄧㄣˇ 国际音标:p?in? 造字方法:会意:从三口 近代音 品: 1真文韻 上聲 牝小韻滂母 http://hanchacha.com/pinyin/pin3-15e27a1w.html
15.品怎么读品组词读音笔顺拼音笔画什么意思简体 品 繁体字 品 拼音 pǐn 品怎么读 笔画数 9 笔画顺序 丨 \ud840\udccd 一 丨 \ud840\udccd 一 丨 \ud840\udccd 一 【品】字是什么意思、字义及解释 【品】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品 读音: pǐn 怎么读: 形容词 众多的。《说文解字.品部》:「品,众庶也http://www.zooee.cn/zidian/1091379.html
16.屌毛怎么读拼音是什么?屌毛是什么意思如何解释?屌毛怎么读拼音是什么? diǎo máo 屌毛是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1、屌毛的意思是在某种场合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事做法上看不惯。觉得这人不谦虚太傲气一般会用到的词语,对人不尊重的语气词。意思可以理解为 :嚣张什么呢。很叼啊? 2、在广州方言中,“吊毛” 发音与西北方言“叼毛”的意思相同。http://m.weishan.cc/zhuanlan/zhuanlan/0818194650.html
17.品覈是什么意思品覈怎么读简体品覈 拼音pǐn hé 怎么读 词性词语『品覈』的意思和解释 评论;品评。 相关词组 品组词 产品 品牌 作品 食品 商品 品质 品种 药品 物品 精品 覈组词 覈问 巡覈 覈议 验覈 品覈 刻覈 洗覈 综覈 酌覈 覈见 品覈 品覈怎么读 拼音 品覈是什么意思 品覈近反义词 品覈词典解释 品覈造句https://www.bi0.cn/cidian/wqO851.html
18.品第的意思是什么读音拼音如何怎么解释在线词典->在线查询“品第”的意思如何、品第的读音怎么读、品第的拼音是什么、怎么解释? 请输入:字典词典成语近义词反义词古文古诗词全站生日祝福音标灯谜猜成语辞典APP 前一篇:品德后一篇:品格 品第的意思: 【词语】: 品第品的词语 【拼音】:pǐndì http://www.hydcd.com/cidian/24920.htm
19.品怎么读拼音是什么意思部首笔画繁体简介品拼音:pǐn, 品部首:口 品笔画:9 品繁体:品 品五行:水;品五笔:KKKF 品基本意思 1.物品:商~。产~。战利~。 2.等级:上~。下~。精~。极~。 3.封建时代官吏的级别,共分九品。 4.种类:~种。~类。 5.品质:人~。~德。 6.辨别好坏;品评:~茶。这人究竟怎么样,你慢慢就~出来了。 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105153.html
20.品字的拼音品怎么读音部首解释字义是什么意思「品」的拼音、读法、笔顺 品 读音 [pǐn] 英语 product 笔画数 9 部首 口 笔画顺序 丨 一 丨 一 丨 一 「品」的解释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品 读音: pǐn 怎么读: 某一类东西的总称。 【组词】:物品、食品、成品 事物的种类。 【组词】:花品、茶品http://www.yuwenke.com/pinyin/pin11.html
21.品郎的拼音品郎的读音品郎的英文品郎的拼音 pǐn láng品郎的读音 跟我读 品郎的繁体 品郎品郎的注音 ㄆㄧㄣˇㄌㄤˊ 品郎的火星文 品郎品郎平调读音 pinlang 品郎的相关图片 《品郎》是由品和郎组成的词语,它的拼音是pǐn láng,这篇文章不仅提供了《品郎》的读音,繁体,注音,火星文,拼读方法,而且还为您整理了英文翻译,德语翻译,https://www.liuchengguanli.com/chengyu/pinyin/107892.html
22.品排的读音品排的读音:pǐn pái。1、品排的拼音是:pǐn pái。2、注音是:ㄆ一ㄣˇㄆㄞˊ。3、结构是:品(上下结构)排(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1.方言。并排;一齐。品排[pǐnpái]⒈方言。并排;一齐。5、网络解释是:品排品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ǐnpái,是指并排;一齐。https://m.51dongshi.com/eedfreeeaareg.html
23.品的多音字组词有哪些品的多音字怎么组词是什么读音拼音 pǐn 解释 物类的总称。【组词】:「货品」、「赠品」、「物品」、「商品」、「成品」。等级。【组词】:「上品」、「下品」、「极品」。人的德行。【组词】:「人品」、「品格」、「品行」、「品学兼优」。细辨滋味。【组词】点击查看“品”字是什么意思、拼音 http://www.cihai123.com/duoyinzizuci/pin.html
24.瑕疵品拼音(东吴一点红)瑕疵品拼音最新章节瑕疵品拼音是由作者:东吴一点红所著,农田小说免费提供瑕疵品拼音全文在线阅读。三秒记住本站:农田小说 网址:ntxiaoshuo.comhttps://ntwta.org/biquge/2748959/
25.品的成语与组词,品组词详解用品怎么读“用品”读作:yòngpǐn用品是什么意思“用品”的意思:1.应用的物品。06月20日 补品 词语大全 补 品 补品的拼音“补品”拼音:bǔpǐn补品的意思“补品”解释:1.滋补身体的食品或药物。06月20日 礼品 词语大全 礼 品 礼品怎么读“礼品”拼音:lǐpǐn礼品是什么意思“礼品”解释:礼物http://chengyudiangu.cn/tags.php?/%E5%93%81/4/
26.各国装逼指南转15.意大利人也买奢侈品吗? 每年两次打折季的时候排队买 16.意大利人最爱学的语言是? 英语。偶尔也学两句德文。 不过聪明的想发财的都学中文了 17.意大利有很多美女帅哥吗? 美女有,和法国比气质穿着有点糙。帅哥?他们更喜欢男人 18.贝卢斯科尼 典型的意大利人代表,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货。但也是意大利现https://www.douban.com/note/171786023/
27.品格怎么读,品格的发音,品格的拼音,品格是什么意思,品格的繁体字拼音:pinge 读音:pǐn gé 英语:Character 近义词:品德、品行、品性、德性、行止、人品、人格、风格、风致 反义词: 单字解释:品格 造句:品格造句 组词,组成语:品格 品格解释 品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品格」一词从字面解释在两个字连用时「品」取类别或等级之意「格」取法式或准则;品格合为个人情感https://www.chacihai.com/cidian/62542.html